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舒爽的秋风,广埠屯小学全体语文教师在教学副校长黄飞的带领和课程中心主任雷莹的组织下开展了教学评一致性整体性学习模式探讨活动,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罗昆霞主任莅临指导。在本次教研活动中,周朋喆老师执教的是《桥》,袁婷老师执教的是《浪淘沙(其一)》。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在教育的沃土上,我们再次撒播智慧的种子,收获了满满的教研硕果。教研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激发了无限的教学灵感。
周朋喆老师授课的内容是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桥》,本单元围绕“中外小说”编排了《桥》《穷人》《金色的鱼钩》三篇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小说人物形象”和“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袁婷老师授课的内容是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浪淘沙(其一)》,本单元围绕“保护环境”编排了《古诗三首》《只有一个地球》《青山不老》四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组内的集智备课为教学注入了源头活水,周朋喆老师和袁婷老师在磨课中不断成长,在黄飞副校长和雷莹主任的帮助下有了新的思路与感悟。
经过多次打磨,周朋喆老师确定了第四单元的单元主题为“探索小说世界,感受小说魅力”,单元任务为“创编生活故事”。围绕着单元大任务,又设立了“探秘小说馆:聊小说,识形象”“寻访书中人:读小说,悟形象”“打磨笔下事:编小说,塑形象”“畅聊小说会:评小说,丰形象”四个子任务,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通过开展这些学习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情节推进和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课上,周老师设置了五个学习活动,分别是:活动一.通读全文,了解小说内容;活动二.读结局,谈感受;活动三.聚焦人物,感悟形象;活动四.朗读文章,读出人物形象;活动五.品读结尾,升华人物形象”。课堂上同学们互相探讨,走进课文去寻访书中人,老支书如山一般的高大形象深入人心。
听课老师认真倾听并做了笔记,课后语文组的老师在雷主任的组织下进行集体评课,本次活动由魏佳灵老师主持,在场老师畅所欲言。
袁婷老师认为周老师能抓住教学重难点去上课,使学生进入文本,品读人物形象。同时,她也针对第一课时的内容划分与老师们展开了探讨,认为先聚集于前六个自然段会让学生的感悟更深刻。
俞铮老师认为周老师在品析人物形象部分完成得较好,她指出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老汉为什么这么凶,插入党章内容会更好。
冯燕老师认为周老师讲课条理清晰,对于环境描写的分析可以观照到前文内容,同时可以出示相关视频来烘托环境。
李继华老师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环境和人物形象的描写分不开,周老师在教学中更加沉稳,跟学生的交流更加自如,语言更有亲和力了,关于短句的朗读指导可以加强,让学生自己去找环境描写的句子。
黄校长提出,对于如何解读和建构文本,每个人的想法不尽相同。在语文要素的表达上,小说三要素不是并驾齐驱,而是落脚在人物形象上,因而环境、情节是为人物形象服务的。他认为本节课第一个整体是整体感知,第二个整体是课堂结构,由结局反推,教学做到了首尾呼应,从“情感”到“内容”再到“写法”。第三个整体是“好支书”和“好父亲”的人物形象,在品味“他像一座山”时,可以勾连到前文的情节。
特聘专家罗昆霞认为本次教研氛围热烈,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大家对文本的解读十分到位。本节课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
第一,本节课老支书的形象十分突出,思政色彩很浓。
第二,周老师对教材解读很到位,对文本解读细致准确,对人物形象的感受非常突出,总结语很到位。对文本的表达方法的解读很到位,技法上很巧妙。
第三,教学设计有创意,创新精神很好。教学重点突出,落实到位,直奔人物形象感受。关于人物关系的揭示也很妙。
第四,板书简洁而清楚,粉笔字漂亮。整体效果不错,孩子学习水平高。
此外,他还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可以借鉴编者的编写思路,做到规范而有灵性,生动不失严谨;
环境和人物应有机结合,应该好好分析环境描写,品味在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品味人物形象不能脱离环境,感受老汉在特殊环境中的艰难抉择,再进一步感悟人物的崇高伟大的形象。要思考完成什么和怎么完成的问题,对于环境的感悟程度可以更深些。
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个主干问题,学生具体、深入、全面的回答比较重要。
大浪淘沙,黄河气势非凡
袁婷老师以六年级语文上册中的《浪淘沙(其一)》为教学内容,旨在通过深入解读这首古诗,引导学生领略古典文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讲课过程中,袁老师注重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通过师生互动、板书展示、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等多种方式,确保课堂效果达到预期目标。在课堂上,袁婷老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得整个课堂氛围活跃而有序。袁婷老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和学生的参与感。袁婷老师在讲课前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制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在课堂上清晰地传达给学生。
课后,语文组教师对于本节公开课进行了评价。老师们认为:
1.袁老师指导学生想象画面,理解诗句,结合预习时查的诗意,加上朗读意会的理解去想象诗句中画面意境,从而理解诗句。
2.相机指导朗读,恰当的评价语辅助理解,又指导了朗读。
3.扩展经典阅读显素养。比如品析带有数字的诗句,引导学生体会数字连用写出黄河气势磅礴;再比如后面让学生自学《浪淘沙》其八进一步体会刘禹锡的积极向上、永不言败,最后积累刘禹锡积极向上乐观的经典诗句。这样既拓展阅读,又加深对刘禹锡积极向上、一往无前诗风的理解。三次补充写作背景加深理解人物精神品质。
4.多种方法理解最后一句,让学生充分明析刘禹锡的志向,比如联系牛郎织女的典故、引导比较理解“直”、甲骨文“直”的解读,有了前面的铺垫引导,学生能主动对比理解“直”和前面的“曲”。“直”写出了刘禹锡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未来的仕途还很远。
整节课充分体现老师匠心备课,充分引用学习资源,注重抓关键词想象画面理解诗句,评价语凸显老师的文学素养深。
大浪淘沙始见金,六年级组带来的语文教研活动构建起了语文与新课标的桥梁,老师们在此活动中碰撞思维的火花,共同成长,共同提升。
报道|广埠屯小学六语组 周朋喆
审核|广埠屯小学课程中心 雷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