湖大We Care X 栖息公益联合研究招募 || 精神健康艺术科普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健康   2024-05-06 12:09   广东  



湖大We Care X 栖息公益联合研究招募

       

       在现今社会中,精神健康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议题。据统计,全球范围内近10亿人受到精神健康问题的影响,即每八个人中就有一人存在此类问题 [1]。我国成年人群的终生精神障碍患病率为16.6%[2],即每100人中约有16人将在其一生中至少经历一次精神健康问题的困扰。这些数字不仅凸显了精神健康问题的普遍性,也同时强调了消除对该群体污名化与歧视的迫切需要



     

        污名(Stigma),源于希腊语,原意是指刻在身体上的标记,后来演变为社会心理层面对特定群体的负面标签化。



      

       当这样的标签附加在精神障碍亲历者身上时,他们不仅要面对疾病引发的痛苦与挑战,还要承受由污名化和歧视所加剧的心理负担。他们可能因此被社会边缘化,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交活动,享受不到与大家相等的就业机遇。他们也可能因为害怕“闲言碎语”,不敢前往精神科就医,耽误治疗而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威胁生命[3]。


       我国现行的《精神卫生法》明令禁止歧视精神障碍患者。《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和《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也都明确将“积极营造理解、接纳、关爱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氛围”以及“消除心理问题的偏见与歧视”作为重要目标和工作原则。为此,相关部门已经开展了广泛的精神卫生宣传和教育活动。


       然而,现实情况告诉我们,挑战仍旧存在。调查研究显示,我国仍有约一半及以上的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属存在内化污名和被歧视的经历[4],而且多数普通人对精神障碍患者持有负面态度,尤其是在建立亲密人际关系时[5]。这一切都提醒我们,虽然我们已经迈出了重要的步伐,但为了真正实现一个无偏见、充满爱与接纳的社会,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偏见有望通过不同群体间的接触而减少,只要这种接触是在地位平等的参与者之间、在追求共同目标的情况下、在法律或习俗的支持下、在友好合作的氛围中进行的。”      

——戈登·奥尔波特,《偏见的本质》



     

      社会接触被证实为消除精神健康问题污名化和歧视最有效的措施。2023年,栖息公益组织举办的“首届精神健康艺术科普展”通过艺术创造了一个空间,使人们能够彼此遇见、理解并相互接纳。




——“巡场的时候,我发现很多人在哭,有的陌生人走到我跟前,还没开始说话就泪流满面。我知道他们终于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不再是孤独一人。”


——“很高兴能看到有这样一束光照亮一些人生命的罅隙,希望栖息越办越好,下次展览一定去!”


——“很棒的一次主题展览!让我作为一个没有经历过的人可以更贴近这个群体,对这个群体的看法也有所改善。希望这个问题、这个群体都可以被正常的接纳、被拥抱。”


(栖息公益第一届科普展观众留言)




       栖息公益即将举办第二届精神健康艺术科普展。本届展览将以 “我在” 为主题,将展出精神障碍经历者、其亲友以及其他贡献者创作的艺术作品。目前,已确定参与展览的创作者有70余名,展出作品内容涉及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群对于精神障碍疾病的理解与感知。

       展出时间:2024年4月27日至5月27日

       展出地点:武汉市浮生艺术馆



在举办“第二届精神健康艺术科普展”之际 

(点击上方蓝字免费预约)


 我们想更确切地知道


● 精神健康艺术科普展能在每位观展人心中留下什么?

● 精神健康艺术科普展能改变什么?

● 精神健康艺术科普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带着这些疑问,湖南大学We Care课题组携手武汉栖息公益,共同发起精神健康艺术科普展效果评估的联合研究我们诚挚邀请看到这篇文章的 “你”参与本研究的线上问卷调查(共2-3次),共同寻找上述问题的答案。无论您是否计划线下观展,都可以参与本项研究。您的参与和回答将有助于深化我们对精神健康问题污名化和歧视的理解,并评估精神健康艺术科普展的影响。


研究参与方式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或直接点击阅读原文



      为了表达我们的感谢,参与并完成问卷的朋友将有机会在展览现场的“文创售卖点”领取一张科普展主题的明信片(请务必在观展前一天完成问卷,以确保我们能够准备充足的明信片。)对于无法亲临现场的朋友,我们将会在展览结束后集中为您邮寄明信片。

栖息公益/优良Better拍摄供图


温馨提示:

      问卷填完后,一定要记得点击“提交”,这样我们才能收到您的答案。


*本研究已获伦理委员会批准。我们向您承诺,所有问卷调查均以匿名形式进行,不会对您造成任何直接伤害或风险,并且我们将全力保护您的个人隐私。参与本研究完全出于自愿,您随时有权在任何时刻退出。此外,参与本次问卷调查,不会影响您对于是否参加后续问卷调查的选择。


作者:韩慧敏

审核:周蔚

排版:宋紫睿


参考文献:

1.WHO. World mental health report: transforming mental health for all.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2
2.Huang Y, Wang Y, Wang H, et al. Prevalence of mental disorders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epidemiological study. Lancet Psychiatry. 2019;6(3):211-224.
3.Thornicroft G, Sunkel C, Alikhon Aliev A, et al. The Lancet Commission on ending stigma and discrimination in mental health. Lancet. 2022;400(10361):1438-1480.
4.Xu X, Li XM, Zhang J, Wang W. Mental Health-Related Stigma in China. Issues Ment Health Nurs. 2018;39(2):126-134.
5.Yin H, Wardenaar KJ, Xu G, Tian H, Schoevers RA. Mental health stigma and mental health knowledge in Chinese population: a cross-sectional study. BMC Psychiatry. 2020 22;20(1):323.


双相躁郁世界
过山车玩家的原创非虚构故事平台。我们希望能通过故事、展览与纪录片等形式,构建本地化与多元化的双相亲历者群像,提升公众对双相的认知度与自我关怀的意识,为双相去污名化、去浪漫化,促进社会平等、多元与包容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