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丨深刻的,总是隐藏着的——罗晓晖《语文课型与语文教学》

文摘   2024-10-07 19:23   湖南  
好书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系罗晓晖老师几十年来关于语文教学独立思考的结晶。


本书涵盖语文教育各个方面的内容,既有对课堂教学的深度剖析和反思,也有关于文本解读的引导和思考,以及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和解决之道。


本书部分内容是罗老师随手记下的一线实践和理论研究时产生的灵光碎璧,有些是罗老师专门论述课型的文章,有些是评课记录,这些评课记录的着眼点主要是对课型的论述,这些内容真实、扎实、朴实,又处处闪烁睿智的光芒。对中学语文教师具有一定的启发。






深刻的,总是隐藏着的

文丨贺小玉



读完《语文课型与语文教学》,我的脑子里出现的是两个概念、七大课型、几篇文章和一句话。它们分别是:


a. 两个概念:观察与审视

b. 七大课型:预习课、文本分析课、评价鉴赏课、文学

c. 史课、训练课、综合实践课及学科阅读课。

d. 几篇文章:《邮差先生》等文本解读

e. 一句话:深刻的,总是隐蔽着的。(罗老师语)







两个概念:观察与审视




可能由于我的浅薄,以前的教学理论和实践几乎没有接触到过“观察”“审视”这两个概念,所以这里感触多一些。观察‌侧重于对事物现象、动向的细察,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包括教育。审视‌主要强调对事物的仔细察看和反复分析,通常用于需要深入理解和分析的情况。


罗老师认为文本分析有两个教学环节,其中之一便是“观察”,这是文本分析的重要基础。包括话题、文体与行文风格和难以理解、容易误解的部分各项目内又有细分及文本举例。


比如对话题层级的观察就有三级,书中以《背影》《散步》和《故乡》为例进行分析,表格呈现如下:

等级

粗浅层级

准确层级

深入层级

特点

观察出文本题材范围

观察出话题独特性

观察出话题触及的母题

等级关系

由低到高,教学主要注重后两个层级

《背影》

父子亲情

不仅关注亲情,更是生死背景下的亲情表达


《散步》

三代人之间的情感

亲人之间爱与责任的生命伦理


《故乡》

乡土中国的社会变迁


“离别”“人性”“失落”等隐藏的母题元素


这是我以前从未有过的思考方式,或者说,没有做过这样的观察,因此我的感触很大。要学会对文本进行观察,并且要做进一步观察。


审视,则是罗老师认为的语文学习中的思考方式之一。他认为,“要把一切都明确地置于心智的审视之中”,而且要“刻意地审视”。这样才不会盲目,从而学会独立思考。


他以解读高考真题《精卫词》为例,指出高考答案的错误。这是我从来没有进行过的“审视”,一直以来,都认为高考主观题答案会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是至少不会错。他指出,精卫填海是“只有破坏性而无建设性的事情”,因此诗的最后两句是以作者的口吻表达情感的,但是表达的是希望“我”替精卫死去而让精卫活过来,免得她继续填海,继续伤害世界。因此最后两句表达的是诗人悲悯精卫、怜惜世界、宁可自我牺牲的大情怀而非高考答案给的表达“对精卫的同情与崇敬之情”。


这可能就是我们一般人受由来已久先入为主思想的影响,已经习惯地认为精卫填海表达的就是不畏困难、坚定决心的精神,所以应该表达崇敬(如高考答案)。罗老师的理解与高考答案的区别在于:一、同情是可怜,是一种小善良;悲悯有同情但不是可怜的同情,而是对人间苦难不轻视不蔑视甚至不可怜,是冷静的,是一种正如罗老师所言的“大情怀”。二、高考答案认为作者对精卫有崇敬之情,而罗老师认为结合前几联理解起来作者是全盘否定精卫填海的意义。三、高考答案未关注、未体现精卫或者作者对世界的态度,而罗老师考虑到了作者对整个世界的怜惜,这确实是我的一个新的受启发的思考点。


这样的思考对于我这样很容易会陷入人云亦云的人来说,启发真的很大。当然罗老师继而提出建议:


a. 不要惧怕质疑,不要逃避审视

b. 越是刻意的审视,越具有锻炼思考的效力

c. 在任何思考中都必须贯穿的最重要的原则是:讲证据,讲逻辑






并基于证据和逻辑对《皇帝的新装》做了他认为很简要的,而我觉得刷新认知的全方位的有意思的解读和分析。至于多有意思,请你去读《语文课型与语文教学》P18-P19吧。对于我而言,这将改变我的思考方式,训练自己批判性地看待和思考这个世界。


