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知远:手机作为人类感官的无限延伸,让新世界以更多元的方式徐徐展开

文化   文化   2024-08-06 10:31   北京  


学者韩炳哲在书中分享了这样一则故事:二十世纪初,德国有匹名为“汉斯”的马一度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它敲击马蹄,完成简单的算术。为此当时的科学家成立了专组,分析后发现这匹马并不是能听懂人话,而是相当敏锐,它通过现场观众在决定性的那一次敲击时不由自主露出的紧张姿态来选择是否停下,获得众人的赞赏和奖励。


这个小小的寓言在提醒我们,信息可以超越符号和逻辑,它藏在细致入微的观看当中,并且需要有足够的嗅觉捕捉到决定性瞬间。


到今天,影像时代正在到来,观看成为我们每天都在重复的行为。看什么,怎么看,技术是影响观看行为的至关重要的力量。它赋予创作者跳出信息流和舒适区的能力,每个人都可以去生产内容、完成交流,找寻自己的语言。


那些更具临场性和可触摸感的影像定格,不仅带来人类记录历史、观察世界角度的深化,也带给人类个体的自我挖掘、公共议题的讨论更多维度的有益参照。


站在节点回望,vivo 十年影像探索之路深耕于技术与人文领域。技术加持下,最朴素的拍摄手法产生了关注偏远地区医疗健康问题的摄影作品《高原上的义诊》,以及体现城市与人生命力的超短片《游者多未惧》等诸多优秀影像作品。手机摄影已蔚然成风,成为影像在创作领域的又一里程碑。

《高原上的义诊》摄影作品(向左滑动)

超短片《游者多未惧》

以影像为介质,新的文化景观正在生成。带着对更多元叙事的好奇,许知远作为 vivo 影像盛典的特邀嘉宾,在 2024 年的夏天来到西宁,与创作者、技术人士一同讨论影像技术发展带来的各种变与不变,也走进全新的 vivo 蓝科技空间站,体验“人性化的专业理念”指引下,未来参与观看的多重可能。

我们一起再次翻看这几段充满奇遇的影像日记,重温新生力量的迸发过程。此刻,新的探索表达方式已经被唤醒,在持续、蓬勃地生长中。以手机为人类感官的延伸,我们可以抵达更大的世界。

Day 1 

与导演张天宇的半日冒险:

影像的美好,与长短无关。


“就像长篇小说需要漫长的铺垫、非常丰富的陈列以及人物情节的跌宕起伏,而几百字的短篇可能更需要很强的灵光乍现去抓住读者的心,我想这种区别在影像中也是相似的。但同时也要意识到不同篇幅之间有某种贯通的东西......不论长短都能给我们带来新的感受与思想启发。”


张天宇初中时收到一台 DV,揪来二十多个朋友(干活的其实只有四五个)一起拍下了反恐题材的“处女作”,刻成光盘人手一份,还把视频传到了网站上。虽然前几年突然想起这事全网仓皇下架——“其实挺奇妙的,从来没想过自己真的会干这一行”。


偶然体验影像中的魔法,成为一种指引。求学过程中,他第一次感受到影像中富含的美学追求,这是超出文本承载的价值本身之外的部分。被某个“尤里卡瞬间”击中,他决定开始以影像为语言进行创作,坚持至今。


2020 年留学期间,困于英国的张天宇百无聊赖用手机等设备拍下超短片《行星 B602》,很偶然地开始用手机进行创作的探索之旅。当初选投 vivo × FIRST 超短片单元也是无心之举,却让他很快找到了一群同样开拓新表达方法的创作者。


许知远与导演张天宇郊外探险中


“用手机进行拍摄,对我来说是巨大的解放。”导演朱云逸的《在另一个夜晚》关注到城市化以来,个体记忆的流逝,“时代变迁下,一些过往岁月中稀松平常的东西自然零落。但叙事的新可能也从中诞生。”


