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学文献 | 曾艳钰:跨学科发展背景下高校外语教育与教师发展

文摘   2024-11-15 07:04   陕西  



跨学科发展背景下高校
外语教育与教师发展*
曾艳钰
(湖南师范大学)

摘要: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和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外语教育正处于转型与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跨学科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挑战与机遇,高校外语教育及其教师队伍亟需适应时代变革。本文通过分析外语学科发展的历史轨迹,指出高校外语教育为了响应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需求,应强化跨学科整合,并积极采用现代技术手段来创新教学与研究方法,以培育具备全球视野又能进行跨文化交流的实战型外语人才。本文还结合案例分析,讨论了高校外语教师在提升个人专业素养、扩展知识领域,以及探索新的教学和研究方向方面的路径,强调了教师在推动外语教育创新和发展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跨学科;数字化转型;外语教育;教师发展
Abstrac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promoting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and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China is at a critical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Faced with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brought by inter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and digital transformation,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and its teaching staff urgently need to adapt to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trajec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disciplines in China, pointing out that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should strengthen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in response to the demands of globaliz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actively adopt modern technological means to innovate teaching and research methods, in order to cultivate practical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who possess a global vision and are capabl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rough case analysis, this article also discusses the paths for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to enhance their professional quality, expand their knowledge areas, and explore new directions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teachers in promoting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Key words:interdisciplinary; digital transformatio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teacher development

引言


PART 01

跨学科教育强调在不同知识领域之间进行融合与应用,其核心目标在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对于高等学校的外语教育而言,跨学科教育的兴起,不仅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而且促使外语教育超越了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界限,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与创新的能力。这一变化不仅标志着传统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深刻革新,也意味着外语教师角色的根本性转变。在数字化教育的大背景下,外语教育的跨学科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议题。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教育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尤其是在高校外语教育领域,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对外语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专业技能要求。面对跨学科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以及数字化转型的趋势,高校外语学科应如何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外语教师又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和机遇?
本文旨在从外语学科发展的历史轨迹出发,结合跨学科背景下外语学科守正与创新的实践,深入探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外语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同时,本文结合具体案例,探讨在守正与创新的过程中,高校外语教师应如何实现个人专业发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我国外与学科发展历程中的外语学科之“本”


