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
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3YJA850006)、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3年度一般项目(GD23CYS04)、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项目(2023GZGJ56)
【作者简介】
卢丹梅,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曾怡瑞,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硕士研究生。
袁楚枫,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硕士研究生。
赵建华,通信作者,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摘 要
城市近郊乡村作为城乡之间交流沟通的“桥头堡”,具备城乡融合发展的良好内在基础和外部驱动力,是探索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先行地区。总结城乡融合初级阶段近郊乡村在生产、生活、景观、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解读新时期大城市近郊乡村发展的新特征与新趋势,提出“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城乡融合高级阶段的发展目标,以及生产方式、生活形态、景观风貌、建设模式等方面的近郊乡村特色发展策略。以广州为例,探索新时期近郊乡村特色化发展的方法体系,推动城乡融合深入发展。
[关键词]城乡融合;特色化发展;和而不同;近郊乡村;广州
[文章编号]1006-0022(2024)06-0128-08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卢丹梅,曾怡瑞,袁楚枫,等.和而不同:城乡融合视角下广州近郊乡村特色发展策略[J].规划师,2024(6):128-135.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城乡融合,是我国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对于广东来说,其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挑战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
特色是发展之道。当前乡村特色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资源型乡村旅游、产业特色发展的实践总结方面,缺乏从城乡关系统筹层面探析乡村特色发展的研究。研究乡村发展离不开对城乡关系的探讨,21世纪以来,我国城乡关系演变历程大体可以分为“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3个阶段。从实现城乡融合的空间演进看,大致呈现“大城市近郊—大城市远郊/小城市近郊—偏远乡村”的动态推进过程,近郊乡村一直以来都与城市紧密难分。在此背景下,近郊乡村与城市的共融互促,既是当前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难点,也是解决乡村发展问题的必经之路。
本文结合新时期的发展要求,针对当前近郊乡村的发展瓶颈,从问题导向出发,基于城乡供需关系分析近郊乡村发展的新背景与新趋势,提出“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城乡融合发展目标。以高度城镇化的广州地区为例,构建涵盖生产方式、生活形态、景观风貌和建设模式等方面的近郊乡村特色化融合发展与建设路径,丰富与完善乡村特色发展的理论体系,同时为全面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先行先试的经验。
1 大城市近郊乡村融合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扩张发展,乡镇企业开始在大城市周边的城乡结合部开展生产,随之形成了“城不像城、村不像村”城乡混杂的典型现象。这时候城与乡的功能和风貌是低水平无序交织在一起的,该阶段可以称为城乡融合初级阶段。
城乡融合高级阶段即城乡之间高质量融合发展的阶段,强调城乡功能互补、城乡共同繁荣。正如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认为,城乡关系由低水平的均衡到对立分离,再到更高水平的协同和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要实现城乡融合阶段的升级,首先需要从城乡一体化视角,不断健全城乡融合体制和政策;通过工农互促、城乡互补,让城市的教育体系、基础设施等要素流向乡村,提升乡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产业融合,构建双向流通通道;在保留城乡各自特色的基础上,实现各美其美(表1)。
表1 城乡融合的不同阶段及升级途径
