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秋:南宋杭州的中日佛教文化交流

文化   2025-02-09 00:01   湖南  
日本禅宗史上的南宋高僧无准师范(上)-特别关注-杭州文史网摘要:南宋时期是杭州历史上中日佛教文化交流最盛的阶段。日本数以百计的名僧纷纷来到南宋都城临安府 (今杭州 )的名刹取经学佛 ,他们大部分集中在当时的名刹灵隐寺、净慈寺、径山寺、天竺三寺、护国仁王寺等禅宗寺院 ,长者十余年 ,短则一二年。他们回国之后 ,对日本的禅宗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其中名僧荣西回国后成为日本禅宗的创始人。

杭州与日本佛教文化交流,约开始于唐代。唐代时,日本入唐取经的名僧从明州(今浙江宁波市)起岸到长安往往经过杭州,从运河入长江而至唐都。五代后周时,杭州雕印的佛经《宝箧印心咒经》84 000尺已经传入日本。吴越国钱弘亻叔了解到天台宗的佛经多有失缺,而在日本却有保留,当时就托吴越商人带去黄金500两到日本补购。

南宋定都杭州,时达一百三四十年之久。杭州社会经济繁荣,不仅是南宋时期的政治中心,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中心之一。南宋时期中日佛教文化的交流,主要是日本名僧到杭州的著名寺院拜名师学经。比较集中的有灵隐寺、净慈寺、天竺寺、护国仁王禅寺以及余杭径山寺等。

灵隐寺

灵隐寺,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是杭州最古老的寺院,南宋时名僧辈出,声誉日隆,被评为“五山”第二名,成为南宋最著名的古刹之一。南宋的高宗、孝宗、理宗等皇帝都来过灵隐寺参拜,并请名僧至宫中讲法,给灵隐寺名僧赐号或题匾或捐赠物资等。

日本名僧来杭参拜佛寺,南宋时以灵隐寺最多,据日本学者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记载,有觉阿、圆尔辨圆、无关普门、寒岩义尹、约翁德拉等十数人。乾道七年(1171),日僧觉阿率其弟子金庆来灵隐寺学佛取经,拜方丈慧远为师,在灵隐寺修学4年。慧远四川眉山人,13岁出家,后成为宋代名僧。宋孝宗曾多次邀请他入宫讲佛。乾道六年(1170)赐慧远为“佛海法师”。乾道八年,再次邀他入宫讲佛,再赐“瞎堂禅师”。著名的济公(即道济)活佛就是他的弟子之一。日僧觉阿跟随慧远师学佛4年。他离开杭州时,觉阿赠给师父的物品有水晶降魔杵及数珠二臂、彩扇20把。[1]

觉阿信仰禅宗,回国后深得天皇高仓的崇拜,召他入宫讲佛法。

淳熙十四年(1187),日本名僧荣西第二次入宋时,到杭州灵隐寺拜慧远为师,学佛达3年之久,宋孝宗赐号为“千光法师”。回国后,大力推广禅宗,成为日本禅宗的始祖。

庆元五年(1199),日僧不可弃俊艹仍(大兴正法国师)从明州起岸入宋。他入宋十余年,先在天台国清寺、明州景福寺、雪窦寺等地取佛,后到余杭径山寺,杭州下天竺寺,学习禅、教、律三者要旨。嘉定七年(1214),杭州下天竺寺古云禅师托荣西回国时,给俊艹仍带去北峰宗英和尚旧画像。

建长三年(1251),无关普门(佛心禅师、大明国师)入宋学佛。无关普门,是京都东福寺圆尔辨圆的高足弟子,入宋后到杭州灵隐寺拜荆叟如珏为师。留宋12年,于弘长二年(1262)回国成为东福寺、南禅寺名僧。

建长五年(1253),日僧寒岩义尹,携带师父希玄道元的语录入宋,请求明州瑞岩寺名僧无外义远作序。又到杭州灵隐寺拜退耕宁为师,留宋15年,于文永四年(1267)回国。

建保初年(1213),日僧定心入宋学佛取经,在杭州灵隐寺(一说感慈庵)修行。建保三年,寺院和尚外出采蘑菇,回来煮食。夜半都感腹剧痛,当时有一僧说,这是蘑菇中毒,食粪可以解毒。人们便争取粪食而解毒,惟定心坦然说:“我是日本人,宁死不食粪。”遂干脆死去。宋人周密《癸辛杂识》的记载更为具体:

