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每日评论合集(2024.11.8)

2024-11-08 11:07   内蒙古  

这是我的第1850篇学习笔记

★来源:2024年11月8日《经济日报》全部11篇评论+3篇理论文章

01   可再生能源替代意义重大

□ 金观平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日前发布《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十五五”各领域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203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5亿吨标煤以上,有力支撑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这一具体目标的提出,彰显了我国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决心和力度。
从经济角度看,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有助于降低能源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随着技术进步和装机规模扩大,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已大幅下降,部分技术甚至已经具备与化石能源竞争的能力。此外,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开发和应用,还可以减少电网传输损耗,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
从环境角度看,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对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具有显著效果。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不产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是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同时,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还可促进生态治理和农业增收,形成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局面。
能源转型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须把握好安全、多元、创新三大原则。
坚持统筹谋划、安全替代。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已超越煤电,但由于发电可利用小时数远低于燃煤机组经济运行小时数,再加上光照、来风、来水情况都要“靠天吃饭”,可再生能源在当前能源系统中尚难担当中流砥柱,需要传统能源进行安全兜底。因而,要正确处理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破”与“立”的关系,稳妥推动可再生能源有序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在这一过程中,应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安全可靠供应能力,加快可再生能源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协同融合、多元替代。协同推进可再生能源与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农村等领域融合替代是关键。要重点推进工业用能绿色低碳转型,加快交通运输和可再生能源融合互动,深化建筑可再生能源集成应用,全面支持农业农村用能清洁化现代化,统筹新基建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同时,经济高效推进发电、供热、制气、制氢多元发展和替代。
坚持科技引领、创新替代。随着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快速推进,一个“技术就是资源”的世界正向我们走来。这场转型浪潮中,新兴技术将成为核心驱动力,推动能源产业从资源、资本主导向技术主导转变。抢占能源转型发展制高点,需要大力推动新技术攻关试点,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培育可再生能源替代的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
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能源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战略选择。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携手共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共筑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未来。

02   做大做强县域经济

牛 瑾

郡县治,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壮大县域经济,加快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安徽考察时指出,加强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壮大县域经济。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就要把县域作为重要切入点,推进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公共服务等县域统筹,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为融城乡于一体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细胞,肩负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任。县域虽不及大城市的经济体量和人口规模,但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节点,构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经济单元。如果把全国比作一张网,数量众多的县就像网上的纽结,既是主要农产品的供应基地,也是众多制造业、服务业产业集群所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产业结构显著优化,居民收入持续提高。不过,面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县域经济还有不少痛点。有的产业基础薄弱,资源集聚能力不强;有的要素支撑减弱,人口资金流出明显;有的存在同质化现象,产业特色不突出;有的传统支柱产业走弱,转型升级难。对此,必须把强县与富民统一起来、把产业和人口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
产业发展要突出特色。没有产业,县域就失去了依托。应发挥县域比较优势,突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是借助新技术新模式重塑传统产业发展新优势,使之生产效率更高、节本增效更多、辐射带动更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着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县域经济有机融合,开辟新赛道。
城镇化建设要重视县城。县城强则县域强。应顺应县城发展规律,研判人口流动趋势,既要重点发展有条件的县城,也要防止盲目建设人口流失县城。对具体县域来说,一方面推动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县城落户,另一方面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培育力度。以人才人力为牵引,推动要素资源向县城集聚。
县乡村功能要衔接互补。瞄准缩小城乡差别,立足县域整体,来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要抓机遇、补短板,加快形成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的格局,推动公共资源在县域内优化配置。要强优势、惠民生,强化县域综合服务能力,努力让乡村基本具备现代化生活条件,提升城乡居民获得感。

03   发挥奖助学金保障作用

□ 李 丹
财政部、教育部和人社部日前发布通知,对高等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国家奖助学金政策作出调整。增加高等教育阶段国家奖学金名额,提高奖助学金标准。同时,提高高中阶段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覆盖面。
此次奖助学金政策调整,旨在更大力度奖优助困,覆盖更多学生群体,进一步完善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学生资助政策逐步调整完善。2002年,财政部、教育部印发《国家奖学金管理办法》,中央政府每年出资设立国家奖学金,资助成绩优秀的家庭经济困难本专科学生。进入新时期,资助标准逐步提升,2019年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由5000人增至15000人,国家励志奖学金覆盖面提高至3.3%。
当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学生资助体系。2023年,全国共资助各学段学生1.6亿人次,资助金额共计3111亿元。国家主动调整、持续改进学生资助体系,以适应经济发展与变化,确保资助体系的持续性、有效性。奖助学金标准的提高和覆盖面的扩大,让更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针对相关领域设立专门的奖励政策,能更有效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
奖助学金政策的逐步调整完善,体现了国家对教育公平和人才培养的重视,能更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满足民生诉求,促进教育公平,激励学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相信通过政策激励和经济支持,能帮助更多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好的舞台,为国家长远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人才基础。

