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每日评论合集(2024.11.9)

2024-11-09 11:45   内蒙古  

这是我的第1861篇学习笔记

★来源:2024年11月9日《经济日报》全部10篇评论+2篇理论文章

01   “大屏小屏”关键是做出水平

□ 姜天骄

在电视大屏看短剧是什么样的体验?最近,一批爆款微短剧首次登上电视大屏幕。有人说,微短剧直接把剧情“精华”亮出来,让观众在更短时间内获得更大的情绪价值。也有人说,微短剧丰富了电视大屏的内容生态,让看电视变得更有吸引力。不仅如此,多家广电机构还亲自上场,参与创制精品微短剧,希望将微短剧培育成广电平台业务新的增长点。

对此,也有人表示担忧:微短剧登上大屏幕,是不是在和长剧集抢市场?“快餐文化”大行其道,传统影视行业是否会受到挤压?事实上,剧情无论长短,都有各自优势。微短剧是对传统影视剧的有益补充。微短剧登上大屏幕,也是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的创新实践。大力发展文化新业态,有利于传统影视行业转换思路、更新打法,让二者在良好的内容生态下共同发展,最终形成院线电影、长剧集、短剧集、短视频的影视创作矩阵,影剧联动,大小结合,长短互补,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微短剧的火爆已经引起传统影视行业思考。过去,一些长剧集为了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不惜牺牲艺术品质,通过拖慢节奏、增加台词等方式“注水”,导致剧情冗长、节奏拖拉,使观众体验大打折扣。而微短剧以节奏快、反转多等特点有效调动观众情绪,满足了人们高效获取娱乐内容的需求。长剧集须直面挑战,只有更加贴近观众需求,不断调整叙事方式,创新表达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制作精良的长剧集以严谨的创作态度、缜密完整的叙事结构,与观众建立更深入且持久的连接,这也进一步推动微短剧必须不断提升内容质量、拓展创作空间,才能长久留住用户。二者相互促进,有利于提升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技术变革深刻影响微短剧生产。当前,微短剧从市场洞察、剧本筛选、广告与内容结合,再到成片初审都能通过智能平台实现一条龙生产。超高清人工智能、虚拟拍摄等新技术也已经在微短剧中得到广泛应用。比如采用虚拟制片技术拍摄的微短剧《柒两人生》、生成式人工智能创作的微短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都得到用户广泛好评。在文化与科技创新融合方面,微短剧已经形成一套有效打法,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将进一步推动传统影视行业紧跟前沿技术,丰富创作手段,提升制作水平,推动行业提质增效。

无论“大屏小屏”关键是做出水平。短剧也好,长剧也罢,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无论形式如何变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是不变的,优秀文化内核是不变的,对创新的追求是不变的。期待以微短剧为代表的文化新业态加速发展,以高质量激发大流量,为文化产业提供更深入更持久的价值赋能。

02   美联储政策平衡难度加大

□ 孙昌岳

当地时间11月7日,美联储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到4.50%至4.75%之间。这是美联储今年内的第二次降息,符合外界预期。

与9月份议息会议偏鸽的声明相比,11月份美联储的态度明显转鹰。美联储在会后声明中称,近期指标表明,美国经济继续稳健扩张。今年年初以来,美国劳动力市场状况总体有所缓解,失业率有所上升,但仍保持在较低水平。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美国的整体通胀正朝着2%的目标靠近,但核心通胀仍高位运行。

不过,从市场反应来看,鲍威尔释放的鹰派信号没有引起太大反应。在鲍威尔讲话后,只有10年期美债收益率小幅上行了4个基点,但很快又掉头下行,延续当天的回落趋势。

此次降息决定由美联储全体委员一致通过,并未出现反对票。这与9月份议息会议降息50个基点有一人投票反对形成对比,当时美联储内部在降息25个基点还是50个基点之间存在争议。有美联储官员曾表示,11月份会议可以考虑跳过降息。

虽然美联储宽松周期的整体立场没有改变,但如何解读起伏不定的经济数据是摆在鲍威尔面前的挑战。

9月份以来,美国经济数据冷热不均,消费以及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回暖,但制造业与就业数据转冷,数据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一方面,因消费者支出表现出一定韧性,美国三季度实际GDP按年率计算增长2.8%。消费者支出在过去一年中一直未受经济放缓预期的影响。

另一方面,作为美联储政策重心的就业市场数据却不理想。9月份职位空缺数骤降至3年来的最低水平,远不及预期,这表明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消退。截至10月份的3个月中,美国私营部门平均每月仅增加6.7万个工作岗位,为2020年来的最低水平。近期出炉的非农数据则显示,受飓风和罢工拖累,10月份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1.2万人,大幅低于10万人的市场预期,前两个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合计下修11.2万人。

互相矛盾且不断修正的数据也加大了美联储后续决策的难度。有分析认为,美联储的分歧可能比公众意识到的要大。一些美联储官员担心通货膨胀率仍在上升,并对快速降息持谨慎态度。另一些人则担心劳动力市场可能过于疲软,这增加了进一步大幅降息的必要性。

