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托班幼儿园近80%,托位使用率超90%,上海大力推进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工作!

文摘   2024-10-29 21:06   河南  

2095

学前微主编出品

主编说


昨天,新华社发文,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就在昨天,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杨振峰做客“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在线访谈,分享上海学龄前儿童善育的民心工程,为家长送上不少好消息。


一起来看!

——2024年10月29日


0-6岁儿童是我们这个城市最柔软的群体,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对这个群体的呵护和关爱,连续两轮实施“学龄前儿童善育”民心工程,努力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幼儿园,全面建设高质量幼儿园,每年将新增普惠性托育资源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努力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打造超大城市托幼服务“15分钟社区生活圈”。

2024年是人民城市理念提出5周年,为了更好地展现人民城市的“温度”,10月28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杨振峰做客“中国上海”在线访谈直播间,就“学龄前儿童善育”民心工程这一话题与网友互动交流。

民心工程呵护幼儿健康成长

主持人:杨主任,请介绍一下“学龄前儿童善育”民心工程开展的背景是怎样的呢?以及这项工作目前的具体落实情况如何?
杨振峰:0-6岁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为了呵护和助力上海0-6岁儿童的健康成长,市委、市政府决定连续实施两轮“学龄前儿童善育”民心工程,每轮为期3年。这项工程旨在提升本市学龄前儿童的教育、保育质量,涵盖了增加学前和托育服务教育资源、优化布局、建设托幼从业人员队伍、推进科学育儿指导等多个方面。目前,这项工程已经接近第二轮的收官之年,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有幼儿园1573所,可提供学位近55万个,常住人口适龄幼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9%以上,全市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在园幼儿总数的80%,享受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幼儿占在园幼儿总数的93%,基本形成了以政府举办公办幼儿园为主、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全市现有托育服务机构近1900个,提供托额超过10万个,其中:普惠性机构和普惠性托额均占托育服务资源总量的70%,开设托班的幼儿园占幼儿园总量的近80%,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05,形成了以幼儿园托班为主体、普惠性资源为主导的托育服务体系。此外,上海重视托育服务资源的有效供给,注重考核托位供给绩效,托位利用率超过90%。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杨振峰做客“中国上海”在线访谈直播间
办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
主持人:上海学前教育一直处于全国前列。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在保障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方面,这些年我们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杨振峰: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上海学前教育的发展,坚持政府举办为主,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致力于构建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多元包容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2020年前后,正值上海适龄幼儿入园的最高峰,大力建设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保障人民群众“有园上”“就近上”的需求,是当时本市学前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为此,市教委指导各区完善学前教育资源布局,加大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力度。一是制定“十四五”期间的幼儿园建设项目规划,共涉及200多个项目。定期了解项目建设进度,督促各区按时完成建设任务。二是指导各区落实小区配套幼儿园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并把配套幼儿园全部办成公办园。三是在人口导入区、聚居区每年新建改扩建30所幼儿园,并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或重点工作予以推进。四是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幼儿园。我们出台关于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和扶持的指导意见,每年给予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一定的奖补。截至今年9月,全市已有普惠性民办幼儿园265所,占民办幼儿园总数的50%左右。应该说,目前上海的学前教育资源总量完全能够满足常住人口适龄幼儿的入园需求。