电影专业出身,导演刘言文珺一开始对于用手机拍摄还“颇有耻感,觉得不够登堂入室”。后来逐渐发现信息时代,好的内容势必会找到它最合适的表达方法,而手机正在成为拍摄短片的设备主力军,“我们或许可以试着打破一些所谓的银幕霸权”,同时链接起私情绪和公共性,“举重若轻,以小见大”。


年度超短片《尾声》的导演魏德安得益于手机带来的日常感,非职业演员的朋友很快进入状态,内心情感的暗流涌动在声音的帮助下,给观众诸多情感共鸣。


张天宇今年带来的《元年》探讨的是未来纪元世界和人类本质关系的故事,最终获 vivo 手机创作奖。聊起这部新作品,张天宇正好带许知远漫步到少有人去的郊外,野草漫漫,“像是自然把这些这里从人类手中重新争夺回来”。

 

许知远与导演张天宇对谈中


媒介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超短片作品以手机作为拍摄工具并不鲜见。本届 FIRST 超短片收到的 443 部投递影片中,手机使用占比超 40%,位居所有设备的首位。


看过这些作品,许知远感慨,新时代呼唤新的表达方式,尤其这种有别于以往的叙事形式,人人可以亲身参与,亲身体验,亲身创作,“创作者在奇观搭建的过程找到一部分自我,最终完成的这个奇观,也是自我的一部分


Day 2 

和摄影师大萌走街串巷:

有时候,改变世界只需要一张照片。


“图像成为通向内心的重要路径,而拍照自然成为建立亲密感的绝佳方式。快门按下的瞬间因为短暂,所以相当珍贵。用影像关注现实中具体的人,发现未曾正视过的自己,也去往更远的世界。很神奇,或许谁也不会想到,照片能够改变人的命运。”



午后,许知远和摄影师大萌走到西宁街头。还在努力习惯被拍,许知远此行少有带着目的性地尝试拍陌生人。“我不习惯拍照”、“啊你们要拍我吗”,刚开始没多久,他们已经吃了好几个闭门羹。


举起手机拍摄影像,也是制造聊天的契机。问起怎么克服为他人拍照的心理障碍,大萌说,手机本身比相机更不具有侵略性,这对拍摄者和被拍的对象都是一种解放。最重要的是通过沟通,让对方敞开心扉,情绪被调动,更深的链接随即产生。

 许知远与摄影师大萌“扫街”


大学时期,大萌从青海出发,一个人历时 58 天走到西藏。每每到一个地方,他就会拍照,因为没有足够的钱买专业相机,就用一个像素很差的手机拍了三千多张。“后来发现不仅更方便,要传给别人也更直接,那种感受也是当下随之形成的”。


此次大萌带来的系列摄影作品《星球守护者》,继续把镜头对准各种普通人以及各色食物。他从北京去到云南孟连,一开始只是想要记录当地的民族风俗,过程中他被很多农人的笑容触动,“非常有感染力,这种原生的力量太难得了”。


《星球守护者》摄影作品(向左滑动)

“阿婆看到照片中的自己,把照片举过头顶,笑得很开心。”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大萌都如数家珍。“我经常说,时间忘记了,照片会记得……当你回过头来去看这张照片的时候,你肯定会记得那个下午,那个瞬间,那个阳光,包括你遇见的人。它是你回忆的载体。”


影像中他让家乡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飞向更大的世界”,更重要的是,画面中的人在被拍摄的当下“开怀大笑”,这种最纯粹的幸福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许知远也尝试佩戴“星球守护者”的装束拍照,他说“似乎能帮人们寻找到一个从未见过的自己”。

 

许知远参与 cos《星球守护者》


大萌说影像对于自己的意义在于“抵抗消逝与遗忘”,而当地人不仅以此留住日常生活中的笑容与风景,也与更大的世界产生联结,让孟连从几个标签模糊定义下的云南边陲小城变得鲜活、深刻。这组照片最终获 2024 vivo 影像加手机摄影大赛组委会特别推荐奖,大萌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Day 3 

