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人生】李公悌‖​泽蒙花开:03.下乡当知青-8. “知青”,这个名词刻骨铭心

文摘   文化   2024-10-08 23:10   山东  
 

 

 
 


第一章 回首忆童年
第二章 异地上中学

第三章 下乡当知青

第八节 “知青”,这个名词刻骨铭心 


1978年,在中国西南边陲,十几万支边知青为改变自身命运,绝食、卧轨、赴京请愿,用生命和鲜血发出了命运的呐喊。 

1979年,知青大返城开始了,城市接纳了远去的儿女,这些知青有进国营企业的,有进大集体的,也有自谋职业的,还有什么也不干在家专心复习准备考大学的。从此,结束了长达10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知青”,也成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专属名词。    

 “知青”这个名词,对于我们亲历者来说,它代表的却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它是在火红的年代,成千上万的我们,用青春和热血浇铸的时代里程碑。“知青”改写了整整一代人的命运,留给穷乡僻壤的广阔天地这块土地上的,是我们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知青“,改变了我们的人生道路,铸成了我们的人生格局。让我们品尝了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经历。   

知青,是浪漫的。在那片广阔天地里,尽管条件艰苦,但知青们总能发现生活中的诗意。清晨,伴随着第一声鸡鸣,他们走向田野,那被晨露打湿的小径像是通往仙境的路。劳作间隙,躺在草地上,望着蓝天白云,心中满是对未来的遐想。夜晚,围坐在灯火旁,弹着简陋的乐器,哼唱着自己创作的歌曲,歌声在夜空中飘荡,那是独属于知青的浪漫时光。命运给了我们黑暗的机遇,但是并没有剥夺我们追求光明的权利;命运给了我们坎坷的遭遇,但是并没有剥夺我们快乐的心境。知青们都经剥夺历了凤凰涅槃,重生的经历是难愈的伤痕,但当凤凰真正涅槃的时候,那飘落的羽毛也是美丽的。      

知青,是多情的。从汽车开动的那一刻起,我们从学生变成了“知青”,在“知青”这个大家庭里变成了患难与共的兄弟姐妹。在青涩的青春岁月里,我们结下了缘,汇成了谊,产生了情,凝成了结,友谊温暖着我们枯燥的生活。当知青们离开时,望着那熟悉的土地、田埂、村舍,内心充满深情。

知青,是坚强的。从那个蹉跎岁月走来的知青们经历了磨难也积蓄了力量。我们这代人是不幸的,大多数人都是默默无闻,只有极少数人成为精英。   面对艰苦的生活条件,繁重的体力劳动,简陋的居住环境,匮乏的物资供应,我们挺过来了。手上磨出了血泡,变成厚厚的老茧;肩膀被重担压得红肿,却依然咬牙坚持。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都能看到知青们在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

知青,是奋发向上的。知青是那个特殊的年代造就的群体,但知青们一直脚步坚实。翘首,一轮红日,光照大地,中国开启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代。在中华复兴的征程中,正在老去的一代知青们,以血色一般的一抹夕阳,回报他们沧桑的人生。这是他们共同的红,壮丽而深沉。他们相信,当共和国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展开时,有两个字一定也是彩色的,那就是:“知青”。

(未完待续)


 军旅原创文学与您一路同行
 【作者简介】
   



李公悌,网名公德。汉族,1958年5月出生,内蒙古包头市人,本科学历,1975年至今,下乡知青、部队战士、企业管理人员、机关公务员,退休。爱好写作,喜欢运动。


【重要提示

1.来稿字数需要300以上,含个人简介方可加注原创标识,不加注原创无法添加到个人专辑
2.本公众号已经与360个人图书馆同步,不加注原创无法同步360文库。
3.来稿请勿一稿多投,后台大数据会自动过滤,花费时间编辑后将无法推送,请自尊。
4. 了解《军旅原创文学》同题作品征文详情,请点:【军旅原创文学】同题作品征文启事
5.发稿邮箱:917141698@qq.com。邮箱来稿需要添加主编微信917141698,以便沟通相关事宜。
6.严禁把发到朋友圈、文学群的稿子私发编辑或邮箱,阅读量低于100者,将控制刊推后续来稿。 
7.【军旅原创文学】第二期已经开始筹划,欢迎广大军旅文学爱好者赐稿指导!
8.了解平台情况点击: 军旅原创文学公告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军旅原创文学
本公众号主要致力于军旅领域文学作品的推广。这里是军人、曾经的军人、军(烈)属以及关心军人群体文友的精神家园!【军旅原创文学】公众号平台将以努力为广大军人群体和关心军队建设的作者群体服务为己任,为真正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鼓与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