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入市金额↑比例↑“一行一局一会两部”重磅发声:至少新增几千亿资金,调整权重,优化考核,六部门放送入市“大利好”!

财富   2025-01-23 18:13   天津  

刚刚

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

“一行一局一会两部”齐聚

详解中长期资金入市“大礼包”

①明确硬指标

增加资金、调整权重、优化考核


②力争大型国有保险

新增30%保费投资A股

力争投资股市的比例继续稳步提高


③保险公司

能为市场新增几千亿资金

第二批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超1千亿


④全面加强长周期业绩考核

三年到五年周期指标权重不低于60%


2025年发展可期

保险业迎“三重利好”

借助资本市场红利,提升分红险收益



1

六部委放送

中长期资金入市“大礼包”

明确资金、比例、考核等硬指标

虽然,距离蛇年春节已经不足5日,大家马上就要开始假日时光了...


但是,这两天包括保险人在内,却又都忙碌了起来!


毕竟,昨日下发的《中长期资金入市实施方案》,明确了包括保险资金在内,五大类中长期资金的硬性指标。


简单的说,就是中长期资金入市金额增加!比例提升!考核完善!

更重要的是,今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一行一局一会两部”齐聚发声,围绕这份中长期资金入市“大礼包”,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比如,在2025年,保险资金会为市场新增几千亿资金,第二批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新增资金超1千亿等,详见后文。


2

“926”机遇后

保险公司利润大涨

今日上市险企股价领跑


1. 险资入市力度增加,保险人为什么要关注?

当然,可能很多保险人会问,险企为市场新增的几千亿资金,我们应该关注什么呢?


其实,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与保险业的发展,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这一点,经历过2015年前后的大家,应该都有体会,彼时的保险业投资收益率可是一度高达7.6%,详见上图。


甚至有的公司,全年财务口径投资收益率达到12%,比如,泰康等...


那么,得益于投资收益的显著增加,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也会大幅增强。

这一点,从2024年三季度保险公司的净利润大幅提升,就能看出来。


详见《2024年三季度险企业绩大涨:国寿、新华净利翻倍,人保、太保净利增超60%


2. 对保险业的“三重利好”:利好投资,也利好产品,还利好资金!

当然,更直观的大家可以看,今日上市险企的涨幅,全部领跑上证综指,且3家超4%。


既然,抓住2024年“926”行情机会,对公司的影响这么大!


那么,大家自然也会关心,这波“大礼包”放送后,对保险业有哪些影响?


简单的说,考核机制的完善、投资金额和比例的增加等,为保险资金带来更多的灵活度和空间。


从而,通过投资资本市场得到较好的回报,助力从资金-资本-资产的良性循环。


甚至,是产品销售-经营效益-客户口碑的良性循环,详见后文。


3

保险公司

为市场新增几千亿资金

大型国有保险新增30%保费投资


1. 两个力争:投资比例↑资金↑春节前落地500亿投资市场...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此次保险资金入市的力度,会有多大?


根据证监会主席吴清先生和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先生的介绍,保险业为市场提供的增量资金,至少是几千亿!

一是,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


近日,《2024年上市保险公司保费》出炉,其中,国寿等头部大型险企的新增保费(同比增加的保费),就超1.7千亿。


也就是说,光是这些公司新增保费的30%就有超500亿...


二是,金融监管总局,还将进行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的第二期试点,规模拟定1000亿。


春节前,先批500亿,马上到位,投资股市!


而且,第二批试点在机制上比第一批试点会更加灵活,基金可以是单独由一家保险公司发起设立,也可以由两家或者两家以上的保险公司联合发起设立。


据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多家保险公司已经在申请中...


2. 保险公司投资股票还具有较大的潜力和空间!

三是,证券、基金、保险公司的互换便利,已经开展两次操作,合计金额1050亿,其中,去年10月操作的500亿,已经全部用于融资增持股票。


目前,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的金额,已经超过4.4万亿,投资占比为12%,未上市企业股权投资占比是9%。


也就是说,二者合计占比,即,权益类资产占比,已经达到21%。

值得注意的是,在保险业“新国十条”中,也提出要“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培育真正的耐心资本,推动资金、资本、资产良性循环”。


同时,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先生,还表示“保险公司投资股票还具有较大的潜力和空间,加大股票投资也是当前保险资金资产配置比较好的策略和选择”。


那么,为何加大股票投资是比较好的选择呢?


4

保险公司频繁举牌

增持银行股等红利资产

财政部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


1. 保险公司:再现举牌潮,增持多家银行股...

2024年以来,相信不少保险人都知道,很多保险公司开始频繁举牌上市公司,详见《2024年保险公司举牌10余家公司,重仓银行股》。


比如,平安人寿买入工商银行4500万股,涉资超4.2亿港元。


据不完全统计,“平安系”近一个月已斥资超30亿港元,相继增持邮储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


这背后有很大一个原因,是以银行股为代表的“红利资产”,能够为险企带来稳定的年度分红和现金流。


从上图可见,保险公司重仓的银行股中,很多的股息率都超5%。

而且,2024年很多上市公司还响应一年多次分红的要求,包括工行在内的多家国有大型银行,均进行了中期分红。


据证监会主席吴清先生介绍,2024年全年上市公司分红2.4万亿、回购1476亿,这些都创了历史新高。


2. 修订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制度:权重不低于60%!

