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蠢症的心理分析

教育   2025-01-26 19:23   河南  



文 | 李雪



01



当人活在剧情里的时候,可以说是又瞎又聋,我也一样。因为剧情告诉人“事实就是这样的”,所以现实和剧情幻想不符合的时候,小我会不高兴。然后它会发挥两个功能:一个是“我看不见看不见”,让人变成瞎子;一个是“现实是错的!”,让人变成傻子。

比如,我之前微博写的案例:一个妈妈拒绝共生操控,边界清晰没有评判地陪伴孩子,孩子抱住妈妈说“妈妈我爱你”。一个人评论:孩子几岁,会说话吗?我说这个评论就是活在想象中、剧情中,可这位评论者无论反复看自己的评论和原文多少遍,都觉得自己的提问特别正常。 


是的,剧情会导致选择性生理失明失聪。


讲边界的概念,从评论中发现,真的有很多很多人,认为边界清晰 = 冷漠,把各种剧情幻想纠缠当作亲密,把共生操控的浓度等同于爱的深度。爱,就是互相捆绑谁也别想自由发展自己。


已经有无数案例,妈妈跟孩子解除共生之后,孩子的眼神从飘散变得内聚,笑容变多身姿挺拔,专注力加强,心智从自体走向客体,并且开始对妈妈表达爱,开始和人建立深度关系。可依然有人评论:拒绝共生是对孩子的冷暴力!

不理解这里面的原理是正常的,因为TA从没体验过边界清晰的关系,不知道真正的爱是多么温暖和宽广。是但是面对事实真相,依然坚称共生才是爱,边界清晰就是冷暴力,这就是剧情导致的智力残缺。

在智力普遍残缺的时代里,心智正常发展的孩子就被对比成了天才。我至今都还在为童年父母没有边界的行为给我造成的智力残缺买单,只是我很愿意承认自己的残缺,发大愿心要从幻想回到现实,所以在这个方面能给大家启发。其实我真的不聪明,只是很勇敢。



02



我一直有严重的厌蠢症,这并不来自智商自信,事实上因为身体被原生家庭摧毁,经络僵硬堵塞,脑袋严重供血不足,我的智商可能比平均水平还要低一些。所以脑袋如同老牛拉破车的我,根本不会瞧不起反应慢、理解慢的人。我厌恶的蠢人是那种高度自恋的蠢人:


我的认知 = 全部真理,如果你的观点超出了我的认知,哪怕你是这个领域相当有积淀的人,我也绝不去思辨验证扩展认知,我直接宣判你是胡言乱语,甚至举报你。


而且蠢人特别喜欢抱团。一截图就是一窝,比如他们的认知是:


因为我养过一个孩子,所以心理学领域上百年以来,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积淀,在我面前都是放狗屁,只因为我养过一个孩子,我就已经手握了宇宙真理。


或者:


我们家是儿子,你们家是女儿,你的理念对我来说就是无稽之谈。


以前看到这种蠢人,我第一时间就拉黑,就像洁癖的人看到地板上被人拉一坨屎一样,多看一眼都觉得污秽。


厌蠢剧情我觉察了很多年,跟情执一样,是我根深蒂固的剧情,只是情执剧情特别伤钱,厌蠢对我的直接伤害较小。


最近几年我发现自己的厌蠢剧情略有松动,看见蠢人还是不舒服,但不至于到必须马上拉黑的强迫症级别。


厌蠢的底层动力,是自恋幻想可以拯救蠢人,而蠢人坚定不移的蠢,会伤害这份自恋,所以必须马上拉黑,眼不见心不烦。


我一直都知道这个动力,但剧情幻想之深,觉察数年依然不松动(我的牙齿要是能像自恋幻想一样坚固就好了)。


厌蠢剧情略微松动了一点,可能是因为爸爸的缘故。我的贵人爸爸再一次用实际行动教育了我。于是当我再再再一次真切看见我的贵人爸爸,拯救蠢人的幻想终于又松动了一点,厌蠢症的强迫级别自然降了一些。


这是个好兆头。


出离一点的视角看蠢人,其实他们是真正最可怜的人 —— 无论你原生家庭有多变态,无论你现在处境多艰难,至少你的灵魂还活着,还在努力认识真相自我拯救。

而蠢人可以说肉体虽然活着,精神已经不再更新,他们自断脑经脉,活生生的人变成自恋矿机 —— 一辈子为自恋程序跑数据,喂养自恋的活死人。



欢迎到新浪微博 @李雪爱与自由,与李雪评论互动


作者 | 李雪

心理学学者,新浪微博@李雪爱与自由。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有限责任家庭》。当当、京东、淘宝、亚马逊,全平台在售。

 

公众号 | 初心心理

公众号 | 李雪爱与自由


编辑 | 李方

插图 | Owen Gent

   

视频号“李雪爱与自由”持续更新中,欢迎订阅



点 开 这 颗 跳 动 的 心 

点开这颗跳动的心,来初心社区,看李雪直播,向老师们提问,唠唠你的人生故事。初心心理社区,咱自己的心理社区。




李雪爱与自由
李雪,著有畅销书《当我遇见一个人-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一切关系》《走出剧情》《有限责任家庭》。从事心理学研究近十年,从精神分析心理学角度详解童年关系对人一生性格、命运的影响。新浪微博 @李雪爱与自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