此次议息会议,比起降息25个基点,市场更为关注的是美联储后续的降息前景。

在议息声明中,美联储重申了就业和通胀双重目标面临风险大致均衡,但删除了关于“在抗通胀问题上获得信心”的表述。一些美联储观察人士猜测,这可能暗示政策制定者们对12月份暂停降息持开放态度。

市场分析预计美联储将以更慢、更平缓的步伐降息,因为未来新一届政府的政策导向可能会推高通胀。鲍威尔说,“随着我们接近中性利率,可能放慢降息节奏是适宜的”。同时他也重申,“美联储并没有匆匆忙忙地要实现中性利率”,并发出警告称,在美联储寻求降低利率之际,政府的任何变动都可能影响货币政策。

目前,市场已经下调了对明年1月份的降息预期,更多人认为届时将暂停降息,这一概率从一周前的44%升至54%,对12月份再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则从77%降至67%。

对于10年期美债收益率自9月份美联储大幅降息以来飙升超70个基点,鲍威尔称美债收益率走高主要受经济增长驱动,而不是货币政策驱动。“现在判断美国国债收益率的走势还言之过早,似乎债券走势并非由通胀高于预期主导,经济活动数据一直都比预期的更强劲。”鲍威尔说。

同时,美债收益率走高也不可避免与未来新一届政府将大举发债、导致财政赤字飞速增长的预期相关,对此鲍威尔直言,美国赤字不断上升和整体财政政策仍是经济的阻力,美国联邦债务问题不可持续。

有分析认为,未来新一届政府就职后,美联储或将面临更多挑战。

一是在多项新政策的影响下,劳动力市场和通胀可能出现新的变化,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可能被迫更加“短视”,以观察政策效果和最新数据。二是美联储也要重新审视在财政等政策变化的情况下,中性利率2.9%是否仍然合适,降息周期的终点也不再明朗。三是美联储的独立性将面临更大挑战。

面临后续的不确定性,美联储点阵图给出的2025—2027政策利率预期对市场的参考意义明显下降。面临通胀不确定性和美债供给增加,市场或给予美债长端利率更高的风险溢价。

当前,美国经济有增长的一面,也有萎靡的一面。有民调显示,近六成民众认为当前比4年前过得更差。新一届美国政府能否调和这种结构性矛盾尚不得而知,但美联储的步伐取决于通胀控制的程度,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前提下,要维持通胀的合理水平,依然是个难题。

03   应对保险业数智化新挑战

锁凌燕

让数智化切实促进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做好自身能力建设,还需完善政策制度体系。

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行业提升保险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牢固树立服务优先理念,助力筑牢经济安全网、社会保障网和灾害防控网。

这份被称为保险“国十条”3.0版的文件,在“国十条”1.0版要求“不断提高服务水平”、2.0版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增强保险产品、服务、管理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服务优先”。这就要求保险业不能只将注意力集中在自身问题与改革上,还要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从自身功能定位入手,专注主责主业,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风险管理与金融服务方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长期以来,从保险产品配置到后续风险减量、出险理赔等环节,广大消费者普遍存在不够了解、弄不清楚如何操作的痛点堵点,销售误导、理赔难等问题成为行业顽疾。这一方面与行业过去发展模式粗放、专业能力欠缺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服务业本身的特点相关。由于每位保险消费者都有不同的特征和需求,很多时候为其提供服务有赖于专业人员“量体裁衣”式劳动,这也导致生产率提高较慢,存在所谓“鲍莫尔病”特征。而研究表明,数智化有望从多个方面推动保险服务业效率提升,对于改善行业服务能力、提升消费者福利起到显著作用。

比如近年来,保险公司加大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投入力度和应用范围。在面向客户一端,通过在网络平台嵌入智能模块、AI客服等,基于大数据基础实现对消费者需求的感知、分析和智能决策,突破了时间、空间和人力限制,以更少资源、更快时效提供投保、咨询、产品组合定制、理赔等服务,提升了保险服务质效;一些机构还拓展生态圈建设,利用大数据研判预警等手段,完善“保险+健康管理服务”“保险+灾害风险减量服务”等模式。在内部经营一端,公司基于数据挖掘、深度学习等技术,提升投研能力和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提高运营、管理、合规等全流程各方面的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水平。

但数智化也带来了新挑战。一方面,在数智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数据成为关键要素,而数据污染、泄露等风险防不胜防,数据孤岛和应用孤岛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建立完善公正、安全的数据共享平台,在有效保护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的基础上,对数据要素进行充分整合,从而合规合理使用相关要素,在技术、法律和交易规则上给保险业提出重大挑战。另一方面,伴随数据累积,保险公司会逐步积累有关客户喜好、风险承受能力等信息,进而摆脱传统模式下的信息劣势地位。然而,有条件实现更精准的价格歧视和定向推送,也可能损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甚至可能滋生过度拒保问题。如何更好促进数据有效使用同时避免滥用?如何平衡好保险产品的可得性与保险经营的公平性?如何通过有效的监管措施更有效地保护消费者?这些都是数智化转型发展过程中必须直面的问题。

