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下午,著名作家郑军受邀至“中国作家公开课”,与众多文学爱好者分享了他的科幻文学写作经验与研究成果。他以“科学内容的文学表达”为主题,结合电影作品与书籍,讲述了科学与文学的历史演变、语言的相互影响以及科幻作品中的语言学现象,细致分析了科学与文艺之间复杂而紧密的联系。
本次讲座由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周菲菲博士主持,国内外多所高校的师生、各地作家与众多文学爱好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与了课程。
讲座伊始,周菲菲老师介绍了郑军老师的代表作品与创作成就。郑军是著名科幻文学作家、评论家,中国作协会员,中国作协科幻文学委员会委员。他的作品涵盖科幻文学、科普,科幻评论、科幻文学史、心理学等诸多方面;出版科幻长篇小说《灾难群岛》《生命之网》《神秘世界》《银河女侠》等十余部,发表中短篇科幻小说十几篇,出版《第五类接触》《科幻电影的经典场面》《科幻与心理学》《送上我的经验:科幻作家公开课》等科幻文学史和评论著作,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并得到科幻文学史专业学者的广泛认可;曾任第十八届百花文学奖科幻文学奖评委。
郑军老师首先区分了科学写作与论文写作。科学写作不同于论文写作对研究内容的注重,而是着重于传达价值观、信仰和态度,强调科学对人的心理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探索人在科学发展造就的环境中所展现的多样可能性。郑军老师以阿西莫夫和克拉克等作家的作品为例,分析了文采对科学写作的重要性:文采是科学写作的内在要求;人物与情节等文学要素的设置使得科学写作得以化用和传播最新的科研成果,也使科学写作超越一般的科普写作。
然而,科学与文学的融合却是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郑军老师从作为地理博物志的《山海经》和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文本入手,细致梳理了自古及今科学与文学关系演变的历史脉络,指出近代以前科学与文学有相互交融的特性,及至19世纪中叶科学写作获得了新的界定。郑军老师进而以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学术性写作与俄国作家齐奥尔科夫斯基的文学写作为例,通过分析人物故事背后的科学写作指征,深入讲解了科学与文学在不同阶段的融合方式。
以文学语言描述科学内容,是科幻写作面临的一大挑战。郑军老师从语言学与心理学角度对科幻作品中的语言现象加以解析,通过对比不同时代文学文本对科学内容的语言表达,描述了科学写作在产生明确的自我意识之前与之后与文学性表达的距离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时代的来临,科学语言大量渗透到日常生活和文学中,同时文学语言也因生活环境的改变而更新迭代。尽管文采的缺乏仍是科学写作的一个痛点,但业已突破前现代文学语言表达的局限;心理学的具身认知等理论与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又为科幻创作带来坚实的学理支持,从身心一体的语言表达到创造符合日常语法规则的人工语言,这些科幻创作的崭新技能内在地驱动着科学与文艺的双向奔赴。
讲座的最后,郑军老师带领大家赏析了刘慈欣、阿西莫夫等中外优秀科幻作家的系列创作,逐一呈示不同作品的风格、写作手法、语言处理和文学意蕴,充分展现了成功的科学写作所具有的艺术价值,为热爱科幻文学的听众带来了重要的阅读与写作指导,也为有志于科幻文学研究的师生打开了新面向、新思路。
周菲菲老师总结了本次讲座,并与郑军老师一起鼓励同学们大量广泛阅读经典的文本、扩展自身的科学知识容量,与此同时勇于从“幻”走到“实”、从“二维”的运思走入“三维”的实践,从更宏观的角度思考科幻作品的创作和发展,去成为人类未来生活方式的科幻文学探索者。
在问答环节,线上线下听众们踊跃发问,与郑军老师就科幻创作与个人经历的关系、科幻文学的边界、科幻作品中的人际关系以及科幻小说的影视转化等问题深入交流。郑军老师具体而详尽的解答深具启发性,听众们受益匪浅。
本学期中国作家公开课将继续与《小说月报》合作,邀请中国当代有影响力的作家、批评家走进课堂,与海内外、课堂内外的读者、译者展开对话,为助力中国文学“走出去”搭建活跃的交流平台,为提升我校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贡献力量。
来源: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
新浪微博|小说月报
bilibili动画|小说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