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期】“立足课标,把握学情,让核心素养在课堂活动中落地”——记2024-2025学年秋学期历史组教研活动

文摘   2024-10-12 21:53   江苏  

立足课标,把握学情

让核心素养在课堂活动中落地

2024-2025学年秋学期

历史组教研活动



秋高气爽万物藏,教研沉香悦时光。面临2024年新课程改革,为进一步促进我校初中历史教师钻研新教材,完善我校的真学课堂教学模式。9月30日下午,昕弘实验学校全体初中历史教师围绕“立足课标,把握学情,让核心素养在课堂活动中落地”开展了教研活动。


01

课堂观摩展风采


张丽丽老师执教的七年级历史《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一课,对商鞅变法的重难点知识进行一一突破,首先通过图片、实物和文献资料的综合运用,让学生感知商鞅变法的基本内容,增进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借助角色体验和探究分析活动,促进学生深度体验商鞅变法带来的影响,注重培养学生学科综合思维能力。最后,对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以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展现,在培养学生历史学科归纳和理解能力的同时,加入了学法指导。

李芳菲老师执教的七年级上册《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以商鞅变法为例》,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素材整理与内容相对应的任务突破本课重难点即每一条措施对应的影响,整体变法给秦国来带的意义。利用辩论的形式梳理出商鞅变法的结果是一场成功的变革,提升学生的视野与思考——变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从而引导出本节课的第一条启示。最后根据四则材料和所学知识,通过历史发展、支持者和变法者角度分析变法成功的原因,梳理出问题的关键,从而引发学生第二条启示,变法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02

教学评议研策略


首先,两位开课的老师围绕着本节课自己的设计思路、实施过程、教学反思进行了说课。

张丽丽老师反思在这次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够充分,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碰撞和合作探究的热情。在今后的教学中,设计更多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李芳菲老师则意识到本次课堂中时间分配不够恰当完善,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备课时应更详细地规划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情况。通过明确每个教学步骤的时间需求,更好地控制课堂进度,避免时间不足或过长的情况,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充分讲解和练习。同时在课堂上应给予学生更多发言和表达意见的机会,不要怕学生讲,不要怕学生错,多听学生讲,多纠学生错。进而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整体的学习效果。

此后,历史组全体成员针对这两节课的课堂观察及开课老师的设计思路进行了评议。

史沁芸老师针对张丽丽老师的课堂指出,课堂教学的流程比较顺畅,对本课所涉及的考点比较充足,逻辑框架结构合理,特别是对于大段材料的学法指导,学习课堂知识的同时链接中考是最大的亮点。建议导入部分用跨学科的知识不能是为跨而跨,导入形式还可以更加生动有趣,对于角色扮演的过程可以更加细化。

董丽丽老师指出了李芳菲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材料提供过多过杂,部分材料没有标明出处。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还尚不完善,材料太多会使学生认知疲劳。材料要精选优选,避免材料的堆砌、更要注意材料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如何让学生明悉自己应该在材料里找什么、做什么、如何做是七年级刚入学学习历史的重中之重。

最后政史学科主任周柯汝老师对于两节课提出了一些总结性的建议。首先,跨学科知识内容要渗透在整个教学,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出来。另外,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多放在学生不能理解的地方以及本课的重难点上,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教学评的一致性。教学中能够合理利用课本中现有材料,但是前后逻辑关系还需要再调整。要鼓励学生自己翻译文言文,在学生切实不能理解的部分加以明确的指导。而非教师一味滔滔不绝,或者直接指出正确答案,要给学生独立思考时间,不怕错,不怕改,让学生自己从未知走向已知,形成一个自己探索逐步深化的过程。



03

专题讲座促成长


最后,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对于教学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对于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能力,周柯汝老师以《让 “活动”成为历史与现实间的桥梁————落实课程标准中的教学活动建议的命题实践》为题开展了专题讲座。

讲座

课程标准中的“教学活动建议”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落实课程内容而设计的,它着重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参与教学,加强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新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新时代的新人才需要有想干事、真干事的自觉和会干事、干成事的本领。教学活动应该主动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教师应努力探索多种方式的教学活动。周柯汝老师结合具体的中考真题,从类别特征、考察目标、教学建议几个角度解读了材料搜集类活动、阅读与观察类活动、参观考察阅读欣赏类课外活动、语言表达类活动、方法训练类活动五大类活动的命题实践。

在讲座中,她明确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吃透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的实质内涵,做到 心中有“标”。依“标”的同时,还需扣“本”,“本”即历史教材,它是教学的现实依据,将课本的关键知识点和主要能力点整合和重构,做到张合有度。在讲授书本知识的同时,应将目标投向课外,将课内知识与生活中的知识相结合。通过各种问题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提升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这一行为主体的作用,培养其实践创新能力,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本深刻的教科书”。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秉承新课标理念,不断探索创新新的教学方法,努力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历史教学的征途上不断前行、不断超越。



END


微信视频号

@ xinhongjiaoyu


抖音号

@ xinhongjiaoyu


撰稿 | 历史教研组

图片 | 历史教研组

部门 | 课程与教学中心

审核 | 王丽

责编 | 党办(宣传中心)

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常州市钟楼区昕弘实验学校
和生贵气,真铸大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