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董小姐写了三篇文章:
主要从成本、供应链,再到投资,看看开发商正在发生哪些变化。
上一篇文章发表数天后,我和一位在房企做投资的朋友约咖啡,对方说看完感触很深。
「这个时候谈论房企投资的声音确实不多了。大家都觉得投资市场很冷,其实,这也是一种偏见。」
话题就此延展开去,聊到一些有趣的观点。
对话做了一些删减,以自述体发出,分享给大家:
去年,大家研究去库存。今年,不仅研究去化,规模化房企还要重点研究怎么拿地。
今年拿地,服务两个目的。第一是发展,稀释存货压力;第二是为了还钱,解决结算压力。
先看第一点,稀释存货压力。
大规模房企正在面临一件很痛苦的事,好卖的卖完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手里的库存,每一天都在贬值。
房企盘面上的货值,要打折扣。同时剩下来的很多存货,并不支持公司完成它的销售目标。
问题就来了。
如果不拿新地,不用时间换空间,不产生新的能卖掉的货值,未来,销售规模还会急速往下掉。
对急速收缩的恐惧,已经横亘在TOP10房企面前。
很多公司2020年下半年、2021年拿的地,占了库存的大头。2022年市场已经走冷,但是你想不到吧,22年之后拿的项目反倒比20、21年拿的项目更好卖。
因为,那时地价下来了,优惠条件多,公司对降价的容忍度高,降价还能走货。
反而20年、21年拿的项目,因为地价更贵,条件更苛刻,特别难卖。
那两年是市场火热的最高峰,也是调控的高峰,很多项目面临大量的成果制约,附加大量配建等限制条件,导致一个问题,那两年的产品,远远滞后于市场。
举个例子,一个21年拿地、22年开盘的项目,得房率70%,旁边是一个24年开盘的项目,得房率90%,户型、装修、配套还更好。你选哪一个?肯定是后者。
新旧项目的质素完全不同,这两年反差越拉越大。
这迅速加剧了房企去库存的难度。
这种情况下,房企要发展,要覆盖存货的杀伤,就必须拿新地。这件事今年变得更加迫切。否则,你根本不可能完成对资本市场的承诺。
董小姐你之前不是说,万科最近也开始在内部号召重启投资了吗?
现在外界有很多鼓吹「躺平吧,谁还拿地」的声音,事实不是这样的。我们不能总盯着那些已经离开牌桌的公司。
我们永远要看目前还留在牌桌上的公司。他们的动作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做。
第二,拿地是为了还钱。
怎么理解呢?
今年,现存规模化品牌房企,都会面临一个刻不容缓的支付节点,迎来比较大的结算压力。
大量20年下半年及21年拿地的项目,陆续在24年进入交付结算期,支付节点来了,很多钱房企必须要付了。包括工程款结算,开发贷偿还等等。
可是,这些项目有很多到现在都没卖完,钱从哪来?
这是大家没法回避的。
不少现存大型国央企,他们过去的自有资金非常充足,打法保守,每个项目的资金都相对封闭管理,A项目收进来的钱,就用到A项目。只有等回款资金超过监管资金的时候,超出的部分才去拿下一个项目。
他们是通过项目销售得好,去启动下一个项目,而不是通过高杠杆。
当2024年的结算压力进一步放大,规模化房企只有继续拿地,才能卖新还旧。等着开盘快速销售,资金超过监管资金后,提取超额的部分,结算工程款,还一部分开发贷。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
明明大家这么急迫想拿地,为什么土地市场如此冷热不均,为什么不少土地还是会流拍?