主持人:杨主任,除了数量上的保障外,老百姓可能更关心自己对口的幼儿园质量如何?在学前教育的质量提升方面我们又做了哪些工作呢?
杨振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人民城市”理念的重要体现。在确保适龄幼儿入园需求的同时,市教委也在关注和推动全市幼儿园质量的提升。两轮民心工程其实是上海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两个阶段。在第一轮民心工程启动时,全市的优质幼儿园(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一级园、示范园)数量只占了幼儿园总量的30%。为此,我们以评促建,鼓励和引导各区积极创建优质幼儿园。各区列出3年内接受评估认定的园所清单,集中区内资源按计划指导幼儿园创等级、创优质。到2023年上半年,全市优质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的比例从2020年的30%提高至2023年的76%,大部分的幼儿都能在家门口接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
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成了优质园,但还是有近24%的幼儿园相对薄弱或新开办。如何把底部质量抬高,如何缩小地区间的质量差异,如何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幼儿园?2023年上半年,我们开展大量调研,了解区域学前教育发展实际状况和面临的挑战,印发了《全面建设高质量幼儿园的实施意见》。我们争取到2025年,把上海每一所幼儿园都建成家门口的高质量幼儿园,总体上实现学前教育发展机制更科学有效,发展过程更可观测可持续,发展结果人民更满意。
新开办的上海音乐学院附属浦东临港幼儿园室内空间环境
主持人:上海启动全面建设高质量幼儿园工作已有1年多时间,请问现在的进展如何?幼儿园发生了什么变化?
杨振峰:1年多时间,各区政府积极落实建设工作方案,重点关注新建幼儿园、薄弱幼儿园的发展。在人口导入区、聚居区继续新建改扩建幼儿园,逐渐改善薄弱园的办园条件,推动集团化办园,促进区内优质资源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和优秀教师的柔性流动。
与此同时,我们组建了一支由高校专家、教科研人员、优质园园长和学前集团理事长组成的市级指导队伍,开展定点下沉指导;组织“梦想改造园”活动,引导幼儿园改造空间、优化环境;组织各种主题的交流展示,激发幼儿园能动性和活力。
去年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园所的主动性和教育智慧得到了更充分发挥,幼儿园环境变得更美、更适宜孩子;游戏活动更有趣、更吸引孩子;园长和教师更专业、更了解孩子,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肯定。今年,全市又有134所幼儿园成为高质量建设园。我们希望通过不懈努力,把每一所家门口的幼儿园,办成高质量幼儿园,更好地实现“幼有善育”。
主持人:集团化办园是这次全面建设高质量幼儿园提出的重要举措之一。集团化办园推进的效果怎么样?
杨振峰:目前,全市已形成覆盖公办园和部分民办园的98个集团、16个学区,组建形式多样,有的组建聚焦某领域或项目的幼儿园研究共同体,有的根据区域特点组建幼儿园集团,有的专门为辖区内民办幼儿园搭建发展共同体,都取得了良好的集团化办园成效。市里还多次组织展示交流,分享各区在集团化办园工作中好的机制和举措,已初步形成示范园持续高位发展、一级园通过项目研究实现质量突破、二级园规范提质的良好发展态势。
主持人:全面建设高质量幼儿园行动对上海的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目前我们的幼儿园教师整体水平和发展状况怎么样?未来我们还会有什么要求或举措?
杨振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全面建设高质量幼儿园的实施意见》提出,上海每所公办幼儿园至少配备1名高级教师,95%的教师接受专业教育的目标。到去年底,全市已有73%的幼儿园配备了1名以上的高级教师,全市98%的幼儿园教师接受了专业教育。此外,全市学前教育阶段特级园长、特级教师以及正高级教师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与两轮民心工程实施前相比,现在的数量几乎翻了一倍。
前面在谈集团化办园时,我就讲到,我们不断促进区域内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柔性流动。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推进这一工作,鼓励更多幼儿园教师提高学历和职称,鼓励更多的优秀教师去薄弱园、新建园,带动一批年轻教师队伍成长。另一方面,我们通过项目式的研究实践,比如幼儿在园户外2小时活动的研究实践,来引导教师观察活动、观察幼儿,进行自我评估和分析反思,从而推动幼儿园教师主动学习和研究能力,提升专业水平。

