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正念导师后,在我身上发生了什么转变?

文摘   心灵鸡汤   2024-08-07 07:01   加拿大  

关注今心空间,找到当下的力量


内容:走在西方正念的前沿,聚焦东方智慧的启迪


4个原则:

1、新鲜:西方最前沿的正念学习资料

2、真实:真实的修行感受和人生经历

3、科学:经过科学验证的正念冥想

4、原创:仅7%的公众号仍坚持原创


图/文:Balinda李婷


经常有网友跟我说,真羡慕你啊,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通过正念来帮助他人,紧接着问:

你觉得教正念后,在你身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是哦,是时候认真想一想这个事儿,为什么我会热爱从事正念呢,我又从中得到了什么呢?做某件事情,一定是有源源不断的收获,才会有持续高涨的热情。我想,从事正念、冥想的工作,有很多机缘、因素,也有很多收获和成长。今天,先从自己的变化来总结三点:

带领正念课程多年后的我,在生活中:

1、不再有任务

2、不再有失败

3、不再有敌人

这几点为什么会被我视作收获呢?听完我的故事你就明白了;全文四千多字,看完记得在文末赏个三连赞哈。

参加Balinda本人带领的正念课程,2024年仅此一期👇🏻
正念自我关怀LOMSC网络八周课


1、不再有任务


正念对我来说是一份工作吗?是、也不是;

比如,现在写这篇文字,是我心血来潮的情感抒发,不是为了完成“工作”,但和工作关联。

那么,是一份事业?是、也不是;

就从事正念而言、我没有目标,一直都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自己能走到哪一步、就轻松地迈出下一步;但自从创建了“中加正念协会CCMA”,这份“公益事业”就变成了我心目中的事业了,甚至还有点使命感。

那么,这是一项任务吗?我会坚定的说:不是。

在我的生活中,已经没有了任务;我不需要去完成什么,就只是:自然而然地任其展开。

文字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有人想学系统的正念课程,我们自然而然地开班讲课;有人想转型做正念老师,我们自然而然开始做师资培训。

(点击查看:2025正念认知疗法MBCT线上师资培训计划

种子破土而出、发芽生长,春季开花、秋季结果,是“完成任务”吗?

河水蒸发、到天空中形成云朵,作为雨水落下滋养万物,是“完成任务”吗?

哈哈,你会说,当然不是!

所以,我现在做事情就只是顺应自然法则,事物规律,不是为了完成任务。

困了睡、渴了喝水,烦了观呼吸,手痒了码字,累了则休息。。。

对啦,时常有人问我:老师,你每天练多长时间正念?

我的答案是:不一定。(这么说确实不太激励人心,但却是事实)

作为一个闲散的天平座,多年来我没有定下那种每天早起打坐的习惯,像卡巴金老师说他是40年来风雨无阻5点起床练习,我多年来都是睡到自然醒的人啊;可能也和女性的身体规律有关,我更喜欢依据自己的身体流动,夏天早晨五点多自然醒了就想静坐和拉伸一下,冬天七点多才天亮,起来以后肚子不饿就锻炼,饿了就做早餐;大姨妈的时候,不会去打坐,干脆就躺着“观疼痛”。。。

我既不会强迫自己早起打坐、也不会苦哈哈去“坚持”运动、给自己贴上自律的标签,天气好了我就想出去跑步或快走,天气不好就做垫上运动或跳尊巴,有时犯懒就做个10分钟的HIIT。

练习正念从来都不是我的“任务”,而是身体和心灵的呼唤,是轻松惬意和滋养。

在我们协会做志愿者的老师们都知道,我常说的就是:正念就是玩儿;不用顾忌,按照你的想法去做,没有什么是“必须”的,我们本来就在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做的事情,也是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两年半前创建国内第一个收费正念社群、每天直播带领正念冥想、做了两季正念的夏天、开正念音乐会,包括我的公众号内容,也一直在打破常规;正念音乐会、正念喝茶、做了正念圆桌派、正念禅绕画......我都全力创新,不用考虑“招商引流”这些,怀抱利他精神、专注做好内容就行。