04   让“冷资源”释放更多“热效应”

冰雪产业是朝阳产业,在政策、赛事、科技等多重利好支撑下,未来我国冰雪消费潜力将进一步释放,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将展开新的篇章。
眼下,全国各大雪场进入“开板”倒计时,不少滑雪爱好者趁着“双11”购置滑雪用品、囤住滑套餐,面向青少年群体的滑雪冬令营也陆续开始招生,“尔滨”更是早已被不少游客规划进冬季旅行清单,冰雪经济热度持续攀升。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7年我国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到2030年达到1.5万亿元。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冷资源”将加快释放“热效应”。
我国冰雪资源南北分布不均,历来有“冰雪运动不进山海关”一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就像是一个弹射器,推动了我国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飞跃式发展,让“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成为现实。通过实施“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我国积极引导不同区域因地制宜、各有侧重开展群众性冰雪运动,宜冰则冰、宜雪则雪,室内室外同步发展,促进冰雪运动区域互动合作,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如今,冰雪运动不仅“走进”山海关,还“迈过”秦岭淮河,实现全国覆盖,从小众走向大众,从冬季走向四季。
后冬奥时期,我国冰雪运动持续升温,呈现出参与群体范围大、场地设施覆盖广、赛事活动数量多、辐射带动作用强等特点。冰雪产业也由过去的冰雪旅游“一枝独秀”,转向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有报告显示,我国冰雪产业规模从2015年的270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70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万亿元。2024年至2025年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有望突破5亿人次。
冰天雪地中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当前全国各地正积极将冰雪资源转化为冰雪经济。冰雪经济“冷”与“热”的转化,是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生动实践。我国有14亿多人口、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潜力巨大,已成为全球最具增长潜力的冰雪运动消费市场之一,冰雪经济未来有望保持较快发展速度。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有关举措,提出要“推动冰雪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为冰雪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从需求端看,要进一步扩大冰雪运动群众基础,推动青少年冰雪运动发展,不断提升群众性冰雪运动普及程度和发展水平。从供给端看,要发挥我国制造业优势,提升冰雪经济全产业链发展水平。加强冰雪场地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差异化、特色化冰雪旅游,健全冰雪标准体系,优化冰雪消费环境。从空间分布看,根据《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我国冰雪运动将以京津冀为核心发展区域,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为重点发展区域,南方地区为协同发展区域,形成东西南北交相呼应、春夏秋冬各具特色、冰上雪上协调并进的发展格局。
发展冰雪经济,创新是关键。以技术创新促进转型升级,加快培育一批冰雪领域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动冰雪装备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冰雪运动自主品牌,不断推进数字技术在冰雪领域的应用。以模式创新助力提质增效,因地制宜发展“冰雪+休闲”“冰雪+康养”“冰雪+运动”“冰雪+演艺”“冰雪+培训”等多元化消费模式,打破时间、空间、行业限制,充分发掘冰雪经济的丰富内涵,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冰雪产业是朝阳产业,在政策、赛事、科技等多重利好支撑下,未来我国冰雪消费潜力将进一步释放,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将展开新的篇章。接下来,应统筹好冰雪产业发展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强规划引领,坚持因地制宜,遵循产业发展规律,避免盲目投资、一哄而上。

05   培养农民工发挥一技之长

屈晓东
产业工人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骨干力量。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发布,在壮大产业工人队伍方面提出“把农民工培养成高素质现代产业工人”。
目前,全国农民工约有3亿人。他们或奋战在产业一线,或回乡创业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今的农民工群体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其中不少人已成长为专业技能人才、劳动能手,广泛分布于各个行业。但要看到,还有一些农民工技能水平偏低,导致其就业稳定性差、流动性高,难以适应现代产业的发展需求。因此,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把他们培养成高素质现代产业工人,是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必然要求。
政府要起到主导作用。要加强信息公开,相关部门不妨摸排农民工求职意愿和就业技能需求,通过信息推送、集中宣讲、送政策入村入企等多种方式,组织发动农民工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依托多种信息渠道公布并更新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目录,方便农民工根据个人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还应做好公共服务。相关部门要推动用工企业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培训机构等与农民工主要输出地对接,根据用工企业实际需求开展培训,促进技能培训与就业岗位精准对接。比如,成都依托劳务品牌培育单位、职业院校、定点培训机构等社会组织,聚焦品牌特色和产业发展需要,大力开展订单式、定岗式、定向式培训,今年已免费培训农民工超9000人次。
企业和职业院校应有新作为。企业新型学徒制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企业与人社部门、职业院校等形成合力,共同搭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培训平台,一起开展教学培训,在实践中培养更多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提升农民工的技能水平,使其更符合岗位的需求,也能提升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出实实在在的作用,为企业发展注入更多新动力。
进一步看,无论是“进一步放开放宽城市落户政策,促进进城农民工平等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还是“加大公益法律服务惠及农民工力度,保障合法权益”,对各地来说,不断提高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成效,让农民工更好发挥一技之长,也是“把农民工培养成高素质现代产业工人”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经济网供稿)