嘉定乙亥岁(1215),杨和郡王坟上感慈庵僧德明,游山得奇菌,归作糜供众。毒发,僧行者十作人,德明亟尝粪获免。有日本僧定心者,宁死不污,至肤理拆裂而死。至今杨氏庵中,尚藏日本度牒,其年有久安、保安、治象等号,僧衔有法势大和尚、威仪、从仪、少属、少录等称。是岁,其国度僧万人。定心,姓平氏,日本国京东路相州行香县上守乡光胜寺僧也。[2]

本文中提到的杨和郡王坟与杨氏庵,即南宋杨存中(1102—1166),官殿前都指挥使(即皇宫禁军首领)达30多年之久,后封为同安郡王。

净慈寺

净慈寺,江南名寺之一,创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元年(954),法眼宗名僧道潜为开山祖师。南宋时为“五山”第三寺,孝宗曾亲书“慧日阁”匾额赐院。曹洞宗13代祖如净两度住持净慈寺。宋名僧无准师范也曾住持过净慈寺。宋理宗还亲书“华严法界正遍知阁”八字赐寺。日本名僧到杭州学佛,也总到净慈寺取经。据《日中文化交流史》载,有圆尔辨圆、无象近照、天祐思顺、无关普门、南浦绍明、南洲宏海、山叟慧云等十数人。

淳祐元年(1241),日僧天祐思顺(真观)入宋,到杭州净慈寺拜敬叟居简(1164—1246)为师学佛。敬叟居简(1167—1240),俗姓王氏,潼州(今属四川)人,自幼喜读佛经。奉诏为净慈寺第37代住持,名闻内外。天祐思顺入宋取经达13年之久。他在净慈寺,深得寺众信任,还当选为“典宾”一职,专门掌管寺内接待外地禅僧与宾客。回国后开创京都胜林寺。

建长三年(1251),日僧无关普门入宋学佛,曾在杭州灵隐、净慈等寺取经。在净慈寺拜断桥妙伦为师,并继承了断桥妙伦的法嗣。在宋学佛12年之久,回国后成南禅寺的名僧,并刊印了《断桥妙伦语录》,在日本流传。

建长五年(1253),日僧寒岩义尹从明州起岸入宋,曾在杭州灵隐、净慈两寺取经。

建长四年(1252),日僧无象静照(法海禅师)入宋取经。无象静照是日本名僧圆尔辨圆的高足弟子,入宋后参拜过明州育王寺、天台山与净慈寺住持虚堂智愚为师。虚堂智愚(1185—1269)名智愚,号虚堂,四明象山人。景定五年(1264),宋理宗召为净慈寺住持,弘扬临济宗佛法。

建长年间(1249—1255),日僧南洲宏海(真应禅师)入宋取经。他在杭州净慈寺取经,并担任接待宾客的职务——典客数年。留宋7年后回国。他承继了镰仓建长寺名僧兀庵普宁的传统。后净智寺聘任其师父普宁为开山祖师,自己为准开山祖师。

正嘉二年(1258),日僧山叟惠云(佛智禅师)入宋取经。山叟惠云,为东福寺圆尔辨圆的高足弟子。到杭州净慈寺拜断桥妙伦为师。他留宋计11年。

正嘉年间(1257—1258),日僧正见与山叟惠云一起入宋。在杭州净慈寺取经,拜断桥妙伦为师,继承了妙伦的法传。回国后,用黄金10两,命工人刻印师父的《断桥妙伦禅师语录》,传播于中日两国。

正元元年(1259),日僧南浦绍明(圆通大应国师)入宋取经。在杭州净慈寺拜虚堂智愚为师。后虚堂智愚移居余杭径山寺,他也随师父前往,遂继承他的法统。他留宋9年,回国时,师父一偈赠别。回国后,他曾住持兴福、崇德、万寿与建长寺等。在建长寺时,弟子多达千余人。

天竺寺

杭州天竺寺,分上、中、下三寺,均为千年古刹。至宋代已十分繁荣,香客络绎不绝。南宋时期也是外国使者烧香拜佛的游览胜地之一,日名僧闻阳湛海、禅忍、不可弃俊艹仍(大兴正法国师)等十余人曾来此取经学佛。

正治元年(1199),日僧不可弃俊艹仍入宋取经,先至天台山、径山、明州雪窦寺取经。嘉定元年(1208)又到杭州下天竺寺取经,与禅、教、律的名僧论道、交接公卿大夫。留宋达13年之久。回国后在京都东山开创泉涌寺。

宝治年间(1247—1248),日僧闻阳湛海第二次入宋取经。闻阳湛海,是不可弃俊艹仍的高足,第一次入宋后,至明州白莲教寺取经。第二次入宋至杭州下天竺寺与上天竺寺取经。

