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地管理,顾名思义就是“谁的地盘谁做主”,“简言之,就是根据地理位置或行政划分来确定责任归属。这本是一种高效的管理方式,但在实际执行中,却逐渐变了味。
比如出现违建现象,乡镇要接受属地管理追责;有农民工在属地内的企业打工拿不到工钱,乡镇政府要担责;企业在属地施工出现安全事故,乡镇要被问责;从辖区贯穿的高速公路上发生事故,乡镇也要被问责。(推荐阅读)解密围猎干部的各种手段!
在基层干部的眼中,“属地管理”早已不再是简单的责任划分,而是演变成了“责任属地”——不得不接受并承担上级布置的任务和责任。
个别部门把一些职责范围内的、风险大的、棘手的工作,也打着下放权力的旗号,趁机下放到基层,美其名曰实行属地管理,实际上是把属地管理当作一个筐。
“属地管理”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
以乡镇为例,面临上级的考核、工作的压力,乡镇政府也是权力最小、事情最多的政府。应该说,乡镇处于行政层级的末端,县里所有部门的考核任务都往乡镇压,最早开始卷也越来越卷,不管是哪个层级的卷,最后的落脚点都在乡镇。
无论上面的政策如何变化,最终的压力总是落在基层干部的肩上。
但是在基层干部的眼里,说得好听是属地管理,本质是责任属地,它的意思是上级安排的任务,不能不接。上级推诿甩锅,自己不愿背也要背。
上级安排了一项工作,领导总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制定更严的标准,拿出更实的举措,否则就是对上级工作的不重视,举个例子,想去池塘里抓鱼,怎么抓?把和池塘里的水抽干了再去抓。
什么是上面一句话,下面跑断腿?领导的一句话或一次临时检查,领导一拍桌子下了指令,下面的员工就得像打了鸡血一样忙上忙下,就能让基层员工忙得人仰马翻,甚至需要提前排练以应对领导的问话。
签订详尽的责任状和任务书,不少人用“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这些生动的比喻,道出社区工作的现状。点击加群
社区往往变成了相关职能部门的“下级”,以致社区出现了消防员、信访员、普查员、宣传员、统计员、卫生员、计生员、安全员等一大堆头衔,几乎囊括了各级各部门的每一项职能。
基层村社区疲于应付各种形式的检查,各种软件APP的下载,各种部门的各种表册上报,各种工作资料留痕,各种大会小会,搞各种积分排名。每天都要花时间用于APP打卡、学习,日常工作中疲于回复各类工作群的消息,还有的工作群需上传各项资料和照片,村里每个月要做一次安全检查,需去各个小餐馆、小作坊检查并拍照,上传到政务APP或工作群。
在安全这一块,属地管理更是被无限放大。属地发生的任何安全、上访、交通等事故,属地干部一定会被问责,所以台风暴雨暴雪,干部们要逐门逐户走访,看看道路是否安全,房屋是否有危险。辖区有上访户,社区要时刻盯着他们的动态,汇报情况。
“一个一个包袱往下扔,省市有什么重要的工作,县里部委办局就把任务下发到乡镇,职能部门反而成了‘文件中转站’。
所以呢,最后就变成这样了,看似层层压实任务,实则层层转嫁责任;看似逐级落实工作,实则在“甩包袱”。(推荐阅读)向上攀爬的硬核手段!
当上级用开会、发文来代替责任时,很多事情不是单靠基层就能解决的,需要多部门合力解决,光推到基层,结果来个不能解决问题的来答复,有什么用?真正应该解决的部门反而躲在背后不出面。这种过度“管理”、服务、层层加码、层层甩锅,成为某些人的邀功钓誉,不敢担当的行为,却养成了不良风气,让乡镇干部苦不堪言!
我建了一个(体制内人脉交流学习群)和(体制内专门相亲交友群)群成员从中央部委到乡镇(高校、国企、央企、医院)各个层级的干部都有,很多已经是领导干部,大家可加我微信:ttzzz1666或者ttzzz1777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我拉大家入群!(群聊天截屏)点击加群
大家有啥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都可以在群内提问,互相帮助,共同提升!
推荐阅读:
2、体制主任说:体制内,如何做一只聪明的“咸鱼”?如何混的更轻松?本文深度分析
5、体制内,如何打造自己的大数据库?(如何获取各类小道消息)
8、想提拔,要去和领导说嘛?怎么说的更自然?(打开链接可查看)
11、送礼的家传绝学!
15、向上攀爬的硬核手段!
17、揭秘领导干部被查的几个征兆?是如何落马的?如何保护自己?
18、怎么调动,被提拔(晋升)、咸鱼、送礼、逆袭、站队等混迹官场生存艺术纯干货合集!(总有一款适合您)(打开链接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