除了审视,书中关于具足语文知识中“习得”与“教学”的概念思辨也让我重新思考教学。又如“思维链条”之于分析水平的影响,罗老师例举的是《庄子》里猴子“朝三暮四”的故事,经罗老师分析,猴子不再愚蠢,我觉得十分精彩,他的分析和解读似乎总是独到又具有合理性,不得不叹服。(“朝三暮四”精彩分析见于P23-25)。


书中提出的思考的四个“姿势”(路径):顺应式、逆反式、辩证式、超越式,以“东施效颦”作为例子分别进行了举例和分析,同样对思维的训练起到很大作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学会质疑,开拓思路。




七大课型




(一)

课型划分


基础性语文课:预习课、文本分析课、评价鉴赏课、文学史课、训练课

拓展性语文课:综合实践课、学科阅读课


01  预习课(按单元实施)


教师要指导和监督,预习必须在课堂上发生,在教室里发生。教师尽量不要讲,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完成。

(非常有道理,每次布置学生课后预习,回来后几乎是没有任何反馈的,生源好一点还行,如果生源不好,即便老师监督,在课堂上发生,也有点难。这是我自己的真实教学感受,尤其是生源不好的物理方向的班级学生,预习基本就是走过场。)


a. 课例文本:《赤壁赋》《兰亭集序》《游褒禅山记》


b. 课时:三节课(单元中的课时安排,长篇文言文安排四五个课时,有的一两个课时就行。)





教师这三节课绝不讲课文内容,而是讲预习方法,指导学生勾画圈点、利用工具书,做批注,初步观察文本,提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克制住讲的欲望,让学生过手和体验。


02  文本分析课(单篇进行)(主体课型)


罗老师认为文本分析课不对文本做评价,教师需要抑制住主观看法和审美情绪,从而聚焦教学目标,聚焦能力训练点,不能有“知人论世”。一是辨识信息,二是让信息结构化。文本分析课关键抓住:语义(包括隐含在手法技巧中的语义)、结构、主旨。


教学环节一:观察

a. 话题

b. 文体与行文风格

c. 难以理解、容易误解的部分


教学环节二:分析与综合

a. 整体框架  《社戏》:看社戏前、看社戏、看社戏后

b. 表意单元(主题表达)切分 《猫》表意单元不同层级:整体上,三只猫三个表意单元;具体某只猫,微观的若干层表意层次,如第三只猫揭示了人性中的自偏见愚妄,表现人反省的良知。

c. 表意单元间的结构关系综合

d. 主题结论概括总结


课例文本:《秋天的怀念》(细读)《岳阳楼记》(文本特征、语义、信息结构化)《猫》(信息结构化)《邮差先生》(隐蔽意义挖掘),每一篇解读都很独到,后面我会挖掘出我受感触的点。见后文“几篇文章:《邮差先生》等文本解读”。






03  评价鉴赏课(统和单元各篇进行)(主体课型)(群文阅读课适用于此课型)(真正实现读写一体)


鉴赏,是偏重于艺术形式的评价;评价,则是偏重于思想情感内容的。 罗老师认为,评价鉴赏课需要见识和品位。评价课呼唤见识,需要氛围的宽容和论述的严谨;鉴赏课培养品位,鉴赏本质上也是评价。评价鉴赏课分为两种,一是以思想情感评价为主的评价课,一是以艺术形式鉴赏为主的鉴赏课。


(1)【评价课】(给学生表达、讨论的机会)


A. 发现支撑主题的底层观念——走向深入;探究文本底层概念,确定文本主题的依托;分析单元内各文本的主题及关联母题,发现教学拓展点。


B. 陈述学生的自我认知:为了确保评价课有学习价值,引导学生表达自己。


C. 澄清文本主题所依托的事实与逻辑:有理有据地做出评价


D. 认同、反驳或修正:得出论断,自主构建思想。学生要明确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并给出论证。开放的、自证其说及接受他人质疑与反驳。(和预习课一样,很强调学生的自主)


E. 展示新的认知结论及其解释效力:学生展现并用新的认知来解释更多的事物或现象。


评价不是要形成定论,评价是寻求思想的对话。


【课例文本1】《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赤壁怀古》

明确的教学环节:学生围绕陶渊明、李白和苏轼对困境的“应对方式”提出他们自己的看法。


【课例文本2】《愚公移山》的评价鉴赏

文本中能挖掘出的几个具有启发价值的问题和要点:

a. 明智的行动:任何行动,应先有可行性研究,后有行动的具体方案。从愚公妻子的两个问题得来。


b. 知识在人生行动中的地位:知行合一才是最高境界。罗老师认为, 愚公无知,智叟智慧有限也无行动,从道家主张绝圣弃智和顺其自然看出对人的讽刺,可以引出“智慧和愚蠢”“知行合一”等话题。


c. 智与愚的评估:智叟更聪明吗?


d. 最佳方案:移山、搬家,还是修路?


e. 人与自然的关系:改造自然的可能性与人力的限度


f. “诚”与“智”:我们依靠什么来创造奇迹?