06   “数字文化+”产业前景广阔
王 沧

近来,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积极利用数字技术,赋能经济社会生活全过程各领域。其中,数字技术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值得关注。
党的十八大以来,数字化赋能文化产业取得了显著成绩。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先后印发,数字经济规模由2021年的11.2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53.9万亿元。各地区数字文化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使传统文化资源获得更有效的整合与更高效的利用。
比如,北京以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强大的科技支撑,始终走在数字化赋能文化产业前列,积极推动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创新融合发展。“数字故宫”项目广泛应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手段,将故宫文物与宫廷建筑以数字化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434.8亿元,同比增长7.9%。
又如,成都作为西部地区重要城市,依托中国(成都)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数字娱乐、数字文创等相关产业,积极推动国产游戏、影视作品走向国际市场。迄今为止,在成都形成了以数字文化为核心的完整产业链条。此外,《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优秀数字文化作品的海外播出,成功展示出成都数字赋能文化产业取得的成绩,彰显了其国际影响力。
然而,在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亟待解决。数字技术自身存在某些局限性,呈现形式相对单一,难以全面展现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另外,当前数字化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非常快,数字技术在传统文化领域的应用体现出相对的滞后性,数字化人才也在一定程度上较为缺乏。针对此,应立足多个层面,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在产业政策层面,继续出台和持续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制定数字化赋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专项计划,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支持数字化技术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应用,为技术创新与研发、项目规划与实施等提供资金支持。重视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引进,打造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数字化人才队伍。
在企业层面,加强文化产业数字化应用的研发力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借助数字技术进行品牌建设。运用大数据分析受众偏好等,提高自身产品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创新文化新形态。鼓励文化产业进行跨界深度融合与创新,如“数字文化+教育”“数字文化+旅游”等,实现数字文化产业与其他领域互惠互利,打造共赢局面。
在消费者层面,加强传统文化数字化的宣传力度,倡导绿色消费理念,提高消费者对数字化文化产品的认知。通过线上数字平台不断拓展消费渠道,借助数字技术提高消费者体验感。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07   非洲特色产品搭上进博快车
刘 莉

“我们的农业资源很丰富,羊肉没有工业污染,这些食品都是纯绿色的。”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非洲产品专区,来自马达加斯加的参展商热情地展示今年首次参展进博会的当地羊肉产品。这也是非洲羊肉首次在“四叶草”亮相。除此以外,坦桑尼亚蜂蜜、莫桑比克夏威夷果等首次亮相的产品和贝宁菠萝、埃塞俄比亚咖啡等往届“明星产品”,也备受关注。这些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特色产品搭上进博会“快车”,正是中国坚定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的生动写照。
在开放中分享机遇,在合作中共创未来。本届进博会专门邀请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37个最不发达国家参展并提供120多个免费展位,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也为最不发达国家如何实现包容性增长建言献策……这些举措不仅帮助这些国家的产品与中国消费者见面,也为它们在全球贸易中争取到了更多的话语权和展示机会。
每一份订单不只是一笔交易,背后带动的是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对于这些最不发达国家而言,一种产品“火”了,相关产业行业就“活”了,很多个家庭的日子就“好”了。在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和红利面前,众多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进博之旅,也是一次跨越山海谋发展的机遇之旅。他们从这里走进中国,走向世界。这既是进博会的魅力所在,也凸显出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广阔前景,更彰显了中国的开放包容和大国担当。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务实合作举措在进博会具体落地,正是中国通过中非合作示范引领促进“全球南方”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缩影。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全球南方”振兴之路注定不会平坦。这需要全球南方国家展现集体智慧和力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挺膺担当。中国是“全球南方”的当然一员,是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好伙伴,一直以实际行动支持“全球南方”可持续发展。未来,中国也将继续与全球南方国家深化务实合作,分享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经验,共同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独行快,众行远。中国经济发展如同大江大河奔腾向前,不仅会流经富饶的湖泊,也必将浸润贫瘠的土地,催生出繁荣的花朵,滋润出收获的喜悦。中国坚定走高水平对外开放之路,不仅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世界经济繁荣的重要动力。

