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政治哲学研究 | 新书《城邦政治与灵魂政治》

学术   2024-11-23 11:00   美国  

本文转载自“商务印书馆”微信公众号

本书是深入柏拉图思想世界的一把崭新钥匙。它以独特视角,深入《理想国》文本深处,打破常规研究局限,融合多学科解读路径,让古老对话焕发出新的智慧光芒。通过剖析城邦与灵魂的微妙关联,清晰勾勒古希腊的政治与个人理想图景,给读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思想共鸣与阅读体验。
—— 编辑推荐

城邦政治与灵魂政治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政治哲学研究
黄俊松  著
ISBN:978-7-100-24032-1
定价:118.00元
页数:380
装帧:平装
商务印书馆 2024年10月新书

还原柏拉图的政治哲学脉络
系统探究《理想国》中的城邦政治

城邦政治与政治哲学


选自《城邦政治与灵魂政治》,第19—24页,注释从略。
《理想国》是柏拉图也是西方历史上最负盛名的政治哲学著作,但由于其独特的对话形式,因而对它的解释层出不穷且莫衷一是,甚至针锋相对。比如,以20 世纪影响最大的两种解释而论,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将其解释为颂扬极权主义的著作,而施特劳斯则将其解释为反极权主义的著作。其他各家解释大多围绕着这两种解释而展开,呈现出五花八门的面貌。正如安纳斯所感叹:“柏拉图曾被看作一个革命派,一个保守派,一个法西斯主义者,一个共产主义者,一个非常务实的改革者,一个无能的梦想家。”或许正是由于意识到各种政治解释无法调和,于是安纳斯便转到另一个极端,认为《理想国》根本无关乎政治,而只是一本伦理学著作。
那么,《理想国》的性质究竟为何呢?对此,在这一节中,笔者将首先将柏拉图(苏格拉底)的政治哲学放置在古希腊城邦政治的背景下来考察,并指出其独特性,然后在下面几节中再按照上一节所阐明的解释路径来考察《理想国》的戏剧场景和整体结构,以便为后面各章论述对话的具体内容做好铺垫。
柏拉图《理想国》探讨的主题是正义,它的希腊文标题“Politeia”或“Politeiai”意为“政制”,政制是指城邦的组织形式,它以正义为原则。政制是城邦政治的核心问题。关于古希腊的城邦政治,首先需要强调的是它与现代政治概念的区别。在现代西方政治理论中,政治本身往往被看成是工具性或手段性的事务,而与目的或价值无涉,因而它往往被看作与道德无关的权力操作。然而,城邦政治的概念与此截然不同,因为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城邦政治都与伦理密不可分。其次,正如芬利(M.I. Finley)所指出的,关于国家的现代社会契约理论掩盖了以下这一事实,即“城邦政制扎根于现代术语所称的社会体系中”,也就是说,城邦政治并没有预设国家一社会二分这样的现代概念,在城邦中,社会结构与政治结构在原则上相重合。此外,城邦的政治制度与军事制度、土地和经济制度、宗教和意识形态等等,也都是高度重合的。总而言之,城邦政治与上述各种层面都难解难分。“政治”(politika)一词源于“城邦”(polis),字面意思为“与城邦相关的事物”,城邦政治就是指城邦中人们的生活方式。
城邦政治概念与现代政治概念区别如此之大的一个直接原因在于,城邦的规模极小。据史家统计,在古典时代,一般城邦的邦民人数约在五百到两千,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邦民人数达到四万已经是个极大的例外。柏拉图在《法律》中所设想的城邦,其邦民人数为五千零四十人,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五千人实在太多。邦民人数有限,城邦面积自然有限。而且无论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都一再强调,城邦的人口规模和领土面积最好保持适度,能保证自给自足的生活即可,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说法,无论人口还是土地,最好都要“观察所能遍及”。就此而言,古希腊各城邦,无论现实中的还是想象中的,都可谓名副其实的“蕞尔小邦”。

古希腊城邦会议示意图(AI制图)