当然,熟悉保险经营的大家,也会问投资股市的比例和金额提升,可市场的短期波动,对利润表的影响问题,怎么解决?


毕竟,从历史发展看,险企的权益投资比例,受此影响也不小,详见《28万亿险资被视为市场重量级新增资金,何时会到?


更何况在执行新的会计准则后,投资市场的波动对险企当期净利润的影响也有加大。


其实,早在2023年10月,财政部就印发《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采取长短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此次,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将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制度,进行再次修订。


其中,长周期指标考核权重调整至不低于60%,比如,3年-5年周期净资产收益率,详见上图。


如此一来,可以使考核周期更加适配长周期资金投资的周期,进一步发挥保险资金的长期资本属性。


5

六部委合力

巩固资本市场回升向好

资金保值增值、市场平稳运行

除此之外,值得保险人关注的是,商业保险资金可以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


回首2014年和2016年的时候,保险公司频繁参与上市公司的定增,很多都获得了较高的收益。


而且,此次证监会表示,在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举牌认定标准方面,还会给予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


再加上,包括公募基金和企业年金等,其他四类中长期资金也会加大入市的力度。


比如,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明确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


所以,在六部委的密切配合下,进一步巩固形成落实增量政策的合力。


这意味着,未来资本市场的稳定性和长期投资回报都将有所提升。


对于关注中长期投资的保险资金来讲,自然也更有希望从中分得一份“红利”。


6

保险业的“三重利好”

产品-经营-口碑,资金-资本-资产


1. 保险业的“三重利好”

最后,得益于上述一系列政策的支持力度,为何说保险业有“三重利好”呢?


一方面,是资产端的投资收益增加,有助于公司提升盈利能力,进而补充资本实力,提升偿付能力充足率。

如此,在低利率的环境下,保险公司可以通过自身造血,推动资金-资本-资产的良性循环。


详见《为什么说保险“大有可为”?

另一方面,当前利率下行的趋势没有改变,按照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2.5%定价利率或在不久的将来再度停售。


详见《金融监管总局明确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触发机制下调


随着利率的不断下调,保险公司都在大力推广“保底+浮动”收益型的保险产品,既是出于负债成本的考量,更有提升保险产品相对竞争力的考虑。


毕竟,此类产品因为有一定的浮动收益,就有获得比当前2.5%预定利率更高收益的机会,比如,分红账户或万能账户的收益。


但是,分红险能不能成为继增额终身寿险后,又一个爆款的保险产品,除靠渠道、推广等外,消费者更关心分红账户的实际收益。


2. 借助资本市场红利,提升分红险收益,期待2025年?...

如今,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方案落地,提升保险公司投资股市的资金比例、增加资金支持,而且,可以参与定增等。

当前,保险业平均投资收益率,近三年为3.5%,近十年超5%,详见《77家寿险公司近三年投资收益率:8家超5%,32家超4%


如前文所说,参考以往保险业的经营情况看,资本市场的繁荣,必定带动行业投资收益上涨。


当保险公司自身收益提升的同时,意味着能够跟消费者分享的红利也会增加,就能确保为客户兑现较好的分红收益。


简单的说,保险公司的分红收益,能够达到销售产品时演示的分红收益水平,甚至超过。


即,分红实现率更有希望达成100%,或超过100%。


同时,保险公司的资金充足,减少发债等外源性资本补充的压力,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市场推广、团队建设等中来。


因此,从经营绩效和资本实力→产品竞争力→团队和渠道建设→推广力度→消费者口碑,能够形成良性循环,助力保险产品的销售。


毕竟,保险产品因为有最低保证收益,从产品稳健性上,还是有较大的优势。


如今,再有政策助力,具备获得更高收益的可能,怎会让人不心动呢?


哈哈哈...


既然说到这儿,那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期待一下保险业的2025年吧~


也祝愿,各位保险人在2025年,蛇年“蛇转钱坤”!“蛇全蛇美”!


当然,也希望保险公司,能够收到上市公司给投资者发的过年红包,哈哈...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保险内容


“13精资讯”

温馨提示:“13精资讯”分为机构版和个人版,但是,他们的用途和定位并不相同。


“13精资讯”个人版,并不是“13精资讯”机构版的缩小版或迷你版!

“13精资讯”机构版:

定位赋能保险机构的行业分析!



“13精资讯”个人版:

定位帮助代理人和消费者找到他们满意的保险公司或者保险产品!

入驻平台|雪球、微博、头条号、百家号、知乎

邮箱thirteenactuary@163.com

小编微信号|xxjss13

13个精算师
介绍保险知识,发表与保险财务、精算和投资有关的学术论文和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