08   国产手机为何集体涨价


近1个月来,国产手机新品密集发布。华为终端负责人日前在社交媒体透露,备受关注的华为Mate70系列手机将于11月发布。一年一度的“双11”已经开启,在手机品牌积极推动下,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有望保持今年以来的增长回暖态势。
今年以来,国内手机市场摆脱了此前连续多年的下滑态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1月至9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达2.2亿部,同比增长9.9%。市场回暖的重要原因是新一轮换机周期到来,叠加人工智能手机、折叠屏手机、5G手机等新品上市,迎合了消费者需求,为国内手机市场注入新活力。一般来说,安卓手机换机周期是3年至5年。从上轮出货量峰值看,2023年底市场进入新的换机周期,此前积压多年的换机需求逐步释放。同时,一系列利好政策也为手机产业链相关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量价齐升,国产手机平均售价也有所上涨。多家市场调研机构称,今年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平均单价相比去年明显提升。从最近国内市场发布的新品手机来看,售价较多集中在4000元至6000元之间。据国际数据公司统计,第三季度中国600美元以上高端手机市场份额达29.3%,相比去年同期增长3.7个百分点。有全球调研机构预计,今年中国市场将取代北美,成为全球最大的600美元以上高端智能手机单一市场。
国产手机集体涨价,缘于芯片涨价。人工智能技术在手机上的深入应用,对手机芯片、内存等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高通和联发科最新推出的移动系统级芯片均采用新一代3纳米工艺,能效与人工智能性能等显著提升,但工艺成本也大幅增加,导致售价提升了15%至20%。此外,内存、屏幕、电池等核心元器件由于技术升级、需求增加、供应链等因素,价格也普遍上涨。水涨船高,这些上涨的上游成本最终必然要转移到下游的智能手机价格上。
集体涨价也迎合了国产手机集体布局高端的战略需求。芯片涨价背后的根本原因,是消费者对智能手机更高性能的追求。此前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持续低迷,高端市场就呈现出逆势增长的态势。今年以来,高端市场也是带动整体手机市场增长的重要因素。手机为何越贵越好卖?归根结底,智能手机市场已进入由刚需产品向改善性产品过渡的阶段,消费者愿意为影像功能、游戏体验、充电速度、机身材质等各方面表现更优的高端手机买单。同时,面对渐趋饱和的手机市场,以及持续提升的研发投入与创新成本,手机企业只有向高端布局要利润、谋出路。
集体布局高端意味着更激烈的竞争。高端手机虽好,但价格也更高,想让消费者为之买单并不容易。目前,一些国产手机品牌采取的仍是以前常用的堆料方式,侧重提升高端手机配置,却没有形成“人无我有”的差异化竞争力,以及让消费者认可的品牌影响力。其实,从一些热销乃至一机难求的机型来看,消费者对新技术的热情一直没有减弱。
只有不断突破新技术、塑造新优势,才能推动消费者换新。其中,人工智能是当前高端市场决胜的关键。自生成式人工智能爆火以来,国内外手机厂商纷纷拥抱人工智能。试想,对着手机说一句“帮我点一杯拿铁咖啡,大杯,少甜加冰”,手机立马就能在外卖平台上下单并成功支付,相当于一个私人助手。可以预见,随着技术升级,人工智能手机将具备更智能的语音助手、更出色的拍照效果、更便捷的会议总结等功能,吸引众多追求科技体验的消费者,驱动高端市场新增长。

09   金融安全责任不能“外包”