弘长元年(1621),日僧禅忍入宋取经。禅忍,原为京都建仁寺监寺,后参拜镰仓建长寺中国名僧兰溪道隆为师。入宋时,携带师父兰溪道隆的语录即《大觉禅师语录》到杭州上天竺寺邀请名僧佛光法师法照作序文,并谒请净慈寺名僧虚堂智愚校勘,后到绍兴府刻版刊印,流传中日两国。[3]

护国仁王禅寺

护国仁王寺,在杭州钱塘门外扫帚坞,即今黄龙洞一带。据咸淳《临安志》卷80《寺观》记载,始建于南宋初年。由抗金名将、施主孟珙买地建寺,邀请隆兴府(今江西南昌)黄龙寺名僧慧开佛眼禅师至此为方丈。祐五年(1245)赐名护国仁王禅寺,以祈雨显灵而名闻中外。淳祐八年(1248)日本名僧源心在杭州护国仁王禅寺取经,拜慧开为师。建长元年(1249),日本高野山禅定院名僧心地觉心(法灯圆明国师)入宋,至径山寺拜痴绝道冲为师。建长五年(1253)到杭州遇见日僧源心。源心告诉他在护国仁王禅寺拜名僧慧开为师,颇有收益。经源心的推荐与介绍,心地觉心也拜慧开为师,取经于护国仁王寺。心地觉心留宋数年后回国,创办兴国寺,成为开山祖师。宝祐四年(1256)托人给慧开师父带来水晶念珠一串、金子一块、书信一封。信中说:“忆在西湖,屡扣禅关,开发心地,肝肠裂破,胸中坦然,岂不是和尚方便之所致也。”慧开回书赠偈、赠法衣答谢。中国的乐器尺八,也在此时由护国仁王寺传入日本,至今在日本流行。[4]

径山寺

径山寺,为唐代天宝元年(742)吴郡昆山(今江苏昆山)人法钦(714—792)来余杭径山结庵所创建。它以弘扬牛头禅宗为宗旨。大历三年(768),唐代宗慕其声誉,召他至京讲佛,以弟子之礼相待,并赐号“国一禅师”。次年,法钦请求归山,正式至余杭建造径山禅寺。至南宋初,由于名僧宗杲禅师大兴临济之举,声振海内外。孝宗亲书御碑一块,不久,评为江南“五山十刹”之首。

名震中外的径山禅寺,对日本影响尤大,日本名僧纷来取经学佛者达100余人。据俞清源《径山史志》记载列名达26人。[5]

俊芿(1162—1227),字不可弃,熊体人,是日本律宗的始祖。日本正治元年(1199)四月,从博多出发到明州入宋,在中国学佛13年。曾到径山寺拜元聪为师学禅。元聪(1136—1209),号蒙庵,赐号佛智,为临济宗扬岐派六世,俗姓朱,福建福州人。庆元三年(1197),奉诏旨到径山寺为住持。庆元五年,俊艹仍拜元聪为师,首开径山寺接受日僧取经之始。不久俊艹仍又返明州,参谒如庵了宏律师,学习戒律3年。此外还到杭州下天竺寺等学习禅、教、律三者要旨等,嘉定四年(1211)离杭州回国。他主持京都涌泉寺,倡导律宗,成为日本律宗中兴之祖,后天皇赐予“大兴正法国师”之号。

无准师范(1177—1249),是径山寺第34代住持,南宋后期的第一名僧。绍定五年(1232)宋理宗召他主持径山法席。淳祐九年(1249),宋理宗召他到宫中讲佛法,亲自垂帘听讲。大臣听后称赞说:“师范说法,简明直截,有补圣治。”理宗甚喜,特赐号“佛鉴禅师”。因他佛名远播,日本名僧纷来取经。据《日本文化交流史》载,尚有荣尊、法心、湛慧、道祐、敬念、法明、院豪等十多人。[6]

圆尔(1202—1280),别名辨圆,俗姓平,静冈县安部郡人。自幼出家,青年时出名。日本嘉祯元年(1235)四月从平户出航入宋,从明州起岸,先投明州景福律寺、天童寺。不久到杭州天竺寺、净慈寺、灵隐寺等。灵隐寺僧德宁向他推荐说:“辇下诸名宿,于已参遍。然天下第一等案师,只无准师范耳。子何不承顾眄乎?”于是他马上到径山寺参谒无准师范,住学5年。由于圆尔苦学苦修,深得无准信赖。嘉熙元年(1237),圆尔向师求示,无准特书法语一篇教诲:“圆尔上人效善财,游历百城参寻知识,决明已躬大事,其志不浅。炷香求语,故书此以示之。”

