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足类动物(如乌贼)利用其独特的喷气推进机制在水中快速移动和躲避捕食者。这种机制通过外套膜的肌肉收缩来实现,外套膜中的水被快速挤压,通过虹吸管喷射而出。虹吸管是一个灵活的管状结构,可以调节喷射方向,从而精准控制运动的路径和速度。在受到威胁时,乌贼还会通过虹吸管喷出墨汁,形成一个扩散的墨云,用来迷惑捕食者并掩护自己逃脱。这种喷气推进既高效又灵活,是头足类动物适应海洋环境的重要生存策略
受头足类动物喷射系统的启发,麻省理工学院Giovanni Traverso团队联合诺和诺德公司的S. T. Buckley开发了一种微型喷射给药系统,可以向组织发射轴向和径向喷射液体,适用于胃肠道的管状和球状结构。不仅如此,这些系统还可分为可连接设备和可吞服设备两种形式,既能用于内窥镜手术,也方便患者自行服药。作者的研究确定了适用于胃肠道不同部位的最佳压力和喷嘴尺寸,并将微型喷射技术应用于多种设备,使其能够覆盖胃肠道的各个解剖部位。这些系统已在大型动物模型中成功输送大分子药物,包括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以及小干扰RNA(siRNA),药物暴露水平与皮下注射相当。这项研究为胃肠道给药的喷射设计参数提供了关键见解,大幅拓展了未来内窥镜及可吞服药物输送装置的可能性。相关成果以“Cephalopod-inspired jetting devices for gastrointestinal drug delivery”为题发表在《Nature》上。
图 1:用于胃肠道器官无针药物输送的轴向和径向 MiDe 喷射概念
离体组织喷射实验
作者通过体外实验详细表征了喷射装置的性能(如喷射周期、力、功率和压力系数),并在此基础上使用雌性约克夏猪的面颊、食道、胃、空肠、结肠和直肠组织样本开展了一系列离体喷射研究,以确定实现粘膜下注射的阈值条件。在实验中,喷嘴直径固定为257 µm,输入压力范围为2.9至55.4 bar(校正后平均安瓿压力),使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技术对注射含造影剂和绿色染料溶液的结果进行分析。特别地,作者对空肠和胃组织进行了额外研究,因为它们是概念验证原型设备的目标器官。图2a展示了在空肠组织中形成的储库的高速成像,图2b提供了胃和空肠组织染料分布的组织学图像。实验显示,“腔内”注射仅渗透表层,“粘膜下”注射主要集中于粘膜下层,而“腹膜内”注射则渗透至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但未穿透整个组织厚度。这些结果为后续优化和实际应用提供了关键参考。
图 2:射流动力学和组织学特征揭示了丸剂穿过粘膜屏障的位置
研究显示,作者对六种胃肠组织的粘膜下注射进行了显微 CT 扫描(图 3a),并引入了“体积输送效率”(VDE)来量化注射效果,VDE定义为组织内保留的液体体积与从安瓿中排出的液体体积的比值。通过对空肠和胃组织的三维VDE研究(图3b、c),作者发现喷射功率与VDE呈正相关,即更高的喷射功率会提高液体输送效率。实验还探索了喷嘴直径、输入压力、喷嘴与组织表面的间距和入射角的影响:当间距达到5mm时,VDE平均下降约20%;当入射角达到67.5°时,VDE平均下降约40%。这一结果表明,喷射器无需与组织表面直接接触即可实现高效输送,相比传统实心针或皮下注射针,这种非接触操作在胃肠道环境中具有显著优势,因为胃肠道中难以保证与粘膜的紧密接触。
图 3:液体射流输送到多个胃肠道位置后的离体组织特征
体内研究
研究使用自主开发的内窥镜装置 MiDe 系统在大型动物模型中实现了胰岛素和其他大分子药物的高效输送。通过不同压力条件下的小肠和胃注射研究(图 4a–e),发现注射压力与药物生物利用度之间呈正相关,胰岛素类似物的生物利用度最高达到 90%,而长效无活性 GLP1 类似物的生物利用度为 67%。此外,使用 MiDeAxEndo 注射 21-kDa siRNA 也取得了 82%的高生物利用度(图 4d)。基于这些结果,团队开发了自主注射设备 MiDeRadAuto 和 MiDeAxAuto,验证了其在大动物体内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两种设备分别在空肠和胃中进行注射,胰岛素类似物的生物利用度达到 31% (s.d. 21) 和 23% (s.d. 4)(图 4e、g、j)。设备在胃肠道的安全通过情况通过 X 射线成像和荧光跟踪进行了全面监测,所有设备均安全通过且未引发不良事件。同时,团队进一步验证了 pH 敏感胶囊的应用,通过追踪设备的精确激活位置,确保其成功靶向小肠并安全排出胃肠道。这些研究结果不仅证明了 MiDe 系统在药物递送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展示了其在精准治疗中的潜力。
图 4:使用概念验证喷射装置进行体内测试
小结
本文开发了一系列 MiDe 系统,这些无针喷射装置可以在胃肠道内精准递送大分子药物,并显著提高生物利用度,相较传统口服方法有数量级提升。优化的 MiDeAxEndo 系统在特定压力条件下实现了 31% 和 27% 的胰岛素生物利用度,自主设备 MiDeRadAuto 和 MiDeAxAuto 分别达到了 68% 和 16%,展示了其在不同注射条件下的潜力。通过调整喷嘴角度和压力等参数,作者验证了喷射条件对药物输送效率的关键影响。实验还表明,这些装置不仅能递送胰岛素、GLP1 类似物和 siRNA,还可能支持更大分子量药物的吸收。未来开发将聚焦设备的小型化、多剂量设计和制造优化,同时探索其他治疗剂的体内测试,以应对不同患者的解剖和生理差异。这些设备以减少药物总用量为目标,为生物制剂的胃肠道口服递送提供了一种创新方案,为实现无针化、安全、精准的药物递送开辟了新方向。
加微信交流群/商务/媒体合作/转载授权,扫下方二维码
药物递送技术文献共享QQ群,扫下方二维码
本公众号长期征稿: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