杨浦区翔殷幼稚园孩子们正在看自己的运动数据  

主持人:我听说,全市幼儿园都在大力推进幼儿户外活动的研究实践,鼓励幼儿到户外进行游戏活动。为什么要鼓励孩子户外活动,对孩子的健康发展到底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杨振峰:户外活动对幼儿各领域发展有重要的价值。充足的户外活动不仅有助于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户外活动促进幼儿学习自然科学,培养幼儿的审美和艺术力,带给幼儿更宽广的胸怀,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户外活动还有利于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团结合作的品质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伴随“幼儿发展优先”理念深入人心,“让每一个孩子在一日课程中呼吸到新鲜空气、沐浴在阳光里、撒欢在蓝天白云下”已经成为每一个园所努力呈现的实景。幼儿园的户外空间不仅仅是幼儿的“运动场”,更是幼儿的“游戏场”,即便是下雨天,也是户外活动的时机。我们要充分尊重孩子们活动的意愿和需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户外活动。
虹口区密云路幼儿园托班幼儿活动
主持人:您前面还讲到,上海开展了首届“梦想改造园”活动,我知道有一档电视节目叫“梦想改造家”,很有趣。您能否为我们介绍下“梦想改造园”是怎么回事呢?
杨振峰:去年底,市教委组织了首届“梦想改造园”活动。“梦想改造园”的理念,其实是对幼儿园环境优化方向上的引导。环境对幼儿园活动开展,促进孩子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倡导所有的幼儿园,一是实现“小空间、大作用”。聚焦幼儿园空间改变和功能实现,引导各幼儿园充分利用有限的园内空间,实现丰富且实用的功能,满足幼儿不同年龄、不同领域的活动需求,助力幼儿健康成长。二是实现“小天地、大梦想”。以幼儿发展优先,基于幼儿意愿和园舍实际,打造幼儿喜爱和向往的户外空间,支持幼儿在有限的“天地”中,实现自我梦想,构筑幼儿的“梦想园”。三是实现“小场地、大运动”。突破幼儿园场地限制,因地制宜地投放户外活动材料,充分满足幼儿自主活动和教师组织集体活动的需要。
我们了解到,为推动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开展,全市81.45%的园所改造了户外场地,正在积极打造幼儿童年“游戏场”,朝着“丰富成长经历”“有限空间、无限可能”而努力。
改造后的普陀区长风二村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 

从增加点位,到增加托位
主持人:刚才我们说的幼儿园主要面向3-6岁儿童,那么面向0-3岁儿童的,主要是托育服务,在两轮民心工程中,分别将“新增普惠性托育点”和“新增公办幼儿园托班和社区托育托额”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从增加点位,到增加托位,能给我讲讲这样的转变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
杨振峰:第一轮民心工程,正值上海的托育服务起步初期。早在2018年,市教委便开始牵头落实每年新增50个普惠性托育点的实事项目,既有公民办幼儿园开设的托班,也有社会力量举办的托育机构,当时的目标是要做全市面上的点位布局,中心城区街镇全覆盖,每个街镇至少有一个普惠性托育点,非中心城区的街镇按需布点。 
到了第二轮民心工程,普惠性托育点的街镇覆盖率已经几乎做到了全市街镇100%覆盖,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们表现出来的对公办幼儿园托班和家门口临时托育服务的需求,我们就开始考虑要精准布点和新增托位。在家长需求多的公办幼儿园增设托班,在小月龄幼儿集中的社区增加嵌入式“宝宝屋”托位。
这项工作推进力度很大。2018-2022年通过实事项目新增253个普惠性托育点,2023年通过实事项目新增2600多个公办幼儿园托班托额、5300多个社区托育托额。2024年实事项目将新增不少于5000个公办幼儿园托班托额和8000个社区托育托额。
第二轮民心工程2年内新增的托位总数,就已经是第一轮民心工程3年新增托位总数的5倍,切切实实地满足了家长们的托育服务需求。
主持人:杨主任,刚才我注意到,您说到各类托育服务资源就有幼儿园托班、托育机构等,它们是不是都可以提供托育服务?有什么区别呢?
杨振峰:上海的托育服务资源形式非常多样化。202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本市托育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上海市托育服务资源的四种形态:幼儿园开设的托班、社会力量举办的托育机构、社区托育“宝宝屋”、科学育儿指导站。
一直以来上海都坚持在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托幼一体幼儿园是上海托育服务资源的主体。我们要求全市新建和改扩建的幼儿园原则上都开设托班,同步在现有幼儿园中积极挖潜和开设托班,鼓励民办幼儿园开设普惠性托班。市、区合力推动落实配套的托幼一体幼儿园与住宅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设计、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将托班纳入幼儿园建设规划,在确保小班幼儿入园的基础上,做到托班“能开尽开、应开尽开”。
同时,为了满足家长的多元需求,我们也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托育机构,并在教育部门进行备案;鼓励企事业单位举办面向本单位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的托育机构,特别是具备产住一体条件的单位,比如中国商飞集团,已经在徐汇、浦东、闵行等区开设了4个托育园,解决本单位年轻父母的托育难题。
此外,还有我提到的社区托育“宝宝屋”,这是嵌入在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里的临时托、计时托,服务的是1-3岁的小月龄幼儿家庭。
科学育儿指导站则是提供科学育儿指导服务的阵地。
主持人:广大的家长朋友们非常关心的是,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来获得这些托育服务资源呢?
杨振峰:我们有个非常实用的服务载体“育之有道”APP,为全市婴幼儿家庭提供专业、多元、精准的线上科学育儿指导和托育服务。目前,APP注册用户超过70万人。“育之有道”APP上线了“托育服务随心查”的模块,家长可一键查询家门口的托班、托育机构、“宝宝屋”和育儿指导站,畅享身边的托育服务“15分钟生活圈”的资源。科学育儿指导服务还纳入了“随申办”的“出生一件事”,置于婴幼儿全生命周期发展的最前端,使服务资源精准及时送达所有有需要的家庭。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随申办”的各区旗舰店等渠道来预约“宝宝屋”的托育服务。