可以说,要让数智化切实促进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和技术发展内涵与趋势,做好自身能力建设,还需要更好完善相应政策和制度体系。一方面,要加速完善数据治理体系,在监管引领下促进行业建立覆盖数据采集、保存、交易、处理、销毁等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护机制,协调数据资源提供方、使用方、监管方,合力构建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形成体系化的数据治理格局。另一方面,要平衡好监管的一贯性和适应性,关注新的数据资产、新的商业模式变化,并及时动态更新监管范围,避免出现监管死角和盲区。加强监管科技建设,升级优化监管手段,“用科技监管科技”,更好识别、干预数智化转型中可能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新风险点,构建更加安全、公正、透明的消费环境。

(作者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

04   算力电力协同发展两相宜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和电力是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关键要素,二者协同发展至关重要。推动算力电力协同发展,做好相关顶层设计是前提,充分发挥新型电力系统的基础作用是保障,还需要进一步推动电力市场化改革,形成反映市场供需关系的价格信号,不断提高算力电力资源的配置效率。

“AI的尽头是算力,算力的尽头是电力。”数字经济时代,算力和电力是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关键要素,二者协同发展至关重要。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算力电力的协同发展。前不久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等文件,均明确提及算力电力的协同发展,并将其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和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力量。

也要看到,算力产业属于高能耗产业,电力消费增速高、占比大,特别是随着算力规模的不断增加,带动算力能耗持续上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算力中心能耗总量为15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4%,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6%。今年以来,全国算力用电更是呈井喷式增长,多地用电量增速创历史新高。

当前,影响算力电力协同发展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资源分配不均衡、技术兼容性不高、市场体制机制不完善等方面。一方面,西部地区能源储备丰富但算力需求不足,东部地区算力需求旺盛但能源供给较为紧张。另一方面,技术体系的兼容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两者的协同发展,尤其是在跨领域跨行业的应用中,标准不统一、接口不兼容等问题更加突出。此外,解决上述问题的市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客观上增加了算力电力协同发展的难度。

推动算力电力协同发展,做好相关顶层设计是前提。当前,算力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战略布局的新焦点,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争之地。要按照全国一体化算力规划布局产业发展,统筹推进“东数西算”与“西电东送”工程,科学测算算力需求与绿色电力资源禀赋,不断优化算力与电力基础设施的时空布局,因地制宜整合分配能源生产、消费、存储及算力资源,加快构建绿色算力发展体系,确保算力建设与国家发展战略相协调。

推动算力电力协同发展,充分发挥新型电力系统的基础作用是保障。近年来,算力需求呈爆发式增长,给电力供应带来了新挑战,特别是算力能耗以每年超过15%的速度增加,给局部区域时段的电网安全带来了不确定因素。要构建更加坚强、更具灵活性的新型电力系统,推进算力电力网络一体化建设,积极探索算力基础设施绿电直供模式,实现绿色电力就近供电、聚合交易、就地消纳,为其协同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规划建设的九大清洁电力一体化大基地总装机规模目前已超200吉瓦,其中有7座位于中西部地区,且每个大基地装机容量均在千万千瓦级以上,可以满足现有算力用电的增长需求。不过,未来数据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要实现清洁电力全覆盖,还需要进一步推动电力市场化改革,形成反映市场供需关系的价格信号,不断提高算力电力资源的配置效率。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推动了算力迅猛发展,而能源电力行业又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在此背景下,算力电力作为经济社会全面绿色化、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生产力,还将逐步从协同发展迈向“融合共生”,通过电力带动算力绿色化升级、算力赋能电力数字化转型,最终形成算力电力相互促进、互为支撑的良性循环。

05   别让“种草”变搅局

姜 照

各种购物社交平台上的大量“种草”“真实体验”等推送、贴文,让消费市场“第三方测评”成为时下热点。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呼吁消费者理性看待互联网促销活动和商品测评类营销信息。

近来,“第三方测评”快速兴起,许多测评类经营主体针对某一类产品或店铺,提供同类竞品比较分析,并出具测试意见,有助于消费者更快比较产品的优劣势,为购物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目前,“第三方测评”的覆盖范围正在不断扩大,不仅包括食品、服饰、体育用品、化妆品等商品,也包括餐饮、美容、装修、康养等生活性服务,涵盖了居民日常消费的方方面面,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

不过,在“第三方测评”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测评类博主不够客观公正,个别账号甚至存在偷换产品概念、夸大宣传等行为,影响了消费者的信任度和购物体验等。下一步,要健全消费市场“第三方测评”的管理制度,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推动消费市场“第三方测评”更趋完善,别让“种草”变搅局。