城邦规模如此之小,因而所有邦民分享同一种生活方式、全部直接参与政治才成为可能,希腊各城邦就是一个个紧密的政治共同体,它们基本上都是一个个熟人社会(face-to-face societies )。
在《政治学》开篇,亚里士多德指出,城邦是“至高而广涵的社会团体”,人们组成城邦自然是为了“最高而最广的善业”,而且,“城邦以正义为原则……,正义恰正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可以说,城邦的目标是为了某种秩序、稳定、和谐与善。然而,城邦的目标如此,但城邦的现实却并不如此。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时代,希腊世界小邦林立,相互之间充满敌意,战事不断;更主要的是,几乎每个城邦都为其内部永久的、持续不断的“内讧”(stasis)所困扰。因而,如何组织城邦以使其既能在险恶的世界中立足又能保证其内部的秩序,便成了城邦政治的核心关切。
关于城邦组织即城邦政制,无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具体观点如何不同,也不管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如何错综复杂,城邦政制的名称都是依照“最高治权”所寄托的“邦民团体”来定,而且其核心要务就在于统治或治理。《理想国》中的美好城邦、荣誉制、寡头制、民主制以及僭主制城邦,《政治学》中的王制、贵族制、共和制以及各自相对应的变态政制即僭主制、寡头制、民主制,其名称以及性质都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邦民团体之性质来决定的。这些邦民团体可以是一个人、少数人或多数人。政制是城邦的身份标志,政制之于邦民就相当于形式之于质料,“凡政制相承而没有变动的,我们就可以说这是同一城邦,凡政制业已更易,我们就说这是另一城邦”。
政制的首要问题是统治问题,即应该由谁来统治、如何统治以及统治的资格是什么等等。虽然统治也是为了城邦秩序,但统治阶层与被统治阶层之间必然也会出现矛盾与冲突,芬利在论述古代世界的政治时,非常突出地强调了城邦内部的阶层划分以及阶层冲突:“城邦便是相互冲突的阶层之间的竞技场……,希腊的政治思想家们一直都在寻求那种为了所有人的共善生活而超越了冲突的理想城邦,但他们同时也在强调,现实中的城邦,无论过去的还是当前的,从来就没有达到甚或接近那一目标。”可见,冲突是城邦政治生活的永恒状态。
亚里士多德在分析寡头制与民主制的主要区别时曾总结说:“寡头制与民主制的主要分别不在人数的为少为多,两者在原则上的分别应该为贫富的区别……,如以财富为凭,则一定是寡头制,同样地,如以穷人为主体,则一定是民主制。”但他同时又强调,除了个别特例外,世上常常是富人少而穷人多。芬利阐发了亚里士多德的这一理论,指出城邦阶层之间的冲突主要就是贫富两个(而非三个)阶层之间的冲突,也就是少数富人与多数穷人之间的冲突。

古希腊哲人对话示意图(AI制图)