2 城乡融合初级阶段近郊乡村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工农产业低端,旅游产业同质
由于地租和人力成本低廉,乡村工业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企业少,工业对农业的支持不够、两者互动不足,农业收益不高,导致农业占比下降,农耕文化逐渐消失。近郊乡村在城市通勤1 h左右的交通圈范围内,能受到较强的城市生产生活功能的外溢与辐射,其旅游发展具有先天优势,但乡村旅游兴起后,消费资本盲目涌入乡村,出现了大量同质产品。
总体而言,随着城市资本下乡,乡村土地被城市资本所主导,且过于依赖城市资本。城市资本良莠不齐,近郊乡村没有形成以农业为基础的产业体系,同时旅游发展潜力挖掘不足,缺乏可持续的自我“造血”功能。近郊乡村难以形成内生动力,最终表现为工农产业发展质量不佳、旅游业同质化严重。
2.2 聚落结构混杂,人居品质降低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乡村聚落受到冲击,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得聚落形态和建筑风格与城市趋同,造成人文特质消失与居住品质下降。
在聚落形态上,以血缘联系的宗族势力比较强大,由于部分地区近代村落的建设治理高度依赖宗族组织,乡村空间的布局模式多以宗族祠堂为核心,这种传统聚落空间结构不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传统生活空间失活。因此,急需探索新型城乡关系下乡村公共空间的构建。
在居住品质上,由于传统民居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居住空间的要求,原有的传统风貌民居逐渐被注重实用但缺乏特色的住宅取代。新建民居分布密集、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人居环境质量变差。
2.3 生态环境被破坏,乡土景观消失
一方面,乡村过度工业化破坏了原有的乡村景观资源及自然生态景观格局,导致乡村环境恶化问题。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乡村地区不惜牺牲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大规模地进行粗放式工业发展和农业生产,导致河流、土壤和空气的严重污染。
另一方面,乡村空间既受到“自下而上”产业发展的推动,又受到中心城区外扩蔓延的影响,形成“乡村聚落+工厂+城市组团”的独特空间特征(图1)。各类空间混杂使近郊乡村呈现出钢筋混凝土的灰色景观,特色的乡土景观风貌逐渐消失。因此,需要深入挖掘乡村的文化特色、产业特色,才能以风貌重塑乡村。
图1 近郊乡村空间特征变化模式图
2.4 “自上而下”的建设管理模式僵硬,建设管理与实际脱节
当前乡村建设管理一般由政府主导,乡村地区大多依靠政府资金支持和补助进行阶段性发展。这将带来两大问题:一是政府资金支持缺乏可持续性,村民参与建设的动力不足、积极性低;二是规划建设一般由专业团队负责,当村民参与度降低时,外来的建设团队较难充分了解当地民情与村民的实际需求,导致后期建设与乡村实际存在矛盾,实施成效不佳。
乡村建设的良性发展必然是多方共同参与的结果。政府主导下村民主体的“脱嵌”问题,会导致在乡村发展中难以构建权利与义务统一的风险共担模式,进而影响乡村治理的可持续性。因此,明晰各主体的职责,构建多主体共建网络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
3 新时期大城市近郊乡村发展趋势与目标
3.1 近郊乡村发展背景的新特征
(1)迎来乡村振兴新机遇。《广东城乡融合发展报告(2021)》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取得关键性突破,为全国各地提供广东经验。2023年,广东省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2)互联网新技术日新月异。技术的高速发展必然会带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将会颠覆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在生产、加工、销售、运输等各环节影响着农业发展,形成新模式。
(3)食品消费结构得到重构。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食品消费逐渐从数量型、生存型向质量型、享受型转变,以绿色食品、地方特产为主的新的食品消费结构逐渐形成。营养健康的特色农业与特产经济将成为未来乡村地区发展的新方向。
(4)乡村栖息成为城市人的新生活观念。城市环境嘈杂、生活压力大,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向往田园牧歌的惬意生活,回归乡村的休闲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逐步兴起。
3.2 近郊乡村发展的新趋势
