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干,这个票准备进入!

财富   财经   2025-02-06 07:33   云南  

我的主号,对个股进行深度思考,希望大家多关注!

声明:

1)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章里提到的所有股票,仅作为分析之用,不作为交易

2)本公众号不荐股、不诊股。文章内容和观点仅仅是个人投资的思考,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赛力斯,新的一年就下跌4%。主要是因为赛力斯发布的25年1月的销量不行,虽然交付量是2.3万,但销量是1.8万。

不再是去年那么高的销量了,下跌了50%!1月的销量数据算是一个短期利空,不过不是实质性利空,跌了不是什么大事!

一是1-2月本身就是一年中的低谷期。以新能源王者比亚迪为例,12月销量50万,1月30万,环比也是大跌,所以行业本身在1-2月季度性波动很大。

二是主力车型M7面临大改,在大改之前有个等待新款上市的观望效应。M5也是类似。

三是M8宣传小于预期。春晚上亮相的还是M9,不是m8,市场有点失落。

赛力斯的股性本身很奇怪,不开盘的时候市场情绪化很高。开盘了就反其道来,出现下跌。

实则赛力斯市值到了2000亿,进入了上证50指数的成分股。而整体走势是跟大盘的:

大盘下跌,赛力斯下跌

大盘上涨,赛力斯创新高

股价就这样,没办法,要持有就忍着,跌多了加仓就是!

赛力斯后面预期

(有消息的):机器人,M8发布会,M7,M9,M5大改,轿车,越野,MPV

(无消息的):M6,L3商业化

总之预期赛力斯后面的消息,产品车型是很多的。只不过现在处于低潮期了,赛力斯却不着急,也不知道问界M8的产品力到底咋样,能让赛力斯管理层无关痛痒!

短期内,赛力斯股价不要有什么指望,能站上140元,已经是开恩了!其实什么都没改变,砸盘只是因为需要砸盘,企业有自己的节奏,资金嫌他慢了,自然就砸了。

这次可以看看英伟达链的沃尔核材,麦格米特等票,逻辑出现了问题,股票出现大跌。前期我分析的英维克也是如此,接连大跌!

反而以前看好的豆神教育,AI应用,出现了大的转机!前期因为公司自己的事情,加上涨的很高,跌了很惨。现在行业趋势来了,轻松就上去了

--------

投资感悟:

A股,这一独特的市场里,最重要的我觉得是抓住整体行情和主线。

但主线板块和龙头是真的难抓,第一是时间维度,到底准备投资多长时间,一年,半年还是一年以上

其次对于选股的核心,是要建立大局观,选择大空间、低渗透领域的产业大趋势,识别出其中最具价值的环节里的领先企业,在进入渗透率快速提升的拐点处买入,然后不惧涨跌起伏的得失和其它机会的诱惑,并一直持有到行业渗透率提升到30%左右甚至40%到50%。

用deep seek搜索了一下:

根据搜索结果,2025年具有较大市场空间且当前渗透率较低的产业主要集中在科技、消费升级及新兴领域。以下是综合分析后筛选出的核心方向及相关依据:

1. AI应用(尤其是C端商业化)

市场空间:AI大模型技术持续迭代,国内如豆包大模型已在B端验证场景潜力,但C端应用仍处于早期阶段,预计2025年将成为C端应用元年,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渗透率现状:目前AI应用主要集中于企业服务领域,C端用户覆盖率不足10%。

关键领域:AI助手(如豆包整合进PC端)、AIGC赋能传媒(游戏、影视、营销等)及个性化消费级应用(如智能写作、AI教育)。

2. 端侧AI设备(AI眼镜、AI手机/AIPC)*

AI眼镜:

 市场空间:2035年全球销量或达14亿副,接近智能手机规模。

 渗透率现状:2024年国内首款量产AI眼镜(闪极AI拍拍镜)首批5万副迅速售罄,但整体市场仍处起步阶段。

AI手机/AIPC:

 市场空间:2025年AI手机出货量预计增长73.1%,AIPC出货量或突破1亿台。

 渗透率现状:2024年AI手机渗透率约19%,AIPC渗透率不足10%。

3. 助听器行业

市场空间:中国老年听损人群达1.2亿,但助听器线上渗透率仅16%(2022年),远低于医疗器械行业平均水平(40%以上)。

渗透驱动因素:

 技术升级:智能验配芯片和AI技术提升产品体验。

 政策支持:天猫健康联合品牌推出服务标准(如30天无理由退换),加速行业规范化。

4. 低空经济

市场空间:政策驱动下,低空经济进入“黄金期”,涵盖无人机物流、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场景,预计2025年试点项目大规模启动。

渗透率现状:商业化应用仍以试点为主,规模化落地尚未完成。

核心支撑:5GA网络通感能力增强,低空智联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5. 卫星互联网

市场空间:中国千帆、GW星座计划2025年发射量或超300颗,开启低轨卫星组网元年。

渗透率现状:目前国内低轨卫星发射节奏较慢,商业化进程处于早期。

技术突破:可回收火箭技术或于2025年实现关键进展,降低发射成本。

6. 人形机器人

市场空间:产业处于从0到1的量产拐点,2025年下半年或迎来首款量产机型。

渗透率现状:当前主要应用于实验室和特定工业场景,消费级市场尚未打开。

驱动因素:端到端AI模型优化交互体验,硬件成本下降加速商业化。

7. 半导体国产替代

市场空间:外部制裁倒逼自主可控需求,国产AI芯片(如华为昇腾910C)性能逐步对标国际水平,市场增量空间广阔。

渗透率现状:先进制程(如14nm以下)国产化率不足10%,刻蚀、光刻等设备依赖进口。

政策支持:举国体制推动技术突破,算力芯片需求向国产倾斜。


没想透彻,只能多多阅读,找到机会!

现在正在研究,机器人板块会有很多牛股,值得挖掘!

如果觉得有用,请点击右下角的“在看”或厂告,也算是对我码字的一种鼓励,谢谢!


专注主升浪
定位:低估值高成长企业,交易风格:价值投资。 畅销书《价值投资之长线牛股》作者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