陆 敏
当前,数字金融已经成为银行业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金融数据安全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披露的一份罚单显示,某地农商联合银行数据安全管理较为粗放,存在数据泄露风险,并且对网上银行外包管理不到位导致发生了二级网络安全事件。
金融监管部门披露的罚单值得整个行业警醒。这份关于数据安全的罚单虽然是该行首次因该问题被金融监管部门处罚,但在业内并非个例,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农村中小银行存在的数据安全管理问题。去年6月份,金融监管总局曾下发《关于加强第三方合作中网络和数据安全管理的通知》,以案例通报的方式要求各机构深入排查相关风险隐患,切实加强整改。根据该份通报披露,2022年有4家省联社托管在某服务商的网银系统因存在越权访问漏洞,被不法分子攻破,导致大量客户信息和账户信息被窃取。
从已有案例来看,金融服务外包正成为其中的风险点之一。金融服务外包引发的风险主要包括金融科技能力丧失、数据泄露、资金损失等6类。当前,中小金融机构中普遍存在对外包服务的应急管理机制不健全,以及外包服务商的安全管理和技术防护能力不足等问题。
提高对金融数据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已是当务之急。在金融科技快速迭代的背景下,金融机构纷纷借助外部力量推进数字化转型,尤其是众多中小银行逐渐认识到掌握自身金融数据的重要性。在普遍关注以数字技术推动业务发展、提高风控能力的同时,金融机构对金融数据的安全管理意识和能力却相对欠缺。
追求业务发展,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金融服务可以外包,但安全责任不可外包。
确保金融数据安全,既关系到金融机构业务的稳健发展,也与每一位金融消费者的权益息息相关。要压实金融机构的安全责任,强化“服务外包、责任不外包”的主体意识,切实承担数据安全主体责任,设立追责处罚机制。金融机构要根据监管要求,建立数据安全责任制,指定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机构的数据安全工作,明确各业务领域的数据安全管理职责。
守护金融数据的安全,是做好数字金融这篇大文章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牢牢守住不发生金融风险底线的需要。金融机构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能急功近利,要确保业务审批流程合规,对新产品、新业务、新模式带来的技术和业务逻辑变化进行科学评估,确保新技术在金融服务各环节运用的审慎性和合规性。金融监管部门要关注中小金融机构的经营发展,引导其加强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风险监管,推动机构提高网络安全风险的日常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有效保护金融数据安全。

10   建好输出地的“四个车间”

罗增海
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是青海农牧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近年来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效,但仍面临不少难题,“输什么”“怎么输”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破解。
畜牧业在青海省农业中的分量较重,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畜牧业发展至关重要。要以输出地建设为目标,走具有高原特色的现代生态畜牧业道路。通过疏通梗阻、搭建平台、示范引领,高质量推进畜牧业发展,不仅要关注存栏量,更要重视出栏率、收益率。一方面,要开拓思路解决牛羊“温饱”问题,加快牛羊和草料交易市场建设,加快用市场化手段破解饲料不足难题。另一方面,在加大棚圈建设的同时,也要因地制宜选择养殖模式,提升效益和可持续性。此外,输出地建设要充分激发群众和经营主体活力,加大优质养殖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
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要立足自身实际量力而行。一些农畜产品产量有限,短期内提高的可能性不大,要坚持长远谋划,稳中求进,把办好当前的事放在重要位置来统筹建设;以园区化、融合化、绿色化、特色化、数字化为发展方向,不断聚集资源要素,为生产基地、平台、企业等提供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推动产业升级、效益提升。以牛羊肉产业为例,应着力打造4个“车间”,打造草料第一车间,实现“种好草产好料”;打造养殖第二车间,实现“养好牛养好羊”;打造加工第三车间,实现“产好肉”;发挥厨房餐饮第四车间作用,实现“卖好价”。
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要通过科技创新蓄积产业发展动能。以绿色算力基地建设为契机,构建全省农畜产品“一张图”数据源,积极对接交易平台,使产业数字化加快产生数据生产力。在产业链技术创新方面,要注重引入先进技术,加大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的开发应用,一体化推进科技、教育、人才发展,加快高素质人才培养。农牧业现代化本身是个复杂过程,既要有足够的热情与敏锐度,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也要保持应有的清醒和冷静,防止一哄而上、数据泡沫化。
(作者系青海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