对话 vivo 副总裁、影像副总裁于猛:

科技品牌会先看到时代的变化


“科技总需要对时代的变化保持特别的敏感,而技术是催生时代变化最重要的力量,它会带来新的感受,催生新的理念,最终形成新的语言。手机让越来越多人可以参与影像叙事,业余选手也可以在赛场中找到自己的席位,并形成新的共同体。人本身的内在丰富性、可能性、韧性和意外性在手机加持下,向更多方面延伸,我们的人生轨迹在相册中浮现。”


十几年前,为了把最好的音响塞进手机,于猛和其他技术人员一道听了上万遍蔡琴的《渡口》——这首歌的音频刚好符合测试需要。他还记得那时候的南山科技园,满是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年轻人。为了出国谈业务,他最频繁的时候九天坐了十次飞机,醒来就拉着箱子跑,“就算遇到瓶颈,每天也都朝气蓬勃的”。


2018 年,他带领团队迈向影像领域,挑战只增不减。


对于研发而言,要考虑的是技术,但影像又不可能只是客观呈现,始终都与主观的美学标准、价值理念牢牢绑定在一起。无论人文风光还是自然景观,于猛觉得,手机要实现的就是尽可能配合“用户情绪最强烈的刹那间”。


为了建立核心团队,于猛找到了各方摄影师,从亮度、色彩到清晰度,让所谓的“黄金标准”能够在无数次测验当中建立,强化,最终制定了「聚焦人像」的技术立足点。


“作为手机的使用者,人对自我的认可需求在提升,”于猛说这一决策不仅是出自 vivo 作为科技品牌的价值追求,更是他们长期用户分析、市场调研后的结果。


海边,夕阳,夜空下,任何刺激人记录的场景,手机作为一支相对理想的影像工具让一切感动得以被故事的主角定格。当我们可以看到更远的宇宙,或是更微小的生物,人自身也会在这样的观察中被反复塑造。

 

许知远与 vivo 副总裁、影像副总裁于猛在对谈中


因此企业从生产层面进行的研发探索,不仅是开拓技术的版图,更是点亮心理的版图。在西宁限期落成的 vivo 蓝科技空间站里,许知远体验了十年来影像技术的变化。“更自信的一代人正在兴起,人文和科技成为彼此的助推器。”


十年此间风云变幻,保持技术前瞻性和人文主义引领下的内容创新,科技品牌将继续引领时代风潮。于猛判断下一代硬件平台可能十年之内都不会如手机般普及,而坚持影像安全、3D 影像/XR 及视健康的未来影像三大新趋势,是 vivo 对公共价值的有力回应。“这是一场「无限游戏」——永远可以进步,永远可以登上更高的技术之巅”,同时,每个人都可以用手机这支日益完美的工具去定义影像,制造更多更美好的记忆。


vivo 副总裁、影像副总裁于猛谈及之前参与的美育项目


“技术让探索、表达世界和自我的角度发生了变化。图像与这代人的关系更加亲密,而手机成为每个人与时代之间产生意义的媒介联结。vivo 以影像盛典把新的影像语言下不同领域的意志聚在一起促成对话和协商,让新时代下新的人文景观变得可见,这非常重要。”


许知远说,从二十多年前国内新闻业刚刚兴起、手机摄影渐趋日常化的一代人,到信息负载、与手机屏幕一同变大的一代人,对世界的探索,对自我的探索,如何建构影像叙事,我们将持续关注着。


单读
单读是单向空间旗下集出版、声音、影像、活动等全媒体原创内容为一体的文化品牌。坚持全球化视野,挖掘新一代创作者和思想者,发表小说、诗歌、剧本、非虚构和视觉艺术作品;推崇沉静、深入、优雅的阅读,尊重清醒、独特、富有活力的声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