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投资银行部 周琼 任小娟 盛映典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软件研发中心 杨晓晖 张阿静 柯雅明
在金融科技发展和自主可控目标的催动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基于全栈式信创软硬件体系、云原生架构实现全应用服务容器化部署、跨云平台构建,采用多种K8S网络方案部署的投行业务系统——债券承分销系统,助力债券承分销业务提质增效。邮储银行债券承分销系统作为债券承分销业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实现对各类债券承分销业务向导化管理,涵盖债券业务承揽、承做、发行簿记、存续期管理全链条,助力提高债券承分销业务作业效率、规范内控管理、提升债券执业质量以及服务能力,为债券业务合规高效开展提供数字化支持,强化金融科技对“商行+投行”战略转型的引领和赋能。
技术创新
1.全面自主可控。基于全栈式信创软硬件、云平台建设,基于鲲鹏服务器、麒麟操作系统实现全应用服务容器化部署,满足国家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要求。
2.全面采用云原生架构。采用混合云策略,跨不同信创云平台异构,利用云原生架构的优势,在多个云平台之间灵活部署和迁移应用程序,为加快推进云原生系统建设奠定了技术基础。
3.创新融合多项新技术应用。采用先进的OCR、NLP及AI技术实现多业务场景下的智能识别,助力提升缴款效率;对部分开源组件进行二次开发,解决了行内技术体系兼容问题,并提供了组件的信创容器化镜像,为基于K8S的ARM架构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结合前后端多种技术手段,有效解决了微服务架构体系下分布式一致性问题,保障系统中任意节点出现异常时系统能够自愈恢复;针对在分布式微服务架构下,请求在多个服务节点上流转,复杂链路会话追踪无法准确描述业务逻辑全景,异常问题日志搜索繁琐,筛选困难和分析耗时的问题,整合多种开源技术,并进行二次开发,实现请求完整的业务逻辑链路轨迹的还原,从而解决高效定位分布式场景下异常问题的困难。
4.业务功能灵活易扩展。采用SPI的思想,通过开源微服务框架的泛化来实现业务定制化扩展,对于核心的业务流程审批场景,在采用通用工作流程引擎开源方案的同时,为了解决流程节点的个性化业务要求,利用Dubbo的SPI机制支持通过配置文件或注解的方式定义服务提供者,利用Dubbo的泛化方式来调用业务模块对SPI接口的个性化扩展,使得开发者可以扩展现有服务的功能,同时也将Flowable的审批流逻辑与Dubbo的服务提供机制分离,降低系统各组件之间的耦合度,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测试性;通过模块化配置化,快速应对及支持业务需求中各种模型、规则的更改需求。系统实现了会计核算逻辑的配置化,将一些与具体业务无关的通用性会计核算模块独立出来,并能通过前台业务灵活配置,以方便灵活应对业务变化;系统支持灵活配置业务环节需要的文档种类,并将文档做好分类,形成文档目录树,把对文档的要求从业务逻辑中提取出来,以应对业务对于文档的灵活要求。同时支持灵活配置业务提醒规则,提供主动提醒的功能,让业务人员不遗漏存续期事务的处理;同时系统整体采用微服务架构,使用无状态设计,可以利用云计算资源和容器化技术(如Docker和K8S)来实现系统的快速扩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
5.全面容器化监控体系。项目组完善容器监控,项目组对基础镜像进行了定制化开发,支持POD的内存、进程、CPU等性能监控,并提供了监控运维的容器化方案,支持多种数据采集方式,与业务开发解耦,同时支持容器集群监控与当前运维体系融合。
6.多种容器服务化解决方案。充分考虑多种容器服务化技术优缺点,因地制宜,解决了系统的服务暴露问题。对于http类服务,在服务的暴露上我们考虑到常见的如NodePort、HostPort、HostNetwork等方案都是在K8S节点上暴露端口,对集群的安全和管理上都有诸多不利,因此使用Ingress方式暴露Web服务。对于长连接类服务,选择直接暴露PodIP的方式,无需做任何改造,即插即拔,直接使用。
