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叔带你读论文系列56|什么是数字怀旧?(啊,真的有点怀旧)
文摘
教育
2024-09-16 18:52
北京
或添加小助手:泡芙 waluojia54 / 糖藕 waluojia59
你怀旧吗?你想回到小时候逆转人生吗?你看过有很多95年、00年元素的“中式梦核”短视频吗?不知不觉,复古正在成为新潮流,这是过去太美好了,还是现实太憋屈所以想让人回到过去?来读读吴志远马一琨《数字怀旧:互联网记忆展演背后的社会心态研究》!怀旧最早被认为是一种与乡愁相关的生理病症,到了近代才作为现代化过程中的正常心理现象得到具体研究。研究者认为,怀旧是在社会衰退、经济结构变化时产生的集体现象,可以帮助个体在面临大的人生转变时维持身份。怀旧通常被理解为一种情绪的治疗机制,人们用一段治愈创伤的过去经历,营造一个安全和稳定的乌托邦。因此,怀旧的表达方式可能表明一种对快速发展技术的反应,怀旧可能是现代化进步的表现,也可能是某种社会动荡的危机的征兆。在当下数字交往的环境中,数字怀旧实践是将既往中介化与物质性的媒介怀旧类型延伸到数字平台所展开的记忆展演和怀旧实践。其一,数字时代的群体记忆。当谈到怀旧时,最直观的就是它的记忆这个特点。莫里斯·哈布瓦赫创建集体记忆这一概念,指出记忆是一种社会群体的产物,受到社会框架的结构性限制。哈布瓦赫认为,保证集体记忆传承的条件是社会交往,“人们通常正是在社会之中才获得他们的记忆的。也正是在社会中,他们才能进行回忆、识别和对记忆加以定位”。在现代社会,大众媒介是集体记忆形成的重要机制。不断革新的媒介技术通过改变储存和传播记忆的方式,给集体记忆带来了显著的变化。尤其是得益于技术赋权,新媒体用户通过现场见证和在线保存记录,生产了大量的数字记忆,在记忆重大的突发性事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数字时代之前,媒介记忆主要由机构化的新闻媒体塑造,而在数字时代,新媒介技术打破了主流话语的垄断,大众书写的“在线记忆”的合法性,建立在技术民主的基础之上——“人人都可言说”的社交媒体为网络接入者赋权,从而使网民可以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声以及进行“自传式”的记忆书写,最终使得网络记忆书写呈现“民本立场”。个体网民、组织成为新的记忆主体,通过社交媒体参与媒介记忆的建构。其二,特定空间塑造的物质文化景观。空间和场景经常被人们称为具有记忆仓储的作用,能够引发人们的往日回忆与共同体验。正如英国学者D·洛温塔尔对空间/景观与记忆关系的论述:往日必然存在于现在的景观之中,而往日景观提供了文化连续性。“通过对往日的了解,才使我们学会重塑自己。通过对我们自身经验的了解,我们也能重新设计往日,并取代始终处于被改变或丧失的往日”。关于空间与记忆的关系一直被学者们所关注,已经成为当今记忆研究的重要领域。记忆和地方/空间的结构性联系最显著地表现在物质文化景观领域。有学者将记忆视为社会行为,并营造了空间的社会特性。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上,旧影像资料(如20世纪90年代的广告、春晚)、旧街景纪录片、老动画片、旧课本、旧的家庭陈列场景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特定生活场景,唤起了该年龄群体用户对过去,尤其是“童年”的想象与追忆。以小红书博主“王蓝莓”为例,这是一个拥有1430万粉丝的账号,主要发布20世纪80年代插画、宣传画的复古动画视频,展现“80后”经典童年剧情与场景。这种复古的风格加上引发“80后”、“90后”共同成长记忆的生活回忆,使该账号得到大量关注与点赞,也引发基于“80后”、“90后”的共同童年印象:淳朴、可爱、简单、物质匮乏但容易感到幸福。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冲击使得城市与乡村的景观面貌都不断更迭变迁,“80后”、“90后”童年记忆中的生活场景大多荡然无存;加速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步调不断加速,造成了现代生活中人的“异化”,让现代人对于不断加速的生活节奏感到困扰不堪,在此背景下,人们对于无忧无虑的童年的追忆与感怀,也是对充满压力焦虑的当下的一种逃避与情绪发泄。其三,怀念“复古”,复古表象下的新型时尚。