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中西部崛起新引擎

文摘   2024-11-28 06:20   上海  

一、产业转移的时代背景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是顺应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中国经济也在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和平衡。东部地区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逐渐面临着资源紧张、成本上升、环境压力增大等问题,而中西部地区则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丰富的资源以及潜在的市场。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的产业布局经历了多次重大调整。早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 “三线建设”,就是国家为了应对冷战时期的地缘政治压力,将大量的工业企业从东部沿海地区转移到中西部的深山峡谷中。这一举措不仅增强了国防实力,还为中西部地区积累了宝贵的工业经验和技术人才。改革开放后,东部沿海地区凭借政策和地理位置的优势,迅速崛起成为经济发展的先锋,但发展的不平衡也日益凸显。如今,产业向中西部的转移,就像一部新的 “丝绸之路”,将发展机遇带到祖国腹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国家整体实力。

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美国经济面临困境,庞大的美债给其经济造成了巨大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需要早做准备,减轻对外部市场的过度依赖,有效规避可能卷入美国主导的金融贸易战的风险,从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一方面可以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激活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如广阔的土地、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自然资源等;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东部地区腾出空间,向更高科技含量的产业升级,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总之,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拓展就业空间、推动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跃升具有重大意义,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长远布局和必然选择。

二、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优势

 

1. 区域优势

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方面具有显著的区域优势。首先,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的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等,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例如,宁夏银川中关村的清华大学数字治水项目,就是凭借宁夏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先行区的政策优势以及丰富的资源,直接引入国内生态领域的项目,衍生出上中下游产业链,配套企业十几家,可解决就业 500 多人。其次,要素成本低,劳动力、土地等成本相对东部地区较低,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再者,中西部地区市场潜力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市场不断扩大,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中西部地区对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主要是利用已有产业,通过更新换代式的对接,增强本地产业核心竞争力。要进一步依托中西部地区产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等优势,推动装备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等重点产业承接发展,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

2. 软环境优势

中西部地区持续改善软环境,以更好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一方面,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坚持用改革的手段,持续梳理企业投资兴业的堵点和难点,对标先进水平,持续加大 “放管服” 改革力度。例如,河南三门峡示范区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行 “最多跑一次”“多证合一”“证照分离” 等改革,制定涵盖企业开办、工程技术项目审批、政务审批等方面的企业服务包,政务服务效率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强化公共服务支撑,发展跨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完善公共信息、公共试验、公共检测、技术创新等服务平台。同时,应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不得采取硬性指标等形式招商引资,避免盲目投资和恶性竞争。

3. 人才优势

中西部地区重视人才培养,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供人才支撑。一是不断激发年轻人创新创业活力,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使用、激励和服务保障机制,积极为高层次人才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二是推动人才合理流动,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吸引东部沿海地区人才落户。例如,西安等许多地方推出了力度很大的招才引智措施,反映出这些地方对人才的渴望,并在采取积极措施。中西部地区要不断提升劳动力素质,为产业转移后的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三、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成功案例

 

1. 重庆

山城崛起,成为西部经济重要中心,吸引大量制造业和服务业,形成以汽车产业为中心的产业集群。重庆作为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近年来在《重庆市加速推进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 年)》的推动下,努力建设内陆现代服务业发展先行区。2023 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主要行业增加值近 7000 亿元,占全市 GDP 比重约 23%,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42% 左右。重庆正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品牌,如金融业增加值 2591 亿元,同比增长 5.2%,占我市 GDP 的 8.6%,占全国金融业增加值的 2.57%,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步伐提速;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 1191 亿元,同比增长 9.8%,成功创建全国首个 “五型” 国家物流枢纽城市,中欧班列(成渝)稳定运行线路超 50 条,覆盖欧亚 110 个城市;工业与创意设计服务特色鲜明,建成重庆设计公园等产业园区、众创空间、孵化基地等载体 300 多个,集聚设计企业 5 万余家,从业人员 50 余万人,建成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11 家,全市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业总产值超过 2000 亿元,成为全国第五个、西部第一个设计之都。同时,第十八届重庆市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会议为重庆 “构建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的方略与举措”“高质量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建言献策,顾问们围绕重庆构建现代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共提出 90 条建议。目标到 2027 年,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超过 60%,基本形成 20 个百亿级规模、具备较强行业竞争力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培育 100 家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