PART 02

中国的外语学科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体系,其起源可以追溯至近现代,并经历了从初步发展到繁荣成长的历程。众多学者,如王福祥和刘润清(1995)、束定芳(1997, 2014)、李昶颖和徐锦芬(2018)、戴炜栋(2018)、许余龙(2018)、文秋芳(2019)以及曲卫国(2019)等,从不同视角对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本文旨在通过聚焦外语学科的“本质”发展,对其发展进程进行简要梳理。
清末民初是中国外语教育的开端,这一时期的外语教育旨在满足国家在外交、贸易等方面的需求。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入,清政府与之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被迫开放众多通商口岸,直接推动了外语学习的需求增长。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新式教育机构大多为专注于外国语文教育的学校,包括1862年建立的京师同文馆、1863年成立的上海广方言馆、1864年开办的广州广方言馆、1893年在武昌成立的自强学堂,以及稍后设立的湘乡东山精舍方言斋和京师译学馆等(付克 1986)。1902年,京师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并更名为京师译学馆,成为中国近代史上首个国家级官办外语教育机构,中国近代外语教育事业由此开启。该机构主要致力于培养外交官和翻译人才,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国际交流需求。该学堂提供英、法、德、俄、日等多国语言课程,并采用了先进的直接法教学——即直接使用目标语言进行教学,这在当时是一种颇为先进的教学方法。除官办的京师译学馆外,一些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也在这一时期开始教授外语。这些学校多由外国人管理,部分师资也来自国外,他们不仅教授语言,还传播西方文化和基督教思想。这些学校在普及外语,特别是英语和日语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晚清时期,随着中国逐渐融入国际社会,外交、贸易、科技等领域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些人才通常需要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因此,外语教育成为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随着戊戌变法的推进,一系列重视外语教育的改革措施被提出。这一时期的外语教育在规模和深度上虽然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但它为中国近代外语教育的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特别是京师译学馆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开始系统地在官方层面发力,培养外语人才。这一时期的外语教育不仅满足了当时国家对外交、贸易人才的需求,也为后续更广泛而系统的外语教育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可资借鉴的模式。
外语教育的初衷是为了应对国家在外交和贸易等领域的实际需求,外语学科之“本”主要是满足国家对于具备国际交流和谈判能力专业人才的需求。京师译学馆的成立及其采纳的直接法教学,预示着中国外语教育向更加系统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民国时期,中国外语教育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发展高潮。在这一时期,由于政治经济环境的变迁,国家和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外语教育随之快速发展。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南开大学等著名高等教育机构纷纷设立外文系,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外语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人才。大量专业外语学校应运而生,主要提供英语、法语、德语、俄语等欧洲语言以及日语等其他语种的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外语人才的迫切需求。在教学内容和方法方面,民国时期的外语教育开始尝试改革教材和教法,注重提升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此外,此时期的外语教育还强调深入了解和学习西方文化、历史,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需求。外语学科之“本”及外语教育的核心随之拓展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此时期的外语教育不仅关注语言学习本身,更重视通过语言学习来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鉴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外语教育进入重建和调整阶段。政府开始认识到外语教育在国家建设,特别是在外交和科技等关键领域中的重要性。20世纪50年代初期,俄语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而英语和其他外语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留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外语教育被寄予了更高要求和新的期望,获得迅速发展,其中英语教育尤为突出。为了适应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国家调整和优化外语教育政策,特别强调英语教育的重要性,为此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修订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素质、丰富外语学习资源等。英语教育从小学阶段就普及开来,成为从小培养学生语言学习兴趣和基本能力的标志性变革。在高等教育领域,不仅外语专业学生,非外语专业的学生也需要通过一定级别的英语考试,确保毕业生具备基本的外语交流能力。此外,中国还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评估学生外语水平的考试制度,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4/CET-6)。这些考试为评价学生的外语能力提供了重要标准,并成为进入高等院校、毕业乃至出国留学的门槛。
在21世纪的中国,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外语教育已经成为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走向国际化的外语教育逐渐成为重要趋势。教育部在2018年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外国语言文学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 2018),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外语类专业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了国家标准化。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从适用专业范围、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教学要求等方面,对外国语言文学类本科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提出了详细的指导意见,其中英语专业的素质要求强调,本专业学生应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人文与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学科基本素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 2018)。
此外,21世纪的外语教育大量应用信息技术,如网络课程、在线教育平台、多媒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手段极大地丰富了外语学习的方式和内容。通过这些平台,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加真实、多样的语言环境,提高学习效率。与此同时,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和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地位的提升,除英语外,其他语种(如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的学习也受到了重视。其中,由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推出的“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系列教材自2022年9月起交由全国外语专业院系使用,是国家重视多语种人才培育的意识在当代中国外语教育中的反映(刘宏2023)。当然,我国的非通用语种教育在语种数量上依然与美国有差距(Looney & Lusin 2019)。在全球化背景下,外语学科之“本”正逐渐从培养单一语言技能转向培养全球视野下的跨文化理解技能。
总之,中国外语教育的发展历程深刻反映了外语学科本质的演变,这种本质不仅关乎学生对语言技能的掌握,更影响着学生的跨文化理解与交流能力的培养。从清末民初的实用主义,到民国时期对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视,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外语教育体系的调整与重建,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语教育地位的特别强调,直至21世纪以来多元外语教育的发展,虽然不同历史阶段外语教育的侧重点和表现形式各异,但其核心——通过学习外语促进文化理解和交流——始终未变。与此同时,外语学科之“本”也在不断地适应国家发展需求和国际形势的变化。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外语学科需要在跨学科发展中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和内容,以满足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外语学科跨学科发展中的数字化转型