(1)扩大新应用。信息技术从大城市渗透到近郊乡村,融合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形成新应用。在生产方面,依托物联网、大数据、无人机等技术的发展,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业全面融合,智慧农业与电子商务结合,形成高效的信息物流通道,使农产品经营模式更加丰富。在生活方面,通过“互联网+”智能治理,形成数据大脑,发展智慧公共服务,提高了民生服务水平。
(2)发展新业态。大城市近郊乡村地区不再采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而是以“农业+新型产业”为思路,结合近郊乡村区位条件与城市需求,延伸农产品精加工、旅游、餐饮等第二、第三产业,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产业链,发展都市农业、体验农业、科普农业等新业态。
(3)引入新居民。在城镇化影响下,大城市近郊乡村的居住主体日趋多元化,除了村民,还有城市白领、务工人员、游客、研学人群等。随着乡村的发展,还将吸引具有较高文化素质以及有眼光和有技能的乡村创业者入住,形成新农人引领发展的新模式。
(4)融合新文化。随着近郊乡村新应用、新业态、新居民的形成,未来的近郊乡村与城市将在生产、生活、生态等方面全面融合,乡村传统文化与城市文化融合,形成一种新型乡土休闲文化,进而吸引更多的人群在这里互动。
3.3 近郊乡村发展新目标——“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未来,近郊乡村依托区域优势,促使城乡之间各类要素加速互动,形成新型城乡关系,实现城乡融合阶段的升级。在新型城乡关系下,近郊乡村发展的新目标可以凝练为“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图2)。
图2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近郊乡村发展新目标示意图
“求同存异”是“和而不同”的路径。“求同”是指完善乡村地区的设施配套体系,提高乡村的产业效能,使乡村具有与城市相当的经济水平与生活品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存异”是指保留具有乡村特质的生产方式、生活形态、景观风貌和建设模式,建设具有特色的生态宜居、安居乐业乡村。
“和而不同”是“求同存异”的结果。“和”是指乡村与城市融合发展、和谐统一,乡村和城市共同繁荣。“不同”指乡村与城市各有其特质,应尊重乡村与城市的差异。因此,“和而不同”强调了乡村发展不应一味模仿城市,而是应在承认城乡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差异的基础上,加强城乡之间的交流融合、互学互鉴,实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4 基于“和而不同”的近郊乡村特色发展策略
4.1 “特色化+体验式”的生产方式
(1)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图3)。品牌化可以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延伸产业链条,催生衍生产品,打造特产经济。首先,立足自身传统农业特色,筛选出特色鲜明、品质优良的农产品;其次,引入龙头企业或成立村民合作社来整合现有资源与土地规模,提高产业化程度,完成品牌商业化;最后,推进品牌区域化发展,并在现有农产品的基础上拓展食品、工艺品等衍生产品,实现品牌价值提升的良性循环。
图3 特色农产品品牌化示意图
(2)打造体验型特色农业(图4)。近郊乡村位于都市生活圈内,通过对接城市居民需求,将特色农业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实现产业链延伸,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一是在特色农业品牌的基础上拓展形成“1+N”多层次多元化种植模式;二是开发采摘、饮食、购物、户外观光、自然教育等活动项目,发展休闲体验型农业。
图4 体验型特色农业示意图
(3)打造智慧化都市农业。通过对接城市消费市场,推进都市农业的产前资源优化配置、产中智能化生产管理,以及产后全程化的追溯预警,从而高效地为周边城市提供高品质的农产品。
4.2 “多元化+邻里式”的生活形态
(1)识别传统与现代空间。现代化发展促使乡村空间格局改变,导致空间结构的混杂,以及村民认同感的缺失。规划设计需通过组织空间要素来调整公众感知。
(2)焕活传统文化空间。为祠堂等历史文化建筑注入文化功能(图5),修缮老旧建筑,形成以历史文化建筑为核心的文化交流系统。以新农人创业孵化器的模式打造创业基地,实现乡村文化的创新活化,激活周边民居活力,从而使整个乡村聚落焕发新生。
图5 传统建筑改造模式图
(3)构建多层次邻里空间(图6)。以祠堂为中心、以街巷结构为骨架,将邻里空间分为3个层级,即风水塘与祠堂共同构成的中心邻里空间,主街旁的二级邻里空间,以及里巷旁的三级邻里空间。通过优化邻里空间,形成多级、多层次、系统化的交流空间,形成乡村邻里交流新生活模式。首先,改造中心邻里空间,增加公共设施,提升休闲场所的舒适度;其次,整合二级邻里空间,梳理乡村主街旁散落的边角空间,结合村民生活习惯,打造小型村民交流活动空间;最后,完善三级邻里空间,开展拾边地的整治改善,形成新的交流场所。
图6 邻里空间构建示意图