2. 成都

天府之国迎来新机遇,发展高科技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成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产业基地。成都高新区作为全国领先的高科技产业聚集区之一,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表现突出。每日经济新闻指出,成都召开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大力实施 “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 行动,成都高新区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成都高新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成都高新造” 飞行汽车亮相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世界 500 强企业接连宣布增资扩产,生物医药企业加速 “出海”。同时,成都高新区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方面多领域开花,引领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以高端电力装备为主导,航空航天装备、高端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等领域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此外,成都还发布了《成都市鼓励外资研发中心设立和发展暂行办法》,成为全国首个出台外资研发中心专项支持政策的副省级城市,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吸引外国投资者在成都设立研发中心。成都高科技高成长 20 强企业发布,入围企业主要分布在软件、生命科学、互联网和高端装备行业,与成都市规划的重点产业集群相呼应,成都生命科学产业集群优势日趋凸显。

3. 西安

老城市焕发新活力,在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等领域有新机会,古老城墙下现代化工厂林立。西安高新区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方面强势 “出圈”,自秦创原建设以来,加快高端装备补链成群步伐,聚集行业地位领先的龙头企业,打造出一批创新平台,形成了高端电力装备主导,航空航天装备、高端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等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在高端电力装备领域,形成了 “关键零部件 — 特高压成套装备 — 特高压全套解决方案与技术服务” 的输变电装备全产业链;在航空航天装备领域具有较强的研发制造能力,形成了以低空卫星、导航定位、对地遥感、通信中继等为关键产品的发展格局;在高端工程装备领域基础实力雄厚,形成了能量转换装备、工程装备、基础制造装备、成套专用装备等为主的产品布局;在轨道交通装备领域聚集了知名企业,形成了核心产品,落地了多个项目;在智能制造装备领域深耕数控机床、机器人、无人机、增材制造等重点领域,吸引 3D 打印相关企业聚集,形成了新材料产业园集聚区。同时,西安高新区以 “双链” 融合为主线,不断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高端电力、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均已形成关键核心技术储备。

4. 郑州

中原大地新明珠,交通便利,制造业、物流业蒸蒸日上,成为重要的产业发展基地。郑州市依托区位、交通、政策优势,深度融入 “一带一路”,加快建设 “空中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网上丝绸之路”,无缝衔接 “海上丝绸之路”,现代化国际立体交通枢纽地位持续强化。郑州市加快完善现代化物流业体系,完善 “五型” 国家物流枢纽功能,构建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强化内培外引提升物流市场主体实力,吸引上下游优质企业落户郑州。同时,郑州市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加快郑州都市圈建设步伐,推动制造业和物流业深度融合,加强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与国家物流枢纽、物流园区等设施布局衔接、联动发展,促进物流供需规模化对接。此外,郑州打造 “空中丝绸之路” 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创新推动制造业和物流业融合发展,依托枢纽打造资源要素组织中心,通过 “产业布局 + 组织创新” 深化物流业和制造业管理融合;加快优势产业生产性服务平台建设,加快现代物流和先进制造业技术与市场高效融合,培育发展创新融合新业态新模式。

5. 武汉

长江边上大城市更繁华,汽车制造、光电子产业发展良好,地理位置优越,核心地位凸显。暂未有特定的详细写作素材对应此部分,可从武汉的交通枢纽地位、产业发展基础、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阐述,如武汉地处长江中游,是中部地区的核心城市,拥有发达的水陆空交通网络,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汽车制造产业在武汉具有重要地位,众多知名汽车企业在此布局,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光电子产业作为武汉的优势产业,在技术创新和产业规模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为武汉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同时,武汉在科技创新方面不断投入,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企业,为产业升级和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利用平台促进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措施

 

1. 强化规划引导

明确产业发展主方向,统筹规划园区布局,发挥区位优势,打造专业化、特色化园区,培植高新技术产业。中西部地区应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对园区进行科学规划。例如,结合园区现有产业特点和发展现状,按照产业类别和关联分区布局,围绕同一产业形成产业链和集聚效应。发挥工业园的区位、交通等优势,实现产业逐步向园区集中,向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以特色增强集聚效应,提升园区形象,打造成重要的工业基地。按照效益优先和打造比较优势的原则,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壮大特色产业,着力培植高新技术产业。

