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有人情绪一激动,双手就情不自禁地舞动起来,话匣子也瞬间打开,滔滔不绝说个不停,好似手一动,嘴就被 “点燃” 了。
再比如,谈判桌上,也常见有人微微一抬手,紧接着便侃侃而谈,那些话就跟商量好了似的往外冒。
这一抬手就开口的现象,看似普通,实则暗藏门道。
这是一种【由外在驱动内在】的意识觉醒。
如果说话时,双手不知道该放哪里,不是搓手,就是搓衣角,胳膊抬都不敢抬,动作谨小慎微。这个时候,说话声音就非常小,显得唯唯诺诺,好像提不起精神来。
但如果说话配合幅度大一点的手势动作,比如外摊、双切、握拳等,就会感觉底气非常足,人也变得落落大方,整个人都特别地有气场。
就像一句话说的:
摩拳擦掌,准备出征,振臂高呼,所向披靡。
概括起来,我称之为——
手势玄学。
那个时候,语言系统尚不完善,原始人置身危机四伏的野外,就是通过简单的手势来代替语言。
手向前指,是告知同伴猎物的方位;
用力摆手,就是在向同伴警示危险。
那个时候,手势与瞬间反应能力紧密相连,大脑发令,身体立刻用手势搭配做出回应,久而久之,这种 “脑-手-口” 的默契就深深刻在了骨子里。
即便后来语言越发丰富,这份原始默契也没丢,藏在神经回路里,手一动,说话的冲动就来了。
人的大脑各区域分工不同,又协同工作,负责手部动作的运动皮层,和产出语言的区域,离得很近。
手部肌肉收到做手势信号时,神经元就处于兴奋状态,就像往池塘扔石头激起的 “兴奋波”,波及语言区,拉高它的活跃度。
语言中枢就立刻热情回应,话就不受控制到嘴边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做手势就想说两句的原因,可见手与口的关系非常紧密。
不同文化赋予手势多样含义,每种含义后还跟着对应的话术。
在意大利,当他们亲吻自己的指尖后向外弹开,表示食物美味绝伦。
这个手势是对美食的极高赞扬,有时还会伴随着“天哪,太好吃了!”的感叹。
在我国,双手抱拳作揖,嘴里通常会伴随着客套寒暄话。
我们从小受特定文化熏陶,时间久了,一做手势,配套语言就在脑海自动 “彩排”,张口就来。
公开演讲时,演讲者大幅挥动手臂,既能增长演讲的气势,又本能地吸引听众、增强感染力,说话音量、节奏都随手势变化。
开会讨论时,轻敲桌子、竖手指,是在无声地争要话语权,手部动作一占位,话语跟着就补充观点。
所以,如果平时说话不多,但遇到紧急讲话的时候,不妨加大手势动作,这会让你的演讲气场更强大。
手势上的玄学,其实就是外在驱动内在的一个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