11   莫把合资与自主简单对立

本周,随着车企“银十”销量战报陆续发布,以新能源汽车为主要产品的自主品牌销量创出新高,而以燃油车为主要产品的合资品牌市场份额继续下滑。关于合资品牌失去市场份额的议论再起。有些观点甚至直接把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简单对立起来用以解读市场数据。合资与自主的关系不能简单地用“此消彼长”来描述,二者不是对立关系。
合资品牌是推动我国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汽车产业“缺重少轻、轿车几乎为空白”,与发达国家差距巨大。国家作出了吸引外资车企进入,通过建立合资企业发展轿车工业的决策。也正是合资合作使我国形成了先进的汽车制造体系和能力,并具备了较高的水平;奠定了汽车工业大发展的基础,在合资整车国产化过程中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汽车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在合资企业发挥着作用,也成为大部分自主品牌企业的骨干力量。可以说,合资品牌在我国汽车工业由小变大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外资的大量进入也直接带动了我国汽车产销量的迅速增长,促进了我国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
不过,任何事物均有另一面。由于采取先引进合资,再自主开发路线,客观上也让出了市场,使外资品牌进一步发展壮大,还伴随着合资中技术品牌有优势的外资一方获利远多于中方,因此造成了自主品牌轿车起步晚、基础差、早期竞争力不强的局面。也正是这一点,过去常被不少人翻出来诟病。时移世易,作为汽车大国,今天我们通过换道赛车,已走在全球汽车产业技术变革前列,但不能“因吃了第10个馒头才吃饱,而否认前9个馒头的作用”。
电动化与智能化变革浪潮澎湃,不仅深刻改变了汽车产品的设计与定义,也加速重塑了市场竞争格局。当前,虽然部分合资品牌在华发展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为产品销量下滑、技术优势风光不再、品牌溢价能力削弱,个别合资企业甚至出现经营亏损,但这并不意味着合资品牌在华没有发展前景,更没必要把合资品牌的发展与自主品牌简单对立起来。
要看到,中国仍然是全球最大新车销售市场,也是全球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和供应基地。不少合资品牌在资金、技术、体系能力等方面,资源储备非常充足。问题的关键在于,合资品牌能否面对市场新的变化趋势和消费需要,转变发展理念和方式,加快全产业链与价值链转型。
更何况,汽车是高度全球化的产业。一方面,面对产业技术变革与产品迭代加速,合资品牌可以通过与中国车企深化技术合作,打造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提升自身产品竞争力。比如,大众汽车集团与小鹏汽车今年宣布,双方将基于小鹏的最新技术,联合开发新的电子电气架构(EEA)。该架构将被应用在大众为中国市场开发的CMP平台上,并从2026年开始量产装车,从而形成协同创新效应。
另一方面,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贸易保护主义,中国车企走出去也需要合资品牌携手助力。毕竟这些合资品牌的母公司本身就是跨国车企,其在全球拥有丰富的网络渠道资源和全球化经营管理经验。比如,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斯泰兰蒂斯集团投资约15亿欧元获取零跑汽车约21%的股权。目前双方已成立零跑国际合资公司,开始在海外生产和销售零跑品牌汽车,更好地实现双赢。