PART 03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外国语言文学类)》已对外语学科的属性作出了清晰定位:“外语类专业是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跨学科特点”(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 2018: 90)。因此,外语学科既有其独特的“本质属性”,也具有“跨语言、跨国别、跨文化、跨学科”的属性(郭英剑2021: 36)。这两方面的特性共同构成了外语学科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使其在全球化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外语学科的跨学科属性体现在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上。例如,文化研究、社会学、认知科学、经济管理、计算机科学等学科都与外语学科有着密切联系。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外语学习者更深入地理解语言、文化和社会,并提高语言学习和应用的能力。例如,通过文化研究,外语学习者可以深入了解目标语国家的历史、风俗、价值观等,从而在语言学习中获得更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可以探究语言在社会中的使用情况、语言政策、多语社会的语言现象等问题,有助于理解语言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认知科学提供了研究语言习得和使用过程中大脑活动的视角,有助于优化外语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掌握一门或多门外语对于商务交流、国际贸易、外交关系等具有重要意义,这要求外语教育与经济管理、国际政治等领域相结合。外国文学可以说是外语学科的核心,具有丰富的跨学科属性。它与历史学交织,文学作品往往蕴含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通过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历史事件、社会变迁和时代精神;它与心理学相辅相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心理描写和情感变化反映了人类心理的复杂性,心理学家可以通过文学作品来探讨人类行为、动机和心理状态;文学与社会学相互作用,文学作品常常提供了观察和分析社会结构与社会问题的视角,可以揭示阶级差异、性别问题、族群关系等社会现象;文学与哲学之间存在深刻的联系,许多文学作品探讨了存在主义、道德伦理、人生意义等哲学议题,为哲学提供了具体化和形象化的表达。此外,文学本身作为一种与绘画、音乐、雕塑等其他艺术门类并列的艺术形式,拥有审美价值和表现力。文学作品中的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与视觉艺术中的象征和隐喻相互呼应。文学作品常常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和民族传统,为研究不同文化和民俗提供了资料。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行各业的趋势,外语学科也不例外。外语学科的数字化转型是指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外语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各个方面,以提高效率、提升质量、拓展应用范围。数字化转型为外语学科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数字化技术帮助外语教师获取更多优质教学资源,例如在线课程、数字教材、虚拟现实模拟场景等;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外语,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以语言技能类课程教学为例,人工智能辅助语言学习平台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推荐个性化的学习材料,并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外语,提高学习效率。再如,虚拟现实的语言学习环境可以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例如商店、餐厅、医院等,学生可以在这些环境中进行语言练习,并体验不同文化,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基于移动平台的视听续说教学,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视频材料选择和有效的教学过程干预,能够增强学生的任务动机,改善学习态度,提升口语水平(董秀清等 2023)。
在文学文化类课程教学中,教师可将外国文学作品数字化,如将文本、音频、视频等资源整合至在线平台,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利用数字技术开发互动式学习材料,如虚拟现实场景、游戏化学习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文本分析和翻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外国文学作品。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发的“虚拟威尼斯”虚拟现实平台,以16世纪的威尼斯为背景,可以让使用该平台的学生体验16世纪威尼斯的生活,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沉浸式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学习意大利语和意大利文学,并更好理解意大利文化。
大数据分析技术正在改变外国文学研究的方式。它可以分析大量文本数据,发现其中的趋势和规律。通过大数据分析方法,可以开展对文学作品的定量研究,如通过词频分析揭示文学作品中的主题趋势、情感色彩等;利用数字技术对文学作品进行存档、整理和可视化展示,使得文学研究和教学更加生动直观;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模拟文学创作过程,分析作家风格,甚至生成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一些学者提出“计算文体学”(Computational Stylistics)或者“文体计量学”(Stylometrics),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透过大量数据识别作家的用词习惯和特点(Craig & Kinney 2009)。如在2016年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之际,牛 津大学出版社推出了《新牛津莎士比亚》(The New Oxford Shakespeare)作品集,其最大的创新之处是指出数部作品是莎士比亚与其他作家共同创作的。《新牛津莎士比亚》研究团队的23位学者,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比莎士比亚的作品和其他同一时期作家的作品,从风格和用词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莎士比亚的44部作品中,有17部是与他人合作完成的。其中,《亨利六世》(Henry VI)更是由通常被认为是莎士比亚死对头的克里斯托弗·马洛(Christopher Marlowe)协助撰写。加拿大学者安德鲁·派珀(Andrew Piper)统计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文体特征(如小说中较为独特的辞藻),再利用电子文学数据库,运用相关算法测量出数据库中同时代欧洲其他小说与歌德小说在形式上的相似性,以此考察通过精细化阅读无法展现的“散落”文学的影响(金雯、李绳 2014)。
数字化转型和大数据分析为外语学科带来了新的跨学科发展机遇,但也带来了新挑战。传统的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冲击。智能教学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这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和“学习策略指导者”。随着机器翻译和语音识别技术的进步,简单的翻译或发音训练已不再是外语学习的重点。教师需要更新教学内容,更多地关注批判性思维、文化交际能力及创造性表达等高阶语言技能的培养。外语教师不仅要掌握语言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了解和掌握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如数据分析、在线教育平台的使用等,以便更好地融合技术与教育。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更多元和精准的评估工具,但同时也对传统的评估体系提出了挑战。如何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成为外语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金艳 2024)。人工智能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和形式,但也可能导致学生过度依赖技术,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如何在利用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的同时,保持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是高校外语教育需要面对的挑战。在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教学时,如何处理好学生数据的收集、使用和保护,避免侵犯学生隐私,确保数据安全,是高校外语教育必须正视的问题。