图 POD服务化方案
实践成效
1.智能驱动,规范管理。该系统以“用户作业场景”为核心,采用智能化事件驱动方式,对储备、受理、立项、审批、批复、发行、投后管理等环节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标准化工作指引,实现债券承分销业务全生命周期智能化、向导化管理。
2.STP发行,直通高效。该系统与北金所簿记建档系统、资金业务平台、资金清算系统实现对接,自动获取债券发行簿记信息,资金流水信息,实现债券发行过程募集资金、费用情况实时获取,自动匹配、分配承销费、销售佣金,并支持一键发起分销、包销交易、缴款、划款、发票开具等事宜,大幅度提高了发行工作效率。
3.可视化项目管理。该系统对接孔雀开屏系统、外部数据管理等内外部业务关联系统,能够快速获取市场客户信息、注册信息、簿记信息、债券信息等,实现有数用数治数,构建债券承分销数字底座,打通数据共享交换通道,推动内外部数据汇聚融合,实现统一的项目视图、客户画像、产品画像,可360度查看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的全作业过程记录、产品展业全景、客户信息全景,保证业务部门、项目组、后台管理团队能及时、准确掌握项目、产品及客户动态。
科技创新赋能业务发展
1.大幅提升债券承分销业务运营效率。支持全流程操作与审批线上化,自动导入监管下行数据,支持一键缴款,极致压缩单笔债券交易操作时间,可实时监测承销团员向我行缴款的情况并自动匹配;应用OCR技术自动化提取缴款通知书等文档中的关键信息,将非结构化的文档资料转换为结构化数据;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2.显著增强业务操作灵活性。系统通过数据处理实现业务各环节解耦,支持发行及资金管理阶段全功能补录。重构资金划款应急流程,实现划款异常情况下自动重试和线下划款后期补录,使业务操作更加便利、灵活。
3.突破数据壁垒,实现业务数据互联互通。该系统自动导入北金所配售数据,打通内部操作审批与交易清算结算业务全链条场景,实现前中后台全流程线上化与自动化覆盖,对下一阶段加强投行业务精细化管理,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新技术应用的效益分析
1.提升业务运营效率。系统通过深度重构业务流程,大幅合并、简化了作业步骤,压缩了工作量,使单笔债券交易操作时间从平均140分钟缩减至10分钟以内。大幅度提高了作业效率。采用OCR、NLP技术实现了缴款通知书的一键自动识别,识别成功率99%,减少手工录入时间,避免人工错误,提升了数据准确性。
2.实现债券承分销业务全面数字化,为搭建投行数字化底座奠定基础。该系统支持债券、项目、客户信息一揽清,实现报表线上化、可视化管理目标,对下一阶段加强投行业务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3.全栈式信创软硬件,全面实现自主可控并有效降低成本。系统首次实现基于鲲鹏服务器、麒麟操作系统全应用服务容器化部署,保障了核心技术的安全可控。采用K8S的ARM架构网络方案实现系统的灵活伸缩,降低了运维成本。
债券承分销系统的投产,推动了邮储银行债券承分销业务数字化转型,以及自主可控、云原生技术应用,对于促进投资银行业务向数智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与展望
邮储银行债券承分销系统基于全栈式信创软硬件、云平台、云原生技术搭建,全面实现自主可控。实现债券承分销业务全生命周期线上化、自动化、可视化管理,极大简化了业务流程,提高了作业效率,为债券业务合规高效开展提供数字化支持。在系统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紧跟创新发展的脚步,不断进行业务流程和技术架构的创新,赋能业务发展,持续深入推进投行业务系统生态建设,持续提升客户体验,助力客户“融资+融智”,更好服务业务发展,更好服务客户。
(此文刊发于《金融电子化》2024年12月上半月刊)
新媒体中心
主任 / 邝源
编辑 / 姚亮宇 傅甜甜 张珺 邰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