(4)形成新生活空间体系。公共生活是联系每个村民的纽带,对村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塑造和谐人居环境都有着重要影响。公共生活附着于物质空间,通过盘活村庄空置房屋、闲置用地,在解决建设用地不足问题的同时,为传统空间注入活力,形成乡土文化触媒,打造“传统+现代”的共同邻里空间,实现以公共空间为载体,将传统文化延伸至现代生活的新生活空间体系。
4.3 本土化的景观风貌
(1)构建“以水为脉、以田为底、以道为联”的自然生态网络(图7)。为实现乡土景观再生,应因地制宜地构建自然生态网络。近郊乡村应以自然生态为基底,通过水体、农田、道路、绿化等要素的不同组合,形成各具特色的本土景观。以水为脉络,结合不同的驳岸类型构建滨水空间,通过增加水生植物优化驳岸环境,形成公共开放的水岸景观;以农田为基质,种植色彩鲜艳的农田作物、果林花卉,形成“农作成景、果蔬成景、花卉成景”的农业景观;以道路为廊,采用景观效果良好的当地绿化树种,串联水系、农田以及乡村内部空间,构建既可便捷通行又可驻足观赏的道路系统。
图7 自然生态网络构建示意图
(2)打造特色公共空间(表2)。乡村公共空间可分为点状、线状及面状3大类。其中,线状空间的营造对乡村公共空间的整治和提升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乡村特色景观风貌的“骨架”。通过对线状空间的疏通和优化,串联点状空间和面状空间,构建多层次的公共空间网络。
表2 乡村公共空间优化策略
(3)提升建筑风貌。近郊乡村建筑风貌提升包括对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的整治改造。在修缮传统建筑时,尽量使用与原建筑类似的材料,做到“修旧如旧”,避免破坏建筑原有的结构。针对现代建筑,在不改变原有建筑使用功能和建筑结构的基础上,对建筑立面的色彩、线条、窗套等局部进行改造。同时,建筑风貌修缮应注重建筑风格的统一,实现新老建筑风貌的和谐。
4.4 共同缔造的建设模式
(1)形成共同缔造模式。近郊乡村长期依附于城市,村民自主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受到约束。因此,应促进村民“自下而上”的自治,构建包含5大主体的建设共同体(图8),形成以村民自治为主、多方主体共同缔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图8 乡村建设共同体示意图
(2)明确各主体的职责。政府作为“掌舵者”应积极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为村民搭建技术平台、服务平台、资本人才平台;乡村基层组织作为“实践者”应健全民主决策机制,促进乡村建设事务透明化;规划建设团队作为“协调者”应不断协调各方利益诉求,确保村民参与规划方案的编制,并跟踪指导乡村规划的建设实施全过程;企业作为“合作者”应为乡村特色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乡村产业实现快速升级转型;社会组织作为“长伴者”应挖掘高校研究团队、志愿者服务队伍等各方资源,丰富乡村社会服务体系,加强乡村与外部的联系。
5 广州近郊乡村特色发展实证
广州近郊乡村是大城市近郊乡村的典型代表。其中,广州白云区钟落潭镇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长期以蔬菜、水稻种植等农业生产为主,是广州市区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近年来,作为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试点,钟落潭镇大力发展美丽健康产业、现代都市农业,并得到了飞速发展,其在产业发展、建设模式方面的经验具有参考性。广州增城区正果镇何屋村位于增江河畔,具有优质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由于新村扩张,面临空心化问题,在空间改造、景观建设方面具有特色化改造的基础。本文以两个案例地为实证,创新探索大城市近郊乡村特色发展路径。
5.1 农旅融合新生产
针对广州近郊乡村存在的“地租依赖”的问题,钟落潭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村集体的参与度,推动内生性的产业结构调整。
一是以品牌促进内生发展。钟落潭镇通过聚焦高校圈科研优势,推动村集体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合作,打造“育繁推”一体化的国际种业中心。在此过程中,地方产业向农业产业上游的种业研发延伸,形成远近闻名的种业品牌,逐步集成种业研发、交易、孵化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二是以体验推进产业融合。钟落潭镇大力发展近郊体验游,配备适应不同需求人群的游乐设施,如在田间布置艺术造型装置以打造网红农旅打卡点,建设露营基地以丰富青年人群的游玩体验,以及打造集多元化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农庄,提供陶艺、单车骑行、垂钓等各种活动,为亲子家庭提供活动场所等。
三是以“农超对接”保障产品流通。目前,广州大力推行“农超对接”模式,如开设“农超对接”综合超市、在连锁超市中设立“农超对接”专区等。钟落潭镇采用“农超对接”模式,在保障产品品质的同时整合产品流通渠道。
5.2 耕读文化新生活
