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中国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 陈力勇 孙莉
2023年3月,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再保留县(市)支行,相关职能上收至地(市)分支机构。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科技提质增效优势,通过制度机制调整、信息系统升级、业务流程再造等措施,确保机构改革后人民银行高效平稳履职,提升金融宏观调控、金融服务与管理质效,推动河北省人民银行系统职能配置更加科学、业务流程更加优化、运行管理更加高效。
深入调研,
精准梳理改革痛点
面对机构改革带来的多重挑战,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与前瞻性,迅速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深入一线,精准把脉,力求通过扎实有效的调研工作,为改革之路铺设坚实的基石。
在广泛而深入的调研过程中,工作组不仅触及了国库、支付、货币信贷、调查统计等多个业务条线的核心问题,还敏锐地捕捉到了县支行撤销业务上收后所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其中,工作量激增与人员配备不足的矛盾尤为突出,成为制约业务高效运转的关键因素。同时,金融机构数据报送渠道的不畅与数据质量的参差不齐,进一步加剧了人工核查的负担,降低了工作效率。更为严峻的是,随着业务职能的重新划分,地市分行在数据分析与县域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的信息共享方面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数据分析手段的匮乏与信息共享机制的缺失,如同一道无形的屏障,阻碍了金融服务的精准化与高效化进程。
优化布局,
强化金融管理与服务实践
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从全省视角出发进行业务发展的整体规划与布局。同时,加强对地市分行工作的指导与监督,特别是将县域纳入业务发展总体规划中,实现县域金融工作与全域金融工作的同步研究、部署与落实。
1.打破网络壁垒实现互联互通
在当今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应对金融数据交互的新挑战。通过多方协调与技术创新,成功打通了人民银行网络与河北省政务外网的链路,构建起了一条坚实的数字桥梁,实现了人民银行与省、市、县三级金融机构及政府机关之间的物理连接。这一举措不仅消除了银政企之间数据交流的障碍与壁垒,还极大地促进了数据资源的共享与流通。业务部门得以在更加开放、便捷的环境中履行职责,充分利用数据资源进行精准决策与高效服务。同时,这也为金融机构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推动了金融服务的智能化、个性化升级。
2.强化平台支撑优化业务流程
在总行数字央行建设精神的指引下,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在全省业务网建设部署“数字化协同办公”与“大数据应用”两大核心平台,旨在为全省范围内各级分支机构构建起坚实的数字化基础平台。其中,“大数据应用平台”作为此次建设的核心亮点之一,其架构设计精妙,功能全面。平台划分为数据中台、业务中台及应用系统三大支柱,每一部分都承载着关键使命。数据中台作为数据处理的强大引擎,集成了数据集成、元数据管理、数据标准与质量控制等核心功能;业务中台则基于这些数据,构建出丰富的业务模型,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应用系统则直接面向用户,将复杂的数据分析转化为直观易懂的业务报告与可视化图表,助力业务创新与发展。
3.深度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利用
在深化与地方政府合作、推动公共数据归集共享的背景下,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以人民银行保定市分行为先锋,成功启动了与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对接项目,该项目涵盖47类数据种类,设有4个数据接口,内容广泛涉及“专精特新”企业、经济指标、工业企业状况、外商投资、养老服务、文旅企业及建设投资等多个领域。截至目前,项目已成功接入保定市工信局、统计局、文旅局等六大政府部门数据资源,并通过高效接口,实现了对企业A级纳税记录、海关认证企业资质等关键信息的即时查询。通过数据的深度融合与应用,政银企之间的合作桥梁更加稳固,长效对接机制得以完善,为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民营小微、乡村振兴及养老服务等重点与薄弱环节注入了强大的金融活力。同时,这一创新举措也进一步提升了人民银行的履职效能,为金融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五篇大文章”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与数据保障。
数字化项目成果丰硕,
助力金融效能提升