跨学科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PART 04

跨学科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适应跨学科教学和研究的需求,外语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拓展知识领域,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研究方向,并在服务国家战略及社会经济发展中积极作为。跨学科教学和研究不仅开辟了外语教师职业发展的新领域,也对他们的知识体系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过程中,外语教师需深入掌握文化研究、社会学、认知科学、经济管理、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并熟练运用文献检索、数据分析、统计建模等跨学科研究工具。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传播已经成为连接不同文化、促进国际理解与合作的重要桥梁,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不仅是国家战略,也是当前外语教育和研究的关键目标之一。跨学科研究为实现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这一目标提供了理想平台。例如,通过社会学深入了解不同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方式和信息接收偏好,可以使国际传播策略更加精准有效;认知科学的学习让外语教师掌握了人类信息处理机制和认知偏差等知识,对提高信息传播的吸引力和说服力至关重要;计算机科学让外语教师能够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国际传播内容的个性化定制和智能推送,极大地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和影响力。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新时代中国故事的国际受众群体,探究认知差异性的原因及分布规律,了解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文化禁忌,并进行归类与语义阐释。对可能触发摩擦的叙事语言、交流模式进行数据标示,形成一个高可信度的数据集,为开展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活动时规避文化冲突提供软性支持。通过海量数据的分析与建模,对不同地区、不同宗教信仰的受众群体进行分类,研究中华文化产品智能化分发和推送的策略,开发精准推荐与预测模型,并结合媒体融合背景对文化传播效果进行智能评估,以实现文化传播重点的动态调整,达到“精准开锁”的效果。
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外语教师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具备跨学科的课程建设能力。外语教师可以将跨学科知识和技能融入外语教学。例如,将文化研究融入外语阅读教学,将社会学融入外语写作教学,将认知科学融入外语口语教学等。外语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和资源进行跨学科教学。例如,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个性化学习辅导等。外语教师可以采用混合式教学,将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可以设计和实施跨学科课程,例如语言与文化、语言与社会、语言与科技等;可以开展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项目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需精心规划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同时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如编撰教材、制作课件、搜集视频资料等。此外,课程评价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要求教师收集学生反馈、分析教学效果,并据此改善课程设计。自教育部开展“双万计划”以来,各高校都把课程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建设成效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方面尤其显著。但与其他专业相比,外语类专业在项目制课程(Project-Based Learning)、虚拟仿真课程及社会实践课程方面,依然有不小差距。外语教师尤其需要加强这三类课程 的建设,以培养实战型外语人才。
项目制课程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项目制课程不仅能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课程围绕一个或多个项目展开,每个项目都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学生在项目中发挥主动性,承担不同角色,进行独立或合作的研究和实践。项目通常基于真实世界的问题或情境,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评价,不仅关注最终成果,还重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学习和进步。例如,在《学术英语写作》课程中,学生首先选择一个社会问题进行研究,如环境保护、教育公平、社会不公等,之后通过文献综述、实地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并撰写一篇包含问题描述、研究方法、数据分析及解决方案的学术报告。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学术写作能力,也提升了他们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该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尤为关键,教师需要对学生的选题进行指导,在学生分阶段完成文献综述、调查和报告撰写时提供阶段性反馈。同时,教师要组织论文答辩或学术交流会,根据学术报告和答辩表现进行评价。
再以《莎士比亚戏剧研究》为主题的项目制课程为例。首先,项目从启动阶段就鼓励学生阅读原著、观看改编电影或舞台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学生分组深入研究选定的莎士比亚戏剧,从历史背景、主题思想到艺术特色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再次,在实践探索阶段,学生通过编写短剧、模拟表演等方式,深入挖掘戏剧内涵。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成果展示,如演讲、PPT展示等,分享研究成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全面提升了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还深入理解了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价值,并从跨文化视角对其进行了解读和评价。此外,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项目任务,在实践中学习了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的技巧,提高了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能力。在创新思维和表现手法的激励下,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项目制课程在外语类专业中的实施,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文学鉴赏能力,还能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跨文化交际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这种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为外语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有助于培养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在外语人才培养中,虚拟仿真课程是一种革新式的教学方式,它通过模拟真实的语言使用环境和文化场景,为学生提供一个沉浸式学习的平台。这种课程设计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还能有效提升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国家级一流课程“新文科背景下的应急语言服务虚拟仿真实验”为例。该实验是“英汉/汉英口译”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由于突发事件的不可预期性和高危环境因素,该环节的口译教学无法在课堂中实现。基于此,实验围绕跨学科、新文科的思路开展课程的实践教学,以英语和医学的交叉融合为突破口,将双语知识、应急救护知识和跨文化交际知识融入实验的各个环节。通过“游戏式任务驱动引导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实验过程中涉及的语言知识、跨学科知识和跨文化知识,让学生通过选择反馈,来学习应急救助需要的前期准备。通过人机互动的“沉浸式情境漫游体验法”,强调情景体验、人机交互和角色协作,为学生创设仿真的事件场景画面。以小组互评、老师点评等方式开展的“自主探究训练法”,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诊断反思。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就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公布一事答记者问时指出,社会实践课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培育学生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教育部 2020),使某种理论或技能得以具体化,以更好了解、服务社会的一种非实习、实训课程。以“湖湘文化传承传播”社会实践课程为例,该课程精心设计了一条贯穿“湖湘文化传承发展与国际传播”的知识主线。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将对湖湘文化的定义与内涵、不同历史时期湖湘文化对外传播情况,以及湖湘理学思想、文艺作品、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等对外传播现状形成较为清晰的认知(杨安 2022: 124)。此外,课程鼓励学生从比较文学与跨文化交流、翻译与传播等多元视角,对传统文化在国际传播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根据课程要求,教学内容被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两大部分,分别占课程总时长的25%和75%。在实践学习环节,课程坚持问题导向,设计了包括“解析湖湘文化内涵”“挖掘湖湘文化资源”“湖湘文化的国际传播”,以及“湖湘文化的创新与发展”等多个实践模块,且每个模块都与教学大纲中的不同章节相对应。通过组织学生前往湖湘文化的发源地、新时代湖湘文化国际传播平台等地开展实地调研、撰写报告、翻译经典文本、拍摄人物访谈视频、研发主题文创产品等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有效激发了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并掌握知识,从而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
综上,在跨学科背景下,为了适应新的教学和研究需求,外语教师需提升专业素养,扩展知识领域,掌握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技能,不断探索新教学方法和研究方向,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结语