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消费市场“第三方测评”管理办法,加强测评人员实名制认证与商品信息认证。鼓励行业协会、企业、研究机构等结合行业发展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有关消费行业的“第三方测评”标准指引,使测评行为更加规范。明确“第三方测评”行为和广告的界限,进一步落实《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中关于标注广告的规定。同时也应引导消费者正确分辨信息,保护消费者自主决策权。完善关于“第三方测评”经营主体的信用评价机制,促进经营主体的良性发展。

提升服务质量,引导“第三方测评”经营主体针对消费者反馈数据,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测评服务流程和内容,不断提升专业服务水平,提高测评质量和真实性。鼓励“第三方测评”平台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对测评类账号、博主等经营主体的管理。平台也应推进“第三方测评”治理专项行动,完善治理手段和方式,加强对直播“种草”、在线测评等行为的合理引导和有效管理,对违规行为及时进行信息公示,提升“第三方测评”的市场信任度。

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加大跨部门跨地区联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虚假测评、不正当竞争等行为。完善消费者维权机制,及时收集、响应和解决消费者的投诉问题,公开针对侵权行为的处理流程和结果。建立健全消费者集体诉讼制度,保障维权渠道畅通。经营主体也应弘扬诚实守信的商业文化,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

06   制造业PMI回升释放积极信号

王衍行

数据显示,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升至50.1%,打破了连续5个月的收缩态势,重返扩张区间。这个积极回升值,表明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以及已出台的存量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我国经济景气水平继续回升向好。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行业,为工业生产和就业提供了大量支撑。制造业PMI回升,是经济景气度提升的先兆。PMI是预测经济活动的“晴雨表”,通常以50%为分界点、荣枯线。10月份PMI回升至50.1%,意义不可忽视。一方面,相关部门在过去数月推出的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对小微企业融资支持等政策措施,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经营负担;另一方面,稳投资、促消费政策拉动了内需增长,特别是在汽车、家电等领域的消费提振,为制造业企业带来订单回升。

进一步看,PMI重新进入扩张区间,也是我国经济韧性的体现。近年来,全球经济放缓、外部不确定性加剧,我国经济在诸多压力下仍然展现出强大潜力。庞大的内需市场、日益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不断升级的制造业结构,助力我国积极化解外部不利因素,推进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一系列稳增长、促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例如,针对民营企业发展和中小企业扶持,推行税费减免和融资扶持政策;针对制造业龙头企业,推出专项贷款和补贴计划等。此外,在绿色能源、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加大投资力度,优化产业结构,为制造业发展带来新增长点。从10月份数据来看,生产活动略有加快,新订单指数同步回升,特别是内需带动的新订单回暖,说明内生动力不断增强。通过政策支持和市场优化,我国经济正向自主增长、内生复苏的方向稳步推进。

制造业应继续保持稳中求进,强化创新赋能,进一步夯实稳健增长的基础。其一,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加快形成数字化、智能化生产模式,切实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其二,在政策层面进一步聚焦广大经营主体的需求,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和技术创新支持,助力企业更好在内需市场发挥作用。尽管PMI重返扩张区间是积极信号,但回升的增幅依然较弱,表明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稳固。外需疲软、地缘政治风险等,都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长期挑战。下一步,需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推动创新驱动,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持续加大对国内消费市场的培育力度,使内需真正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PMI回升给市场和企业带来了信心。这表明,我国经济韧性充足、潜力巨大,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实施科学合理的政策,推动高质量发展,将进一步稳固发展基础。未来,还需要从根本上提高制造业竞争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继续支持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升产业链的韧性和核心竞争力。

07   引导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

仇莉娜

近段时间,我国股票市场的运行引起投资者广泛关注。股票市场是企业向大众融资、大众分享企业发展红利的一个渠道,融资和分红是股市的一体两面。然而我国有不少上市公司存在中低派息、不派息等现象,这使得投资者对分红的关注度不够,转而过度关注股价差带来的资本利得,助长了股市投机现象和违规行为,对股票价格有一定影响,不利于股票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事实上,分红对于股票市场的良好运行有着重要作用。稳定可观的分红能向市场有效传递积极信号,向投资者证明企业业绩和运行成效,提振投资者信心,对股价有正面推动作用,并引导长期资本布局相关企业股票,改善股市注重短线炒作、长期耐心资本不足的情况。分红还有助于维护企业股价稳定,分红越高的企业,股价波动性通常越小,反之,一些长期不分红的企业,股价波动性可能更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上市公司分红激励约束机制。新“国九条”提出,“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这些显示了我国对于提升上市公司分红水平、规范分红行为、维护投资者权益、维持股市稳定的重视。

作为分红开展的主体,上市公司分红意识的提高、公司资金的合理分配、分红政策的常态化和连续性,是分红合理实现的关键。新“国九条”提出,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实施风险警示。证监会2023年12月份发布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2023年修订)》明确提出,拟发行证券的上市公司应当制定对股东回报的合理规划,对经营利润用于自身发展和回报股东要合理平衡,要重视提高现金分红水平,提升对股东的回报。

