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Case很哇塞! No.94
文摘
健康
2024-11-22 22:22
北京
患 者:女,50岁
病 史:近来无明显诱因上腹部疼痛,无明显昼夜规律,间断腹痛,来院就诊
常规CT平扫图像:
常规平扫图像:胆囊未见明确异常密度影。
常规CT图像未见明确异常。以下是诊断医师利用光谱多参数功能成像进行的诊断。MonoE 40keV图像:与常规图像对比,可显示胆囊内片状低密度影,病灶边界、范围及形状显示清晰;测得胆囊内病灶平均CT值为-47.1HU,对应层面胆汁和皮下脂肪的平均CT值分别为0.0HU、-167.3HU。常规图像中胆囊内胆汁与病灶之间的CT值分别为13.2HU、11.7HU,二者CT值相差仅1.5HU,因此无法区分胆汁与病灶。
可以看出,MonoE 40keV图像中病灶与胆汁的对比度较常规图像明显增加。 有效原子序数及融合图像:
有效原子序数和融合图:用不同的色阶差突出显示病变,可清晰显示胆囊内结石影。有效原子序数测值:测得胆囊内病灶的有效原子序数值分别为6.38,对应层面的胆汁有效原子序数值为7.11,同层面腹壁皮下脂肪组织有效原子序数值分别为5.95。可以看出,不同物质成分具有不同的有效原子序数值,因此,胆囊内病灶和腹壁皮下脂肪的有效原子序数值接近且均小于周围胆汁,也从物质成分的角度进行了区分。ROI-S1-胆囊内胆汁
ROI-S2-胆囊内病灶
ROI-S3-腹壁皮下脂肪
结果分析:
分别对胆囊内病灶、周围胆汁、腹壁皮下脂肪进行ROI勾画得到光谱曲线。
S2与S3光谱曲线走行平行,均呈现脂肪组织所特有的弓背向上走行曲线,说明病灶的生物学特性与腹壁脂肪近似,倾向脂质成分,考虑为胆固醇结石。S1与S2、S3光谱曲线走行不一致,说明S1与S2、S3不同源,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活性,S1为胆汁。
胆系结石疾病:胆系结石疾病是指胆囊或胆管内不断形成的结石,从而引发不同的病理生理改变而导致不同的临床表现,是引起胆道炎症的主要病因,也是造成胆囊穿孔的主要原因。
依据成分分类:胆固醇结石、胆红素钙结石和混合型结石。
依据密度分类:高密度结石、等密度结石、低密度结石及混杂密度结石,通常将等密度结石称为阴性结石,在中国人群中约占70%以上,其主要成分为胆固醇。
病理:胆固醇结石的成因主要是由于血液中的胆固醇增多从而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浓度增加,胆汁中的胆固醇逐渐达到饱和状态从而形成了胆固醇结晶。
症状:腹部或右上腹疼痛、但不是确诊表现,由于体位改变等可使疼痛减轻,所以仅凭临床症状,通常无法区分结石位于胆囊还是胆管内。
治疗: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
预防:对于胆固醇结石的预防,应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1、 胆囊结石较大,超过3cm时,胆囊壁明显增厚,不除外有癌变风险,需及时手术治疗。2、 患者的胆囊完全被结石填充,失去正常生理功能。而慢性胆囊炎不合并结石的患者,临床一般会进行药物治疗或者保守治疗,并不会对患者进行手术切除。当胆囊结石为阴性结石时,常规CT难以观察到,只能通过胆囊壁增厚、水肿程度判断患者是否有慢性胆囊炎或者急性胆囊炎,当患者诊断为急性胆囊炎又无法观察到明确结石时,只能通过MR进一步检查来诊断结石,容易耽误患者治疗时间,并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
单能级40keV图像:显著提升阴性结石检出率,低能级显著增加胆固醇性结石与周围胆汁的CT值差异,二者在40keV时对比度差异最大,因此有利于检出阴性结石。虚拟单能量成像中,原子序数较低的物质(如脂肪、胆固醇)在低keV图像中密度最低,因此阴性结石与胆汁的对比度最大;而在70keV时(相当于常规120kV管电压下的能量值)阴性结石与胆汁密度相近,因此在常规图像上无法区分二者。
有效原子序数图:显著提升阴性结石可视化和检出率,由于阴性结石与胆汁有效原子序数值的差异,并以不同色阶着色,二者形成鲜明对比,由于有效原子序数只与物质本身相关,因此是一个非常稳定的诊断参数。阴性结石的有效原子序数也与脂肪有效原子序数相似,纯脂肪有效原子序数测量参考值约为6.46。光谱曲线图像:由于脂肪的光谱曲线呈特征性弓背向上走行,而阴性结石的光谱曲线与皮下脂肪走行平行(斜率一致),由此得出结石成分主要是以脂质成分为主,从而定性为阴性结石。综上所述:
多参数功能CT无需预判即可检出并定性胆囊阴性结石,可作为该类急腹症疾病首选检查。[1]中华放射学杂志双层探测器光谱CT临床应用协作组. 双层探测器光谱CT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第一版)[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20, 54(7):9.[2]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 安徽省影像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能量CT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22, 56(5):12.[3]Rassouli N, Etesami M, Dhanantwari A. Detector-based spectral CT with a novel dual-layer technology: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J]. Insights Imaging, 2017,8(6):589-598
本期作者:CT之窗
问卷调查: 曹 盼
技术支持: 崔华峰
排版编辑: 崔华峰
校 稿: 于胜会
韩 群
周一楠
审 稿:关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