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冲突实质上就是少数人与多数人之间的冲突。然而,正如芬利所指出,甚至在所谓极端民主制的雅典,“民众(demos)也从没有从自己阶层中产生出在邦民大会的代言人”,其原因不难知晓:民众大多数是穷人,他们没有闲暇,因而缺乏教养,所以在一些重大事务或决策性事务上他们依旧要依赖于精英。此外,芬利还令人震惊地指出,在古代世界(斯巴达除外),城邦丝毫不关心邦民的教养,城邦的普通邦民几乎都是文盲,城邦世界基本上还停留在口头社会而非文字社会层面,能够识文断字并进而能够讨论一些高深问题者自然都是少数精英。因此,少数人与多数人之间的冲突往往表现为少数人与少数人之间也即精英内部的冲突。
这种冲突极为惨烈而且危害极大。其惨烈主要是因为城邦是熟人社会而且是大众直接参与政府,因而统治阶层中有政治野心之人都必须不断地在民众中寻求支持以削弱对手,其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彻底毁灭对手——道德上抹黑、没收财产、放逐、处死。其危害也不难知晓,正如《理想国》中的苏格拉底告诫格劳孔:“很显然,政制的变动完全是由于统治集团发生了内讧。”(545c-d)
因此,不难想象,柏拉图对城邦政治(政制)的关注主要就体现在对统治阶层也即少数精英的关注上:柏拉图对话是写下的对话,在他那个时代,这种书写作品显然只有少数精英才能阅读;在《理想国》中,苏格拉底主要是和阿里斯同(Ariston)的儿子格劳孔与阿得曼托斯对话,希腊文“ariston”为“agathos”(好)的最高级,因而这也暗示着,苏格拉底是和“最好的儿子”交谈;在《苏格拉底的申辩》中,苏格拉底自述他曾和城邦的普通邦民交谈,然而,在柏拉图的所有对话中,苏格拉底从没有和某个普通邦民交谈,他的交谈对象都是某种意义上的精英。《理想国》非常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点,在其中,苏格拉底与少数精英讨论了正义以及政制问题,而且他们讨论的重点放在了城邦的统治阶层上。
然而,《理想国》中苏格拉底的独特之处在于:第一,他虽然与少数精英探讨了城邦政治的核心问题,但他的焦点并没有集中在城邦政治的具体事务上,他对立法细节没什么兴趣(参见412b),对具体的行政安排也基本上没做什么规定。虽然他对美好城邦、荣誉制城邦、寡头制城邦、民主制城邦、僭主制城邦的描述细致入微、栩栩如生,但那更多的是某种漫画式的描写,而不是历史的或实证的分析。他描述了从美好城邦到僭主制城邦的堕落轨迹,但并没有描述甚或暗示堕落的城邦可以改进以及如何改进。他所描述的都是单一政制的城邦,而没有像亚里士多德那样去考虑更切实际的混合政制的城邦。所有这些都显示出苏格拉底是在描述理想型城邦而非现实或历史中的城邦,或者换句话说,苏格拉底是在探讨各种政制的组织原则以及品质问题,并由此为评价各种政制提供某种价值判断的标准。


第二,苏格拉底不但讨论了城邦正义与城邦政制,还讨论了个人的灵魂正义与灵魂政制,而且最独特的地方在于,他是把城邦与灵魂对照起来讨论并且认为二者之间存在某种类似之处。且不管类比问题如何疑惑重重,在这种进路的指引下,我们可以料想,由于苏格拉底分析城邦政治时的独特性,因而他在分析灵魂政治时也必然会独具特色。的确,苏格拉底对于灵魂的分析不但迥异于前柏拉图时代的传统,而且也根本不是现代那种基于对人类行为中的“刺激”(stimulus)与“反应”(response)之关系作科学分析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与探讨城邦政治相仿,苏格拉底在探讨灵魂政治时,也是为了揭示其组织原则以及品质问题,并由此为个人生活正义与否、幸福与否提供某种价值判断之标准。
在《理想国》中,苏格拉底与格劳孔、阿德曼托斯那样的少数精英探讨了城邦政治与灵魂政治,无论是就此交谈行为本身还是就交谈内容来看,都显示出他对政治问题颇为关切。但由于交谈方式与中心内容的独特性,因而苏格拉底对于政制、统治、内讧等城邦政治问题的诊断、分析与解决也独具特色,后面我们将会看到,他毋宁是从城邦政治出发,进而上升到超越城邦政治的视角,并由此揭示出政治与人的限度,从而达成对于少数精英的教育。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他超越城邦政治并不是在以下这种意义上,即设想出城邦政治之外的某种政治体系。无论苏格拉底、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他们的政治想象完全集中于城邦,他们没有也不可能设想出比如古代中国那种绵延了千年之久的大一统王朝体系。在《理想国》卷五中著名的第三次浪头——哲学与王权的巧合一致——来临之前,苏格拉底对格劳孔讲述了一大段希腊蛮夷之辨,然后问格劳孔:“那么,你正在建立的城邦是希腊城邦吗?”格劳孔非常明确地答曰:“必定是的。”(470e)由此可见,希腊城邦是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以及格劳孔那样的贵族青年的关切所在。虽然在《理想国》卷九末尾,苏格拉底认为他们在言辞中缔造的城邦在大地上并不存在,“或许天上有着一个它的范型”(592b),但是,他所描述的那个范型只是在诸多希腊要素的基础上抽象而成,即便它是天上的范型或乌托邦,那也是希腊天上的范型或希腊的乌托邦。
苏格拉底(柏拉图)超越城邦政治毋宁是在以下这种意义上,即他超越了城邦政治本身或政治生活本身。他一方面揭示了个人与城邦(政治)的紧密关系,另一方面又指明了个人之超越性的方向所在,因而他一方面没有像自然哲人那样专注于天上或地下的事物,但另一方面又没有完全沉溺于城邦事物。简言之,他主要关注的是城邦事物,但同时又向着高于城邦的事物敞开姿态,这便是苏格拉底(柏拉图)的政治哲学。


