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大人们的忙碌是少不了。备年货、做吃食、打扫和清理……而家里的小朋友们呢,已经不像我们小时候跑出去疯玩,他们喜欢看电视,或者玩玩平板和手机。
现在的孩子对传统的了解越来越少。不如趁这个时间,找几部传统中国动画片,让他感受一下中华传统的年俗和生肖文化吧!
《元日》取材于王安石的同名诗作。内容紧凑,只有短短6分钟左右,却是满满的传统中国年的热闹和诗意。
动画片的场景取自明朝嘉定古城。设计上参考了素有“明代清明上河图”之称的《南都繁会景物图》,以及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元宵图》、《货郎图》、《嘉定四先生图》等等,高度还原了400年前的中国年。
屋檐下的红灯笼、门上贴的红对联、噼噼啪啪的鞭炮爆竹。“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正是几代人记忆中新年的样子。
三支香供神明,水果点心敬祖先,学生自各地归来,拜见曾经的老师,这是中国人不忘恩典、尊师重道的传统。
“千门万户曈曈日,只把新桃换旧符”。
一首古诗,配以古风十足的乐曲,悠悠扬扬贯穿全片,旧日今朝,变化的是越来越好的生活,不变的是镌刻在心底的意蕴。
《除夕的故事》1984年拍摄,采用民间剪纸艺术,融合皮影戏的表现方式,生动可爱的讲述了除夕和年的来历。
我们为什么要在过年时放鞭炮?我们为什么要给灶王爷准备糖瓜?在中华民族的精神里,为什么我们相信团结一致、人定胜天?
在中国的传统叙事中,怪兽从来不可怕,在问题面前,办法永远比困难多。这是老祖宗教给我们的。
小时候有个童谣,“正月一,年初一;正月二,年初二;正月三,早上床,今夜老鼠娶新娘……”
民间传说,除夕夜要守岁,大年初三早休息。因为这一天,老鼠要娶亲,人类的活动会惊扰它们。当然,各地风俗不同,老鼠娶亲的日子也有所不同。
动画片只有十分钟左右,但小老鼠娶亲却可谓是一波三折,最后的结局出人意料。
老动画片总有浓浓的年代感,但经典流传下来,总会在不同时代被赋予不同的解读和意义。
这是一部系列动画片,在央视热播时就被誉为“国产动画之光”。其中《闯江湖》系列豆瓣评分高达9分。
故事讲述的是十二生肖的由来。
玉皇大帝想在人间挑选十二圣兽,于是派了千里眼、顺风耳一起下界寻找。小动物们得到消息,纷纷赶来要参加选拔赛。
这些小动物有各自的生活、各自的职业,为了这场盛会,它们经历了种种困难。
最终,十二个小动物,获得了大家的认可,成为守护人间的十二圣兽。
十二生肖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符号,动画片中又加入了炫酷的武侠、脱胎于严谨考证的古风建筑与园林设计。既有趣又富于文化韵致,有哪个孩子能够拒绝呢?
在今天,过年的仪式越来越简单,大门上就只剩下一幅春联,甚至恨不得只保留一个“福”字,曾经热闹繁复的各路门神已经相当少见了。
不妨与孩子一同看看电影《小门神》,了解一下关于过年的另一个文化分支。
电影讲述了在现代社会,人类已经不怎么关注神仙,于是许多神仙都面临着下岗再就业的问题。
门神郁垒和神荼也应时代的要求被迫转岗,一起去参加天界组织的就业再培训。
可是郁垒很不情愿,他听说人间封印着上古怪兽“年”,于是决定去打开封印,这样人类遇到了危机,就会想起神仙的好处。
“年”被释放出来,人类和神仙一起经历了一场大战。那么大战之后,他们的关系会有所改变吗?
《小门神》题材新颖独特,笑点十足,是一部高分合家欢电影。
所谓“爱子有方”,其实就是一种全然的陪伴。
长假,好好陪一陪孩子,在动画片中一起感受新年的妙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