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东明 | 邂逅酒苔

民生   2024-11-12 07:31   福建  

四川古蔺,郎酒地宝洞酒坛上的“酒苔”。

摄影/Phil

酒苔,是我在古蔺二郎镇天宝洞里遇见的。是我人生第一次听见有人这样称呼,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遇见,与我们经常见到的苔藓大不一样。

我们常见的苔藓,生长在路边,石头上,墙角缝,也长在森林里,溪水边,有一定阳光又潮湿的环境里。虽然绿油油,但人们总是忽略它。因它总生长在人们的脚下,没有艳丽的花朵,没有茂盛的枝丫,落下渺小和卑微在世俗的人们心中,仅仅在袁枚《苔》诗中闪耀着光芒。我们在这里遇见的酒苔也是苔,可以说是苔藓中的一种吧, 但人们却另眼相待,奉为珍品。


小暑那天,东西流向的赤水河,赤色的波浪拍打着丹霞地貌的岸边,波光粼粼,滚滚而去。丹霞地貌河谷升起霞光,像紫烟升腾,使人振奋昂扬。河风没有忘记给风尘仆仆的客人送上微微凉意,洗尘接风,顿时人们在炎炎夏日里感到了一抹清凉般的无限惬意。


刚刚入职一年半的小刘是我们参观郎酒庄园一行的导游,长得清秀帅气。跟随小刘,我们鱼贯而入,进入了赤水河左岸古蔺二郎镇山上的天宝洞。洞中光线微弱,只见硕大的陶瓷土罐一排排列阵其中,罐中装的是20年以上或者50年以上的老酒,每罐1吨重。陶罐的外表覆盖着一层物质,小刘告诉我们说:“这是酒苔,酒苔里含有400余种微生物,它们是酒呼吸的产物。且不能破坏它。”肉眼可见霜花色,小刘用电光一照,立刻是绿油油的一层,真是苔藓的模样,显得脆弱但又顽强,让我内心一震。酒呼吸生出苔藓,苔藓用微生物反哺生成佳酿,生命就这样因有呼吸而生长、繁荣!


上世纪60年代末,国营郎酒厂的会计上山为患病的妻子采中草药,偶然发现此洞并报告厂里,厂里为扩大生产规模将此洞作为藏酒的地方。洞里没有寒气逼人,没有水滴滴落的嗒哒声,没有呼吸不畅,相反是恒温恒湿,风清气爽。洞中有一个洞44余米深,直通下方地宝洞的尾部,将手伸向洞口,有一股气流轻轻抚摸着手心,因具有调节天、地宝洞空气交流的神奇功效,故而有了一个富有哲理的名字“天地相通”,好像时光就是在这个洞里来回穿梭。天宝洞尾部向上还有一个小洞,据勘测还连接着更大更深更远的洞,为了尊重自然,没有进行开发,保持了原状。酒苔与陶罐里的老酒就生长在这样的自然环境里,已经生长了50多年了。酒苔与老酒相互依存,相互吐纳,相互融合。酒苔与老酒一起采集天地的精气,凝聚时间的洗礼,折叠时间的陈香,涵养出时间的味道。满洞的馥郁芬香,流淌在时间味道的长河中,仿佛泛起道法自然的霞光。置身洞中,与酒苔、老酒、天地共呼吸,浮躁、烦恼顿时消散,仿佛拽着时间,走得很慢很慢,宁静致远!


酒苔不是偶然所得,它源于郎酒酱香的“生、长、养、藏”的生长历程中,即“生在赤水河、长在天宝峰、养在陶坛库、藏在天宝洞。”它不仅是藏身于洞里堆积时间过程中结出的硕果,它好比是生命孕育诞生成长的匠心路程,远远超过“十月怀胎”。心正自然美,德正自然宽。郎酒人在“正心正德,敬畏自然,崇尚科学,酿好酒”中坚定地选择陶罐藏酒,得以让酒苔横空出世,蕴藏丰富的微生物,好像罐内罐外看不见的生命在跳跃,在奔腾,惊艳四方、魅力四射,成为珍品。


参观活动中,最不可抗拒的是勾兑酱酒的研学活动,它是见证酒苔与老酒神奇的迷人活动。调酒大师秀丽的脸庞泛着红润,清澈的眼睛透射出智慧的光芒。一壶基酒,三小瓶不同年份曾经与酒苔共生的老酒,还有空着的量杯,摆在面前。调酒大师熟练地引领、示范,不同比例的老酒滴入基酒,微生物的神奇魔法上演,一杯杯微黄的酒呈现出琥珀色,慢慢入口,缓缓入喉,性烈味辣消失得无影无踪,花香陈香满口四溢,醇厚味甘,仿佛端午制曲重阳下沙的古法,天宝峰日晒夜露、驯化野性、淬火祛烧,陶坛库凝神静养、陈华生香,天宝洞闭关修炼、经年老熟,一起汇聚的匠心,汇聚的天地仁和,只为了此刻化身成了时间的味道——纯洁的液体黄金,在身体流动,在心灵流动!


酒苔是有故事的酒苔,有波澜壮阔动人心魄的故事。老厂长王俊昌那首《郎酒复产总理关怀》诗中说:“二郎滩头泉水清,郎酒复产出神品,双手举杯遥向北,不忘总理关怀情。”道出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对郎酒的关心,道出了郎酒的红色基因,道出了让人们过人好日子的赤子之心。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时,二郎镇百姓用郎酒慰问红军,给伤员治伤。当年,周恩来总理就记住了郎酒这个名字。但1950年,郎酒停产了。1956年,中央在成都召开恢复全国名优特产品会,周恩来总理在会上说:“四川还有个郎酒嘛,解放前就很有名,要尽快恢复生产。”1970年左右,装满老酒的陶罐进入天宝洞地宝洞,酒苔也随之应运而生,与老酒共生共荣。可以说是酒苔与历史的事件结了缘,与赤子之心结了缘,获得了新生,留下独特的记忆。此刻,千里寻香,千里识香,仿佛酒苔与老酒里闪烁的那份红色基因,那份赤子之心才是那时间味道里,传承得最深厚最纯洁最悠久的佳酿与珍品!


2024713


- 关于我们 -

行脚成都所刊发文章,署名者版权归作者所有,投稿行脚成都,默认原创首发。未有署名者,系行脚成都编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小红书 @行脚成都

今日头条@行脚成都

百家号@行脚成都


天府文化  成都记忆
  赐稿邮箱 20801640@qq.com

行脚成都
到成都街头走走看看,体验并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