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推动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发挥了很大作用。不久前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2024年三季报经营业绩报告》显示,截至今年10月31日,共有892家上市公司公布了一季度、半年度、三季度现金分红预案,较去年同期增加650余家,10余家公司实施特别分红,数十家公司中报分红后再推出分红计划。上市公司分红呈现出频次增加、分红方式和节奏不断优化等新变化,显示出上市公司回馈投资者意识和能力明显提升,也向市场传递了积极信号。但公布现金分红预案的上市公司占比仍然偏低,表明相关措施力度仍有不足,尚未形成普遍分红的市场氛围,不分红、少分红的上市公司仍是大多数。

股票分红有助于居民财产性收入和消费动力的增加,稳定的分红也被看作上市公司成熟的标志。为塑造股票市场信心,维护投资者合法合理权益,应进一步优化相关政策设计,从加强引导上市公司向大众投资者分红、回报投资者做起。

鼓励引导上市公司形成分红习惯。制定并公布明确的长期分红政策,鼓励现金分红,稳定投资者分红预期。对于多年未分红或股利支付率偏低的上市公司,通过强制信息披露、限制控股股东减持、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等方式加强监管约束。进一步简化分红程序,为上市公司增加现金分红频次保驾护航。

强化对上市公司成长性考核。引导上市公司建立提升投资价值长效机制,发挥优质上市公司风向标作用。完善退出机制,对上市后不能满足考核要求的公司采取退市措施。引导投资者进行价值投资,鼓励“耐心资本”长期投资,关注企业的长期稳定增长及分红,逐渐减少投机行为。

08    民宿补短板才有竞争力

马呈忠

近些年,民宿成为满足游客出行住宿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宿产业在旅游资源富集地区的市场规模日益扩大。然而,民宿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低价竞争、重复建设、经营不善等问题,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壮大。

以中西部为例,景区分布广,离城镇远,随着星级酒店等业态下沉热门景区,给民宿带来了一定竞争压力。同时,当前旅游产业从观光型向体验型转变,游客从过去注重满足单一的住宿需求,向注重个性化体验、情感互动需求转变,对民宿经营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些较为低端的民宿因此失去市场。

推动民宿产业持续发展,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相辅相成,应更加聚焦游客需求,在丰富、做优民宿体验内容上下功夫,通过差异化发展,形成良好口碑,才能赢得更多消费者青睐。

立足特色,提升民宿产业吸引力。民宿离景区近,小而精、优而美,个性化的体验是区别于大型酒店吸引游客前往的重要因素。因此,各地应因地制宜深入挖掘特色资源,打造特色品牌。比如,云南大理、浙江莫干山、福建厦门等地民宿结合当地独特建筑风格,以及新疆、青海等地民宿结合民族婚礼、美食制作、牧民家访等民俗特色吸引游客深度体验的尝试受到市场欢迎。同时,还应注重特色与市场热点相结合。近些年,随着冰雪游兴起,民宿在淡季不淡,因此可以结合冬季旅游市场亮点,针对滑雪、冬季研学游、旅拍等群体开发特色民宿产品。

优化服务,提高民宿产业竞争力。如今,大型酒店建设离景区越来越近,游客住宿有了多样化选择,对住宿条件和服务有了更高要求。提升民宿产业竞争力,需要注重优化提升民宿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一方面,补上硬件短板,配套提升道路、厕所、医疗服务等硬件设施水平,提高民宿产业吃、住、行综合旅游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完善服务标准,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做好游客个性化服务。同时,还可以通过引进优质民宿企业,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利用好“鲇鱼效应”,激发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活力。

科学布局,引导民宿产业有序发展。经过多年建设,一些热门景区民宿数量基本达到饱和,甚至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许多经营者为了争夺客源,不惜采取低价策略。与此同时,一些非热门景区却面临着住宿设施短缺的情况。局部地区供给过剩和高质量供给不足的现象同时存在。随着县域旅游越来越热,游客对非热门景点关注度提高,应根据这种市场变化,做好民宿产业布局,在产业规划、政策制定、市场准入等环节,综合考量景区市场前景、游客承载量等因素,引导民宿经营者向市场潜力大的区域布局,推动民宿产业与景区良性互动,实现共赢。

当前,旅游市场中民宿需求仍在持续增长,未来还有不小潜力。只有更加精准地把握游客需求,提供更有特色、更加优质、更具性价比的服务,民宿产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09   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

顾金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面勾画了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的行动框架,涵盖了财税政策支持、资源高效管理、能源体系转型和能源消费控制政策转型等关键领域,进一步明确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具体路径与实施机制。

持续健全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持和激励机制。政府可以通过开拓绿色消费新领域、完善绿色产品和服务多元供给体系、引导企业打造绿色消费供应链、鼓励公共机构带头认购、推进绿色消费数字化支持平台等手段,吸引消费者更多选择绿色生态产品。

