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由于农村人文化落后,缺乏美学意识,且传统习俗认为,给孩子取个低贱的名字容易养活。于是农村孩子的名字就多种多样,五花八门,既不讲究文采,又不好听。
那时,多数人家取名字很随意,只要叫着顺口通俗就行了,没有那么多含义。比如老大叫大毛,老二叫二毛,依次叫三毛、四毛。比如叫狗小、臭臭、油儿的。
有时候,起名字对爹妈来说也真是一大难题,不知道该叫什么。所以孩子出生后,拿来脸盆或锅扣上,就起名叫扣扣、锅扣,以及衍生出没有实际意义的名字海扣、扣怀、侯扣等等。
如果孩子小时喜欢拿木棒玩耍,就顺便起名叫做棒子。我哥哥家的孩子小时候体型瘦而细长,我哥哥也把他叫做棒子。只要给老大取了名字开了头,老二老三老四就好办了,依次叫二棒、三棒、四棒等等。
农村人家哄孩子,普遍的一个做法是,当孩子会爬行的时候,炕上放一块大石头,用绳子把孩子拴住,防止孩子掉到地上。所以,有的孩子就叫拴住、拴成、拴宝。
也有即兴发挥取的名字,如我出生时正好跑来邻居家一只狗。狗看到襁褓中的我,又是吐舌头,又是摇尾巴,显得挺兴奋的样子。幸亏这狗对我没有进一步的举动,不然我可就惨了!
看到这情景,我奶奶就即兴发挥,给我取名叫狗狗。由于我排行老三,所以后来又叫三狗。
如果家里是养羊的,孩子就叫拖羊、拉羊、拴羊。甚至有叫犵羝(公羊)、骚猢(公羊)的;养狗的叫狗毛、狗旦、狗蹄;养鸡的叫公鸡、油鸡、鸡儿。有的男孩甚至还有叫母鸡的。养牛马的就叫牛咩、马驹、马蹄、驴驹、骡驹等等。但有的人家取名字,也未必是因为饲养过这些动物。
我的大哥幼小时,每次吃饭都喜欢给鸡喂一点。就是边自己吃,边故意把米粒或面条撒地上一点,让鸡来啄食,他就感到很开心。所以我大哥小时候就被叫做鸡鸡。
有的孩子生下来,不会哭没有声音,这时家人赶快找来一只鸡,鸡头对着孩子的脸,把鸡拍一下,鸡叫一声,据说孩子也就哭出来了,这样孩子往往就取名叫鸡唤。同样,也有牵来一只羊的,孩子就叫羊唤。
如出生在月底的孩子就叫碰钱、碰树、碰崖。一听名字中有个“碰”字,就知道是生在月底。也有叫抵树、抵平、抵羊,也是出生在月底。出生在过年的时候,就叫占年的。
农村人给孩子取名字,有的也含有一定的意义,或表达一定的愿望的。生来身体弱的,或者希望生命力耐久的,就取名叫铁旦、铁锤、铁狗。生了女孩,没有男孩的人家,孩子就取名叫扭扭、扭过,或者叫拖弟、拉弟、招弟的。
过去那个年代,人们生活困难,有的人家生了孩子,可是孩子的妈妈没有奶水。那时没有奶粉卖,也没有卖牛奶的。有的人家就养一只羊,孩子全靠吃羊奶存活。所以给孩子就取名羊奶。同样也有叫牛奶的。
在农村,给孩子起名字一般是忌讳和长辈用同一个字。如有人名叫侯平,儿子叫侯虎。村人背地里笑称:这两人是弟兄俩,名字还相跟着!
