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印象中,一旦发现血清淀粉酶升高,人们往往会将其与胰腺炎的可能性相联系。血淀粉酶水平的升高已被确立为胰腺炎的重要标志性检查指标。然而,在此种情形下,草率的判断无疑会导致明显的失误。
病例速递
个人信息:男性,28岁,农民;
主诉:腹痛半天。
现病史:患者半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伴随恶心及呕吐,有气促,无腹泻及便秘,期间未予以诊治,症状持续加重。现进一步处理就诊。
既往无特殊病史。
个人史:有吸烟史,20支/天;无饮酒史等不良嗜好。
家族史:否认有任何慢性病或类似症状病史。
体格检查:体质指数(BMI):28.31kg/m2,腹部有轻压痛,深大呼吸,呼吸中可闻烂苹果味,余无阳性体征。
入院后实验室检查结果如下(参见表1):
表1 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
*GADA: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IAA:胰岛素自身抗体 ICA:抗胰岛细胞抗体
按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1]:
1)上腹部持续性腹痛;
2)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浓度高于正常上限值3倍;
3)腹部影像学显示符合急性胰腺炎改变。
鉴于该患者已明确表现出腹痛症状,且其血清淀粉酶水平显著升高,超出正常标准三倍以上,有必要审慎考虑其是否罹患急性胰腺炎,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然而,在患者的部分检查结果中,笔者发现其中部分存在值得商榷之处:
1)患者有腹痛及淀粉酶升高的情况,但无饮酒及油腻饮食、胆道疾病等病史;血脂也无异常;
2)有血糖升高病史,现阶段考虑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3)糖尿病抗体GADA抗体阳性。
根据胰腺炎的诊断标准,笔者进一步完善了腹部增强CT检查,结果显示胰腺无渗出且无异常改变。不符合胰腺炎诊断标准。
综合上述,血清淀粉酶水平的上升与糖尿病及其DKA并发症之间确实存在直接的关联。
关于DKA与血清淀粉酶之间的关联性探讨
胰腺与血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胰腺不仅具备内外分泌的双重功能,而且在内分泌方面,其含有ß细胞及∂细胞两种关键细胞类型。其中,ß细胞主要负责发挥降糖作用,而∂细胞则主要以升糖为主要功能。这一机制确保了血糖水平的稳定与调节[2]。
胰岛ß细胞的活性及其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深刻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糖脂毒性、血糖波动、环境内分泌干扰化合物诱发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以及氧化应激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导致胰岛ß细胞分泌能力降低的关键因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葡萄糖毒性和脂毒性的存在,会进一步削弱胰岛素的敏感性,并对胰岛ß细胞的功能造成损害[3]。这个过程,可能导致胰腺受损,淀粉酶释放入血,导致血清淀粉酶浓度升高。
其次还可能包括以下原因[4]:
1)唾液中血清淀粉酶的分泌增加;
2)肾脏对血清淀粉酶的清除能力降低;
3)由于神经内分泌代谢紊乱所引发的腺泡漏出现象加剧。
哪些原因可能导致血清淀粉酶升高?
尽管血清淀粉酶在胰腺炎的诊断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其升高并非仅由胰腺炎所致,以下列举的多种因素同样可能引发该指标的上升[5-7]:
图1 血清淀粉酶升高原因
*ERCP: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21)[J],中华外科杂志,2021,59(7):578-587
[2]林果为,王吉耀,葛均波,实用内科学(第1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评估与保护临床专家共识[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2,14(6):535-543
[4]李萍,李佳耘,阮兆娟,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血清脂肪酶、淀粉酶的改变及相关因素分析[J].联勤军事医学,2023,37(08):671-676.
[5]邱玮,姚娅.高淀粉酶血症病因及基层处置概述[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4,9(09):186-190.
[6]田希贵,陈泽刚.中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发病特点及其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J].吉林医学,2022,43(07):1764-1767.
[7]王云霞.主要症状为腹痛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临床特点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8.
此篇文章属于转载文章,来源:检验医视(作者:张泰胜 海南医学院附属琼海市人民医院)。订阅号若有侵权或转载限制请联系我们(或在公众号下方留言),我们将第一时间联系您并进行删除。
如果您觉得我们发布的信息对您及您的朋友有帮助,请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到朋友圈。
获取更多检验资讯请浏览“医学仪器与试剂官方网站”www.mir168.com
欢迎向我们投稿或推荐优秀文章,将优秀文章与更多的同行分享、交流。
投稿邮箱:2867563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