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成果推介|罗云锋著:《非常态事件及其传播机制研究》

文摘   2024-12-04 16:00   上海  




非常态事件及其传播机制研究




非常态事件及其传播机制研究

罗云锋 著

上海三联书店

ISBN 978-7-5426-7904-8



作者简介



罗云锋,华东政法大学教师。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法学博士后,社会学博士后(后退站)。曾分别在韩国、美国、德国和澳大利亚工作与访学。


独立撰写出版有《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的历史建构》《人情社会学思考札记》《礼治与法治》《文教与政教》《孟子解读》《孟子广义》《论语广辞》《大学广辞》《中庸广辞》《中国文语哲学刍议》等20本著作,将要出版《不舍独看风景》(诗集)、《孟子广辞》等书。在国内外发表各学科论文80余篇,独力完成一项传播学国家社科青年课题。


硕士、博士阶段主要钟情濡染文史哲(如中国近现代学术史、西方哲学、科学哲学、历史哲学与史学理论等)。其后学术兴趣扩展而兼及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法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政治学等领域。近来主要关注中国古代哲学、汉语语言哲学、汉语哲学、新经学、西方分析哲学、语言哲学、心灵哲学或智识哲学等,以及“(古今)汉语与现代汉语文学、汉语文学理论的重审与重造”这一论题。




内容简介

本书论题为“非常态事件及其传播机制研究”。本书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展开论述,即非常态事件的传播机制分析、非常态事件及其“非常态的常态化”传播机制的负面后果与影响论述,以及非常态事件与“非常态的常态化”的负面后果与影响的综合治理的多维对策分析。

研究的主要观点和创新

1、首次提炼出“非常态事件”和“非常态的常态化”这两个有价值的独特概念(以及相应的衍生概念,比如,“非常态新闻事件”“非常态传播事件”“公共性非常态事件”“政策性非常态事件”“观念性非常态事件”等;以及“虚拟的常态化”“显现的常态化”或“实际的常态化”“消费主义的常态化”等),并分别对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界定、定义、描述、分类和分析,并以这些概念来分析相关理论命题和实践命题。……这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也都是具有一定理论原创性和相当理论深度的规范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并试图以此在传播学理论的中西学术竞技场中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和学术、理论的创新性。


2、以“非常态事件”整合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公共危机、危机管理或应急管理等概念,将其纳入和构建到同一个分析框架里面来进行整合的分析研究。……本书则更注重具体问题、技术、模式、实证数据背后的基本原理、机理和机制的揭示,体现了对于更为本原性的基础理论、传播原理、受众媒介素养乃至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重视和关注。


3、整合新闻传播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乃至教育学等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或通贯的研究。


4、宏观人文社会科学视野和整合研究,以及论述的理论深度。除了跨学科研究,本书还将“非常态事件”的传播机制与社会转型、社会变迁、文化教育战略以及社会、国家治理模式等的转型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体现了较为宏观的理论视野和较为全面的论述眼光。




目录


内容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当前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1.3.1  “非常态事件”概念的界定

  1.3.2  “传播机制”概念的界定

  1.3.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5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3.6  研究的主要观点和创新


第2章  非常态事件的定义与分类

2.1  非常态事件的分析与定义

  2.1.1  社会学分析与定义

  2.1.2  政治学分析与定义

  2.1.3  传播学分析与定义

2.2  非常态事件的分类及其相互关系

  2.2.1  按内容分类

  2.2.2  按作用媒介来分类

  2.2.3  按与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关联来分类

  2.2.4  不同分类的相互关系分析

  2.2.5  非常态事件与群体性事件


第3章  “非常态的常态化”传播机制的定义与分析

3.1  相关学术前提与背景

  3.1.1  理论切入路向与研究的目的

  3.1.2  研究的批判视角

  3.1.3  理论难题

3.2  “非常态的常态化”的分析

  3.2.1  “常态”与“非常态”