内容简介


本书对柏拉图的核心对话《理想国》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完整呈现了该对话的全貌。作者深入对话文本内部,创造性地综合了戏剧解读、分析哲学、古典学等诸种解释进路。在方法论层面,本书结合柏拉图研究界范式转换的背景,力证《理想国》中的哲学内容和文学内容不可分割且相得益彰。在内容层面,本书以城邦—灵魂类比为核心,指出该类比背后乃是古希腊城邦背景下的“内圣外王”问题,或者更为宽泛的个人与政治共同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详细论述了《理想国》中的城邦政治学说和灵魂政治学说,对一系列重要主题,如卷一和其余各卷之间的连续性、技术类比、柏拉图对话的悲剧性和喜剧性、航船喻、三喻、诗与哲学之争等,均给出了融贯的解释,同时阐明了柏拉图的政治哲学。

目录(滑动阅读)


导 论

第一章 柏拉图对话、政治哲学与《理想国》

第一节 作为对话作家的柏拉图
第二节 城邦政治与政治哲学
第三节 雅典政治:“三十僭主”、柏拉图家族和克法洛斯家族
第四节 比雷埃夫斯港:历史及象征
第五节 上升与下降:《理想国》的整体结构
第六节 苏格拉底为什么下到比雷埃夫斯港:爱欲、政治与哲学

第二章 正义、技术与善

第一节 克法洛斯:正义与个人的善
第二节 技术类比
第三节 玻勒马霍斯:正义、技术与共善

第三章 技术与权力

第一节 色拉叙马霍斯:正义、修辞术与统治者的善
第二节 苏格拉底的技术论证与非技术论证

第四章 正义与权力

第一节 两兄弟的双重欲求:统治城邦与灵魂正义
第二节 正义与统治之理想关系:三种善的划分
第三节 卷一中格劳孔的插入:正义与自然强者的善
第四节 格劳孔:从“真是”到“貌似”
第五节 阿得曼托斯:从“貌似”到“真是”
第六节 两兄弟的品质、缺陷以及苏格拉底的策略

第五章 城邦—灵魂类比

第一节 类比的提出和展开
第二节 人的双重身份:邦民与个人

第六章 邦民、技术与德性

第一节 简朴城邦:技术人共同体
第二节 发烧的城邦:技术人之等级
第三节 护卫者的教育:音乐技术与体育技术
第四节 “男人剧”:城邦凝聚力
第五节 净化的城邦:德性与权力

第七章 美好城邦

第一节 “女人剧”:城邦延续性
第二节 第一个浪头:男人和女人的自然
第三节 第二个浪头:公私辩证法
第四节 第三个浪头:战争、爱欲与哲学

第八章 个人、灵魂与理性

第一节 灵魂三分
第二节 王者型人物:灵魂秩序与个人德性
第三节 哲人:爱欲与理性  

第九章 堕落的城邦与堕落的灵魂:恶与权力

第一节 荣誉制城邦与荣誉型人物
第二节 寡头制城邦与寡头型人物
第三节 民主制城邦与民主型人物
第四节 僭主制城邦与僭主型人物

第十章 政治与哲学

第一节 知识与意见
第二节 哲人与城邦:航船喻及其他
第三节 “三喻”以及哲人王的教育
第四节 诗与哲学之争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作者简介


黄俊松,哲学博士,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古希腊哲学、西方政治哲学和古典学;在《世界哲学》《现代哲学》等期刊发表论文数篇,译有《城邦与人》等。

政治哲学研究
交流读书心得,收集和分享书讯、讲座信息与会议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