PART 05

在跨学科背景和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高校外语教育与教师发展面临着守正与创新的双重任务。本文深入讨论了外语学科从守正到创新的转型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外语教师如何通过提升个人专业素养、拓展知识领域、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研究方向来适应时代的需求。在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大背景下,高校外语教育不仅要坚持其传统优势,更要在跨学科研究和数字技术应用上进行创新,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同时,高校外语教师作为教育和研究的核心力量,需要不断地自我更新和成长,掌握跨学科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及外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外语教育与教师发展将是一个守正与创新并行、跨学科融合与个人成长相互促进的动态过程。

参考文献


PART 06

来源:中北语研、外语与外语教学

特别说明:本文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小编删除。


转载来源:语言科学

转载编辑:刘坤

审核:程海东 代霄彦


资讯推荐

AI对于教育的影响:人机关系的重塑




文章推荐

收藏|翻译专业学生翻译技术学习推荐书目


【01】听说Perplexity改变外语教育?你会用吗?

【02】Microsoft Office和WPS中大语言模型插件初探

【03】国内大语言模型对比——基于翻译问题或翻译案

【04】教你如何使用 Copilot 

【05】ChatGPT 和 Gemini 达到专八水平了吗?

【06】国外主流翻译APP

【07】国内主流翻译APP工具

【08】在Trados中利用TM做预翻译

【09】平行语料库在口译实践中的应用

【10】语料库探索之语料对齐及分词赋码

【11】语料处理之语料采集与清洗 

【12】如何创建应用于Trados的术语库?

【13】如何使用Trados建立翻译记忆库?

【14】国内外常见语料工具一览

【15】翻译人员不容错过的5个权威术语库

【16】国内外常见CAT工具一览

【17】AntConc简介及索引工具介绍(一)

【18】Quicker使用技巧

【19】Everything:一款“秒”搜文件的神器

【20】Sketch Engine探索第一弹来袭!

【21】LancsBox:语料库研究者的必备工具

【22】TermWiki:术语检索利器

【23】ABBYY FineReader PDF:文档识别小帮手

【24】ChatGPT + Word = 高效办公

【25】如何利用聊天机器人制作双语术语表

【26】 ChatGPT在译前准备中的应用——术语准备

【27】投喂语料,提升译文质量

【28】(一)结合ChatGPT的译前编辑初探

【29】ChatGPT最新接入word方法(完美debug)

【30】AI外语写作助手,助力高效写作

【31】探索ChatGPT在翻译过程中的应用

【32】中科院学术优化本地部署


如您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您点赞、在看、转发,更多问题可后台留言小编哦



翻译技术教育与研究


科普翻译技术知识

推动翻译技术应用

促进翻译技术融合研究


    后台留言,小编会尽快回复





翻译技术教育与研究
科普翻译技术知识,推动翻译技术应用,促进翻译技术融合研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