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第1834篇学习笔记
★来源:2024年11月7日《人民日报》全部10篇评论文章
01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
——论贯彻落实中央社会工作会议精神
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 这次中央社会工作会议是党中央首次召开的社会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工作作出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不折不扣抓好落实。 这次会议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社会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为什么要加强社会工作、怎样加强社会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强调善于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强调坚持社会治理为了人民;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强调创新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强调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理顺行业协会、学会、商会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强调做好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工作;强调大力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强调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强调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强调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强调建设一支对党忠诚可靠、恪守为民之责、善做群众工作的高素质信访工作队伍,逐步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社会工作生动实践的深刻总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工作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 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的科学指引下,社会工作取得重要成就,党对社会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国家治理的基层基础持续夯实,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做好新时代社会工作,最重要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进一步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确保社会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当前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增强做好新时代社会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要深刻认识新时代加强社会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健全党的组织体系,提高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不断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基础。要深刻领会党中央组建社会工作部的战略考量,进一步明确社会工作的使命任务和社会工作部门的职责定位,突出抓好新兴领域党的建设,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抓好凝聚服务群众工作。要深刻把握做好新时代社会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和加强党对社会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不断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工作新局面。 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要把新兴领域党的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推进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形式,加强对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和服务管理,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持续推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推动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扎实做好凝聚服务群众工作,带着感情做信访工作,做好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更好回应群众关切、维护群众利益。 做好社会工作是全党共同责任。要切实履行政治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确保党中央关于社会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健全工作体系,推动形成统分结合、协同高效的工作格局。要建强社会工作者队伍,为社会工作提供坚实人才支撑。要加强社会工作部门自身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社会工作干部要做到政治坚定、素质优良、心系群众、服务社会、作风过硬。 蓝图已经绘就,使命催人奋进。新时代新征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真抓实干、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不断开创社会工作新局面,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02 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最壮丽的篇章之一(人民观点)
——坚定信心、凝心聚力推动改革行稳致远①
