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发奖专栏 | 新一代云上多芯跨行清算核心系统

学术   财经   2025-01-22 11:33   北京  

文 / 中国银联智能化创新中心副总经理 杨燕明

中国银联智能化创新中心总监    许琳

自2002年建设以来,中国银联跨行清算系统基于小型机资源,在银行、非银机构中建立了较为成熟的清结算服务体系,支撑了国内支付业务高速发展。随着支付产业发展,在政策层面、技术层面、业务层面都对银联跨行清算系统提出了新需求。政策层面为落实中国人民银行金融领域云平台化工作指示;技术层面为化解核心系统供应链风险,保证信息产业的安全、自主可控;业务层面为提升跨行清算系统对外服务能力,支撑银联业务未来高速发展,中国银联建设了新一代云上多芯跨行清算核心系统,再一次实现了公司核心系统的技术水平跨越式提升。


中国银联智能化创新中心

副总经理  杨燕明


建设思路与特点

传承自身技术特点,结合国际先进技术,全面自主可控建设全新一代云上多芯跨行清算系统。聚焦高频核心功能进行重新设计,系列化打造高性能引擎,重点支撑核心环节处理的性能、灵活性和稳定性。


硬件选型方面,适配国内芯片服务器、交换机和存储设备,结合设备特点进行定向优化和设计,切实保障供应链稳定可靠,全栈可控。


具体技术创新点介绍如下。

1.流式清分框架。基于数据流处理思想,结合多中心、分布式批量调度框架,以时间片和数据量两个维度为单位,进行动态实时任务组包,发送至计算节点进行任务处理。结合高可用机制,实现一次精确流式计算。在实时性要求高的海量流式数据处理场景有着优异的表现。


2.清分规则引擎。清分计费处理过程作为系统核心功能采用微内核参数引擎方式设计,以各类业务参数为驱动,在微内核绝对稳定的同时对参数进一步多层级划分,实现原子切分,各参数原子通过编排组织实现灵活的计费功能,并对参数进行多级缓存组织管理,支持千万量级的参数查询,并在有限硬件资源条件下实现高性能处理。


3.高性能文件生成合并引擎。基于规则引擎碎片化数据生成与合并。生成环节建立虚拟文件系统网络服务,使用网络传输实现数据到目标存储设备的路由传输,避免高并发操作NFS单点造成的瓶颈点,摆脱高端NAS存储服务器的依赖。合并环节对元数据进行特征码分类并将特征码作为元数据基因,元数据合并前通过数据分析确定合并任务,实现最终业务输出的灵活化参数控制。


4.多中心多活批量处理框架。通过去中心化机制实现多中心无中心化的管理,确保中心级高可用。针对金融系统中典型的批量处理任务进行多中心分布式处理,实现全量数据在多中心间动态切分,达到中心级数据容量负载均衡,任务处理量负载均衡,多个中心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服务。


5.分布式批量计算框架。实现中心内的任务切分管理和数据切分管理,对于批处理任务通过数据打标散列实现子任务负载均衡,通过切分后的任务分发至计算节点进行处理,处理结果根据数据散列平衡规则写入存储节点。通过框架的任务和数据健康状态监控,实现单个切片任务的无状态执行,以及元数据的动态多份与对外强一致性。实现中心多应用节点和数据库节点无状态化提供计算存储服务,彻底屏蔽底层设备的高可用,实现节点协同工作。


6.多芯混合部署。采用一云多芯混合部署,提升自主可控度。基于不同设备特性,在软件框架层面通过对不同类别硬件的算力、可用性、指令集等差异,集群化封装实现PaaS层的自主可控,最终整体项目各类型号设备部署比例可灵活调整。


应用成效

1.服务产业各方业务创新,助力支付行业高质量发展。跨行清算系统是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之一,是处理银行卡跨行交易的核心和枢纽。新一代跨行清算系统提供交易清分、资金结算和对账服务,支撑了线下扫码支付、移动互联网支付、云闪付网络支付、人民币跨境支付等各类业务,充分满足电商购物、公共缴费、财政税收、农产品收购等各种便民场景的支付需求。产业各方在银联新一代跨行清算系统基础之上,叠加功能构建丰富的支付产品和解决方案,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数字支付服务。


2.清算服务水平明显增强,助力支付行业提质增效。新一代跨行清算系统的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对成员机构的服务水平。业务连续性方面,上海北京中心多活运行、互为备份,确保极端场景下清算服务不中断不降级,有力地支撑支付产业的平稳运行;服务效率方面,新一代跨行清算系统技术上提供准实时交易清分、小时级对账和多场次清算服务能力,可进一步加速机构间资金流转效率,更好地支撑收单机构为商户提供实时入账服务;市场响应方面,新一代跨行清算系统的敏捷性和灵活度显著提升,能够支撑支付产品的快速迭代创新,助力产业各方更快适应市场变化、迅速抓住市场机遇。


3.有效落实业务监管政策,防范支付行业金融风险。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规范支付创新业务的通知》(银发〔2017〕281号)等政策要求,新一代跨行清算系统为提高支付效率、便利社会生产生活提供灵活计价能力,有力地保障了“断直连”政策的落地,推动支付服务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银发〔2021〕259号)的要求,新一代跨行清算系统建设延迟业务清算能力,支持按商户维度、机构维度进行资金的延迟入账,实现对违规收单机构的必要风险处置措施,维护支付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4.深化关键核心技术应用,示范金融行业自主可控。跨行清算系统及其所采用的技术框架、技术组件和云计算平台全部自主研发或基于开源自主定制开发,同时适配国内芯片服务器、交换机和存储设备,支持国内商用密码算法,切实保障供应链稳定可靠,进一步提高系统自主可控能力。跨行清算系统是银联首个完成全栈自主可控改造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为金融机构核心系统自主可控研发提供行业示范和经验借鉴,同时促进国内软硬件生态和全产业链的发展。


结    语

中国银联新一代云上多芯跨行清算系统构建了高效可靠的金融基础设施,应用架构上具有“多中心多活”“弹性分布式”“海量高性能”“部署混合化”“清分处理引擎化”“结算时效灵活化”“业务健康数字化”等特征,既保障关键基础设施的运行稳定,又能快速响应和支撑各类新型金融业务场景与产品落地。


新一代系统在业务上支持各类即期、远期业务开展与落地,具备计费定价体系灵活、清结算周期多样、业务输出高时效、特色业务产品丰富、全业态闭环自动化处理等特点,构建了数字时代全账户、多主体、安全、灵活的清算体系,其灵活性和多元性能够服务和支撑产业上下游开展各类支付业务,持续满足人民群众在新时代对更优质金融服务的需要。


(此文刊发于《金融电子化》2024年12月上半月刊)








新媒体中心

主任 / 邝源

编辑 / 姚亮宇  傅甜甜  张珺  邰思琪

金融电子化
面向金融界科技人员、业务人员,在金融信息化建设中,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为科技人员和业务人员提供交流的园地以及了解科技应用的窗口,为读者提供金融信息化发展最前沿的各类知识和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