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懂得“臣服”、“接纳”和“放下”,就像一颗小树苗那样,在努力生长、亦在等候阳光和雨露的滋养。

在我的生命里,已不再有任务。

写作不是任务,是抒怀胸臆;讲课不是任务,是分享好东西;做饭不是任务,是处于好奇的创作过程;运动不是任务,是关爱身体。

这就是生活,不是吗?生命中没有什么必须完成的“任务”;如果说生命是一块画布,那么你的作画绝不是交稿“完成任务”,而是尽情发挥创意、想象力,不需要模仿他人,而是大胆调色并尝试不同的风格。


在加拿大给老外讲正念👆🏻


2、不再有失败

谈到失败,难免谈到如何“看待失败”。

在上周末的正念自我关怀MSC课程进行到第四课,讲到了如何面对失败;当你和家人处于失败的痛苦,是否充满了责备和自责?那么,“自我批评”可以被“自我关怀”代替来形成驱动力吗?

许多小伙伴对于“自我关怀”最大的疑虑就是:如果我对自己太好了,过度自我关怀了,会不会就甘于躺平、一蹶不振啦?孩子谁管、工作不要了吗!

这个想法太正常不过,因为我自己也是一路靠“自我批评”走来的人。

我引导大家想到这样一个场景;你有个表弟、侄子或好朋友家的孩子在读高中,有一天拿着成绩单回家,恰好你去朋友或亲戚家玩就撞见了,孩子的考试成绩不理想,还有不到两年就要高考了,家长当然着急!那么,这时候,面对垂头丧气的孩子,家长怎么应对?你会如何建议这位朋友/亲戚?

A. 批评孩子,责备他没用,不够努力,威胁他如果再这样下去考不上大学将来没饭吃

B. 安慰孩子,肯定他的付出,一次成绩不足以说明什么,鼓励他继续努力,还有时间

所有人都选择了B,包括习惯于“自我批评”的人;也有小伙伴说,如果是自己家的孩子就得骂,当然,放在自己身上,就更得狠狠抽鞭子“自我批评”了。

为啥我们对别人家的孩子就会选择安慰和鼓励呢?

因为我们是客观、理性地看待,没有掺杂个人情绪和偏见;或许你不承认,但事实就是如此,对我们自己、对自己的孩子,容易抱有不理性的期望,也更容易看到身上的缺点而非优点。

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优点,但会认为这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无法带来成功;我们每个人也有很多缺点,但凡有失败、做得不够好时,就会觉得这是自己的缺点导致的!但其实吧,很多时候失败、考试没考好不光是个人能力的问题,和大环境、当时的情境、他人、甚至运气都有关联。

我们有好多谚语都在讲“失败”这件事的道理:胜败乃兵家常事,失败乃成功之母,风雨过后就有彩虹。。。

老师和家长也会教我们这些道理;是呢,讲给别人的孩子听时,都会频频点头,然而搁自己身上,就不是这么理性了。

你怎么就学不进去呢?我和你爸当初可都是学霸!

这道题怎么会答错呢?一定是上课开小差不认真!

你怎么就是个苹果呢?我和你爸都希望你是桃子!

批评其实是威胁和制造恐惧,“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本应是积极的鼓励,但解读成了变相的威胁:你考试分数这么低?将来考不上高中、上不了大学、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媳妇儿那会孤独终老。。。

孩子听到后当然吓得不行,“害怕失败”、“将来会过得很惨”成为了驱动力。

这就导致我们在郁闷时,引发的一个自动化念头:我怎么这么失败,I am a loser

然后这个消极的念头不断重复,害怕被批评的玻璃心就是这么产生的。

学了正念,提高了觉察的能力,懂得退后一步、换个角度来看待同样的事情。慈悲也并非是消极,在行动上,我们可能会更努力,只是在态度上不再责备他人、也不再自我苛责。

如果生活中不再有“失败”这个词汇,只有“时机未到”、“因缘不具足”,“我这次失误了”,“我事先没有考虑周全”,我们不再由一次考试成绩不好而判死刑、也不再给自己贴上loser的标签,那么,我们的内心就不会再有恐惧。

如果一个花苞未能开出美丽的花朵,那是失败吗?如果一颗果树结出了发育不好的果实,那是失败吗?

