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半个多月前,董小姐在长三角连轴转,为JUMP大会第五季采风,会会新老朋友。当天,恰好赶上绿城苏州玫瑰园开盘。
朋友说,苏州玫瑰园是当前全绿城上下最重视的项目之一。
既然是绿城产品家族里的顶级IP,当然不能错过。看完后,两个印象挥之不去。
其一,操盘速度好快,从拿地到开盘一批次房源日光,不过八个月。确定这是绿城?
但事实上,它们做到了又快又叫座。
苏州逸庐,同为今年三月拿地,九月售罄,也不过五月有余。
其二,全维度实景示范区大尺度炸裂。绿城的顶级产品手感,在今天的局势面前,居然没有半分妥协。
看完次日晚上,绿城苏州玫瑰园官宣,首开当日售罄,大卖25亿元。三天前,二度开盘两开两罄,共卖34.6亿。
就连我们参观的两套合院样板间,最贵的一套,总价近6000万,也已经名花有主。
趋近年末,在二线城市苏州,意外亲眼目睹了一个年度热销豪宅样本的诞生。
以上种种,勾起了董小姐的万分好奇。
二
第二日,约朋友吃茶。
借着苏州玫瑰园,大家聊到市场正在发生的变化。
董小姐说,本以为上海这波楼市限购放开,会虹吸很多周边城市的高端购买力,对苏州楼市会产生不小的杀伤。
可是没想到,苏州玫瑰园一出场,就炸了场。
「毕竟,苏州玫瑰园洋房2000万的价格,足以在上海市区上车。而合院平均4000万的价格,也可以在上海核心区豪宅占位了。」
然而,超级购买力还是选择买在苏州双湖。
地段、品牌、断供、被压抑的高端购买力,或许都是理由。但冲击力最强的,还是所见即所得的现场感。
类似的故事还发生在西安,比如一个售价6万+起的中大国际99豪宅盘,其成功密码同样也是来自于近2万方的高端会所配置,实景呈现。
听完后,感触多多。
市场之难,世人皆知,但总有人在你想不到的地方,卖出了行情。
三
苏州玫瑰园与苏州逸庐,不过是绿城最新鲜的日光案例。
它们都出自于今年3月苏州市场的两次土拍,绿城连续溢价拿地成功,先创造了一个地价记录,又刷新了它。
过去24个月,绿城内外一系列围绕「好房子」策略的变化,在好的基础上,做到了又好又快。造好房子,将时间和成本资源用到刀刃上,卷产品到极致。快,是表象,好,才是内功。
于是在这一策略之下,打开今年绿城全国的拿地地图,就会轻易发现,绿城对地王的追逐,在心理层面与物理层面都复苏了。
1,敢拿地,扫货极猛。
这两年绿城中国在公众层面最大的即视感是:再度成为「地王收割机」。
不再恐惧,不再拒绝,而是主动拥抱。
两年多来,绿城制造出一个很长的明星地块清单,里面既有单价地王、总价地王,还有最低容积率地王等等。
从杭州到上海、苏州,再到北京,稀缺地块的争夺战,都有绿城的身影。
2,快开盘,日光案例超多。
今天的中国楼市,真正稀缺的其实不是地王制造,而是日光记录。
过去12个月,绿城至少在三个城市创造了四次日光或月光的记录。
去年10月,杭州钱二,芝澜月华,一个月售罄。
今年8月,天津空港,桂月雲翠,开盘一批次房源接近售罄。
今年8月,苏州狮山,苏州逸庐,开盘日光。
今年11月至今,苏州金鸡湖,绿城玫瑰园,两次开盘日光。
销售记录之外,以上提及的项目,绝大多数都有另一个公约数:当年拿地,当年开盘,开盘日光。
杭州芝澜月华,去年六月拿地,十月售罄,耗时四个多月。
天津桂月雲翠,去年六月拿地,7月6日美学馆开放,8月3日体验样板间开放,8月底开盘接近售罄,耗时仅三个月。
速度之快,甚至也体现在苏州两个售价更高的明星盘。
今年3月,绿城苏州将两幅低密度地块收入囊中。五个月后,苏州逸庐上市当天清盘;八个月后,TOP级的苏州玫瑰园两开两罄,大卖34.6亿元。
两大苏州豪宅的热卖,说明绿城的「好房子」策略已经不是剧情的开始,而是剧情的高潮。
全维度实景示范区,似乎成了最有代表性的作业场景。对外,它不仅超级助攻了这些明星项目的热卖;对内,它又微缩代言了绿城内部正在发生的变革。
董小姐打听了下,2023年年初,全维度实景示范区从杭州起步,并迅速扩展到全国各大新开项目,被称为绿城中国产品力提升的1号工程。
如今四面开花的局面,正是1号工程的红利。
绿城已经不是董小姐熟悉的那个绿城。但是,好奇心不会止步于这个1号工程,还有哪些因素护航了它?