12   奠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制度基础

任晓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强调“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体制改革进行战略谋划、作出顶层部署,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科技创新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更好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奠定制度基础,必须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坚决破除束缚科技创新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科技竞争优势。
把握改革重大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而成。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能有效推动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特别是在资源配置、基础设施、科研平台、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创新生态、科技人才等方面作出系统性制度安排,充分释放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推动各类优质先进要素资源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保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提高科技创新竞争力的关键。当前,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科学研究向极宏观拓展、向极微观深入、向极端条件迈进、向极综合交叉发力,需全面整合创新资源、高效转化创新成果、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完善国家创新体系上切实发力。牢牢把握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创新、国际协作的发展规律,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通发展,不断优化创新主体协同、创新要素配置、科研激励约束、科技开放合作等方面的体系化机制,进一步整合科技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的关键举措。改革旨在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疏堵点、破梗阻、解难题,将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激发出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能够对创新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优化配置,将更多创新资源、科研经费向创新潜力高、实际需求强的项目和团队倾斜,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和创造活力;能够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引导形成更具开创性、颠覆性和引领性的科技创新成果;能够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协同创新模式、生态和系统革新,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释放创新潜力、增强创新动力。
明晰改革主攻方向
持续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向深度、广度、精度进军,全面增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需科学研判和把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主攻方向。
完善科技管理顶层设计。加强顶层设计,既能从宏观上明确科技创新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和长远目标,又能从全局上把握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需进一步明确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的重要作用,明晰下一步改革的阶段性目标,为科技创新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执行的有效性提供保障。一方面,统筹构建科技管理的政策框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税收优惠等相关政策。另一方面,持续优化科技管理组织结构,建立跨部门科技创新管理协调机制,不断提升组织效率。同时,健全科技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完善激励与评价体系,更好吸引和培养高水平科技管理人才,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建立健全风险评估和反馈机制。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这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快速连接,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精准对接的重要一环。随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的提升,科技创新能够为创新主体带来有效收益,推动收益再次投入到科研活动中。市场对创新产品或服务的反馈也有助于科研人员了解市场需求、应用效果等,进一步促进技术更新迭代。对此,既要帮助科技型企业获取资金支持,以保障早期创新投入和成果转移转化,又要发挥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转化优势,对科技成果进行早期评估、测试和检验,筛选出具有市场潜力、商业价值、应用前景的项目,并提供技术评估、产品定位、商业咨询等一站式、多样化、全流程服务,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断健全科技人才培养、发现、选拔和流动机制,有利于提高科技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加强对拔尖人才和战略科学家的培养引进使用,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施展才华提供广阔舞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源头活水。需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重要抓手,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推动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发展。随着科技的渗透性、扩散性、颠覆性特征更加凸显,科学向产业的直接转化进程日益加快,正在深刻改变产业发展的面貌。科技创新是复杂性极高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创新主体,涵盖多个环节,需要资金等大量优质创新要素的有效配置与顺畅流动。必须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持续优化资金链,实现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发展,才能有效释放创新要素潜力、提升科技创新质量、实现资本优化配置,推动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加速涌现,持续推动科技成果在产业化应用中不断迭代升级。
坚持科技开放合作。敞开胸怀、打开大门,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积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有利于应对全球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增多的挑战,在开放合作中实现自立自强,也有助于深入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全面提高科技创新的全球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可以通过交流合作与世界各国共同推进科技问题的前沿性研究、颠覆性研究,实现科技创新领域的国际优势互补,同时深度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的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推动完善知识产权及相关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国际规则和标准,推动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同各国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
找准改革重点任务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从历史经验看,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科技走向自立自强的重要法宝。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迫切需要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更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凝聚形成科技创新强大合力。要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动员和协调各方面创新资源,加强战略规划、政策措施、重大任务、科研力量、资源平台、区域创新等方面的统筹。确定科技领域的战略目标和重点需求,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加强国家级科研机构建设,强化国家实验室、研究中心等力量,统筹优化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的配置。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确保不同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协同合作的有效性。完善中央财政科技经费分配和管理使用机制,健全中央财政科技计划执行和专业机构管理体制,并改进科技计划管理,强化基础研究领域、交叉前沿领域、重点领域前瞻性、引领性布局。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关键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必须推动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切实发力。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主动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创新要素、生产要素向企业集聚,充分释放企业科技创新内生动力。
持续完善科技金融体制。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既可为科技创新汇聚各类金融资源、提供多元化融资来源,又能有效分散科技创新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等,提高创新主体和投资者的信心。必须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健全重大技术攻关风险分散机制,建立科技保险政策体系。提高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的便利性。
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科技伦理是指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等科技活动中,科技工作者及其共同体需要遵循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是促进科技向善、增进人类福祉、推动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既要处理好科技创新与科技伦理治理的关系,提升科技伦理意识和审查能力,又要处理好科技伦理风险,为应对科技伦理挑战、维护科技创新活动秩序、促进科技向善提供坚实基础。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对创新活动的监管,规范创新行为,保障创新权益,促进创新更好增进民生福祉。
(作者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智库中心主任)

13   强化科技开放合作安全保障

傅晋华

科技进步是世界性、时代性课题,唯有开放合作才是正道。在2024年6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际环境越复杂,我们越要敞开胸怀、打开大门,统筹开放和安全,在开放合作中实现自立自强。”这为进一步推动科技开放合作,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保障高水平安全,指明了方向。
坚持科技开放合作造福人类,是新时代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之一。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学研究向极宏观拓展、向极微观深入、向极端条件迈进、向极综合交叉发力,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的复杂性、系统性、协同性明显增强,需要各国合作探索人类认知边界。同时,世界各国普遍面临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全球性挑战,破解这些共同发展难题,必然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加强科技开放合作,既是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各国人民的普遍诉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基础前沿研究实现新突破,战略高技术领域迎来新跨越。在国际开放合作上也取得新进展,主动发起国际科技合作倡议,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我国作为全球创新重要一极的影响力持续提升。
在坚持科技开放合作的同时,强化科技安全也是一个重要课题。
科技领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和保障其他领域安全的力量源泉、逻辑起点和物质技术基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各国竞相布局新领域新赛道,围绕未来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其他安全。
研判和应对各方面风险挑战,是坚持科技开放合作、维护科技安全的重要一环。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科技越来越成为影响国家竞争力和战略安全的关键要素,在维护相关领域安全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同时,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不断加深,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并广泛应用,这些都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重塑经济发展方式。更好推动科技开放合作,必须统筹开放和安全,既在高水平开放中确保科技安全,又在保障科技安全的条件下不断推进开放合作。
推动开放是保障安全的内在需要。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当前,一些影响国家科技安全的关键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既要立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又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科技开放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竞争力。
保障安全是推动开放的底线要求。没有安全的开放,是没有确定性、可持续性的开放。开放是有风险的,而且随着开放广度和深度的全面拓展,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也会相应增多。我们坚持不断扩大全球创新网络“朋友圈”,深度融入全球科技治理体系,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尤其需要把握好开放和安全的辩证关系,充分考虑安全因素,不断增强风险防控意识。
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在开放环境中筑牢安全底线,必须努力构建与高水平科技开放合作相适应的科技安全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一方面,进一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在保障科技安全上下功夫。借鉴国际经验,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聚焦科技创新各领域、全过程的安全立法切实发力。同时重视健全其他领域涉及科技安全内容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配套制度。另一方面,需系统构建科技开放合作领域的风险防范机制。用好先进技术和信息化平台,建立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应急管理体系,形成风险报告机制、研判处置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科技风险。此外,需聚焦科技开放合作的重点领域加强安全制度建设。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的是大安全理念,主张国家安全是全面、系统的安全,是共同、整体的安全,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金融、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粮食、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人工智能、数据等诸多领域。数据、生物、人工智能等领域均与科技开放合作密切相关。要着力提高数据安全技术水平,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数据安全防护技术体系,提升数据出境安全治理效能;加强生物安全风险防御与管控技术研究,建立多学科、多部门协同创新的联合攻关机制,推动生物安全核心关键技术和重大防御产品的成果产出与转化应用,提高生物安全的科技保障能力;主动参与全球人工智能创新和安全治理合作,在推动形成全球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共识中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系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14   发挥长三角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作用