(罗老师注意到的这个点是我以前读《愚公移山》完全没关注的:山最终是神搬走的,而不是人。启示我们人不能创造奇迹,只能做到力所能及的创造;但“诚”也不能总是感动上天,创造奇迹,只有“智”才是人类本身拥有的虽然无法实现我们想要的全部。这个分析太豁然开朗了!充满了思辨的魅力。)


g. 依托于人生哲理的审视和评价






由此,罗老师给出的启示:

a. 教师对文本必须有深度发现,据文本价值设置思辨性问题,这是教学关键


b. 教师准备较多文本,帮助学生扩大认知边界


c. 教师准备答每个主题的答案,让学生有开放性讨论,记录下有价值的观点


d. 评价不受文本立场和本身观点的制约,有益于培养批判性思维


e. 积累作文思想资源,解决学生的写作问题





(2)【鉴赏课】


A. 对艺术的评估,包括:评估语言的修辞特色,包括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


读到这里,不得不叹服罗老师的理论修为和理性思考,同时愈发感到自己的肤浅,停下来去查阅了一下两者概念及运用举例。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是修辞手法中的两种常见形式,用于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积极修辞常用于激励和赞美,使人们感受到积极向上的力量,例如:生活就像一场马拉松,只有坚持不懈、迎难而上,才能穿越困难,最终到达成功的终点。


消极修辞则多用于批评和讽刺,以引起人们的反思和警觉。例如:你的智商真是高得让人发指,怎么会犯出这样的错误呢?这就是今天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获得的语文知识。


【课例1】冯胜兰老师《典雅之美:遣词造句的艺术》;文本《三峡》《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唐诗五首》。对语言特点进行整合,鉴赏点是欣赏语言的“典雅之美”。罗老师认为设计有突破性,参考价值极大。


【课例2】《“托物言志”的教学评一致性——<白杨礼赞>“教学评一致性”学案》

环节一:字词教学内容(罗老师认为不是阅读教学的内容,应该放在预习课)

环节二:“赞白杨”,学生浏览课文,找句子,齐读,明确情感走向,是合理的。

环节三:“品白杨”,分析文本怎么托物,必不可少;紧接着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价值不太大。

环节四:学生当堂练笔,仿句式写话。罗老师认为该剔除。这不是阅读的评价鉴赏任务,且仿写并不能检测学生是否理解了“托物言志”,也不能借此深化学生对手法的认识,不符合“教学评一致性”的设计初衷。






B. 横向的评估


一是单元内篇目的相互比较,二是类似文本的拓展比较。


C. 审美判断和审美创造


一是撰写审美判断意见书,学生阐述自己对这些文本的鉴赏观点;二是借鉴性的片段写作。

(如罗老师认为,评价鉴赏课指向作文,提供写作资源,那么在这一课型后提炼主题,再接着上作文课呢?)


04  文学史课(可独立进行,也可以和评价鉴赏课一起进行)(辅助性课型)


罗老师主张文本分析课不需要关于作家作品的介绍,是为“因文知人”;完成前三个课型后,此时可引导学生观察与分析文本,来体会、推断相关作者是怎样的人。文学史课就是要有“知人论世”。学习文学史和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建构学生的文学历史意识。


【课例文本】《走近李白》


a. 评价讲依据:教学前期准备充分,教学设计须合理。学生是否熟悉文本《将进酒》?


片面认为李白“豪放”,其实李白把酒置于人生的迅速衰老之下,喝酒摆脱逃也逃不掉的“万古愁”这是一种生命意识。这首诗不仅只有豪气,还有一层悲感,用喝酒来逃避,也是对“万古愁”的拒斥和反抗。

(又是耳目一新的解析,罗老师的解读仿佛总能带来惊喜,这得要多深的功底啊!)


b. 敢于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文学史课是开放的,及时处理学生暴露出的问题,抓住教学的契机。


c. 教师要有文学史眼光,要讲学理:李白会什么会有浪漫主义精神?对比屈原探讨。要让观点或结论站得住脚,就要讲学理。


d. 文学史课的基本功能:获得文学史知识、提升审美判断力、促进写作进步。






05  训练课


分课时训练和单元综合训练,课时训练配合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单元综合训练配合单元学习目标。

