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脑干禁区——巴教授与北京天坛医院的故事还在继续……

文摘   2024-11-04 19:55   上海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吧!

🕑2024年11月3日
🏥从北京连通世界、共造生命希望

时下,在中国来看病就诊正成为越来越多海内外患者的选择,因为在这里他们也能享受到世界前沿的医疗技术服务。INC引入世界前沿神经外科手术技术,同时与国内同行共同探讨神经外科领域新技术成果,促进前沿技术的分享,推动医学跨国交流,造福更多病家



2024年11月3日,巴教授抵达北京天坛医院后,直奔国际医疗部。中德神经外科专家围绕即将进行示范手术的疑难神经外科疾病患者,进行病例讨论、术前谈话今日,巴教授正式在天坛开启疑难神经外科疾病示范手术。本次来华行程中,巴教授辗转多个城市及地区,而也在百忙中多次赶往北京天坛医院,中外专家同台手术、强强联合,帮助疑难神外疾病患者。



北京天坛医院外籍专家工作室,几张照片、一张办公桌,几台电脑,一个头颅模型,一杯清茶,旁边就是阅片灯墙,这位来自德国的神经外科大咖工作室陈设如此简单。“一切都交给巴教授了”,来找他的,往往都是高度疑难的神外疾病患者。


这个手术有多难?

“脑干手术不是闹着玩的,轻则残,重则死,家里人、病人有没有接受这个后果的勇气和信心?见过多少家里人和病人在这一步打了退堂鼓,或者犹犹豫豫下不了决心,那么这种情况相当于让医生担全部风险,换你,你来么?手术后病人瘫了、残了、植物人了,你承受得起么?”……脑干肿瘤病友圈,手术成为他们不敢轻易尝试的选择,但,往往这是不得不做的选择。


32岁的李先生因手指、面部麻木等症状前往医院检查,头颅 MRI结果显示他的延髓体积增大,延髓偏右侧见椭圆形病灶,大小约 21x24x28mm,考虑胶质瘤。固然病变仅有轻微症状值得庆幸,然而,他的情况并不乐观——延髓位置,弥漫性生长。



于他们而言,手术还是不手术,这是一个最简单的双选题,也是一个最难的选择题——因为他现在手中握着的,是自己的生命和未来。观察可能面临着病灶持续增大的风险,从而导致永久性的严重神经系统症状。而延髓手术可能造成的并发症也是让他恐惧。


他知道,这一次手术,或许自己无法得到完全“治愈”……但是如果把压迫延髓的病灶尽可能切除,可以达到减压的目的,防止肿瘤逐渐压迫脑干及脊柱上端带来的危害。此外,取到了足够的组织,结合检测情况,还能制定有效的后续治疗方案


我可以为你手术!”李先生心怀希望,他相信北京天坛医院和巴教授强强联合,定会为他打破绝望。此外,一家人的全力支持也让他充满力量。这台手术究竟如何,敬请关注后续报道~


▼巴教授和天坛医院国际部专家讨论手术细节


脑干:一度的手术禁区

在医学领域,脑干肿瘤和颅底肿瘤疾病一直被称为“手术禁区”。能闯进这个“禁区”,并不断挑战一个个险峰的医生,不仅要艺高胆大,更要有非凡的毅力。

脑干是生命中枢,主管呼吸、心跳、意识、运动、感觉等,一旦在术中损伤,所造成的后果往往令患者及其家属难以接受;脑干体积小,神经核团集中,任何一个细微的操作偏差,都可能造成损伤。

基于以上两点,该部位的手术风险高,以至于一度被视为手术禁区。近年来随着显微手术的进步以及神经电生理技术和神经系统导航技术的发展,在该区域进行手术成为可能。然而时至今日,能够胜任脑干肿瘤切除术的医生也并不多。 

而脑干又分为(从上至下)中脑、脑桥和延髓。同样是脑干部位的手术,位于中脑、脑桥及延髓的手术比较起来,延髓的手术非常危险。

延髓解剖关系复杂、位置深,在切除肿瘤时,手术入路需要穿过颅骨避开颅底动脉、静脉窦、颅神经等,手术难度很高。

术中操作稍有不慎,患者就可能出现心跳呼吸异常,术后无法自主呼吸、长期昏迷或植物状态需长期住ICU,甚至导致死亡,造成无可挽救的局面。


李先生的这颗病灶,恰恰就在延髓上!因此,这个手术主刀医生的选择尤为重要。

命运转折之始,中外专家强强联合,并肩作战,只为实现一场场重获新生的期待。

生命“禁区”攻关30余年
为海内外患者点亮希望之光

在百余年年现代神经外科历史中,大脑相关疾病领域的手术有了巨大发展,然而,因为脑干手术的高难度,脑干肿瘤方面却在将近六七十年没有进展——因为无人敢动。
INC巴特朗菲教授人生当中第一次主刀脑干手术可以追溯到30多年以前,虽然已经过大量神经外科训练,但手术之前他还是非常紧张的,导师Wolfgang Seeger教授给了非常大的支持。而在正式开展脑干手术之前,他做了很多脊髓髓内手术,习惯在高倍镜下柔软的脊髓内进行精细的显微手术操作,这是一个很好的前期技术积累环节。

