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非虚构:如何用“闯入”的方式书写故乡

文摘   2024-11-20 16:10   上海  


11月13日晚,华东政法大学韬奋新闻传播学院通过线上方式成功举办跨媒介人文研究与创新写作实践系列的第二期讲座,主题为“非虚构:如何用‘闯入’的方式书写故乡”。温州大学人文学院讲师、中文系副主任及创意写作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集刊责任编辑李广旭博士受邀担任主讲嘉宾。讲座由韬奋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系主任高尔雅老师主持。活动吸引了学院内外众多师生积极参与。



01

非虚构写作的兴起与影响


文学,作为一种曾游离于现实边缘的艺术形式,其社会主流地位已随着社会与知识的演进而逐渐式微,“文学已死”的论调在部分群体中获得了共鸣。然而,非虚构写作的兴起,以其独特的魅力,重新构建了文学与现实生活的桥梁。1966年,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的作品《冷血》的问世,标志着非虚构写作正式踏入文学殿堂


在国内,2010年《人民文学》增设“非虚构”专栏,梁鸿的“梁庄”系列作品引起广泛关注,直至2015年春节,王磊光的《一个博士生的返乡笔记》风靡一时,“返乡体”成为舆论焦点。自此,非虚构写作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成为文学界备受瞩目且深受读者喜爱的写作方式。



02

“闯入故乡”:非虚构写作中的故乡议题


在非虚构写作中,“故乡”作为一个核心议题,吸引了包括梁鸿、王磊光、鲁迅、李娟、慕容雪村等在内的众多作家。李广旭老师通过辨析“家乡”与“故乡”的概念差异,揭示了这些作家在探讨“故乡”时的共同特征——“闯入故乡”。


1

“家乡”与“故乡”的辨析


“家乡”与“故乡”在语义上承载着不同的情感色彩与认知维度。“家乡”传递着亲切与熟悉,而“故乡”则蕴含着时空交织的复杂情感。“故”字指向时间的流逝,“乡”字则关联着空间的定位,二者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时空概念,使得作家们在书写“故乡”时,往往带着一种“闯入”的意味,这种“闯入”既可能是踏入陌生之境,也可能是以异乡人的身份重返熟悉之地。


在梁鸿的“梁庄”系列与王磊光的《一个博士生的返乡笔记》中,作家们均以“闯入”的姿态完成了作品。李广旭老师将“闯入”视为非虚构作品中“故乡”议题的创作起点,强调作家需刻意与家乡保持距离,以倾听与体验的姿态,真实记录个人感受与经验,反映他人话语中的多元认知,并接纳文献、史料等多元信息


借用法国文学理论家罗兰·巴特提出的“零度写作”概念,李广旭老师深刻阐释了非虚构写作者“闯入”故乡的深层含义:零度写作并非情感的缺失,而是将情感降至最低点,让理性主导,以客观、冷静、从容的态度进行书写。


2

本体性写作策略应对“漂泊”故乡议题


在非虚构写作中,一个完整的作品需涵盖故事、问题、意义三个层面的构建。针对中国“返乡体”非虚构作品中城镇化导致的乡土中国向城乡中国转变的问题,李广旭老师提出了本体性写作策略,以应对“漂泊”的故乡议题。


本体性写作包含身体性“出场”、客观实践、身体性“立场”主观实践四个维度,其中,身体性“出场”强调写作者的亲历性,客观实践注重实物性与生产性,身体性“立场”帮助写作者在前两个层次的基础上形成对地域的立场与认知,而主观实践则指向非虚构作品的文学输出。



03

返回家乡,讲好中国故事


讲座最后,李广旭老师希望本次讲座能够激发学生们返回家乡的热情,并期待越来越多的非虚构作品能够根植于中国大地,讲述中国故事。


摄影|陈   艳

文字|蔡美辰

排版|傅珂瑄

编辑|张言秀

责编|芥   末

华政传播学院
华东政法大学韬奋新闻传播学院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