建设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机制。我国面临资源供给压力巨大、生态环境承载力有限等诸多发展挑战。在此背景下,建设资源节约型和清洁高效利用型社会,加强水、煤炭、土地、矿产等各类资源的全过程管理和全链条节约,势在必行。其中,健全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至关重要。据统计,2023年全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42.8亿吨。因此,强化废弃物分类处置和回收能力,加强相关科技研发与转化能力,提升再生利用规模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等循环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完善能源体系转型与新能源消纳机制。加速能源转型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环节。目前,我国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在未来,需进一步采取措施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加速发展核、光、风等清洁能源,以确保绿色能源的稳定供应和充分利用。为此,可以制定明确的新能源消纳目标,完善新能源调度政策,加大对储能项目的支持,推进区域性新能源消纳合作,以能源体系转型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构建能源消费控制政策的转型机制。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能耗双控政策已不足以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因此“碳排放双控”作为新标准被正式提出。完成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的路径包括构建新型监管制度、健全已有减排制度。在新型监管制度建设方面,可以通过加快制定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核算标准,构建起完善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通过加快制定统一的产品碳标识标准,构建起完善的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根据不同的产品领域,制定与国际接轨、差异化、覆盖产品生命周期的碳足迹信息标准,构建起完善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

不久前,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4)》显示,我国已建成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市场。下一步,可以通过形成具有合理激励约束作用的碳价、优化配置碳排放空间资源、建立有效的数据质量管理制度、适时有序扩大交易行业范围等方式,对碳市场交易制度进行完善。同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制度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减排手段,完善该制度可使其与碳交易市场进行制度上的良性互补。未来,随着碳市场制度的健全和交易范围的扩大,我国的碳市场将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0   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力度,通过资金、土地和人才等方面的扶持,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成为保障农民稳定增收、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促进农民合作经营,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本期特邀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含哪些类型?发展情况如何?

杨春华(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自上世纪70年代末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2亿多承包农户一直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主体。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谁来种地问题不断突显,一些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业经营主体应运而生,涌现出一大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出旺盛生命力和良好发展势头。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和必由之路。从各地实践看,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包括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类型。

家庭农场主要靠家庭成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农场经营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在粮食等大田作物生产上,形成了耕种收靠社会化服务、日常田间管理靠家庭成员的经营模式,具有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优势,是建设现代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有效解决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的问题。2008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将家庭农场列为农业规模经营主体。此后,《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的指导意见》相继印发,对培育发展家庭农场作出部署。目前,纳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的家庭农场近400万个,经营土地面积约7亿亩。

农民合作社是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组织形式,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农业综合效益,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载体。目前,全国农民合作社超220万家,农民合作社联合社超1.5万家,加入农民合作社的农户占合作社成员总数比例超95%。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农民合作社的内涵外延基本覆盖了农业所有产业及环节,种养业合作社数量占比稳中有升,农机、植保服务类合作社数量保持增长态势,从事电子商务、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合作社发展势头较快。

农业企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为乡村带来了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在助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各地发展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超9万家,总部设在县域的龙头企业约占66%。引导农业企业发展现代农业,关键是探索建立更加有效长效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就业带动、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让农民持续增收。积极引导农业企业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形成企业和农户产业链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农户能干的尽量让农户干,企业干自己擅长的事,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有特点、各有优势。今后,要大力扶持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发展,提升生产经营水平。鼓励有长期稳定务农意愿的农户适度扩大经营规模,成长为家庭农场。支持以家庭农场为主要成员联合组建农民合作社,开展统一生产经营服务。支持农民合作社依法自愿组建联合社,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建行业协会或联盟,形成规模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支持农民合作社根据发展需要办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提升经营效益,带动小农户合作经营、共同增收。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涉及土地流转问题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不得违背农民意愿,不得损害农民利益,不得改变土地用途。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能忽视普通农户。目前,我国有2亿多农业经营主体,其中小农户约占98%,经营耕地面积占比70%左右。要注重发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带动小农户作用,健全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小农户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改善生产设施条件,提升抗风险能力,拓展增收空间,促进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作用

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建设对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何意义?

李军(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经营规模较大、专业程度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强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生产中既是生产者,也是各类生产资料、信息、技术、金融产品和市场服务的消费者。随着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也趋于多元化和精细化。

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生产资料购买服务需求。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拓宽生产资料获取渠道,得到质优价廉的种子、化肥、农药,降低经营成本。二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服务。随着农业科技持续进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新技术、新品种的需求日益增加,农业社会化服务可提供更加专业的农技指导,或承接农业生产的部分环节,以实现农业生产提质增效。三是金融服务需求。农业生产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经营往往需要更加多元的金融服务来支持其生产活动。四是信息服务需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要及时、准确的市场和政策信息,以指导其生产和销售决策。五是市场服务需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传统小农户相比,更加依赖市场变动。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够拓宽销售渠道,提供产品储存和加工服务,从而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市场供应,提高产品附加值。截至2023年底,全国有109.4万个主体开展社会化服务,带动小农户9400多万户,年服务面积21.4亿亩次,服务范围从产中向产前、产后各环节延伸。