无论暂时的“成就”还是“失败”,都只是因缘和合的结果,不完全是个人造成的;换做他人,可能也没法做好。

我们没必要给自己抽鞭子、搞得伤痕累累上战场,为何不鼓励自己、相信自己,蓄满爱和温暖,再出发!


光线和阴影,都是出于爱的舞蹈。

--鲁米


3、不再有敌人


不怕大家笑话,我坦白、我曾经是个嫉妒心很强的人,学习正念之前我是不自知的,都没有意识到原来自己很容易嫉妒,无论是工作中还是两性交往中。

无疑这给自己带来了很多痛苦,因为嫉妒他人意味着防备、敌意,以及无谓的猜测和指责。

学习正念后,我开始练习“喜心”,就是“随喜”他人的收获,比如,我同部门的同事升迁了,以前我会暗暗不爽、现在我祝贺随喜;小时候的玩伴比我混的好,以前会想要超过她、现在我真心为她高兴。

不断地有意识地去修习“喜心”,让我慢慢放下了“嫉妒心”,在我的生活里,不再有敌人。

我确实会经常看到刚进入正念圈的同行来“模仿”我的内容,我理解他们,小时候写作文、画画都是从临摹开始的,临摹多了也就找到了感觉。祝福他们,往后的正念之路越走越顺。

之前也吐槽过对我时不时恶意举报的人,最近还不断出现从我们“挖墙脚”的,不知道是谁,但我理解他们,在创业这条路上走得艰难,会误认为走在前面的都是“敌人”,以为“打败敌人”就胜利了。

但其实,哪里有敌人呢?

当人们受到冒犯时,会根据对手的强大程度,选择两种基本情绪:愤怒,和恐惧。如果对手不强大,你会愤怒,然后准备战斗。如果对手太强大,你会恐惧,然后准备逃跑。
如果我们被愤怒和恐惧两种情绪驱使,就会选择“打”或“逃”。然而,所谓“险恶的世界”都是臆测出来的,猜忌只会让自己难受。
我们完全不必去臆造“假想敌”。
每个人只是在自己的位置上,不仅会受到人性弱点的考验、个人思维的局限,行为方面也只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
所以,不必要把冒犯过你的人当作敌人。
有个小故事,讲的是佛陀面对他人无端的辱骂,是如何智慧地回应的。

佛陀有天在乞食时,有一个人看佛陀不顺眼就张口大骂,佛陀在旁边不动声色听他骂,这人见佛陀没反应愣住了,佛陀说:如果你送给邻居一件礼物,邻居拒绝了,你会怎么做?他说:当然是拿回来了。佛陀说,同样的,你送给我的礼物,我同样也没有接受,你骂我的你都收回去了。

这大概是“慈悲心”。在一个具有慈悲的人眼中,只有做错事的人,没有敌人。
理解了众生皆苦,生活当中便不再有敌人。
我很高兴看到自己的转变,通过提高觉察、修习四无量心,我用慈悲心和喜心填满自己的内在,也就没有了空间给嫉妒心、也没有了空间给仇恨。
司马懿说过:臣一路走来,没有敌人,看见的都是朋友和师长。


兄台,来偶遇吧!

2024唯一一期:正念自我关怀LOMSC网络八周课

今心空间
每一天的生活,在当下获得力量,从内在看见真相;我们提供国际化的正念冥想课程、正念师资培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