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糖皮质激素如何选择?一表总结强度分级及适应症

文摘   2024-12-21 19:30   湖南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一文总结外用糖皮质激素适应症、强度分级、使用原则、禁忌及不良反应。



撰文 | 师春焕


局部治疗可谓皮肤科领域最常见、最基本的治疗手段之一。外用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增殖、血管收缩等方面的作用,在皮肤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


外用糖皮质激素适应症


外用糖皮质激素被推荐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等常见皮肤疾病。此外,也有个案报道显示其可用于黄褐斑、婴儿肢端脓疱病等罕见病的治疗。


下表列举了外用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领域受广泛认可的治疗范畴[1]。外用糖皮质激素在治疗时,或为局部皮损的一线药物,或为与系统治疗同步的辅助治疗方式。


表1.外用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领域的治疗范畴(部分)



2


强度分级


临床上通常将疗效强度分为四级[2],包括超强效、强效、中效以及弱效。

不同强度级别分别又有哪些药物呢?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查看答案~



3


选用及使用原则


1
正确选择疗效强度

根据患者的皮损部位、面积、特点及反应,正确选择外用糖皮质激素的疗效强度。

在皮肤薄、吸收水平高的部位(如阴囊、眼睑、皱褶部位)和面部,应选择弱效激素;在掌跖部位或以苔藓化为表现的皮损,选择强效或超强效激素。

对于用药面积大或皮肤屏障功能较弱的患者(如婴幼儿、特应性皮炎患者或老年人),推荐使用弱效或中效激素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2
正确选择剂型

需根据皮损分期、类型、部位及患者依从性,为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选择最合适的剂型。急性期选水剂、溶液类制剂,慢性期选软膏类制剂,亚急性皮损选糊剂或乳膏。油脂分泌旺盛部位选凝胶制剂,毛发部位选洗剂或泡沫制剂以提高患者依从性。

3
把握用药频率、疗程及剂量

对于外用糖皮质激素每日的使用频率,多数疾病治疗指南推荐每日1~2次即可[3],但目前尚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每日两次比每日一次效果更佳。对于一些新型外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丙酸氟替卡松)已证实以每日一次的频率使用已可达到最佳疗效。

在皮损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可减少频率至隔天使用甚或每周仅使用2次(余以保湿剂代替)。尽管多数指南并未明确提出外用糖皮质激素的治疗终点时限,但总体而言,不论何种疗效强度,连续使用激素(尤其是超强效激素)的疗程应尽量不超过2~4周,后续可以逐渐减量或降低频率并以中效或弱效激素维持治疗。


4


使用禁忌


绝对禁忌症:

对已知拟用的糖皮质激素或其基质成分过敏者。若临床中怀疑存在过敏可能,必要时可进行斑贴试验评估。

相对禁忌症:

①存在明确皮肤感染征象者,如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感染等;

②存在外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加重的原发性皮肤损害,如面部痤疮、口周皮炎、酒渣鼻、表皮/毛囊萎缩等。

③哺乳期不适合用于乳头和乳房部位;


5


不良反应


外用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3.4]包括局部和系统两方面,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包括萎缩性改变、皮肤感染、接触性皮炎等。值得注意的是,当使用某类外用激素时出现病情加重,需要考虑到患者对其存在过敏反应的可能性。

系统性不良反应多由用药不当导致,如皮肤屏障功能减弱、全身大面积涂抹、过度封包、长期使用高浓度或强效外用激素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库欣综合征、血糖血压升高、电解质紊乱、骨质疏松、儿童生长发育受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受抑制等。

孕妇使用强效/超强效药物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受限。因此,在使用外用糖皮质激素时需要注意用药方法和剂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为了能更好地为大家提供有趣、有用有态度的内容,医学界风湿免疫频道欢迎大家动动手指完成以下的调研,只要五秒钟哦


参考文献:
[1]文富强,谢其冰.糖皮质激素规范使用手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郑志忠.外用糖皮质激素效能分级的临床意义[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7,40(09):583-584.
[3]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 规范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专家共识[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5,48(2):73-75.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糖皮质激素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2011:4-7.


本文来源:医学界皮肤频道
责任编辑:卡带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点击「阅读原文」学习更多临床技能

医学界风湿免疫频道
关注医学界风湿免疫频道,在这里学习风湿免疫疾病诊治知识,了解前沿新动向!投稿或合作,请联系fs@yxj.org.cn。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