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贾敏,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特约研究员,历史学博士,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特约书评人
待评书目|Why Are We Restless: On the Modern Quest for Contentment
书评正文
每年这个时刻,艾略特的《荒原》总会勾起我心中无限的惆怅:“四月是最残忍的时节,从濒死的土壤里培育丁香;把回忆、欲望混杂在一起,用春雨搅动起迟钝的根蒂”。春天是播种、发芽、生命恣意生长的苏醒时节,也是彷徨、呐喊、感物伤怀的躁动时刻。这个春天,我们为奥运赛场上的极限与艺术惊鸿欢呼,为第聂伯河畔战火硝烟与颠沛流离的民众揪心,为MU5735航班陨灭的每一个生命故事泪目。我们还以复杂难以言状的心绪,目睹一座伟大全球城市因为疫情而无奈按下暂停键——璀璨江景旁,万径人踪灭。
过去、当下与未来的世间图景,总会触动人们的心弦,引发内心的焦躁不安(Restless):一种因无力抵达完美彼岸、无法实现落地成功,无可奈何接受现实的心理症候。能否治愈与消除这种焦躁不安,是现代社会衡量个体能否获得幸福,能否获得内心满足(immanent contentment)的指标,或许也是唯一重要的指标。优秀的社会观察者,能够透过焦躁不安的表面现象,洞穿社会本质和时代症候。比如十九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Tocqueville),他在《论美国的民主》中,对新生的自由社会和民众行为有着细致和全景式的描述。他在赞许一个彻底自由平等社会诞生的同时,又洞若烛火般提出“多数人的暴政”的社会心态,可见他对这个新生国家抱有的洞悉与忧虑,“一个‘生而平等’的民族在任何时候都能否理解其他注定要实现这样一目标的民族?这个民族是否能在任何时候都能理解自身?”这句托克维尔的诘问,百余年来已经成为全世界探寻美国特质的经典释句。
百余年来无数人引用托克维尔的语句审视美国,却很少思考为什么是这位年轻的法国贵族对美利坚有着卓然独到的见解,身后的法兰西人文主义传统有着怎样的影响;这一传统对于审视当今社会与价值高度分裂的美国,解构焦躁不安的美式自由主义心灵,又能扮演着怎样的“远方之镜”(Distant Mirror)。如果带着这些疑问展开探索和比较,那么阅读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Why We Are Restless: On the Modern Quest for Contentment(《我们为何焦躁不安:论对满足的现代追求》,本文作者译)这部优秀的思想史著作,或将帮助解释以上追问,给予我们独特而又发人深省的启示。
Why We Are Restless: On the Modern Quest for Contentment
该书的两位作者背景颇为有趣,本杰明·斯塔瑞与珍娜·斯塔瑞(Benjamin Storey & Jenna Storey),他们既是学术研究上的好搭档,也是携手三个孩子的人生伴侣。从享有盛名的芝加哥大学思想委员会(The Committee on Social Thought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攻读政治思想史并获取博士学位后,他俩奔赴美国南方知名文理学院傅尔曼大学(Furman University)执教。在傅尔曼,两位斯塔瑞教授都以优秀敬业的本科生教学深获好评,本杰明更以欧陆政治思想研究,特别是托克维尔研究闻名学界。
谈起撰写本书的缘由,两位斯塔瑞教授坦率相告,每日课堂与校园穿梭中相遇的众多学业优秀,前途似锦的青年学生,发现他们并没有幸运儿那般的自信与朝气,更多流露的是选择的焦虑和不安:他们并非因选择匮乏而失望,而恰恰是因选项过多而躁动,对不确定未来产生迷茫。两位作者由此感悟,精英学子面临的选择困境,恰恰也是当前美国社会精英阶层,乃至政治自由主义困境的某种折射:身处物质丰裕与科技进步的新镀金时代,大多数人无法得到真正的内心满足。追求幸福的执念让他们陷入不幸福的窘境,这当中必然有某种根本性的谬误与偏航。借用托克维尔的话来讲,美利坚是一个“追求幸福,却永不安分,永不满足”的民族。美国精英既无法理解他者,也在追求自我成功与执念的过程中无法理解自己。两位学者以为,当下美国的不安的确需要诊断,但不妨走出自我批评与辩护的循环,寻找一个可信服的他者案例加以参考。
审视现代美国道路的“法兰西智慧”
蒙田:个体幸福作为衡量标准
帕斯卡:在追求知识中重建自我
卢梭:内在满足与现代生活的悖论
托克维尔:对焦虑社会的心灵剖析
青年学子如何应对不安心态?
《我们为何如此焦虑》已出版中译本(本杰明·斯托里 / 珍娜·西尔伯·斯托里,《我们为何如此焦虑》,赵宇飞 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24年10月)。“政治哲学研究”公众号曾分别推出本书中译本和英文本的书讯,详情请见:
英文本:海外新书速递 | 《为何我们焦躁不安?关于幸福的现代追寻》
购书链接
(1)中译本
(2)英文精装本
(3)英文平装本
点击下图关注“普林斯顿读书汇”
获取更多优质内容与学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