坚定信心、凝心聚力,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行稳致远,首先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即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评论,与广大干部群众一道充分认识、准确把握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不断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向深入。 “通过实地走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了解,感受到中国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工作方式是多么高效和深入人心。”不久前,“在渝外籍人士走进人大”活动上,一位外国驻华领事官员如此点赞。 从以直接选举方式产生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到依法加强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再到回应群众诉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保证党领导人民依法有效治理国家、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成为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的生动写照。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历史性伟大成就:“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重大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理论成果,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最壮丽的篇章之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续写‘两大奇迹’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也为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宝贵经验。”深刻认识、全面把握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有助于我们坚定改革信心、把准改革方向、强化改革责任、汇聚改革合力,对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军至关重要。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是在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背景下谋划并推进的,涉及范围广、触及利益深、攻坚难度大、关联性联动性强。面对涉滩之险、爬坡之艰、闯关之难,我们党提出的一系列创新理论、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突破,都是革命性的,开创了以改革开放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新局面。 放眼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和政党,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推动这么大范围、这么大规模、这么大力度的改革。由此而言,只有从“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最壮丽的篇章之一”的高度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和成就,才能读懂“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认清“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全面深化改革是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广袤田畴,全面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稳定了种粮农民预期,为端稳中国饭碗保驾护航;工厂车间,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新质生产力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科研一线,束缚科技创新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不断破除,各类人才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懈探索……正是向全面深化改革要动力、以全面深化改革激活力、凭全面深化改革聚合力,我们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功续写“两大奇迹”,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打下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制度优势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全面深化改革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以全面依法治国为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改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在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上实现了正本清源,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将深化改革与制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中国之制”的新优势推动“中国之治”打开新境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 改革之路无坦途,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既是一场思想理论的深刻变革,也是一场改革组织方式的深刻变革,既是一场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也是一场人民广泛参与的深刻变革。过去一段时间,河北唐山、江苏苏州等5个试点城市充分吸收“三明医改”经验,上调价格处于低位、技术劳务价值“含金量”高的项目价格,同时下调检查检验类项目价格,受到医务人员和就医群众欢迎。根据前期安排,2025年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经验将向全国推广。改革成果来之不易,改革经验值得总结。深刻把握好改革规律、运用好宝贵经验、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必能充分调动各方面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改革“得其法则事半功倍”。 