广州近郊乡村生活空间格局受到传统广府文化和新型都市生活方式的影响,一方面村民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半城镇化,另一方面随着旅游发展,外来住客与游客不断涌入,对乡村空间提出新的要求。
(1)焕活传统文化空间。何屋村新旧空间呈现混杂的状态,其通过梳理传统聚落结构,修缮老旧建筑,利用宗祠建筑组团打造耕读文化系统。重新打造务本堂的教育功能,将其改造为展览服务中心,围绕周边传统建筑组团打造耕读文创馆、耕读体验馆、耕读竹艺馆、耕读纺织馆等,丰富业态,打造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的基地。
(2)构建多层次邻里空间,形成新生活空间体系(图9)。依托耕读文化系统进一步挖掘邻里空间,构建多层级生活空间体系。首先,在风水塘和禾坪处增加户外健身设施,提升中心邻里空间的舒适度;其次,清理主街旁堆积的杂物,拆除危房,腾出来的空间可以作为二级邻里空间,并将其改造为“四小园”;最后,充分利用宅旁拾边地,放置桌椅,将其作为三级邻里空间。
图9 广州增城区正果镇何屋村生活空间规划图
5.3 生态乡土新风貌
(1)构建自然生态网络。岭南水乡是广州乡村聚落的本土地域景观,何屋村及周边村庄具有典型的水乡景观肌理(图10)。以水为脉络,在村庄两侧的流域构建尺度适宜的滨水跑道,与村内小公园、农田以及村外碧道相连,构成一体化的碧道系统;以农田为基质,尊重现有肌理和耕读文化,打造连片有机稻田;以道路为廊,保障村道通畅,步行街巷采用青石砖、麻石铺地,农田内部的机耕道沿途可种植枇杷、荔枝、杨梅等当地特色水果,打造可食可赏的四季道路景观。
图10 广州增城区正果镇何屋村及周边村庄景观肌理示意图
(2)打造特色公共空间。近郊乡村沿街建筑或破损或新修,存在风貌不统一的问题,对此可以对街道两侧的建筑立面进行统一修缮和粉刷。过去,村民主要在村口榕树、禾坪等公共空间进行活动交流,缺少活动空间。因此,应完善健身器材、运动场等相关活动设施,打造一个富有水乡特色、传统和现代和谐共处的特色乡村公园。
(3)提升建筑风貌。将村庄内的建筑划分为文物保护单位、传统风貌建筑及一般建筑3类,其中传统风貌建筑融合了广府及客家两种建筑风格。对于文物保护单位务本堂、香火祠堂等,应保持建筑原状;对于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风貌建筑,应使用原本的材料对外立面进行修缮、复原;对于一般建筑,门窗宜统一使用深灰窗套,外墙宜使用青砖贴面,屋顶材料宜使用灰色水泥瓦。
5.4 共同缔造新模式
广州近郊乡村建设非常重视多方参与。一方面,近郊乡村与城市接壤,村民由于出租房屋、外出就业等,与企业、外来人员日常交流的频率明显增加;另一方面,由于近郊乡村建设涉及村集体经济的土地开发、出租分红事务等,村民参与积极性高。
钟落潭镇采用结对的方式践行共同缔造建设模式(图11),由区政府牵头,村集体与企业、高校、银行签订共建协议,规划设计团队协助建设。其中,产业联建是结对的关键,通过找准发展点,村集体获得资金、就业岗位、消费帮扶、技能培训、技术指导、社会服务、产业项目等发展资源,企业获得土地、劳务、市场和物资等供应保障,高校获得乡村振兴人才对口培养实践场地、实践研究课题等社会资源,银行获得业务和客户资源,四方相互取长补短,农民创收增收。此外,通过企业、银行提供帮扶资金,高校组建团队或与其他规划设计团队合作,在村庄人居环境、教育设施等方面进行提升,为产业发展打下基础。
图11 广州从化区钟落潭镇共同缔造模式示意图
6 结束语
乡村特色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大城市近郊乡村作为城市与乡村的纽带,具有特殊地位,需要将其置于城乡关系中思考发展路径。城乡融合发展作为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乡村转型发展的切入点。
本文梳理了我国城乡融合时空演进的特点,以近郊乡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城乡融合初级阶段往高级阶段进阶的必然性与可行性,研究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目标以及相应的策略,并选择广州地区两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地开展实证研究。总的来说,本文既为乡村特色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也为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近郊乡村创新探索以及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新媒体编辑:祝桂丽
审读:邓倩
终审:刘芳
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2024年06期
《和而不同:城乡融合视角下广州近郊乡村特色发展策略》
《规划师》近期文章推荐 (点击蓝字可查看原文链接)
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邮箱:planners@planners.com.cn
网址:www.planners.com.cn
电话:0771-2438012
规划师
微信号|guihuashizazhi
更多精彩,记得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