淳祐元年(1241)四月,圆尔告别径山回国。径山寺禅友数十人作颂送行,挥泪告别。圆尔回国,带去了大批佛经与中国古籍1000多卷。回国之后,受到日本佛界与后嵯天皇的信赖,多次给后嵯天皇讲经,解释《宗镜录》,宣扬临济禅宗。同时也带去径山茶叶种子,在静冈县安培郡故乡播种推广。圆尔回国后的次年,径山寺遭火灾。圆尔得悉后便找在日本经商的中国商人谢国明,化缘千板赠送径山寺。弘安三年(1280)圆寂,世寿79岁。应长元年(1311),花园天皇赐谥“圣一国师”。

荣尊(1195—1272),字神子,俗姓平康,福冈三诸庄人,荣西的弟子之一。日本嘉祯元年(1235)入宋学佛,从庆元(今宁波市)起岸,参谒宁波名刹。嘉熙二年(1238)到杭州径山寺,拜无准师范为师,住学两年回国。他回国后于肥前佐贺县水上山创“兴圣万寿禅寺”,表示对径山寺的敬慕。此外,他创建了报恩寺、妙乐寺等,传播无准禅教宗旨。

法心(1198—1273),号性才,俗名真壁四郎,茨城县人,日本嘉祯年(1235—1237)入宋学佛。在径山寺学禅9年,苦学苦修,臂骨肿烂,仍然坚持。最后成为无准师范的法嗣。他回国后,先于松岛开创圆福寺(一作圆通寺)开堂说法,为开山第一代。后又创法莲寺、照明寺等,大力传播禅宗。

道祐(1201—1256),号妙见,筑前博多人。日本仁治元年(1240)入宋求法。先在宁波参谒名刹,最后到杭州径山寺参谒无准师范,住学6年之久。他的苦学苦修精神,深得无准师范称赞,认作法嗣,作“自赞”相赠云:“从来震旦日本无禅,少室单伟亦妄传。却被道祐等闲觑破,便知老僧鼻孔不在口边。漫把虚空强描貌,好儿终不使爷钱。”

淳祐五年(1245)夏,道祐离别径山寺回国,先寓居京都东福寺,后创妙见堂,隐居修禅。

日僧道元(1200—1253),在嘉定十六年(1223)入宋取经。从明州起岸,先到天童寺,后至余杭径山寺,拜如琰为师。

如琰(1151—1225),号浙翁,俗姓周,浙江台州人。他是径山寺第32代主持。这时如琰已是古稀高龄的老僧,年仅25岁的道元仍受到如琰设“茶宴”款待,收为弟子。道元回日本后成为曹洞宗的始祖,此事在日本曹洞派中传为美谈。

敬念(1217—1272),号悟空,筑前国福冈县大宰府人。他是道祐的法弟。日本宽元元年(1243)入宋求法,到径山寺拜谒无准师范。他因苦学苦修,深得无准师范称赞,承无准的法统,得印记回国。先为福田寺主持,晚年归隐西首罗山。

此外,还有几位日本名僧至径山寺取经,今列简表如下:

在杭州寺院修行的名僧,包括外籍僧在内,在南宋时期东渡日本传经的和尚也有十多人,其中兀庵普宁、大体正念、无学祖元、道隐,在日本影响较大。[6]

参考文献

[1] [日 ]木宫泰彦 .日中文化交流史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0 .

[2 ] [宋 ]周密 .蕈毒 [A ] .癸辛初识 [M] .

[3 ]林正秋 .杭州对外交流史 [A ] .杭州历史文化研究 [C] .杭州 :杭州出版社 ,1999.

[4]孙以诚 .杭州护国仁王禅寺是日本尺八的祖庭 [J] .

[5 ]俞清源 .径山史志 [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5 .

[6]林正秋 .古代浙江与日本佛教文化交流 [A] .中国与亚洲诸国交流史论集 [C] .北京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8

来源:林正秋.南宋杭州的中日佛教文化交流[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02):65-69.

古籍
始于2014年,古籍及艺术品收藏拍卖行业大号,数十万古董收藏家爱好者都在关注的掌中文史副刊,从古旧书趣味考古中解读新鲜历史观点,古玩、古董、书画、收藏、拍卖、国学、文化、历史、读书、苏富比、佳士得、嘉德、保利最新资讯等及时送达。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