全面深化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有些不能改的,再过多长时间也是不改,不能把这说成是不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为了推动党和人民事业更好发展,不能把西方的理论、观点生搬硬套在自己身上。比如国企改革,改革目的不是改掉国企,更不是要改掉党的领导,只有在改革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委(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才能不断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把一个个“难题”变为“奇迹”,让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一定能”,了不起的改革故事和发展奇迹的背后,是一条独特现代化道路的勃兴、一种新型文明形态带来的聚变效应。深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成果、重大意义,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改革举措落实落地,不断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这样的使命何等恢弘,这样的前途何等光明!03 丰收时节看强农(暖闻热评)
常 晋
【事件】前不久,我们迎来了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各地一派喜庆气象。在河南,农民登台唱响丰收赞歌,乡村工匠展现精湛技艺;在江苏,智能农机纷纷亮相,新农人讲述创业故事;在福建,非遗表演精彩纷呈,秋收“比武”热闹非凡……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折射农业发展的累累硕果,彰显乡村全面振兴的勃勃生机与无限活力。 “稻花香里说丰年”,庆祝丰收,是农耕文明自古以来的历史传统。在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丰收节,这既是对丰收献上崇高礼赞,致敬一代又一代勤劳勇敢的中国农民,赓续传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也集中呈现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崭新面貌,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激发广大农民奔向美好生活的干劲、闯劲,汇聚起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合力。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今年以来,早稻总产量563.5亿斤,连续4年在560亿斤以上;夏粮增产72.5亿斤,达到2995.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秋粮面积稳中有增,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对粮食增产贡献明显。农民群众辛勤付出,各地区各部门协同努力,共同书写下喜获丰收的动人篇章。米袋子更鼓、菜篮子更稳、果盘子更满、肉案子更足,人民幸福生活根基更扎实。 丰产更要增收,做好产销衔接,畅通农产品销售之路,方能让农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今年丰收节,促消费是重头戏。各地纷纷开展融合线上线下、贯通多种场景的系列活动,推动农产品出村进城,拓宽农民致富渠道。比如,广东举办农产品“相亲会”,集中推介21个地市的特产,打响“粤字号”农产品品牌;重庆城口县组织丰收节金秋消费季等活动,促进产销对接,开幕式项目签约金额约7400万元。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广大农民重农务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持续提升。 乡村全面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物质上丰收,精神上也要富足。从“村晚”“村超”等文体活动火热开展,到桑基鱼塘、哈尼梯田等农业文化遗产焕发活力;从舞龙舞狮、传统戏剧等非遗民俗广受欢迎,到农家书屋、乡村博物馆等文化“粮仓”遍布乡野……广大农民不仅日子越过越红火,而且精神生活更加富足,展现出更为积极的精神面貌。将乡村民俗文化与现代要素、时尚元素等结合,组织开展农业非遗展演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活动,将进一步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广袤乡村提供充盈的精神给养,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激扬内生动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农业生产崇尚勤则不匮。进一步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中,一步一个脚印耕耘,我们就一定能把丰收愿景不断变为丰收实景,把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04 推进垃圾分类需精细化思维(人民时评)
石 羚
大件垃圾,不少小区物业不让扔进“其他垃圾桶”;陶瓷制品不易二次利用,没人上门回收;当建筑垃圾请人拉走,付费还不便宜。一个马桶难倒了不少家庭。 如今这个问题在北京有解了!根据北京市最新发布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重点提升工作方案》,每个街道至少明确一家提供上门服务的大件垃圾托底收运服务单位,以社区为单元,定期开展集中投放日活动。此外,这一方案还就建设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组建专业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伍等作出规定,有助于通过精细化服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 近年来,随着公众环保意识增强,垃圾分类日益成为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不断强化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养成习惯,实现从“要我分”到“我要分”、从“教我分”到“我会分”的转变,有助于从源头推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也要看到,大件固废垃圾无人清运、低值垃圾分完类无人回收、小区垃圾箱异味较大等现象,影响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解决相关问题,关乎群众的参与意愿,更关乎垃圾分类的工作成效。 推行定点投放,做好选址设计及宣传引导,而不是将原先的垃圾桶“一撤了之”;升级改造垃圾房,添加投放口自动感应、定时喷雾除臭等功能,让投放体验更好;开发小程序,方便用户在线预约上门回收或查询服务点,推动低值垃圾有效回收……各地不断探索,以周到服务解决群众“不会分”“不愿分”“不好分”等问题,提升了分类的便利性、体验感。让服务更精细、更暖心,方能打通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最后一公里”。 