  3.2.2  “非常态的常态化”的定义

  3.2.3  “非常态的常态化”的分类

3.3  “非常态的常态化”的传播机制分析

  3.3.1  新闻常态化与非统计数据

  3.3.2  熟视无睹与耸人听闻;传媒的情绪感染

  3.3.3  新闻常态化与自证预言、积累优势原理

  3.3.4  “从有看到无”的思维方式的欠缺

  3.3.5  异端行为扩大化

  3.3.6  新闻常态化与意识形态控制;议程设置与权力关系

  3.3.7  求证资源的一体化或真空化;求证过程的封闭回路

  3.3.8  阴谋论与大众逻辑的同构

  3.3.9  刻板印象与认知规律;新闻传播的内在矛盾

  3.3.10  信息不对称

3.4  对“非常态的常态化”的评价


第4章  “非常态的常态化”的社会后果与影响

4.1  教养理论视角的分析(虚拟的常态化)

  4.1.1  传媒代替和僭越了受众对现实的感知

  4.1.2  主流化效果与共鸣效果的保守性

  4.1.3  恐惧文化导致谨慎原则压过一切

  4.1.4  情感与政治参与的双重冷漠与现有权力虚构的再生产

4.2  群体心理学理论视角的分析(显现的和实际的常态化)

  4.2.1  “偏好伪装”的社会后果

  4.2.2  沉默的螺旋:大众社会与虚拟网络社会里的群体心理学

  4.2.3  虚构民主化:网络民主的两张面孔

4.3  消费主义视角下的分析

  4.3.1  被异化的“需要”与“无用”的“必需品”

  4.3.2  消费的奴隶、商品拜物教与物欲横流

  4.3.3  丰富的贫乏与增长的恶性循环

  4.3.4  炫耀性消费与浪费

  4.3.5  广告的蛊惑与超级霸权

  4.3.6  社会分化与社会关系再生产


第5章  “非常态的常态化”及其综合治理的多维对策

5.1  政治学应对:政治控制与权力不对称问题

  5.1.1  言论自由与权力不对称

  5.1.2  政治学角度的应对

5.2  社会学应对:社会控制与信息不对称问题

  5.2.1  社会转型与非常态事件

  5.2.2  社会控制、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

5.3  新闻传播学应对:传媒、政府、受众的复杂互动

  5.3.1  媒体政策的调控:政府怎么办?

  5.3.2  新闻专业化:新闻界怎么办?

  5.3.3  媒介素养教育:受众怎么办?——兼及教育学应对

5.4  法学之应对:法律控制与社会治理模式的变迁

  5.4.1  加强新闻传播立法

  5.4.2  进一步提升司法处置的效能

  5.4.3  重视相关法律教育


第6章  “非常态的常态化”与现代社会、国家治理的转型

6.1  新闻传播学?常态化社会学?

6.2  常态化机制或社会变迁机制

6.3  结论:非常态事件应对与现代社会、国家治理转型


参考文献


后记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目录


后记节选

在此值得提及的是,本书之写作,固然和当时大众传媒和新媒体日益发挥的巨大社会影响有关——包括一些负面问题——然而即使在今天,其作用和影响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故本书所研究的论题和本书的出版仍然有其重要意义。并且,笔者在写作过程中,尤其是本书的前半部分,既可以说是研究“非常态的常态化”或“非常态事件的传播机制”,也可以说是借由对于该论题的研究和论述,来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或新闻传播学常识,并借此书之出版,以提升吾国国民之媒介素养或新闻传播学常识。那么,重要的就未必是其结论或论题,而是本书中所涉及或体现的媒介素养或者传播学知识、理论、思维方式或常识本身。或者说,本书提示了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这在当下中国社会思想舆论界的观点日益丰富多元乃至激烈颉颃竞争,以及世界舆论场中的舆论斗争日益严峻乃至无所不用其极的形势下,更是如此。





文字|罗云锋

编辑|张言秀

责编|芥   末

华政传播学院
华东政法大学韬奋新闻传播学院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