复古与时尚的联系,看似矛盾,其实相连。怀旧作为一种消费文化,会在网民心目中和时尚联系在一起。在当下社交媒体文化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用户对于过去媒体技术/媒介物的强烈兴趣,CCD相机、黑胶唱片、随身听、录像带和街机电子游戏等模拟制品已成为流行媒体实践的一部分,并通常被描述和标识为怀旧、复古或“复古狂热”的表现。除了对原始模拟媒体技术的重新认可外,各种数字媒体应用程序也在出现,这些应用程序具有类似物的外观和感觉,例如醒图、美图秀秀等应用为用户提供各种复古胶片相机滤镜,通过模拟过去媒介技术的元素,例如胶片颗粒、划痕、闪烁的灯光、模糊的边界和褪色处理,使照片类似20世纪70年代的宝丽来照片、老胶片相机的风格,这些都是在当代记忆实践中对复古的技术化“怀念”。青年群体是这类前数码技术复古的“主力军”,这类群体实际上并非胶片时代的原生消费群体,相比于“怀旧”所指涉的剧烈社会变动后对曾经拥有的已消失事物或过往黄金时代的眷恋,更偏向于现代化进程中对于新技术的反思。而这种复古实践,带有一种对现有流行文化的抵抗意味受访者对于前数码技术的复古实践并不一定是由对过去的怀旧而驱动的,这种复古实践也有可能是个体在线自我表达和形象塑造的“表演”工具,是个体通过审美区隔从而寻求身份认同的技术中介。其四,“乡愁”展演背后的社会孤独心态。随着当下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大中型城市。许多原本生活在中小城市的小镇青年,在数字怀旧中常常会在“思乡”的情绪中表达对老物件和乡土空间的怀念:当代青年在数字怀旧的“乡愁”展演实践过程,诉诸对城市化社交关系的消解,用对传统的人情关系、交往关系的回忆表达当代青年在融入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孤独心态。青年人数字怀旧的“乡愁”展演,不仅仅是在回忆过去,也是对传统人际关系的怀念,表现了一种社会孤独心态。有实验研究表明,媒介技术怀旧对孤独个体建立积极自尊和社会联结发挥着有效作用。在本研究的访谈中可以发现,越是生活在大城市的青年群体,越容易流露出“城市空心病”的情绪和心态。大城市青年群体在物质富足、事业稳定的情况下,内心却感到空虚、无聊、平淡。他们面对着物质的饱和和超越,但无法找到真正感兴趣和有热情的事情来投入时间和精力,或者是缺乏人际关系的支持和愉悦感,这种孤独感也会让其选择通过数字怀旧来排解。其五,“网事”追忆中的社会固化批判,改革开放以来,收入、财富和资本成为地域流动和阶层上升的重要拉力,贫富差距逐步拉开,同时个体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对于财富积累的作用日益减弱,特别是对于青年群体而言,他们正陷入难以突破的结构性困境。在对互联网早期“网事”的回忆中,吴世文、杨国斌研究发现,在网友看来,消逝的网站所代表的时代,是中国互联网的“黄金时代”。这种对消逝的“黄金时代”的追忆,固然表达了对过去的一种怀旧情绪,往往也是一种批判现实的策略。网民在追忆“网事”过程中,表现出不满于现实却又无力打破的社会固化心态。社会固化心态不仅体现在个体困境层面,在宏观社会层面,当下固化僵硬的社会机制也令人怀念早期互联网发展史中所涌现的创新活力与流动可能。这种“回忆”其实也隐藏着潜在的批判。其实看到这个命题,我就想到了最近一段时间在b站上面看到的中式梦核的视频。看到90年代的一些元素特征重新出现在20年代中期的电脑上,确实有一种恍如隔世的亲切感。我有时的确会想念那个时代,我也会努力克制这种情绪,因为有这种情绪可能说明我已经老了。(笑)但是确实克制不住,因为无论你对90年代的观感如何,你的人生一定有一些遗憾,有一些你不想错过但是错过的事物,有一些逐渐消失在你生命里的人,想回到过去,其实不只是回到90年代,也包括重新体验过去那段美好的时光。人生是一辆通往死亡的列车,所有的一切都无法拥有,要么在过去,要么在未来。在记忆里短暂追溯过去,虽然虚幻,却也是我们短短的一次穿越时光的尝试,一个模仿上帝的小小把戏。毕竟,当我们临死的时候,可能我们最后拥有的,也只有记忆而已。哎,有点多愁善感了,强调一下,这可能是个简答题,还是要懂的。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GUCebD2-CM6OlA9VsCT_vg?pwd=7upp 提取码: 7u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