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愚”战胜“智”

文化   2024-11-27 11:41   四川  

一、介绍寓言

1、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带有讽刺或劝诫的兴致。

2、寓言的特点:

篇幅短小,寓言精辟

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

故事情节是虚构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常用手法: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

二、说说那个虚构的故事

1、标题高度概括了事件

起因:愚公家门口有两座大山,进出很不方便。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经过:

第一步:开家庭会议商量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愚公提议铲除大山。)

杂然相许。(得到了家中多数人的支持。)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妻子提出疑问,是处于对愚公的关心,不是反对。)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家人想到了解决放置土石的问题,增加了移山的可能性。)

第二步:采取行动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工具落后,全靠人力)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跳往助之”,可见愚公的伟大壮举得到众人的支持;把孩子高兴的神态生动地描写出来,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避免了单调;和下文智叟的态度形成对比,增强讽刺的艺术效果。)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路途遥远)

高潮: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智叟的笑带有指责、轻视、挖苦。他只从眼前、当世看到移山的困难,可见其目光短浅、鼠目寸光、安于现状、自以为是。)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的长息可见其移山决心之坚。他不仅看到了当世,还看到了未来,也就是说他是从长远来看移山这件事,可见愚公的目光远大。)

河曲智叟亡以应。

讨论:愚公移山这件事到底有没有意义?

有。移山是一件方便自己也是造福子孙的事情。

从中可以看出愚公是怎样的人?

志向远大、不畏困难、坚持不懈、大智若愚。

结局: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三、明寓意

1、本篇寓言结局为什么不是山被愚公、愚公家人、愚公子孙、邻居挖平了,而是神力搬走了两座大山?

客观上,两座大山仅靠人力、落后的工具是搬不走的,结尾借助神力搬走了两座大山,是为了给故事一个圆满的结局,告诉读者像愚公这样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人一定能得到别人的帮助,最终实现理想!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赞扬愚公的伟大抱负、坚毅精神。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战胜自然的美好愿望。

也就告诉读者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这正是寓言教育性的体现!同时也告诉我们人能改造世界,人定胜天的道理。

神力改变自然其实是不现实的,假如没有神力,很多年后的今天,科技如此发达,这两座山靠人力、人的智慧有没有可能移除?

可能,用现代的挖掘机等机器是可能实现的。例如,延安新城据说挖掉了30多座山。这也说明了愚公从长远看可以移除大山的看法是正确的,愚公不愚。

2、那课文为什么要称这个有理想、不怕困难的老人为“愚公”,称那个目光短浅,害怕改变的老头为“智叟”呢?

其实是为了增强讽刺效果。智叟不智,愚公不愚啊!“公”是敬辞,体现对愚公的赞美,“叟”是老头子,带有一点不敬的意味,情感态度鲜明。





辰辰2008
写作,收获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