2. 创新管理机制

实行手续办理 “一站式” 服务和园内企业 “保姆式” 服务,园区开发实行 “公司化” 运作,构建良好发展环境。对企业入园实行手续办理 “一站式” 服务,赋予工业园管委会相应管理权限,统筹协调园区开发建设、招商引资等事宜。优化发展环境,在园区设立工商、环保等职能部门分支机构或派人进园区办公,推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对园内企业实行 “保姆式” 服务,组建企业服务中心,跟踪市场行情、国家产业政策等信息,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和智力支持。园区开发实行 “公司化” 运作,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开发公司,负责工业园整体建设和经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承载能力,加强规范化管理和政策引导,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

3. 培育产业龙头

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引领产业集聚发展,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提升品牌档次和竞争力。一方面,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衍生或吸引相关企业集聚,增强竞争优势。发挥主导企业的集聚带动效应,吸引大企业、大集团,发挥其辐射、示范等作用。加强产业协作,延长产业链,帮助协作配套企业做好与龙头企业的衔接工作。另一方面,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重点扶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名牌产品企业,争创国际、国家名牌,提升品牌档次。鼓励名牌产品企业扩大品牌经营规模,促进多层次、全方位联合协作,共同推进产业发展。

4. 实施资源整合

整合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实现资源互补,引强入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技改创新,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对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整合,实现资源互补,提高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引强入新,采取全员招商与专业招商相结合等方式吸引外资落户工业园,引进更多企业和项目。加强技改创新,落实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等扶持办法,推进现有入园企业技术改造,形成一批技术装备先进、工艺流程先进、产品附加值高的规模企业群。

5. 拓宽招商渠道

与专业招商机构合作,完善招商形式,吸引更多项目考察和落地。拓宽承接产业转移的渠道,在完善原有招商形式的基础上,重点搞好全员招商与专业招商相结合、园区招商与产业招商相结合、节会招商与日常招商相结合等新形式。尽快与专业招商机构达成合作协议,利用其平台资源优势和高效对接运作模式,吸引更多项目实际考察和落地。

五、引导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政策措施

 

1. 国家政策支持

国务院高度重视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其一,营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 “硬环境” 和 “软环境”。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薄弱环节的投资力度,加快改善交通、信息、能源等基础设施。强化财税、金融等服务,做好人才开发和产业配套,为产业转移创造有利条件。其二,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注重政策引导。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创新升级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组装产能向中西部转移。结合 “一带一路” 和长江经济带等建设,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其三,发挥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强化资源型产业布局导向。有序推进西部煤炭和现代煤化工、西南水电、北方风电、沿海造船等基地建设。同时,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除热电联产外禁止新建燃煤发电等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其四,深化产业国际合作。在西部地区建设向西开放产业平台,支持优势企业到境外开拓市场,提升中西部地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其五,实施差别化区域产业政策。切实保护环境,节约集约用地用水,通过产业转移和布局优化促进中国经济提质升级、行稳致远。

2. 地方政策响应

各省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纷纷出台配套政策,推动产业转移。广东省出台《支持企业 “走出去” 发展的若干措施》,结合产业发展布局,瞄准欧洲有机化工、汽车及其零部件、电气和机械设备等重点领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 “走出去” 信息库,完善跨境并购信息源,鼓励支持企业 “走出去” 跨境并购,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做好跨境并购保障。同时,广东省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按照 “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合作共赢” 的原则,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更好承接国内外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产业有序转移。目前,广东省正陆续出台 14 个省级配套文件和 15 个地市承接产业转移的实施方案,推动产业有序转移 “1+14+15” 的政策体系即将成型。

四川和重庆出台 “产业承接计划”。以四川为例,作为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国家高度重视其发展,不断赋予新的战略定位和时代重任。四川在新能源、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交通网络日益完善,作为西部地区的物流枢纽,能够高效连接国内外市场。此外,四川省经济合作局探索川渝协同招商,携手重庆方面共同推动国家层面建立承接发达国家和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制办法、支持政策,开展互补招商,联合重庆组团开展宣传推介和投资促进活动,共同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协同推动从国家层面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的机制办法、支持政策和发展资金。

六、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挑战

 