(分层训练,及时反馈。忽然想到去年开始的全省作业设计大赛,也是大单元设计思想。)


06  综合实践课(重点是“行”)


罗老师认为综合实践课是学生用语文知识和能力去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课。如写春联、演讲、写书评,为团队写方案等。要有教学落点,即学科学习中知识与能力的具体点位。一节课点位不宜多,最好是一个。语文综合实践课要求综合性和实践性。综合性,有多文本配合;实践性,受时空影响。该课型需要改变课堂格局,提供给学生更多时间更大空间。


【课例】《鸟“雨”“花”香,“醉”成都——品少陵诗,吟成都情》


a. 教学落点:把握诗歌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使得学生能以恰当的节奏和韵律来读诗或吟唱(罗老师认为)


b. 选择教学材料(文本)并分析:杜甫关于成都的诗篇《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其五》《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


c. 教学活动(学生活动)的设计:活动只是形式和载体,本质和关键是综合能力的培养。






07  学科阅读课(重点是“知”)


(1) 突出学科性


学科阅读应区别整本书阅读,此课型的文本包括:关于语言和文章学的,文学和关于文学的。


罗老师认为,要求阅读《乡土中国》《红星照耀中国》就是模糊了语文的学科性。


(2) 关于语言和文章学的文本:《说文解字》《古文笔法百篇》等


《说文解字》时下很多老师上课都喜欢用其中的汉字的起源、形成等内容作为文化背景阐释,学科特色鲜明。


(3) 文学和关于文学的文本: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


罗老师认为,不宜指定文学作品要求学生去强读,引导即可。阅读取向是提升表达能力就读诗歌散文;阅读取向是理解世故人情,就读小说和剧本。读作品的同时,要读与之相关的文学评论。


【课例】《<论语>:论学习》评述


a. 提炼课题:如“论学习”“交友”“君子”。


b. 筛选材料:注意文本内的相互参照(注意《论语》里的关联性论述要联系:“好学”的理解)、准确把握深刻理解原文中的观念(把握语义内涵)、注意提防误解,审慎作出解读。


c. 取舍材料:剔除跟课题无关或关联性不大的材料、根据学情,合理安排教学材料。






(二)

课型与学科素养的关系



01  语言建构与运用

预习课、鉴赏课、训练课、学科阅读课、综合实践课涉及。


02  思维发展与提升

文本分析课、评价课、文学史课、写作训练课、学科阅读课是这一素养的主要课型。


03  审美鉴赏与创造

鉴赏课、写作训练课、学科阅读课、综合实践课涉及。


04  文化传承与理解

评价鉴赏课、文学史课承担。



(三)

课型评估


先要有课型意识,再看所要达成的目的。


【例举】《孟子三章》《愚公移山》《周亚夫军细柳》


思考:

a. 古诗文的学习重视积累,因此首先强调预习。确定预习课,先指导自学,教师不讲,学生熟读甚至能背诵,就达到目标。


b. 文本分析课是主体课型,肯定有,后面罗老师以《愚公移山》为例进行了详细呈现,见于《语文课型与教学》p79-p89。


c. 评价鉴赏课也是主体课型,这里罗老师主要“评价”了《周亚夫军细柳》,让学生更懂思辨。他认为,应该对周亚夫和皇帝的行为进行一个分析评价,这是对古代中国政治文化或政治伦理的分析,这才是“文化的传承与理解”,而非仅仅了解一些文学文化常识那么肤浅。

(这也是我自己该反思的地方,课文的“文化传承与理解”几乎都是靠梳理文学文化常识这些学生自己可以查到的知识材料,最多讲一些作者的文学主张,就以为给学生的东西很扎实了,其实只是培养懒人,正如罗老师所说的“害人”。)


接下来罗老师“鉴赏”了《周亚夫军细柳》的叙述。一件大事、诸多细节只用片语就讲清楚了,且讲得生动而有内蕴。又如《三峡》,写景笔墨干净而精到。学生达不到这种写作境界,教师则应该引导和讲授,带领他们进行欣赏,引导学生理解更高级的审美趣味。





这样的课型解读课例有很多,精彩的解读和分析,比如《荷塘月色》《故都的秋》、《过秦论》《六国论》,见P51-P53.



