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物的科學(七·彈性與強度)

文摘   2024-08-06 19:00   中国澳门  

能量與材料的相互作用


前面我們講了能量。那麼能量,具體是如何影響到建築的本體呢?我們就要看能量是如何與實際的材料發生相互作用的。

本小節分為六個部分:

1 機械能與材料:彈性與強度

2 機械能與材料:失效與屈服

3 材料力學特性小結

4 熱能與材料

化學能與材料

6 聲能與材料


1 機械能與材料:彈性與強度


當外力作用於材料時,能量去哪兒了呢?會變成材料的彈性勢能和熱能。這些能量交給了材料,材料又可以把能量釋放出去。


17世紀,科學家羅伯特·胡克觀察了材料在「荷載」下的表現,這是結構工程研究之濫觴。所謂「荷載」,就是工程領域對施加力的說法。對應地,受力者會發生對應變動;力撤去後,受力者又會復原。


彈性


彈性的提出始於1666年的倫敦大火災。胡克是倫敦市的勘測師,他首次提出了「塑性」和「彈性」的概念。如果材料受力後永久地變形,則顯示塑性;如果力撤去後形狀復原,則顯示彈性。


事實沒那麼簡單。因為受力的材料往往是複雜的——即便成分均勻,型態也各異——細長小棍子比方塊容易折彎;金屬卷要比彈簧緊實。胡克之後一百年,瑞士數學家朗納德·歐拉完善了樑受力的計算方法。然後在1822年,巴黎理工學院教授奧古斯丁-路易·柯西將其真正變成一個可以測度的概念。


柯西引入了概念「應力」,闡述了壓力與受力物截面積的關係。如錘子敲打木頭只有淺淺的凹痕,敲打釘子卻能鑽進木頭裡。此概念與「壓力-壓強」是一致的。柯西還引入了「應變」概念,描述受力物的變形。無論受壓還是受拉,這概念都適用。


「應力-應變」關係的真正成熟,歸功於19世紀的英國科學家托馬斯·楊。楊發明了實驗測定材料彈性的方法:將標準實驗塊拉伸到兩倍長度時所需的拉力,作為材料的彈性模量,用來說明材料性能。「楊氏模量」就此成為材料力學的重要一課。後來的機器越加精密,每微米的位移都可測定數據,人們可以得到一條精美的「應力-應變」曲線,計算其前段斜率就可以知道「楊氏模量」了。這一測試可以是拉,也可以是壓,是材料力學最基礎的測試之一。


強度


材料強度,一般是參考應力測試中徹底斷裂,不再能抵抗外力的最大力值。不過,詭異的是,不同的施加力的方法(比如加力的速率),會造成最大值點的區別。因此,要考慮這材料常接受怎樣的外力:是慢慢來的長期的力,比如膨脹?還是瞬時遇到的,比如颱風?以及因此選擇不同的測試模式。同樣地,每種材料都會有兩方面強度:抗壓強度與抗拉強度。


我們討論建築用材,常以強度為重要指標。但是,只靠強度數據遠遠不夠確定選項,也不能說一個材料「強」,就是「好」。脆硬的材料,如水泥、石頭、玻璃,可以有很高的抗壓強度,但在拉伸時容易迅速斷開。這是因為它們不能通過彈性伸長來吸收拉力的能量。


另外,抗拉強度是承受拉力的最大值點,在達到最大值前材料已經度過了一個轉折,稱為「屈服」。從屈服到徹底斷裂之間,材料苟延殘喘,發揮餘熱。這兒給我們兩個重大的啟示:


一,不要以為建築構件還完整,便是功能正常,它也許已經屈服,只是還沒到徹底斷開;


二,具有差不多的抗拉強度的材料,同樣是斷裂,吸收的能量各有不同。比如某些種類的鍛鐵和玻璃,抗拉強度相當,但鍛鐵可以在斷裂之前多吸收百萬倍的外來能量,讓結構保住最後的安全線!


不同的負荷方向也是很重要滴。比如,大橋拉索上扭結的鋼纜,有極強的抗拉能力。如果是橫向壓力,它也可以抵抗(儘管這可能性很低,鳥橫著撞過來?)。但如果是自兩端往中間壓呢?也許輕輕使力,他就會彎折、鬆散掉。

攝影/Fai

StudioGloire
一個很無聊的公眾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