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效应:由于重力的作用,肺底部受到的重力较大,因此更容易扩张和充盈,通气较为容易。相反,肺尖处于上方,重力影响相对较小,通气较为受限。胸膜内压在正常情况下呈自上而下递减的梯度,这与肺的自身重力分布不均有关,尤其是因为肺底部的重量大于肺尖。
2.顺应性差异:上肺区域的胸膜内负压通常大于下肺区域,这使得上肺区域的肺泡更容易扩张,但其顺应性较低,无法像下肺区域那样容纳更多的气体。因此,在正常呼吸过程中,上肺区域的通气可能较少。
3.血流分布:在正常生理状况下,由于通气较少,上肺区域的血流量也可能相对较少。而下肺区域由于通气更充分,血流量通常更多,以支持气体交换。这种分布确保了通气和血流的匹配。
4.胸腔容积变化:在直立姿势时,上肺区域由于受到颈椎和头骨的支撑,其胸腔容积相对较小,而下肺区域由于受到较大的重力作用,其胸腔容积相对较大。这使得在正常呼吸过程中,下肺区域更容易进行通气。
5.压力梯度:上肺区域的胸膜内负压(-7至-10cmH2O)大于下肺区域(-2至-3cmH2O),这种梯度是由于肺基底的重量大于肺尖,并且肺基底需要更多的压力来支撑其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