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长期光稳定性与热稳定性的途径中,采用无机阳离子(诸如Cs+)替换有机阳离子(例如甲基铵MA+和甲脒FA+)以制备全无机钙钛矿,已成为一项富有成效的策略。在此背景下,全无机钙钛矿串联太阳能电池(IPTSCs)作为有望突破效率极限并克服稳定性难题的候选技术,备受瞩目。然而,2T IPTSCs的制造进程仍面临锡阳离子诱导的薄膜成型不佳及深陷阱态等挑战。本研究通过引入对甲苯磺酰肼(PTSH)的配体交换(LE)策略,有效调控了薄膜形成并清除了无机窄带隙(NBG)钙钛矿中的深陷阱,从而成功开发出2T IPTSCs。
具体而言,我们利用PTSH的独特性质——相较于多数肼类化合物,它被视为一种绿色配体。如图1a所示,PTSH中的肼基团倾向于与Pb²⁺/Sn²⁺形成配合物,进而精细调控钙钛矿晶体的生长过程。此外,PTSH还原生成的产物对甲苯磺酸(PTSA)能够继续与Pb²⁺/Sn²⁺配位,有效钝化钙钛矿的表面及边界。通过在钙钛矿前驱体溶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PTSH,我们观察到随着PTSH浓度的提升,钙钛矿溶液的氧化速率显著减缓。
在优化带隙方面,我们发现无机CsPb₁₋ₓSnxI₃(x≥0.4)钙钛矿在串联太阳能电池(TSCs)中作为NBG吸收层展现出巨大潜力。为此,我们制备了一系列不同NBG组成的CsPb₁₋ₓSnxI₃(0.8≥x≥0.4)PSCs,器件结构为ITO/NiOx/钙钛矿/ZnO/PCBM/Ag,以深入探究其光电性能(图1b)。结果显示,所有添加了LE策略的CsPb₁₋ₓSnxI₃器件效率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升,尤以CsPb₀.₄Sn₀.₆I₃体系最为突出。
以带隙为1.31 eV的CsPb₀.₄Sn₀.₆I₃ PSC为例,图1c展示了在模拟空气质量(AM)1.5G光谱照射下,有无LE策略的最优CsPb₀.₄Sn₀.₆I₃器件的电流密度-电压(J-V)曲线。相较于未采用LE策略的CsPb₀.₄Sn₀.₆I₃ PSC(效率为12.36%),采用LE策略的CsPb₀.₄Sn₀.₆I₃器件实现了显著提升,效率高达17.41%,同时展现出0.82 V的开路电压(Voc)、28.86 mA/cm²的短路电流密度(Jsc)及73.66%的填充因子(FF)。经优化,PTSH的最佳使用浓度确定为约4.0 mg/mL。
本研究不仅揭示了PTSH多重作用促进无机NBG钙钛矿生长的具体机理,还为开发高效率且稳定的IPTSCs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启示。
第一作者:Chenghao Duan通讯作者:Keyou Yan通讯单位:华南理工大学DOI: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84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