垃圾分类工作链条很长,涉及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等各个环节。前端分类不合理,就会增加收运处理负担,降低资源垃圾回收率;中端收运衔接不畅,后端处理能力不强,就会出现垃圾混运、外溢等问题,降低群众对垃圾回收的意愿。避免出现“垃圾分完类,运输‘一锅烩’”等现象,需要强化精细化思维,着眼全链条优化措施,避免各环节“跑冒滴漏”,更好形成垃圾分类工作的完整闭环。 应对“混收混运”,江苏苏州建立完善“不同队伍、不同车辆、不同频次、不同去向”的分类收运体系,确保前端分得好、中端运得清;应对“处理粗放”,四川成都肖家河街道推动形成完整处理链条,可回收物、厨余垃圾送往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中心分拣,其他垃圾送往生活垃圾中转站,有害垃圾送往有害垃圾暂存点,医疗垃圾由专门公司单独处理,配套设施的完善提高了处理效率。 从实践来看,垃圾分类需要全民参与,也需要机制完善、设施配套。服务越精细,配套越完善,就越能激发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就越能促进垃圾分类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从发挥社会力量,拓宽再生资源利用途径,到利用技术手段,让转运、分拣更智能,用好精细化思维,助力各环节打通梗阻、补齐短板,才能让中后端收运处理与前端分类相匹配,实现分得出来、运得出去、分类处理到位、回收利用有效的良性循环。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也需人人尽责。统筹谋划、聚焦难点,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打赢垃圾分类“持久战”就有了深厚的支持、坚实的根基。05 用更多“15分钟之变”传递数字之惠(纵横)
王瑞琳
上下班的通勤,如一块“总能挤出水的海绵”。“以前早、晚高峰从四公里立交桥进出内环,至少要半小时,现在平均只要15分钟”。这两年,重庆不少市民对南岸区四公里这一“常年堵点”的改变感触颇深。 一个堵点被疏通的背后,万千字节急速跳动,注解数字重庆建设带来的民生实感。为缓解交通拥堵,重庆向“智”问策,把大数据智能化融入一条条桥隧、一处处枢纽,打造“城市路面交通大脑”数据中心,实施“智慧交通”等精细化管理,为道路畅行有效减阻。 “15分钟之变”,是数字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一个“触点”,是数字重庆建设点上突破、面上推进的一类成果,凝结着对民生愁盼的关切,更折射着一座城市治理入微的追求。 不久前,数字重庆建设推进会再度召开,谋划这座城市的“数智之进”。“聚焦设施运行、社会治理、应急动员、生产生活服务等重点”“以‘大综合一体化’为突破口探索城市运行和治理机制改革”“全面加快AI智能体和数字孪生系统建设”……覆盖城市不同条块的部署,直击城市运转第一线,直抵人居生活最前沿,直指加快探索一条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助力打造一座韧性更强、智慧更足的美好城市。 从量变到质变,从“有没有”迈向“好不好”,重点已经明确,路径愈发清晰。 “2025年形成基本能力”,需要牢牢锚定目标,善于寻找可乘的“快车”。以数字赋能和“大综合一体化”为突破口,做好定期调度、赛马比拼和总结复盘,持续加大“统”的力度、运用“数”的手段、做好“治”的文章,才能更加主动拥抱AI时代,丰富完善应用场景,让数字创造更多奇妙的变化。 “15分钟之变”,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人们日常中看见的,可能是1分钟内响应的物业上门维修,是5个工作日内收到的孩子出生证明;许多人没看见的,可能是渣土车冒装正以小时为单位被处置,是上万台化粪池管控机器人的24小时监控……数字,在大城市里施展它的小“魔法”,给人带去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数字重庆建设正是如此,从无数细微的变化里靠近人、温暖人,力求在最小的切口里创造最大的效益。变化仍在继续,数智值得期待,行动朝夕必争。06 始终对拐卖儿童犯罪保持零容忍态度
郑 岩
近日,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余华英拐卖儿童案进行重审一审宣判,对被告人余华英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再次向全社会传递了拐卖儿童必将受到严惩的强烈信号。 拐卖背后,是多少孩子的噩梦、多少父母的绝望、多少家庭的破裂。余华英卖掉亲生儿子,拐走12个家庭的17个孩子,有的孩子甚至被中途遗弃;有的父母为寻找子女多年颠沛流离,抑郁而终;有的孩子至今仍未找到,部分家庭至今无法相认……法院认为,余华英主观恶性极深、犯罪情节特别恶劣、犯罪后果极其严重,应予以严惩。期盼已久的判决,还受害者以公道,也给正义人士以慰藉。 这是一堂面向公众的“法治课”。去年9月,此案一审已判处余华英死刑。此次重审虽然判决结果相同,但澄清了原判遗漏的犯罪事实,将余华英拐卖儿童数量从11人增至17人。法治不光要看结果、看判决,也要看过程、看程序。确保罪无遗漏,是对每一个被害人权益的尊重,体现了法治的严谨与审慎,体现了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统一。 这是一部震慑不法分子的“警示片”。我国刑事案件追诉期最高年限是20年。现实中,不少孩子被解救已是成年以后,一些犯罪分子为逃避制裁百般躲藏。刑法规定,如果案件已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犯罪分子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余华英案重审判决充分说明:正义绝不缺席。我国始终对拐卖儿童犯罪保持零容忍态度。“人贩子”切莫心存侥幸,无论跑多远、藏多深,哪怕不配合、不认罪,真相终将大白,犯罪必遭严惩。 对待拐卖行为,要严打、严惩,也要严查、严防。近年来,随着社会治安水平改善,群众防拐意识提升,拐卖儿童现象明显减少,2023年全国拐卖案件数量较2019年下降66.6%。但也要看到,不少积案仍未告破,犯罪土壤仍未完全铲除,并衍生出借助培训、依托互联网进行拐卖等新手段。打拐防拐仍然在路上,加强儿童权益保护仍不可掉以轻心。有关部门应坚持打防结合,一方面利用先进技术,强化部门协同,保持对拐卖儿童犯罪高压严打态势,让更多被拐儿童获救;一方面预测犯罪趋势,提前布防,提高群众防范意识。 让打拐防拐的社会共识转化为切实行动,各部门形成合力,各组织发挥作用,让常态化打拐防拐机制更加健全,让拐卖儿童失去滋生土壤,才能更好筑起安全网,杜绝悲剧发生。07 营造安全有序的网络消费环境(金台锐评)