随着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也在不断探索创新。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建设对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消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之间的信息壁垒。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可整合来自政府、科研机构、农业企业等多方信息资源。以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为例,目前已有专业农事服务项目1.6万条,注册用户超85.1万个,涉及大宗作物、经济作物、畜禽和水产养殖等产业,相当于一个农业服务信息的集散地,可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正处于创业初期的经营主体提供统一、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平台上直接与服务组织对接交流,降低信息获取成本,提高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经济效益。例如,山东省冠县农业托管全产业链要素交易服务平台,整合了金融保险、农资农机服务等托管环节,通过该平台进行交易能为社会化服务组织节省10%以上的生产成本。

第二,调整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需结构,促进农业服务资源在合理区域内流动。当前,我国农业服务资源区域间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整体呈现“东高西低,南低北高”空间分布格局,特别是丘陵山区受限于地理特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水平远低于平原地区。在四川省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县中,平原示范县平均有服务组织111个、全程托管服务组织12个,而丘陵地区示范县平均有服务组织34个、全程托管服务组织8个。在我国农民合作社500强中,东部地区239家,占比47.8%;中部地区155家,占比31%;西部地区106个,占比21.2%。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各服务组织和经营主体可以打破空间和区域限制,实现各地区、各主体间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强化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农业服务资源共享利用。

第三,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可有效加强农业服务行业的市场监管。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向上链接国家农业资源平台,向下链接地方政府农业要素,可实现平台之间的资源共享,促进农业资源精准化匹配与利用。针对区域特色产业及地方需求,可实现平台的功能菜单化和特色化定制。农业管理部门根据省、市、县分配管理权限和匹配账号,通过平台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相关环节的监管。截至2023年8月,该平台已收录包括服务组织、小农户和村集体等在内的各类主体服务合同37.7万份。政府通过平台进行项目监管,实时监测服务主体动态、服务价格、服务合同,通过系统智能比对实现项目实施预警与精准发放资金,从而保障项目顺利推进与资金安全。

未来,要进一步引导农业社会化服务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结合,不断拓宽各类涉农组织的业务范围,综合采取“农资+服务”“科技+服务”“互联网+服务”等方式,形成区域性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不断发挥社会化服务在破解农业生产主体共性难题中的支撑作用。

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如何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带动小农户发展?

孔祥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前进方向和必由之路。伴随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我国持续构建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农业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转变。在实践中,适度规模经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土地规模化,即通过土地流转,扩大经营面积实现规模经营。2004年全国农村承包地流转面积仅0.58亿亩,到2022年,全国已有1474个县(市、区)建立流转市场、约2.2万个乡镇建立流转服务中心,全国家庭承包耕地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已超5.32亿亩。我国农业规模化水平显著提升,2023年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超过68%,鸡蛋和肉鸡养殖规模化率超过80%,奶牛养殖规模化率达到76%,有力促进了农业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二是服务规模化,即通过社会化服务实现规模经营。一些地方在县域甚至更大的范围内对某种或数种农作物的病虫害实行统防统治,起到较为明显的效果,即社会化服务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除了粮食生产领域外,在经济作物和畜牧业、水产业诸多领域,农机服务、贮藏服务、加工服务等社会化服务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规模经济。

三是微型家庭农场,即在农业生产实践中,许多农户仅在自己的承包地上通过集约经营就可获得较高收入,如山东寿光的菜农、陕西洛川的果农等。这一类型的规模化并不表现在经营规模的扩大上,而是表现在投资上,即由于扩大投资规模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从而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同时,这种形式的规模化经营也需要社会化服务,主要以加入农民合作社的方式来实现。

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需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强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为广大农户提供更有效的灾害减损兜底保障。近年来,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质量效益稳步提高,服务带动效应持续增强。为进一步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接下来还可从以下方面着力。

鼓励小农户逐渐成长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金融支持,健全小农户信用信息征集和评价体系,探索完善无抵押、无担保的小农户小额信用信贷。完善风险防控机制,为想要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小农户建立特色风险保障机制,如小农户创业灾害保险、收入保险、农产品价格波动保险或财政补贴等。提供农业职业培训,帮助小农户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尤其是针对返乡创业人员、微型家庭农场主推出相应的专业化课程,提升其生产效率与管理能力。

协助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合作。依托信息化平台,建立第三方交易平台,降低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保障双方交易安全,助力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成合作。扩展服务维度,帮助小农户与市场精准对接,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中介作用,帮助微型家庭农场与市场对接,统筹农产品生产、收购和运输等环节,提升产品标准化水平并保障销路。

满足小农户兼业化需求,减少土地撂荒。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探索适应当地条件的“小田并大田”模式,引导农户通过联合经营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通过信息化手段完善土地托管服务,建立数字化平台,小农户能够实时查看和监督托管土地的种植进度、作物长势和经营状况。探索多样化生产模式,如季节性租种、分时段复种和共享耕作,提升土地利用率,还可引导小农户在农业空闲期参与非农活动,从而实现多渠道增收。

