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① 苏轼
前瞻马耳九仙②山,碧连天,晚云闲。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
小溪鸥鹭静联拳③,去翩翩,点轻烟。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莫忘使君歌笑处④,垂柳下,矮槐前。
[注]①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十一月,苏轼在密州听说自己又将调任的消息,登上超然台,写下了这首词。②马耳九仙:山名,这两座山都在密州诸城西南。③联拳:身体蜷曲的样子。这里形容鸥鹭并在一起的样子。④这是词人对密州的僚友所说,“使君”指词人自己。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人登高望远,看到马耳、九仙两座山峰之间的翠色一直延伸到天边夕阳西下时的层云之中。
B.“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体现了词人超然的心态和博大的胸怀,他对将要调任表现得淡然。
C.“莫使匆匆”直抒胸臆,抒发了留恋之情,离愁别绪的表达让读者更能领略词人的真情实感。
D.词人看到鸥鹭飞舞离去的景象,客观地诉说一生遭遇凄凉,好像回首间一下就过去了好多年。
16.结尾句“莫忘使君歌笑处,垂柳下,矮槐前”意蕴丰富且富有表现力,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5.C(“直抒胸臆,抒发了留恋之情”分析不当,应是“委婉地传递了些许留恋之情”)
16.①词人告诉密州的僚友,不要忘了他在密州长歌欢笑的地方,就在那垂柳下和矮槐前。(1分)词人谈及柳树和槐树旁的歌笑回忆,劝慰僚友不要为自己的离去悲伤,这好像是让人忘却那悲凉之感。(2分)②词人有意忘却苦恼,以欢乐的记忆结束全词,把“我”置于悲情之外,(1分)而通过文字让人想到以后这样歌笑的场景不再,体悟出无限的悲凉,在表达上富有表现力。(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译文
远眺马耳山跟九仙山,只见碧山与天相连,晚云悠闲地飘荡。站在城上高高的超然台,顿觉心旷神怡,有超然之感。不要让云彩匆匆地消散,今夜里会有美好的月光。
小溪中的鸥鹭安静的聚在一起,离去时身姿翩翩,扬起点点轻烟。仕途多坎坷磨难,一回头就成为过去。不要忘了使君唱歌取乐的地方,就在垂柳下矮槐前。
鉴赏
这首词当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冬天。当时苏轼在密州已生活了两年,当他离官别任时,已对密州的山山水水充满了眷恋之情,因作此词。
此词抒发了作者对密州的一片深情。上片开头三句是实有之景,中间二句是由景所生之情,最后三句是虚拟之景;下片换头三句是实有之景,中间二句是作者感慨的直接表白,末尾三句是虚拟之景。全词情景交融,虚实交替,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艺术功力。
上片开头“前瞻”三句是实有之景;中间“城上”二句是由景所生之情,亦起点题作用;最后“莫使”三句是虚拟之景,借写超然台昼夜美景和登临之际的超然之感,以表达对密州的留恋之情。
下片为词作主体。换头“小溪”三句同样是实有之景,惟鸥鹭翩然而去又暗喻自己之离去;末尾“莫忘”三句同样是虚拟之景,惟虚拟之景中添入嘱托之语,希望故友不忘旧人;中间“人事”二句则是作者感慨的直接表白。寓居密州的时光,以至于既往半生的时光,尽于此二句中囊括之,尽于吟诵此二句时浮现之。同时又自然寓有今日登台,追忆往昔,今日亦将转瞬成为往昔之意,所谓“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岂不痛哉!”(王羲之《兰亭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