古时候,好多人家有家谱,取名字可以参考家谱上的人名,一是能避免取重复的名字,以免对祖先不敬;二是能参考和确定下一辈排到了哪个字,取名字时就用这个字。按家谱取名字,一般比较有文采。
如志高、志珍、志宏,名字里都有一个“志”字,凭这个“志”字,就知道是同一辈分的人。而且,听名字就知道,该称呼某人是叔叔还是爷爷,错不了的。但现在的人,取名字就随意多了。
今人取名又参杂了一些新的元素,如农村孩子也有叫张娜、王妮、李贝贝的。还有受港台剧影响,好多人给孩子取名字都叫“子璇”,这名字固然好听,但人人都叫子璇,不免缺乏情趣。
在我们本地,村人还按照物体形状给孩子取名字,如:圪旦、钵揪、圪觉,叫这三种名字的人很多。如张圪旦、王钵揪、李圪觉。
凭我的理解,“圪旦”应该是外形约拳头大、球形、硬质的东西,比如一个苹果的外形就可以叫圪旦;
“钵揪”是外形约指头粗细、指头长短、长圆柱形的小东西。比如一个半拃长的小红薯可以形容为钵揪;
“圪觉”是外形大概是从手指长到一尺长之间,长椭圆形略弯曲质软的物体,比如一个小的西葫芦。
用物体的外形来取名字,不表示什么实际意义,只是表达了一种特殊的情感。
这些农村孩子,有的一生就叫父母给取的名字,有的上学或参加工作后,就改了名字,新的名字称作官名或者大名,小时候的名字是小名。叫人大名是对人的尊重,也适合于正式场合。
改名时有的还基本保留原来的读音,如花羊改成了华阳,骡驹就改成了罗举,钵揪就改成了博究。有的读音也变了,完全改成了别的高大上的有文采的名字。
十年前,有社会实践的大学生来了村里,发现村里有人名叫郝青圪旦、郝青圪觉,于是好奇地问:村里还有少数民族人?
村人也会恶搞,如村里有同名同姓三人都叫兔儿,他们的父亲分别叫黑子、赖狗、独眼龙(外号),于是人们都习惯在名字前冠以父亲的用字加以区别,称为黑兔儿、赖兔儿、瞎兔儿。
还有以身体缺陷予以冠名,如同村有四人都叫毛儿,这四人一个胖,一个瘦,一个瘸,一个秃头,于是被人们叫作胖毛儿、瘦毛儿、瘸毛儿、秃毛儿。
更有甚者,还有以长辈的名字调侃取笑的。如某人的父亲叫扣怀,爷爷叫锤宝。有村人见他冷天不扣扣子,于是调笑他说:这天气你不扣怀,吹饱(锤宝)你也!
起名字也有闹出笑话的。我村某人,从小到大一直叫秃子。到了二十几岁的时候,有人给他介绍对象,对方一听说是秃子,以为他没有头发是光头,就不愿意了。其实他的头发很好。
在我们当地,名字中带“侯”字的很常见:
一是本地方言土语把“小”叫做“侯”。比如老大叫“大獾”,老二就叫“侯獾”;二是,也许是取王侯将相的“侯”之意吧。
我们村有一条街,把村子分为前街和后街;还有一条小河,东西走向穿村而过,这样就把村子分为河南河北。有意思的是,村里有四个人名字都叫“侯孩。”
那时候人们都在传唱革命歌曲,有一首很有名的歌,唱响了黄河两岸大江南北,那就是《生产大合唱》。这首歌开头是:解放区呀么嗬咳,大生产呀么嗬咳……
我们村有的人很有才气,就拿《生产大合唱》的前几句词曲移植过来,编了一首歌,村里的孩子满大街地跑着放声唱着:前街嘞有个侯孩,后街嘞有个侯孩,河南嘞也有一个侯孩,河畔嘞还有一个侯孩!
为防止公众号因不可控原因停更,
如果「梦回乡关」二十四小时不更新,
请文友们移步小号「梦寻乡关」。
点击关注,我们永远不失联!
作者简介
山野村夫,出生农家,喜欢说村里的事,一辈子走不出村里的人。
本文编辑
他乡读书人
(声明:图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