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别塔

美食   2024-05-25 20:40   上海  

最近有一种感觉,联合国似乎成了这两年最忙碌的国际组织。

提案、表决、否决,再提案、再表决、再否决,……

赞成、反对、弃权,在表述的时候各有道理。语言的力量,自古以来就是文学、文化和文明领域的重要母题。而其作为工具,又必须成为各方自圆其说的外壳。

上一篇文章刚刚写了语言中的“名词和形容词”,是由美国女权主义记者格洛丽亚-斯泰纳姆的一句话而引发的思考:

——名词和规范由位高权重者掌管,而位卑言轻者只能拥有形容词。

为了拥有话语权,自然有一些国家会抢着去定义名词,可是偏偏在执行的时候,也会出现双标。

《圣经·创世记》中有句话:神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某些国家就想拥有神的权力,操控语言的权力。

可是世界上的语言品种繁多,不同的语言群体,又会形成不同的宗教群体。

《圣经·创世记》中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古老的时代,人们曾计划建造一座通天塔,以此传扬人类的功名。然而这番雄心却惊动了神祇:如果凡人能完成这一壮举,今后哪里还有人做不到的事?于是,神扰乱人类的言语,使众人分散到各地,建造通天塔的豪情就此化为泡影。

后世将建塔之地称为巴别,这座塔也就得名“巴别塔”——在希伯来语中,“巴别”是“变乱、混淆”的意思。

巴别塔的传说有无数解读方式,其中的一点是:这座塔得以动工的前提,是天下万民语言统一,齐心协力。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

维特根斯坦说:“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世界的界限。” 

所以,在联合国大会上,可以用不同的语言,说着同一个名词,却是不同的含义。

这自然是正常的,因为早就听说:语言即魔法,翻译即背叛。

令人颇费解的倒是,近日台湾一官员用英语号召岛内要团结,以应对现在的两岸局势。

这,的确是有点数典忘祖了吧。

茶酒间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寻乐,拿壶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