魏哲哲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向主要电商平台发布了《“双11”网络集中促销合规提示》,要求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规范促销行为、加强广告内容审核、规范直播营销行为等,旨在规范促销经营行为,切实维护网络交易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当前,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网络消费已经成为社会大众的基本消费方式之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54264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30174亿元,增长8.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6%。网络交易活跃了消费市场,为经济发展注入生机活力。 消费者享受到购物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假冒伪劣、个人信息泄露、价格欺诈等问题。近年来,网络消费纠纷案件增多,不少消费者有过这样的困扰:网络促销承诺限时免单,事后商家却不认账;售前咨询客服秒回,售后发现货不对板进行维权时客服却拒绝沟通……与传统消费纠纷相比,网络消费纠纷具有交易主体复杂、交易环境虚拟化、交易合同格式化等特点。相关问题不仅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影响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规范方能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民法典、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进一步完善了网络消费方面的法律规定,为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撑腰”。2022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对网络直播营销、外卖餐饮等群众普遍关切的问题作出回应。新技术新业态发展到哪里,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法治保障就应当跟进到哪里。深入推进网络法治建设,及时为蓬勃发展的行业进行提示、划定红线,不是限制发展,而是确保其行进在健康发展的轨道上,让行业发展更有后劲。 营造安全有序的网络消费环境,就要把法治落到实处。一方面,有关执法部门要依法加强规范和监管,另一方面还要发挥好司法裁判的价值引领作用,增强社会公众的法治意识。例如,网络购物中,消费者与经营者容易因退货发生纠纷,司法机关有针对性发布典型案例,明确“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则的适用,既旗帜鲜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也对恶意申请“仅退款”的“薅羊毛”行为进行警示,彰显了司法在引导经营主体规范诚信经营、维护公平有序市场竞争秩序、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网络消费市场的繁荣离不开法治护航,也需要多方力量协同共治。电商平台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做好引导规范,相关商家也要强化自律、诚信经营。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也要提升自身法治意识,加强对各类营销套路的防范,发现权益受损及时举报求助,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经营者多一分担当,消费者多一分理性,网络消费市场方能在欣欣向荣中行稳致远。08 教师要自觉追求教育家精神(思想纵横)
许汉云
老师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习近平总书记回想自己的学生时代时曾提到:“教过我的老师很多,至今我都能记得他们的样子,他们教给我知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无穷。”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史上,中华民族英雄辈出、大师荟萃,这与一代又一代教师的辛勤耕耘是分不开的。 古人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教必先强师。当前,我国各级各类教师共有1890多万人,这支教师队伍支撑起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新时代新征程,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而其中的关键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教育家是教师队伍中的杰出代表。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广大教师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培根铸魂,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比如“用一生诠释师者本色”的高铭暄、“探索创新、至诚报国”的黄大年、“深耕法史、悉心育人”的张晋藩等,他们身上展现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2023年9月9日,在全国第三十九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精辟地总结为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教育家精神源自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师道精神的优良传承,是对教师职业精神的凝练与升华,赋予了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使命。 对于教师队伍来说,教育家的高度并非人人可达,但教育家精神却是人人可有,也人人该有。比如,作为教师就要有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因为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不爱学生的教师是不称职的。人们经常用“春蚕”“蜡炬”来形容教师,说的就是教师因为乐教爱生而甘于奉献的精神。我们要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就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不久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是在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系统性跃升的关键历史节点上,对弘扬教育家精神作出的全面系统部署,提出了“到2035年,教育家精神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等任务目标。教育家精神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不但对于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提升整个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我们这样一支数量巨大的教师队伍,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用教育家精神启迪人、感染人,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在学生心中播撒下高尚精神的种子,为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注入强大动力。 今天,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广大教师不能辜负“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必须肩负起“‘梦之队’的筑梦人”的神圣责任。每一位教师都应把教育家精神作为自觉追求,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勇作燃灯者、争为引路人。
