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会议部署,9月26日,经中央金融委员会同意,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着眼“长钱更多、长钱更长、回报更优”的总体目标,重点提出了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持续优化资本市场生态、完善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配套政策制度三大举措,不仅为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形成“长钱长投”的良性循环明确了行动纲领,同时也为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公募基金作为服务资金参与权益投资的主要载体之一,经过二十余载的发展,已经成长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达5.1万亿元,持股占比升至7.3%,在A股机构投资者中占比最高。(数据来源:中国证监会新闻发布会-2024/1/12)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权益类公募基金仍存在同质化程度较高、持有获得感不足等问题,同时,参考全球公募基金结构,我国权益类公募基金产品占比仍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
针对这些堵点痛点,本次《指导意见》有的放矢,围绕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的目标,通过建立科学的投研能力评价体系、推动权益类基金占比提升、促进指数化投资发展、降低公募基金行业综合费率等组合拳,力求全面提升公募基金吸引和承接中长期资金的能力,从而为权益资产引入资金活水,推动资本市场长期可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一方面有利于吸引中长期资金的持续流入,提升权益类资产在投资者长期资产配置中的比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的稳定性和成熟度,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发挥公募基金作为中长期资金的引领作用,更好地发现和投资有潜力的企业,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整体市场效率的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望未来,公募基金有望从投研端、产品端、销售端、服务端等多方面推进机制改革,更好服务于中长期资金入市,努力让长期资金“进得来”、“留得住”。
一是加强投研核心能力建设,建立健全长期考核机制,努力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健的收益。投研能力是公募基金公司经营与发展的关键,也是创造投资者回报的重要来源。一方面,基金公司需要扎实做好投研基本功,完善投研平台建设,通过提高价值发现能力、资产定价能力、风险研究能力等。另一方面,需要制定科学合理、公平有效的投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完善与长周期考核相适配的管理制度,引导基金公司从规模导向转变为投资者回报导向,加强逆周期布局,强化投资行为的稳定性,更好践行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
二是丰富权益类基金的供给,加强指数类产品的创新,为中长期资金提供多元化的适配选项。从产品设计角度,基金公司需要着力推出与投资者长期回报目标相匹配的基金产品,鼓励引导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将投研资源更好地倾斜到相关领域。值得一提的是,《指导意见》特别提到建立ETF指数基金快速审批通道。近年来,指数化投资凭借高透明度、低费率等优势,获得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认可,其中宽基ETF凭借良好的代表性及较大的投资容量,成为震荡市吸纳长线资金的主力品种。丰富指数布局品种、引导增量资金通过指数产品持续流入市场,不仅有利于“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也是促进投资端改革、引导中长期资金流入的有力抓手,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三是探索优化综合费率,力争降低中长期资金的持有成本,增强投资者持有体验。目前公募降费已完成前两阶段工作,第三阶段预计将于今年底前完成,将重点规范销售环节收费。随着基金费率改革的持续深化,公募降费的影响将惠及更多投资者,以降低综合投资成本的方式让利于投资者,提升投资者长期收益。另一方面,公募降费有利于推动基金公司更加关注投资者回报,回归资产管理业务本源,真正从投资者需求出发做好产品和服务,与代销渠道等合作机构合力从激励机制、运营能力、服务水平等多方面进行提升,形成更良好的行业发展生态。
四是坚持投资者收益导向,落实长周期的销售考核机制,践行“逆向销售”。牢固树立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的营销理念,积极开展持续营销,加大投资者保护力度。通过如强化长效考核激励机制,杜绝短期激励行为,加大对基金定投等长期投资行为的激励安排,将长期保有规模、投资者长期收益纳入销售考核指标体系等具体要求倡导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塑造行业健康发展格局。
五是做好投资者服务和陪伴,深化投资者教育水平。通过深入挖掘客户需求,在投前、投中和投后全链条提供专业化、多元化的投资者服务与陪伴。鼓励引导长期投资、理性投资、价值投资理念,帮助投资者优化投资行为,切实提升投资获得感。
伴随《指导意见》关于支持中长期资金入市的系列举措逐渐落地,资本市场生态有望进一步优化。值此风云之际,公募基金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更应积极行动、践行担当,发挥专业价值,丰富产品供给,提升服务水平,不断增强投资者信心与获得感,更好服务于居民财富管理、实体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改革。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材料为观点分享,并非基金宣传推介材料,亦不构成任何法律文件,本材料所载观点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且具有时效性。基金投资需注意投资风险,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