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公开课 | 蔡崇达:作家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科研人员

文化   2024-12-29 09:03   天津  


2024年11月8日下午,著名作家蔡崇达受邀至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作家公开课”,与众多文学爱好者分享了他的文学创作经验。他以“作家是干什么的”为主题,与师生们共同探讨了作家的本质以及工业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文学尤其是小说的发展方向,试图从人的本质需求和写作的根本职责的关系入手,探索当下小说表达言说的意义和可能。

本次讲座由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周菲菲主持,《小说月报》执行主编徐福伟参与对谈。国内外多所高校的师生、各地作家与众多文学爱好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与了课程。

讲座伊始,周菲菲老师介绍了蔡崇达老师的代表作品与创作成就。蔡崇达是著名的青年作家,曾任《中国新闻周刊》执行主编,代表作品有“故乡三部曲”——非虚构作品集《皮囊》、长篇小说《命运》、中短篇小说集《草民》,以及长篇小说《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等。他的作品被翻译成英语、俄罗斯语、葡萄牙语、韩语等语种,在十几个国家、地区发行,至今发行逾600万册,深受中外读者喜爱。

蔡崇达老师首先描述了小说在现时代遭遇到的挑战。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当下,网络传播的便利和自媒体行业的兴起使得原本陌生的他人生活和世界变得直接可见,曾经关于“陌生的远方”的一切,如今似乎近在咫尺,手指滑动短视频即可获知,似乎不必再通过耐心阅读文学作品。那么,小说是否仍然是人心所需?蔡崇达老师认为,答案是肯定的。时下的生活方式触及到了文学的根本,迫使文学去思考自身存在的意义,迫使作家去追问“作家到底是干什么的”这个核心问题。当小说不再承担描述现实存在的远方这一任务,它就要更加深入到人性本身的命题中去,不断地去探寻人性深处终不可抵达的泉眼,去一次次重建把人心联结在一起的精神秩序。这是人心所需,也是人心所向。文学本质上是人类探索精神世界的高精尖事业,作家则是精神自我探索的“科研人员”。

进而,蔡崇达老师从分析明清小说入手,结合自己的小说创作,详细阐述了这一观点。蔡老师认为,传统明清小说的他者故事之所以有巨大的吸引力,是因为当时人无法接触遥远的“外部世界”。在那个人们无法远行的时代,知识的流动就成为一种特权,而小说可以讲述遥远的世界的故事,能满足人们内心的需求,让心灵有栖息之地。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物质世界快速发展并迅速走向发达,而物质产品是精神实体化的结果,人是世界发展的动力,所以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追问必然永不停歇,人对自我的抵达亦永无尽头。就像宇航员需要去探索无边无际的宇宙,作家要探索的是内心世界的各个角落。蔡老师随后引用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关于“自我”“本我”“超我”的概念阐述了文学事业的发展方向,他认为,作家对外,要认识世界,理解世界,超越世界;而对内,则要找到自我,理解本我,最后达到超我。

随后,蔡崇达老师向大家讲述了他的“故乡三部曲”的文学际遇,分析了这些作品受到争议的原因。其中,文体的问题是焦点之一。大量散文性和诗性的表达,使得这些小说作品在文体归属上难以被确认,对文体要求明确的读者不满于这种跨越和模糊性。对于此,蔡崇达老师详细诉说了自己小说创作背后的精神世界,认为小说为谋求精神内在探索之故,可以打破传统的文体或结构的限制。作家为了能够抵达人类情感的更深处,就需要深入越来越深邃、复杂的命题,而精神地貌越来越多元,就需要借助多元的表达工具。文体的产生,是文学探索自然的结果,深刻的命题在文学表达中会自然地寻找到它自己的出路,这一过程本身因其自然性和必然性,也一定是开放性的,从这一意义上说,文体界限的崩塌是理所应当的。

周菲菲老师总结了这次讲座,并与同学们分享了关于文学中的“复魅”现象的思考。现代以来的工具理性至上导致了价值理性缺失,过度祛魅损伤了人对精神价值的追求,而文学中的“复魅”并不是退回到落后的迷信中去,而是展现了“精神世界的科研人员”对价值理性的回归,这是一个在更高的基础上反思和重建人性价值结构的努力。两位老师一同鼓励同学们深入观察生活、深入人类内心,去感受人类这个群体的喜怒哀乐,与众多活生生的个体建立真诚的联结,正如《草根》中所言:“台风来了,所有草被连根拔起,但是没有一棵草是孤独的。”


《小说月报》执行主编徐福伟老师出席了本次讲座,并与蔡崇达老师同台对谈。徐福伟老师向同学们描述了他眼中的蔡老师,从专业编辑的角度为大家了解读了蔡老师的作品。两位老师的精彩对谈向大家呈现出了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台前”和“幕后”,正是编辑和作家的惺惺相惜和切磋琢磨成就了作品,台前的作家和幕后的编辑是文学事业的同路人,是相互支撑的友伴。

在问答环节,线上线下听众们踊跃提问,与蔡崇达和徐福伟老师就文学作品的同质化、文学探索的路径选择、精神秩序重建的可能以及作家与编辑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蔡老师结合自己创作《草民》的经验,进一步提出作家要先精英化后“草民化”的观点。写作不是为了炫耀自我的感受力,而是为了抵达并照亮精神世界的角落,作家应通往共通的精神世界,点亮晦暗不明的角落,照亮本是黑暗的地方;而抵达地越深、照亮地越多,大家就越会去欣赏与感受,文学产业也越会蓬勃生长。徐老师也指出,一个好故事的核心就在于能打动人心,能在情感上与他人相通,情感才是小说创作的灵魂。两位老师详尽而亲切的解答深具启发性,听众们受益匪浅。

本学期中国作家公开课将继续与《小说月报》合作,邀请中国当代有影响力的作家、批评家走进课堂,与海内外、课堂内外的读者、译者展开对话,为助力中国文学“走出去”搭建活跃的交流平台,为提升我校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贡献力量。

来源: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


新浪微博小说月报

bilibili动画|小说月报

小说月报
及时荟萃小说精品,铸造中国小说阅读最阔宽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