1. 交通和产业配套不足

中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这给企业的生产和物流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相比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的铁路网密度较低,十多年来虽然国家加大了建设力度,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中西部地区大多未能在传统基建的基础上,与网络信息时代的 “新基建” 结合起来,如西部十二省(区市)的新基建竞争力指数,只有四川和贵州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产业配套体系薄弱也是中西部地区面临的问题。很多产业链条并不完整,缺乏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中西部地区的产业优势相对集中在上游的原材料领域,加工制造的终端产品较少,本地配套企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较弱。例如某县引进的装备制造企业,因无法在当地找到配套产业,不得不跨省采购零部件,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采购、销售成本,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

2. 企业转移意愿不足

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中西部在基础设施、配套产业、人才储备等方面存在差距,企业担心 “招工难”、“配套难”、“物流难” 等问题。

中西部地区的营商环境评价排名普遍比较靠后,企业税负偏高、信息孤岛问题突出、公共服务相对落后。比如,中西部某城市的社会养老、失业、工伤、医疗保险的企业缴费比例高于广东。虽然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已成为普遍共识,但如果不能实现信息共享,往往会导致审批程序复杂、周期拉长。此外,各地在营商便利化制度的执行和持续实施方面,还缺乏规范化、法治化保障,这些都会间接抬升企业在当地的经营成本,降低企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意愿。

中西部地区交通物流不畅,国内商品物流以公路和铁路运输为主,纺织服装产品大部分采用公路运输,其低附加值的商品属性往往难以承受长距离公路运输产生的高额物流成本。尽管一些地区给予运费补贴,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物流负担过重的难题。对比中国与美国的物流运输系统,内河航运不发达是制约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障碍。

中西部地区生产要素优势逐渐弱化,再加上物流成本高、融资难、人才短缺、用地指标紧缺等问题,导致企业到中西部投资发展的意愿降低。部分企业反映,中西部的劳动生产率只有东部的 70%,企业综合成本偏高。

3.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

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避免走 “先污染、后治理” 的老路,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目前在东部沿海地区腾笼换鸟的推力下,东部向西部产业转移有不断加强的趋势。但落后产能、淘汰产能、“两高一低” 的企业或项目进入,对当地的经济和税收贡献有限,却对生态环境、安全生产造成了威胁。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要综合考虑、慎重选择,必须坚持贯彻 “两山理论”,考虑到西部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利用中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引进符合当地特色、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产业和项目。

4. 区域发展差异

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之间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要避免 “一哄而上”,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引导产业合理布局。

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缺乏产业对接的战略引导,大多保守等待、办法不多,招商引资与承接产业转移不重视产业对接的前期研究和引导,缺少在比较优势基础上区域发展战略与产业规划指导下的产业对接,致使产业有效转移和成功率不高,外来企业根植性与竞争优势不明显。

中西部地区应根据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制定差异化的发展战略。比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清洁能源的地区,可以重点承接发展资源精深加工、清洁能源等产业,同时建设区域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生产要素丰富、劳动力优势明显、市场潜力巨大的地区,可以建设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

七、未来展望

 

产业转移是中西部崛起的新机遇,未来中西部地区将继续成为产业转移的重点方向,不仅包括传统制造业,还将涵盖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

从当前趋势来看,国家明确要求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这一决策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战略考量。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加剧,中国需要增强自身经济韧性,降低对外依赖。产业转移可以将制造业布局到中西部地区,构建起更加安全、稳定、可持续的经济体系。同时,中西部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基础日益雄厚,发展潜力逐渐显现。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如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从财税、金融、投资、土地等方面给予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必要的政策支持。

在未来,国家将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一方面,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网络建设。中西部地区虽然近年来交通基础设施得到大幅改善,但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仍有差距。国家将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交通可达性,降低物流成本。另一方面,优化产业政策,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有序转移。同时,国家将在中西部地区优先增设一批综合保税区,提升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吸引更多外资企业投资中西部。

中西部地区也需加强自身建设,提升产业配套能力。首先,要完善产业配套体系,鼓励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中西部地区应加大对产业配套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本地配套企业的技术水平,降低企业的采购、销售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其次,要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产业附加值。中西部地区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吸引高端人才,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最后,要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服务水平。中西部地区应加强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提供 “保姆式” 服务,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中西部。

共同推动中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是国家的战略目标,也是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机遇。中西部地区应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强自身建设,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相信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中西部地区的共同努力下,中西部地区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曰天曰地
我要到哪里去↔️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假如有一天全人类不存在,怎么证明人类存在过。AI怎么考古?会怎么考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