“宝宝屋”建设从1.0到2.0
主持人:幼儿园、托育机构我们都是耳熟能详的,“宝宝屋”近2年来在家长群体中也是风靡一时,能否给我们具体介绍一下“宝宝屋”的情况?
杨振峰:“宝宝屋”是上海托幼工作的一个重要创新。2022年,市教委等10部门制定了《关于加强本市社区托育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启动“嵌入式”社区托——“宝宝屋”试点,“宝宝屋”是沪语“抱抱我”的谐音。“宝宝屋”建设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模式柔性嵌入。目前,全市社区托育“宝宝屋”的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中。全市开设了260多个“宝宝屋”,基本实现了街镇全覆盖,提供约3.3万个临时托、计时托托额,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尤其是带孩子的老人,需要有自己的时间就医配药、去银行、锻炼身体等,这些“宝宝屋”为广大家庭提供了方便、优质的托育服务,受到了家长们的好评。
主持人:“宝宝屋”的服务内容和形式有什么创新之处呢?
杨振峰: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一是场所的嵌入性。“宝宝屋”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模式柔性嵌入,结合“15分钟生活圈”的整体规划,将服务送到家长的身边。比如,普陀区万里街道“宝宝屋”,设置在街镇综合服务中心的二楼,与日间托老中心一墙之隔,家长可将家中的“一老一小”同时送托。虹口区欧阳街道“宝宝屋”,设置在市民驿站,老人们把孩子送到“宝宝屋”后,可以在市民驿站开药、买菜、吃饭,享受“一条龙”的生活服务。
二是预约的便捷性。本市适龄幼儿家庭每年可以接受12次“宝宝屋”的免费服务,自2023年起,全市各区逐步将“宝宝屋”预约纳入“一网通办”,家长可以随时随地预约就近的“宝宝屋”接受服务。
三是内容的灵活性。“宝宝屋”除了提供临时托服务,还是家庭科学育儿指导的阵地。各街镇结合辖区内家长的需求,定期开展适合不同月龄段的科学育儿指导。比如,科学喂养、动作发育、幼儿心理等等。
四是管理的严格性。2023年我们联合公安部门专门印发了“宝宝屋”的安防管理细则。“宝宝屋”护栏间距应该多大、隔断应该多高、保安人员配备什么工具等等,都一一作了明确,用最硬的管理手段,呵护最柔软的宝宝。
主持人:我们关注到“宝宝屋”从开始建设至今已经有了新的版本更迭,“宝宝屋”1.0版本和2.0版本有什么不同呢?
杨振峰:“宝宝屋”1.0到2.0的升级也是顺势而为,在资源布局基本完成时,家长就会对临时托育服务的质量有更高层次的需求。家长有呼声,我们必响应。因此“宝宝屋”2.0版本将会在扩优提质、内涵建设上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比如为“宝宝屋”研究一套有地区特色的照护活动方案,创设安全、温馨、适合幼儿的活动场所,形成科学有效的家园互动机制等。2.0版本的核心就是聚焦更高质量、更有内涵。
保育员在静安区江宁路街道社区的“宝宝屋”里陪孩子们做游戏