几篇解读




虽然我是高中语文老师,然而我跟这几篇文章各自都有些缘分,所以读到罗老师的解读感到很欣喜。我词穷了,表达不出来,因为罗老师的解读真的“含专业量”“含学术量”“含理性量”百分之九十九,另外百分之一见我的附录。


去年我去了一个镇上支教,正好上的是初一年级的课,因此对《秋天的怀念》和《猫》的文本算了解;而《邮差先生》《昆明的雨》涉及我个人的情怀,所以以前也关注过,尤其是名篇《昆明的雨》,以前还和《建水记》放到一起来读,好姐妹参加比赛我们还一起通过电话讨论过《昆明的雨》,那时她在重庆。《邮差先生》也是因为提到云南的缘故,也觉得读来熟悉。只有《岳阳楼记》缘分浅点,奈何它是名篇中的名篇,跟谁缘分都不会太浅。


01  细读:《秋天的怀念》


罗老师将原文的段落划分打破了。分析了细节、对话、动作,深刻细致。我对——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北海的菊花开了”

“我推你去走走”“我推你去看看吧”


两处解读很有感触,文本细读确实是缓慢的,观察是细致的,前后语义是有联系的。


还有一处是从母亲临终的情形和话语中发现父亲的缺位,这让大家对母亲“一生艰难的生活”更有了感受和想象。观察好仔细!


关于史铁生的父亲,我去查了发现,他不是不在,而是史铁生很少提起父亲。只在一篇文章《老家》里写过:“父亲憨厚老实到完全缺乏浪漫,母亲可是天生的多情多梦……”“母亲去世后,我坐在轮椅上连一条谋生的路也还没找到,妹妹才十三岁,父亲一个人担起了这个家……”

另一篇是《复杂的必要》。“我”和父亲、妹妹于母亲去世十年后的清明节寻坟,却发现怎么也找不到。


“母亲去得突然,且在中年。那时我坐在轮椅上正惶然不知要向哪儿去,妹妹还在读小学。父亲独自送母亲下了葬。”


“坟却没有了,或者从来就没有过。……父亲满山跑着找,终于找到了他当年牢记下的一个标志……父亲憋红了脸,喘气声一下比一下粗重。”
这个家其实是有父亲的!他只是不擅表达。


02  几个要点:《岳阳楼记》解读


(1)观察文本特征 :《岳阳楼记》不直接写岳阳楼,跟文体“记”相关,只是借题发挥。


(2)在语境中识别语义信息 :据上下文语境联系知道滕子京是“能人被贬”,那种愤懑就理解了。


(3)语义信息结构化:迁客骚人的悲喜 对比 古仁人的优乐,呼应岳阳楼大观,结构严谨。



03  结构化:《猫》


人与猫的互动关系:

喜爱前两只猫 VS   同情、厌恶、冤枉第三只猫→映照人性,加以警示。


04  隐蔽着的意义:《邮差先生》


文本有时是因为解读精彩而具有魅力。读完文章,我也觉得小城悠闲,邮差悠然开朗,很和谐。然而罗老师的解读让我看到了自己确实不是一个“合格读者”。


他告诉你,深刻的,总是隐蔽着的。——这就是高阶思维!


不过,散文化小说的主旨确实往往要含蓄些。但罗老师通过分析文本,把邮差解读出了“无知”把小城人们解读出了“对变故与不幸的忌讳” ,解读出了“贫穷与生存” ,解读出了“作者绝非赞美,而是试图勾勒一个封闭落后的、对外部世界无知且缺乏想象力的中国社会图形”,很唤醒人的一种文本解读。


合格的读者,确实应该挖出那些隐蔽着的意义,不让阅读流于肤浅,学会观察,学会刻意审视,尝试理性和批判性思考,这又是一大启发。


但是,当《邮差先生》成为题目时,答案依然是最上面那层的。



05  《昆明的雨》


(1)乡愁的明确与隐含


从分析《夜雨寄北》、陈圆圆石像及在酒店喝酒的细节(吃饭的过程、鸡反插脑袋在翅膀下的无聊、雨湿木香花)印证流落昆明的乡愁。


(2)乡愁解释文中3处疑点


昆明的一切美好风物抚慰了我。


(3)通过分析文本“说什么”,到了解文本“怎么说”


情感的表达方式:直接、热烈;间接、弱化




一句话:深刻的,总是隐蔽着的




本想用这句话当开场白,现在成了结束语:深刻的,总是隐蔽着的。有一天能用在作品扉页上就好了,大概就是这样的吧。



诲人慧语


栏目导航



教研沙龙

慧语课堂

教学实录

听课评课

写作指导

学生佳作

纸短情长

为你写诗

教学札记

时光影像

年度复盘

成长营地



END




文字丨贺小玉

编辑丨陈翡华

审核丨谭嘉慧

诲人慧语
谭嘉慧,湖南省教学能手,清华大学出版社签约作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