出现了一个拿地的悖论:一些房企内心很焦灼,身体却很诚实。
在我看来,至少两个原因。
第一是胆子更小了,只想去舒适区拿地;第二是总想压价,对地价要求比以前更多。
先聊聊拿地挑剔的问题。
此刻房企投资正在被各方力量拉扯,大家是想拿地,但只想拿确定性的地,能不冒险就不冒险。每一家都只愿意去自己的舒适区,投资逻辑是以安全为核心。
可是,随着各地限价倒挂逐渐消失,投资的确定性渐渐变成了奢侈品。
在此之前,项目倒挂保证了流速和规模,也保证了有限的利润,项目很好上手,属于房企投资的「开卷考试」。
当倒挂地越来越少,去哪里拿?拿什么样的项目?怎么做?就成了大家最头疼的「一键三连」。
很多时候,投资也是机会主义的。
看投资,我只看当地团队有没有兑现过投资回报率,就像上赌桌,你赢过的就给你更多砝码,让你赌下一局。上一局输了的,对不起,不敢给你下次机会了。
第二个原因,今年明显感觉到,大家都更在乎地价了。
房企都求稳,投资要求有安全垫,希望地价有折让。
现在很多开发商都会提前和地方政府沟通,表达自己想要的地块条件,提交地块需求,甚至还存在讨价还价。
目前,成都、武汉、长沙、天津、大连、沈阳等地,新出来的某些项目地价,已经比前两年同样板块的位置,地价均值要低20%左右。
大多是很干净的地,给出的条件也好,还没商业配建。一句话,地块质量在上升。
但是,即便如此,一部分房企依然觉得不够便宜。
因为,部分城市的二手房价格调整的速度太快了,一些城市的二手房价格已经调整到2017年,甚至2016年的水平。这远远快于当地土地价格调整的速度。
两相对比后,开发商对地价的心理预期也被拉低了。
但是,对地方政府而言,地价是一个敏感因素。
在地方,有很多资金计划是以土地价值做担保的,一旦土地贬值,城市各方债务压力也会上升。
按照相关要求与惯例,当土地出让流拍一次,第二次地块起拍价要在原价格基础上下调一定比例。这就意味着,一旦流拍一次,地块就可能要贬值一次。
22年—23年,为了避免流拍,一些城投公司会来托底。但是,由于项目一旦启动,就会亏损。现在,他们宁愿选择不启动。到今年,不少托底的地都变成了休眠状态。
今年开始,很多地方不敢猛烈挂地了。收缩供地,减少流拍,也就减少了地块贬值压力。
收缩供地的背后,还有一个硬性规定。自然资源部2024年发布《通知》:商品住宅去化周期超过36个月的城市,应暂停新增商品住宅用地出让。
2024年,广州、苏州、厦门、东莞等城市年度供地计划都同比缩减了30%—65%不等。
收缩供地之后,能挂出来的地,通常是卖得上价格的好地。因此,一二线核心高溢价地块,依然有多人争抢。在这里,开发商倒不担心价格的问题了。
不得不说,减少供地,很大程度上,正在缓解市场上的供需状态,是个好办法,也对冲了一些开发商的观望心态。
言下之意,该出手时就要出手。
接下来,就看开发商怎么做了。
开发商会重新进入到拼手艺阶段,比拼解读城市、客户需求和操盘能力。
大家对城市、土地、板块、项目的认知,也会出现分化。
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直到今天,还有一些区域型房企正在你根本看不到的地方崛起。
今天,规模化房企的操盘手,进入了痛苦的职业探索期。
看过去的路径不行了,因为限价时代基本结束;看同行打法也不行,行业没有标杆,各家逻辑不一,没法借鉴。
再也没有标准打法,没有必胜路径。
《黑神话悟空》说:
「步履不停,便是得救之法。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开发商狂放恣肆的青春期结束了。大家都要正视自己的能力长短板,再务实一点,重塑手艺活。
这一条,不仅对地产投资,对所有业务条线都适用。
送给每一个地产人。
PS:JUMP大会第五季正在酝酿中,我们正在收集好玩的行业与公司故事。来跟董小姐聊聊你最想看到的演讲话题吧✌🏻
董小姐微信号missdon0811
前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