在“全省协同共进”的宏伟蓝图下,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积极响应总行号召,依托两大平台,推出一系列高效、智能的金融服务信息系统。这些系统不仅将业务处理的信息化水平推向新的高度,更实现了工作效率的质的飞跃,有效搭建了金融机构与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桥梁。通过让数据“加速跑”,金融机构、企业及民众得以“轻松行”,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承诺,为地方经济的繁荣发展贡献金融科技力量。
1.货币信贷数字化管理服务系统
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充分发挥科技赋能优势,在中央出台机构改革方案后仅半年时间即推出“货币信贷数字化管理服务系统”,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了科技赋能优化业务流程的标杆。系统涵盖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主要货币信贷业务,即资金管理、信贷监测、利率管理、存款准备金管理、金融市场管理、产业金融六个模块,涉及43张业务报表、780多项业务指标、120多个不同维度统计汇总报表及分析图表,以及多项业务预警监测,实现了各业务模块数据的信息化采集。系统自动校验表间数据逻辑关系,实时自动汇总分析。
该系统上线既达到了以数字化赋能金融机构监管的目的,又畅通了人民银行与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别是县域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沟通渠道,避免了微信、电子邮箱等互联网传输方式的信息风险,简化了信息互传的繁琐流程,提升了办公便利性。同时通过对各机构数据上报情况进行监测统计,更直观地了解各机构的工作质量,便于对各机构的管理和督导。
2.账户资料影像传输系统
为破解金融机构企业账户开户难题,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创新推出账户资料影像传输系统,旨在缩短审核周期,深化账户数据分析。该系统率先实现了银行结算账户全生命周期(开立、变更、撤销)的线上化申请与审批流程,极大地简化了传统人工提交与审核的繁琐环节。通过构建严密的电子流程体系,从银行网点上报到市级管理行,再到人民银行审核,每一步都严格规范,确保了业务核准与核查审批机制的高效运行。申办人仅需在线上提交相关材料(如授权书、身份证等),同时线下保留原始资料以备查,极大地方便了客户,也提高了审核效率。
目前,该系统首期已全面上线,覆盖全省范围内的各类金融机构,惠及近1.2万家机构及3.5万注册用户。它不仅实现了银行内部网点到管理行、审计中心的逐层审核,还构建了金融机构与人民银行之间的横向审核网络,确保账户信息的全面、准确掌握。未来该系统计划进一步优化升级,通过规范影像资料格式,并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对规范资料进行自动审核,而复杂、不规范的资料则由人工复审,以此进一步减轻人工负担,提升审核效率与准确性,为金融机构与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账户服务体验。
3.金融统计数据发布系统
为应对人民银行机构改革后地方政府部门在金融统计数据信息共享上面临的诸多挑战,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匠心独运构建金融统计数据发布系统。该系统作为数据共享的桥梁,有效解决了信息共享需求差异、时间不匹配、渠道不规范及数据传送受限等问题。该系统以总行基础金融数据为基石,通过一系列严谨的数据处理流程——包括数据导入、加密存储、生成、分析、审核及发布,确保每月金融数据的准确性与时效性。各市、县区的政府部门人员只需简单登录系统,即可轻松查看、下载及打印本区域的相关数据报表,极大地提升了数据获取的便捷性。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对存贷款等核心领域的30余张基础数据报表进行了智能化自动转换,实现了从市(县)级、金融机构、存贷款类型到产业等多维度的深入归类分析。在严格遵守金融统计制度的前提下,系统提供了格式规范、口径统一且查询便捷的金融数据服务,不仅显著提高了人民银行内部的数据处理效率,还极大地提升了金融数据资产的价值,为地方政府的经济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与金融服务。
下一步工作
展望未来,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将继续秉持问题导向与务实精神,不断优化内部管理机制,加强跨部门协作,深化与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的合作交流,共同推动金融服务的提质增效与金融生态的持续优化。
同时,平衡发展与安全,增强风险防控意识,确保金融基础设施稳健运行,保障服务连续与数据安全,紧密监控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状况,共同开创金融领域更加繁荣、安全、可持续的新篇章。
(此文刊发于《金融电子化》2024年12月上半月刊)
新媒体中心
主任 / 邝源
编辑 / 姚亮宇 傅甜甜 张珺 邰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