四
董小姐问了一圈绿城的朋友,至少有三个因素在真正起作用。
其一,能力提升正在奏效。
过去两年,绿城引进了一批新鲜血液,他们分散于总部各职能部门,以及各大区域与城市公司,从客研,产研到营销,今天的绿城人才班底,持续增强。
人才的迁移背后是经验与思维方式的迁移,他们的到来,要么补上绿城的短板,要么与绿城赖以成名的产品主义导向发生了化学反应,今日之局面,算是符合预期。
董小姐觉得,在某种程度上,这当然是全行业人才产能过剩的结果,绿城的规模与稳健,让它吃到相当多的人才红利。
但是,人才染红趋势、产能过剩算是个大背景,并不能完全解释绿城的能力进阶。
其二,投资策略,要求「做一成一」。
上半年,董小姐关注过绿城投资策略。核心要求是布局一线,同时也适当下沉浙江及苏南的改善市场,捕捉结构性的机会。
投资原则也非常明确:必须「做一成一」。
在某种意义上,「做一成一」既是投资纪律,也是潜在的倒逼。如果最后某个项目低于预期,可能这个城市下一块地的投资预算就成问题了,客观上说,地方团队一定如履薄冰。
其三,专业交圈,双轮驱动。
今年开始,绿城各个专业条线的交圈,比之前显著增多。
比如客研。一位绿城的朋友说,在绿城,客研正在贯穿整个项目的全周期,售罄后的客户研究复盘,甚至比售前的研究更为重要,因为它更能提供最真实的经验对照。
比如,现在绿城开始更加强调绿城的营销跟设计、产品要结合的更紧密,客户需求的专项研究成了主要任务。
比如,创新研发上出现了双轮驱动,绿城比以往更鼓励区域创新与集团产品创新联动,让产品有更大的爆发力。目前,华东区域就是这一策略的实验主场。
一位司龄很长的绿城朋友说,绿城一直追求「最懂产品、最懂客户」。与以往相比,新的变化是把原有的产品优势变得更加体系化、更具象可操作,不再完全依赖于匠心与责任心,而变得能够科学管理。
以上三个变化,既有集团管控意志的强化与下沉,也给地方创新留出了足够的空间,共同构成了绿城本轮产品大焕新、日光盘频繁出现的幕后功臣。
五
过去多年,地产行业发明了诸多指标来称量一个房企的崛起:销售额,拿地金额,城市布局,多元化等。
但是此时此刻,最有态度的指标,浓缩到最后,一定是售罄。
一个重新大手笔购买地王的绿城令人印象深刻,地王背后的能力清单提升则令人更加重视。
迄今为止,绿城大概是全地产行业中,拥有匠人思维地产职业经理人最多的开发商之一。
这批匠人经理人在过往高周转时代,被压抑了光环,他们被认为不合时宜,或者思维固化。在高歌猛进的地产时代,隐身于房企速度即效率的洪流中。
现在,他们的时代又回来了。
从新鲜血液、集团意志到地方创新,催生了全绿城本年度最高规格产物,苏州玫瑰园在实景示范区亮相仅半个多月后,即开盘售罄。
这是个一出生就贴满标签的项目。它是限墅令解除后,苏州核心区第二个1.02 容积率产品,还是本年度苏州楼面价、成交地价地王。
但是,它更像是一个自证因果的浓缩案例,它的操盘全过程,对各类能力有诸多暗示。
一个经常因日光而上头条的绿城,会比经常制造地王的绿城,更有统治力。
前文阅读:
JUMP大会第五季来啦
12月27日下午一点
苏州洲际酒店
票务免费
但需提交职业身份供审核
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