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也是第十一个“宪法宣传日”。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积极营造全社会尊崇宪法、潜心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坚定维护宪法的良好氛围,近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黄浦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的法官们走进淮海中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参加“1+1+1”结对共建仪式暨“以‘宪’为纲,与‘法’同行”普法宣传活动。
活动中,民事审判庭汤峥鸣法官以“与法相伴,守护幸福生活”为题开展普法讲座。讲座聚焦婚姻家事纠纷,巧妙借助一系列贴近生活的真实案例,以深入浅出的方式,针对结婚的法定条件、离婚子女抚养、财产分割、遗嘱形式等问题进行详细阐释。
讲座中,汤峥鸣以一起真实案件为例,讲述了一对夫妻中的一方在婚前隐瞒其患有重大疾病的事实,另一方在知晓实情后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的故事。借助该案例,生动解释了法律适用、诉讼时效等问题,并对重大疾病的范围进行了解释说明。
现场观众纷纷表示:“这次讲座让我们了解了许多法律知识,以后处理家庭事务心里有底了。”
随后,法官们面对面、零距离地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对居民提出的问题给予了详细的法律分析和建议,用自身专业知识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法律问题。
“法官,我最近碰上了个烦心事。我在公司干得好好的,结果突然跟我说要调岗,工作地点和工作内容都变了,我根本就不同意。我就想知道,这种情况我能不能要求公司给我支付解约金啊?”
“法官,我想跟您咨询个事儿。我们小区早在十几年前召开业主大会约定不许封阳台。可这都过去多长时间了,小区里的业主都换了大半了。您说,那时候定下的规矩还作数吗?”
……
法官在看了居民带来的材料并详细了解实际情况后,根据法律一一作出了解答。
12月2日,黄浦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党总支部、西成居民区党总支部、淮海中路街道党支部结对共建。
此次“宪法宣传日”活动是“法院+社区”党支部结对共建的一次生动实践。法院有效借助街道社区提供的平台,通过普法讲座、法律咨询等方式开展法治教育,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矛盾纠纷,为营造社会和谐、家庭和睦的良好氛围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保障着每一位公民的权利。黄浦区人民法院将继续依托巡回审判站等平台经常性开展普法进社区活动,定期选派优秀干警进社区开展法治宣讲、公开庭审等活动,将个案审理和类案预防有机结合起来,让法治力量由案内向案外延伸,加深群众对于宪法精神的理解,并转化为尊法守法护法的自觉行动。
⏩《解放日报》: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为开放型经济保驾护航
⏩200名“无袍法官”,官宣任命!