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自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X射线已经成为医疗诊断、放射治疗、工业检测等领域的重要手段。
1972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Computed Tomography,CT)诞生,实现了三维成像并消除了物体重叠对检测带来的影响,在医学成像、工业及安全检查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3年,CT发明者Godfrey Hounsfield的一段描述“两张图像采集自同一层面,一张采自100kV 条件下,一张采自140kV 条件下…。这样原子序数较高的区域就得以增强。目前的测试表明:碘(Z=53)和钙(Z=20)可以被区分开来”拉开了对双能量CT研究的序幕。即采用两种管电压进行序列扫描的方式实现能量成像,用于区分不同原子序数的物质。
CT能量成像的基本物理学原理包括3个方面:
①X线作用于物质后能量会衰减,其衰减程度与X线能量及物质密度有确定的函数关系;
②衰减曲线由X线与物质作用产生的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决定,2种效应各自独立,与X线能量、所作用物质的原子序数或电子密度具有函数关系;
③任何一种特定组织的X线吸收效应,可通过由2种物质相应比例的基物质对组合来等效表示。
能量CT成像的实现需要有采集、能量解析及后处理3个部分组成的影像链。常用的X射线能量解析方式有2种,即投影数据域解析和图像域解析。研究表明投影数据域解析计算更准确并利于去除伪影,尤其是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上完全匹配时。目前临床使用的能量CT成像方式中,单源瞬时管电压切换双能量CT和双层探测器光谱CT是基于原始数据域的能量解析,而双源双能量CT是图像域解析,并且双层探测器光谱CT可以真正实现“同时、同源、同向”的三同能量成像,使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上完全匹配。
参考文献:
[1]Hounsfield, G. N .Computerized transverse axial scanning (tomography): Part 1. Description of system[J].British Journal of Radiology,1973,46(552):1016.DOI:10.1259/0007-1285-46-552-1016.
[2] Alvarez R E .Extraction of energy dependent information in radiography /[J].1976.DOI:10.13140/RG.2.2.12965.09446.
[3]李小虎,刘斌,余永强,等.能谱CT的原理与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1,17(10):5.DOI:10.3969/j.issn.1006-6586.2011.10.001.
[4]王欣,陈刘成,周牧野,等.CT能谱成像基本原理及其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1, 19(2):4.DOI:10.3969/j.issn.1672-0512.2021.02.027.
[5]刘峰,朱月香,崔书君,等.双能量CT的基本原理与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22, 39(2):5.DOI:10.3969/j.issn.1005-202X.2022.02.012.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