11   打造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队伍

毛世平

近年来,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年轻一代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理事长、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头人,正逐渐成长为高素质生产经营队伍的排头兵,成为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重要力量。着眼于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立足于当前农业产业发展现实需求,培育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需要不断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实力、经营活力和带动能力,突破自身水平局限和外部环境制约,打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生产经营队伍。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培育高素质生产经营队伍创设良好外部环境。在资金支持上,逐步建立支持力度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质量、产出贡献相挂钩的联动机制,不断提高财政补贴效率,通过金融“输血”和“造血”加大信贷支农力度,进一步激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活力,切实解决融资难题。在用地保障上,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规划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农业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规划相结合,同时注重发挥农村集体组织在土地流转、收益分配和纠纷化解中的经济组织功能作用,保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合理用地需求。在发展条件改善上,围绕农村道路等重点领域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持续加大乡村公共服务投入力度。在风险防范上,不断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降低经营者因自然灾害、市场波动或质量问题而导致的损失。从地方实践来看,浙江省实施的农村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全面推行对乡村人才的信贷、保险、用地、用能组团式服务保障机制,推动落实相关税费优惠红利待遇,打通了乡村人才参加城镇职工养老、医疗、购房、子女入学等制度性堵点,帮助乡村人才解决后顾之忧。

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为壮大高素质生产经营队伍注入强大动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既是农业科技示范主体,也是新品种、新技术应用主体,又是农村与科技院校合作主体,高素质生产经营队伍,需与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紧密结合。不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既满足了自身发展的技术需求,也为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提供了试验场。应进一步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合作研发等方式支持新技术新农艺发明,强化涉农企业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成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示范推广点,进一步激发高素质生产经营队伍的创新潜能。

持续实施专业高效培训计划,为打造高素质生产经营队伍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撑。农业农村部依托“耕耘者”振兴计划、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计划每年培育3.5万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带动产业发展。近年来,多省份相继开展专题培训班,不断探索乡村人才培育的有效方法。河北省在开展“耕耘者”振兴计划专题培训班中形成的“五化”模式,即培训流程规范化、培训课程精准化、培训方式灵活化、培训管理数字化、培训服务长效化,既提升了经营主体的政策理论水平,又增强了其经营管理能力,取得了“带着问题来、拿着方案走”的良好效果。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专业型社会化服务企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主体带头人为对象,围绕技术技能水平、产业发展能力、综合素质素养等重要方面分领域、分产业、分层级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的系统培训。注重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管理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重点围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等展开培训。下一步,不仅要将带动示范能力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培训范围,还要将青年农民尤其是青年家庭农场主纳入培训对象,做好农业生产人才储备工作。

打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生产经营队伍,是发展所需、未来所向。要紧紧围绕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人才需求,坚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聚焦提升技术技能水平、综合素质素养,培育粮食安全守护者、产业发展带头人和乡村振兴主力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作者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12   高水平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李治国

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上传出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位于浦东国际机场旁的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将在明年实现外国旅客无需签证即可在区内停留30天,并可申请延期一个月的便利政策。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为国际商务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更是浦东乃至中国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重要一步,彰显了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浦东的发展始终与国家战略紧密相连。从早期的开发开放,到如今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浦东始终秉持着开放、创新的精神,不断探索制度创新的新路径,为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的浦东正继续发挥着引领作用,加强与全球伙伴的交流沟通。此次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的政策创新,正是浦东推动国际交流自由化的具体体现。每年有数千万人次客流经浦东国际机场往返世界各地,这背后是庞大的国际商贸需求和人文交流潜力。浦东不断简化出入境手续,提高国际交流的便捷性,为外资企业来华投资兴业和国内企业“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浦东的开放发展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

开放的大门需要制度的保障,这是浦东开放战略的重要维度,也是我国强化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促进资金、技术、货物、人才、数据等要素资源高效汇集流通的重要方面。对于外资企业而言,浦东将成为它们“扎下根”深耕中国的优质土壤;对于国内企业,这是“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的坚实跳板。浦东正以开放的姿态,为全球企业打造一个双向奔赴的舞台,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展现出卓越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开放的大门还需要卓越的营商环境。如今的浦东,正推动“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对接,促进大中小协同配套,提高政务服务效能。浦东的实践是一个缩影。纵观当前,我国正在为开放发展打造优良的生态系统,一流企业和一流人才在这里可以找到更广阔的发展舞台;政务服务效能的提升,减少了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产业协同配套的完善,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

可以说,推动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是浦东的坚定选择,也是中国的坚定选择。在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国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不仅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也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和繁荣注入了正能量。

展望未来,有理由相信,浦东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加创新的精神引领未来。从浦东放眼全国,我国将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论强党
✅国考政治理论︱领导人讲话、重大会议学习笔记︱人民日报每日金句文摘摘抄︱人民日报评论︱每日新闻联播文字版︱求是杂志学习笔记︱学习时报学习笔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