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四光其人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曾任地质部部长,也是国内地质力学学派的开拓者。他在新中国地质领域一穷二白之时,一手创建了新中国地质力学,是新中国地质工作的领袖之一。
李四光出生于 1889 年 10 月 26 日,湖北黄冈人,蒙古族。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早年,李四光以优异成绩考入武昌高等小学堂,并在那里改名为李四光。1904 年,他官费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宏文学院普通科学习,后结识宋教仁、马君武等近代民主革命家,开始走上革命道路,并加入中国同盟会。1907 年,李四光入大阪高等工业学校船用机关科,学习造船机械,1910 年毕业。
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李四光出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长。但不久后,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李四光愤然辞去实业司司长职务。1913 年,他远渡重洋,去英国留学,先学采矿,后改学地质。1919 年毕业,被授予硕士学位。1920 年,李四光回国,在北京大学地质系任教授、系主任,同时还担任过北京大学评议会的评议员和理学院的庶务主任。
1922 年,李四光同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等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地质学会,并被选为第一届的副会长。1928 年以后,他长期担任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同年,他被任命为武汉大学建设筹备委员会委员长,为新校舍选址珞珈山。1929 年,新校舍落成,李四光实现了在有山有水的地方办一所现代化大学的愿望。
1931 年,李四光被英国伯明翰大学授予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32 年,任中央大学代理校长。1934 年到 1936 年期间,他先后在英国伦敦、剑桥、伯明翰等八所大学讲授《中国地质学》,受到英国学术界的欢迎赞誉。
1937 年,李四光任中央大学理学院地质系名誉教授,同年率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迁广西桂林。1944 年,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经贵阳迁往重庆。1944 至 1946 年,任重庆大学教授,并在重庆大学开设全国第一个石油专业。
1948 年,李四光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并接受挪威奥斯陆大学授予的哲学博士学位。1949 年初,他数次给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的许杰等人写信,支持他们坚守南京,反对搬迁广州。同年,他接到周恩来总理的信后,满怀希望地准备着国家的召唤。
1949 年 9 月,李四光被提名全国政协委员,10 月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50 年 5 月,李四光回国,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同年,他提出成立 “一会、二所、一局”,即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矿产地质勘探局,为新中国地质工作奠定了基础。
李四光的一生,为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创立了地质力学,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还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 “地质力学” 和 “构造体系” 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他的成就和精神,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二、邢台地震后的专注
邢台大地震带来巨大损失,李四光深感地震灾害的严重危害,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几乎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地震的预测、预报研究工作。
(一)对河北河间、沧州的预测
邢台地震之后,李四光提出要密切注意河北河间、沧州一带地震危险性。他凭借着丰富的地质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判断这一区域存在发生地震的可能。1967 年河北河间大城果然发生了 6.3 级地震,验证了李四光的判断。这一成功预测并非偶然,而是他对地质构造深入研究的结果。
(二)对云南通海的预测
1969 年年底,李四光指出云南通海具有发生地震的危险性。他通过对该地区地质构造的分析,结合历史地震活动情况,做出了这一判断。1970 年 1 月 5 日,通海爆发了 7.7 级地震,再次证明了李四光在地震预测方面的卓越能力。
(三)对唐山的遗憾
上世纪 60 年代末,李四光在唐山、滦县一带进行地质勘查时提出华北地区地震依然存在,必须密切防范。他深知这一地区的地质构造复杂,地震风险较高。但因各种原因未被重视,直到 1976 年唐山发生 7.8 级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一事件成为李四光一生的遗憾,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地震预测的重要性。
三、李四光的地震预言区域
李四光老先生通过对中国境内地质运动总结,提出带有预测性的建议,大致为以下四个地区可能出现大地震或频繁地震。
(一)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
该区域地质特点复杂,处于板块交界地带,地质活动较为频繁。台湾位于欧亚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交界之处,福建沿海也受到板块运动的影响。这里地壳运动活跃,容易引发地震。由于板块的相互挤压和碰撞,导致该区域的地质构造不稳定,地震风险较高。历史上,这一地区也发生过多次较大规模的地震,如台湾的集集大地震等。这些地震的发生进一步证明了该区域的地震风险。
(二)华北的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
从历史地震来看,这一区域的地震风险不容小觑。例如,1976 年的唐山大地震就给这一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太行山沿线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处于多个板块的交界处附近,地壳运动较为活跃。京津唐地区作为我国的重要经济区域,人口密集,建筑物众多,一旦发生地震,后果不堪设想。历史上的多次地震表明,这一区域的地震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周期性。同时,该区域的地质构造也决定了其容易受到地震的影响。
(三)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
该区域的地质构造独特,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其边缘地区地质活动频繁。四川、云南两省西部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受到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的影响,地壳运动剧烈。这里的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带众多,如龙门山断裂带等。这些断裂带的活动是引发地震的主要原因之一。历史上,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发生过多次强烈地震,如 2008 年的汶川大地震、2014 年的鲁甸地震等,这些地震都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四)西部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这一区域的地震活动情况较为复杂。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甘肃和宁夏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受到板块运动的影响,也容易发生地震。该区域的地质构造特点决定了其潜在的地震风险较高。历史上,新疆、甘肃和宁夏都发生过多次较大规模的地震,如 1902 年新疆阿图什地震、1927 年甘肃古浪地震等。这些地震的发生表明,这一区域的地震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周期性。同时,该区域的地质构造也决定了其容易受到地震的影响。
四、预言的准确性与争议
关于李四光预言的讨论,有人认为其准确,也有人指出这只是对地震带的预测,并非特定地方。同时,对于未发生地震的区域,人们充满疑问和担忧。
实际上,经过多方查证,李四光生前从未有过所谓 “四大地震区域” 的预言,这一说法纯属谣传。李四光先生基于历史地震资料和地质构造特点等,指出过我国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地震带,并对这些地区的地震大趋势作出了较为准确的判断,这些资料在《李四光全集》中有系统反映。但这并不是通常理解的地震预测预报。
地震预测在全世界都是个难题,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虽然李四光先生在地震趋势判断方面有一定的贡献,但不能将其对地震带的趋势判断误解为对特定地方的地震预言。对于那些未发生地震的区域,我们不能过分担忧和恐慌,而应该以科学的态度看待地震现象,加强地震监测和研究,提高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五、关注抗震逃生知识
与其将过多的精力放在猜测李四光预言的四个地震地方到底会不会发生地震,不如把关注点转移到抗震逃生知识上来。地震是一种难以准确预测的自然灾害,即使我们对可能发生地震的区域有一定的了解,但具体的时间和强度仍然难以确定。
在面对地震时,了解抗震逃生知识至关重要。首先,要熟悉地震发生时的应急措施。例如,在室内时应迅速躲到坚固的家具下、墙角等相对安全的地方,远离窗户和易掉落的物品。如果在室外,应远离建筑物、电线杆等可能倒塌的物体,选择空旷的地方躲避。
其次,要学会正确的逃生方法。当地震发生后,如果身处建筑物内,不要惊慌乱跑,要按照疏散指示有序撤离。在逃生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乘坐电梯,以免因停电被困。如果被困在废墟中,要保持冷静,尽量保存体力,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此外,家庭和学校等场所也应该做好抗震准备。家庭可以准备一些应急物资,如食品、水、药品、手电筒等,以便在地震发生后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学校要定期组织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师生的应急反应能力和逃生技能。
总之,虽然我们无法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但通过掌握抗震逃生知识,我们可以在地震发生时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