09 深化互利合作 倡导文明互鉴(大使随笔)
贾桂德
应习近平主席邀请,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将于11月7日至12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马塔雷拉总统时隔7年再度访华,将为中意深化双边关系、厚植传统友谊、增进文明互鉴注入更多正能量。 中意互尊互信,持续书写友好交往新篇章。自1970年建交特别是2004年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中意保持密切高层交往,不断深化战略互信,加强交流合作,增进相互了解。习近平主席同马塔雷拉总统为中意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把舵定向。今年7月意大利总理梅洛尼访华期间,中意双方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意大利共和国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2024—2027年)》,就维护双边关系发展势头、充分释放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潜力达成共识,进一步夯实了发展中意关系的政治基础。 中意互学互鉴,共同奏响民心相通主旋律。早在2000多年前,中意就通过古丝绸之路相知而神往。两国人民欣赏彼此悠久璀璨文化,民间传统情谊深厚。近年来,两国成功互办“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传奇之旅:马可·波罗与丝绸之路上的世界”亮相中国,广受欢迎;中国积极参与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中意创新合作周成为中欧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中意已建立88对友好省市和地区关系,中国杭州西湖和意大利维罗纳老城、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与朗格罗埃洛和蒙菲拉托葡萄园景观两对世界文化遗产创新性开启世界遗产地结对。中意直航数量再创新高,上海—威尼斯、西安—米兰新航线进一步便利两国人员往来。意大利歌剧大师普契尼的《图兰朵》旋律取材中国民歌《茉莉花》,安东尼亚诺童声合唱团赴华吟唱中文古诗,中意法学家翻译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两国文化交流不断收获果实。 中意携手并进,助力全球文明互鉴大合唱。当前,国际形势发生复杂深刻变化,需要各国以开放包容心态推进文明交流互鉴,有效应对文明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挑战,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中意是联合国和二十国集团重要成员,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是多边主义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中国愿同包括意大利在内的各国一道,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等方面加强协调配合,积极推动全球绿色转型、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共同守护好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 中方愿携手意方,继续秉持和弘扬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深化互利合作,倡导文明互鉴,推动双边关系向更高水平发展,为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作出更大贡献。10 行走在中非友谊之路上(环球走笔)
黄培昭
今年,笔者先后采访体验了中国在非洲建设的三条铁路——坦赞铁路、蒙内铁路和亚吉铁路。三条各具特色的铁路,三条促进非洲发展的交通大动脉,书写着中非合作跨越时代的篇章。 从印度洋岸边到非洲大陆腹地,坦赞铁路穿越莽莽草原、崇山峻岭,连接坦桑尼亚和赞比亚,成为中坦赞三国人民永不褪色的“友谊之路”;肯尼亚广袤草原上,蜿蜒的蒙内铁路连接起该国第一大港口蒙巴萨和内陆地区,构成东非铁路网北部走廊的重要部分,被视作“发展之路”“幸福之路”;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至吉布提首都吉布提市,非洲首条跨国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成为促进合作共赢的“繁荣之路”。 从上世纪70年代坦赞铁路建成,到2017年5月31日蒙内铁路正式通车,再到2018年1月1日亚吉铁路正式商业运营,三条铁路见证了中非友好合作的不断深化。它们促进了非洲交通网络的完善,助力当地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变革。“坦赞铁路不仅带来了物资的流通,更唤醒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蒙内铁路是非洲现代化铁路的典范,极大促进了非洲内陆地区的发展。中国的帮助不但让我们有了世界级的铁路设施,还培养了大批本地技术人才”“中国的技术和资金帮助我们实现了从蒸汽铁路到电气化铁路的跨越,亚吉铁路让我们进入全球市场的速度快了几倍”“中国带来的不只是钢轨,更是希望和未来”……当地人发自内心的称赞,让笔者深刻感受到三条铁路为非洲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正能量。 中非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岁月中结下的牢固友谊,正在携手推进现代化、造福民生的道路上绽放新的光彩。如今在非洲大陆,以坦赞铁路、蒙内铁路和亚吉铁路为代表的中非友谊之路不断延伸,加快了非洲大陆的现代化进程,增进了当地民众的福祉。在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方提出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中方将在非洲实施30个基础设施联通项目,携手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造陆海联动、协同发展的中非互联互通网络。峰会期间,中国和坦桑尼亚、赞比亚签署《坦赞铁路激活项目谅解备忘录》。这不仅将让见证中非友谊的坦赞铁路焕发新活力,也将助力共建国家加速迈向现代化。 “我相信,非洲将迎来更多像蒙内铁路这样的合作项目,加速各国的现代化步伐。”蒙内铁路运营总监恩卡拉日前给笔者发来消息说。 “朋友请听我讲,铁路的故事长又长。它凝结的是友谊,它带来的是希望。我的家乡,一天天更加美好;我的同胞,一天天更加昂扬……”肯尼亚歌手创作的《蒙内之歌——铁路修到了我家乡》广为传唱。路与路相连,心与心相通。中非同心共筑友好合作之路,双方现代化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