抓好托幼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主持人:不管是送到幼儿园还是“宝宝屋”、托育机构,不少家长总会非常牵挂:不知道老师们能把宝宝们照护好吗?
杨振峰:是的,专业的托幼从业人员队伍建设也是我们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我们从业人员队伍里不仅有幼儿园的教师,还有从事保育工作的育婴员、保育员,还有营养员、保健员,共同呵护幼儿的身心健康。这支队伍的专业性、高素质始终是我们一直以来着力的方向。
首先是严格准入标准,在《上海市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条例》中,详细规定了所有保教人员的资质、从业标准和禁业要求,尤其是将师德师风放在首位。所有保教人员必须持有教师资格证或保育员、育婴员职业资格证。
其次是规范日常培训,市教委和各区教育局组织幼儿园教师每年定期开展职前职后研训;幼儿园托班和“宝宝屋”保教人员必须经过幼儿卫生保健、膳食营养、运动健康等专业知识的全方位培训后方可上岗。
三是提升专业素养,我们成立了53个市级保育带头人工作室,带领全市各园所和“宝宝屋”,精心研究幼儿照护,例如怎么让孩子在户外活动的时候及时补充水分、如何照顾刚进托班的宝宝如厕、怎样判断孩子发育是否正常等等。我们花大力气做好孩子的“小事情”,就是为了让社会“最柔软的群体”得到更好的照护。
还有就是举办托幼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通过举办托幼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构建人才技术展示与专业引领平台。通过搭建各类平台锤炼托育服务从业人员队伍,使他们的职业尊严和荣誉感都得到极大提升。

2024年上海市托幼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上海开放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杨浦现代职业学校举行。图为保育员组赛道选手比赛现场

主持人:这个托幼职业技能竞赛有哪些从业人员在参加比赛呢?
杨振峰:参加比赛的主要是从事托幼工作的育婴员、保育员、幼儿保健员、营养员等一线工作人员,他们通过比赛来展示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同时也能够从中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和做法。
今年上海还组队参加了全国托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全国赛不仅有职工组,还设置了学生组,只要是婴幼儿照护、学前教育等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在校生都可以参加比赛,他们是我们未来这支队伍的中坚力量。在全国大赛中,我们经过层层选拔,遴选出的9名选手斩获了多个个人奖和团队奖,既展现了上海风采,也让选手们通过比赛获得了个人成长。

打通科学育儿指导的
“最后一公里”
主持人:除了提升机构的服务质量,3岁以下幼儿成长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是家庭养育,在提升带养人育儿技能方面,我们上海有哪些创新的举措呢?
杨振峰:上海倡导“教养医结合”的科学育儿指导模式,教育、卫生健康、妇联等部门形成紧密联动机制,加强资源共享,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学育儿指导服务对有需求的适龄婴幼儿家庭全覆盖,每年提供不少于12次的公益免费服务。
上海的科学育儿指导以培养“会照料”“会抚爱”“会沟通”“会倾听”“会陪玩”“会放手”“会等待”的“七会合格家长”为目标,经过长期的探索,在工作模式、指导形式以及课程内容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适龄儿童的家长们不仅可以获得以周为单位的贴合宝宝年龄的养育指导方案,还能参与专家在线问答,就育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寻求来自学前教育、儿童心理学、儿童医学等领域专业权威的解惑答疑。
此外,我们在全市建立了“1+16+N”家庭科学育儿指导服务体系,16个区近千个早教指导站覆盖所有街镇,公益服务“进楼宇、进社区、进场馆、进园区、进家庭”,打通家长获取指导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科学育儿指导服务“进楼宇”


编辑:学前微主编
来源:上海教育

特别说明 :

《学前微主编》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学前微主编》
《学前微主编》是中国学前教育最有文化属性的行业媒体平台。
以“讲述幼教人自己的故事”为内容宗旨,以与“100000+园长共成长”为发展目标,以“在行走中发现中国幼教”为传播属性,以“为中国幼教贡献中国智慧”为教育愿景。
《学前微主编》立足河南,影响全国,目前已形成“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
“一体”即以公众号为核心,“两翼”即线上直播与线下研学。
目前下设:《主编探园》《幼教人物志》《托幼连连看》《新学前公益课》《文化的力量》《节气讲堂》《幼教研学团》《人文教育之旅》《微主编训练营》等栏目或项目。
截至2024年9月底,已有公众号粉丝100000+,视频号粉丝30000+,覆盖园所5000+,日阅读量5000+,驻园编辑部500+。
“以微光,聚星河”
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开通365微光会员
⬇⬇⬇

学前微主编
为中国幼教贡献中国智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