成长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为更好发挥长三角区域“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重要作用指明了方向。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级,率先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对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意义重大。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创新要素加快顺畅流动,汇聚众多创新资源,形成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强大势能,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携手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加速推动科技供给转化为创新动能,“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正从蓝图走向现实。着眼未来,长三角不仅要提供优质产品,而且要做好高质量科技供给,通过协同创新,不断推动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产出,把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为高质量发展当好经济压舱石、发展动力源、改革试验田。
一是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打造国家创新高地。
长三角拥有雄厚的科技创新资源,科技产业起步早、发展快,创新人才资源丰富。随着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持续推进,长三角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效果明显,一大批新产业新业态茁壮成长,城市群集聚效应逐步形成并向周边辐射,已经成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平台。
进一步提升长三角的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和发展能级,要聚焦国内国际创新资源,促进科技创新要素充分流动,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从1到100”的全产业链创新,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同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优化资金链、完善人才链,促进“四链”深度融合。构建以价值链为基点的产业链治理关系,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更大力度吸引汇聚全球高层次人才,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
二是推进跨区域合作与体制机制创新,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近年来,长三角在探索科技政策联动、跨区域交流合作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率先运用以及不断丰富场景方面都有积极进展,区域创新策源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共同体活力奔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三角区域“要跨区域、跨部门整合科技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实现强强联合”。更好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联动长江经济带、辐射全国,应是长三角的重要任务。把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跨区域合作机制摆在突出位置,既可以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畅通渠道,也可以为其他地区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一方面,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合作共建国家实验室和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并在长三角合理布局,统筹各类科创平台建设,鼓励和规范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共同搭建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在创新链产业链跨区域融合的环节和领域,形成群体优势、联动优势,加快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另一方面,深化创新链产业链跨区域合作。推动集聚在中心城市的创新链向周边地区、中小城市扩散,让各地企业能够以低成本共享中心城市的创新资源,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充分发挥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作用,打破科研财政资金支持科技创新的地域局限,不断丰富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让创新资源在长三角畅通流动。
三是强化开放思维参与国际科技合作,营造更具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
长三角放眼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在引进高质量外资、推动制度型开放、拓展更广阔市场等方面锐意进取,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面向未来,需进一步发挥长三角推进制度型开放的先行先试优势,协同推进高水平开放创新,主动融入全球创新链,共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参与国际科技合作,营造更具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
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有利于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创新主体协同互动、汇聚国内国际科技创新资源、打通科技创新全链条。长三角要在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方面走在前列,集中优势资源,在生物医药、能源、先进材料、信息技术、空间天文与海洋等领域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展联合研究,突破重大科学难题。建立国际大科学计划组织运行、实施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新模式、新机制,吸引国际组织、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及社会团体等参与支持大科学计划。同时构建开放融合的创新生态环境。推动科技规划对接,建立长三角科技会商机制,形成有效分工与协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促进创新主体高效协同,推进创新资源数据共享、创新资源有效配置和建立高效的创新创业服务支撑体系。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制高点,充分发挥创新资源集聚优势,协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进一步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
(作者系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


理论强党
✅国考政治理论︱领导人讲话、重大会议学习笔记︱人民日报每日金句文摘摘抄︱人民日报评论︱每日新闻联播文字版︱求是杂志学习笔记︱学习时报学习笔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