1974年的巴特朗菲教授

神经外科大师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他们不断磨练技术、修炼自己的内心,将手术技术上升到艺术,也是不知疲倦的师者,言行举止中都洋溢着对神经外科的无限热情,致力于世界神经外科的交流与发展。

多年来,巴特朗菲教授收到过来自欧洲、中东、北非以及日本、中国、韩国、新西兰等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术邀请,进行技术交流及经验分享。他说:“我的主要工作在德国,但我在许多医院工作,也在其他国家。比如我现在在中国,我在天坛医院做过很多手术,这里有非常好的设施。他们有我们需要的所有工具,他们有术中导航,他们有很好的预后保障,他们有很好的电生理学……同时,非常感谢天坛医院朋友们的支持和合作。

打造中国临床神经科学国家战略力量,走进世界舞台中央,是北京天坛医院更高更远的目标。作为世界三大神经外科研究中心之一,北京天坛医院先后与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医疗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今天的北京天坛医院各学科人才济济,这个汇聚了无数大咖、见证了无数奇迹的地方,是中国神经外科的一张闪亮的“名片”。这位来自德国的神经外科医生——巴特朗菲教授。因他以其“神奇之手”,为许多疑难神外患者带来了新生,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巴特朗菲教授也经常被患者亲切地称为“巴教授”或者“巴爷爷”。

来华多年,巴教授深刻体验到了中国神经外科的发展之快。热爱工作的同时,巴教授也乐于融入中国文化。喜爱中国文化的巴教授,在在2009年的全球知名学术论坛Zurich.Minds上还举了个和中国相关的例子,中国古代没有现代高超设备条件下,竟可以创造出毫米级字体大小的“秋声赋”书法作品。虽然手术不是做雕塑或绘画,但与这些艺术形式有异曲同工之妙。神经外科医生首先需要像工匠一样,通过经年累月地积累训练自己的技能。但同时,也要将自己的哲学、内在精神态度融入手术中,这才能称为艺术。


重获新生的篇章还在续写,INC巴教授与中国神经外科手术团队继续战斗在手术室内,只为每一个置身绝境的生命能够走得再远一点当病人恢复健康,走出医院的那一刻,也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刻……

INC国际神经外科致力
促进中外医学合作和共发展


1. 提升医疗水平:INC通过组织国际神外专家来中国进行学术交流和技术探讨,以及开展高难度手术,为国内神经外科疾病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促进国内神经外科的交流和发展。


2. 学术交流平台:INC积极搭建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通过组织国际神经外科教授年会、学术沙龙等活动,加强了中外神经外科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3. 教育培训:INC注重年轻神经外科医生的技术指导与培训,通过手术示范、教育基金支持等方式,助力培养神经外科人才。


4. 解决治疗疑难病例:INC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成员,如德国巴特朗菲教授等,来华进行疑难手术示范,成功展示了多例在脑干、颅底、功能区等复杂病变的全切及近全切手术,为解决疑难手术病例提供了国际前沿的咨询策略和科学系统的手术方案。


5. 推动技术革新:INC的使命之一是促进神经外科领域新的临床技术革新与发展,通过融合神经外科各细分领域专家的专长和学识,共同研究创造新的有效的手术技术和手术方式。


6.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INC的协调下,国际教授通过远程咨询或者面对面咨询,为患者提供国际前沿的咨询策略和科学系统的手术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7. 科普教育:INC致力于推进学术分享,通过多种形式将国际大咖前沿研究或者治疗指南的相关知识传递给神经外科疾病患者,努力搭建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科学防病能力的桥梁。


8. 中外友谊的见证:INC不断推进的中外合作交流不仅是医学合作的体现,也是中外友谊的见证,展示了中国在经济、医学等各方面的迅速进步和国际合作的开放态度。


点击阅读:各大媒体连续多年报道,INC国际神外专家来华促中外学术交流





想要了解更多国际教授行程,可拨打官方电话400-029-0925。如果您也有想要分享的经历或者无法解答的疑惑,欢迎留言或者在后台私信我们吧……







声明:INC致力于中外前沿神经外科技术交流与推广,以上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不作为其他患者的医学诊疗意见,本平台非医疗机构,不独立表达医学观点。


INC国际神经科学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400-029-0925),这是一个专注于搭建世界神经外科领域声誉斐然的专家团国际交流的公司。致力开展全球范围内的神经外科学术交流、相关技术支持以及疑难案例联合咨询等工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